從《美麗心靈》來看,約翰納什如何治癒精神分裂

2021-01-09 騰訊網

一個人的所思所想,被所有人一言否定,他的成就,他的價值觀,被貶得一文不值,這樣一個人,是要放棄自己的人生,還是一個人孤獨地走在蕭瑟的旅途?

這是我對精神分裂的所感,就是那些被稱為「心裡不正常」的人群。

其實我早就想寫關於精神分裂方面的東西,只是不想濫於俗套,用華麗的辭藻和空白的學術名詞機械地堆積,正巧又回顧了一遍經典的《美麗心靈》,所以下面就從藝術與生活的角度,來談一談我對治療精神分裂的理解。

精神分裂有哪些症狀?

《美麗心靈》劇照

精神分裂的早期症狀(陰性症狀)表現為性格大變、情緒行為反常。比如昨天我就碰到了一位精神分裂患者,她站在玻璃櫥窗前,看著商店裡的衣服,然後動作古怪或是擺弄著自己亂糟糟的辮子,對著鏡子無故冷笑。其實第一眼看上去可以會覺得她是一個愛美的女孩,但異常的是,她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我在對面商場吃飯時透過窗戶注意到她,到了傍晚,她還在那個位置一動不動。

如不加幹預,精神分裂會愈加嚴重,出現情感不協調、思維障礙、感知障礙等問題。情感不協調,也就是不能正確對他人情緒做出反應,你在他面前笑,他卻在哭,你哭了,他卻在旁邊笑;思維障礙,患者的思維很混亂,無法用正常邏輯思考;感知障礙,最典型的症狀為幻覺和妄想。

光用文字描述很難讓人理解,所以不妨看一下描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的影片《美麗心靈》,這個片子很好地展現了一個精神分裂患者從患病到「治癒」的全過程。

約翰納什幻想出來的小女孩

幻覺和妄想是精神分裂的陽性症狀,患有陽性症狀的患者時常會與現實失去聯繫,很難分清什麼是現實什麼是幻覺。比如在《美麗心靈》中,約翰納什幻想出了現實不存在的人物,他的室友查爾斯。查爾斯源於約翰的大腦,所以分擔了約翰的一部分壓力。約翰攻讀博士時壓力很大,在宿舍鑽研學術的時候突然暴怒,查爾斯出現在他的身邊安慰他「這不是你的錯」,然後把他研究的學術資料連桌子一起統統扔下窗外。而約翰本人,就呆呆地站在那裡,看著這一幕的發生。

當然,這一切行為都是他自己幹的,現實中根本沒有安慰,沒有室友查爾斯,約翰住的也是一個單人間。

在患者的世界裡,精神分裂出幻覺與妄想看似與自己毫無瓜葛,實際上有著千絲萬縷聯繫,只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意識罷了。從上面那個場景,我們不難發現,精神分裂的幻覺其實在幫助患者宣洩內心的痛苦,儘管這種幫助可能會傷害到他人,但對患者來說是很有效的。

如何治療精神分裂?

約翰納什服藥之後副作用反應

目前來說,治療精神分裂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手段。

對於陰性症狀(早期症狀),通常是用抗精神類藥物進行控制,同時調整健康的生活情緒狀態。因為病情比較輕微,很多患者經過一段時間治療之後,就會完全治癒,不再需要藥物治療。

而對於陽性症狀(出現幻覺、妄想),可能一生都要伴隨藥物。藥會很好地控制患者的病情,情緒穩定,幻覺妄想也少有。而一旦擅自停藥,消逝很長時間的幻覺幻聽又會重新出現在患者的生活中,甚至更加嚴重。這個時候,就需要認知行為治療。

約翰納什與查爾斯告別

認知行為治療不像藥物治療那樣直接消除幻覺,它更類似於森田正馬主張「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的理念,從心理上接受幻覺。比如《美麗心靈》中約翰納什想明白了,他幻想的小女孩不可能一直沒有長大,也再也不會和室友查爾斯說話了。他自愈精神分裂的方法很自然,更像是和老朋友告別,你可以存在於我的世界裡,但也僅僅是存在於我的世界裡。

之前我拜訪過精神衛生中心的一位精神分裂的老人,或許不能稱他為精神分裂,因為他已經接受了自己的幻覺。據他所說,他的生活時不時會出現幾十年前的初戀女友,之前也因為「她」對家人大打出手,然而那位女友早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因病逝世了。

現在,老人很清楚,生活中的女友不是真實的,不管是「她」哭也好,笑也好,每次出現在面前,他也不再理會。這聽起來似乎很殘酷,但是,現實和幻想總該生活在一邊吧?

很顯然,他選擇了現實。他把對逝去的她的思念,寄托在幻想出來的「她」身上,談了一輩子柏拉圖式的愛情。他因她而精神分裂,又因「她」而治癒。

社會上的格局總是大同小異,人和人之間本沒有正常與不正常之分,約翰納什幻想出查爾斯釋放心中苦痛,老人幻想出逝去的女友懷念深愛的人,而現實生活中碌碌無為的我們,又何嘗不是患上一種名為「迷茫」的精神分裂?一直在迎合與堅守中痛苦徘徊,分不清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一邊要壓抑自己悲觀的情緒和想法,一邊還要讓自己看起來開朗活潑。

我們每個人都害怕被大眾所拋棄,又害怕失去了自我,想要活出獨一無二的樣子,共性與個性之間的平衡,真的很難尋找啊!

其實,這個世界本來就讓人精神分裂,只是那些看起來不精神分裂的人被稱為「正常人」罷了。

相關焦點

  • 《美麗心靈》一個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遭受著精神分裂的折磨
    不想讓看過的每一場電影都成為過眼煙雲,所以,簡單講一講的幾天前看的《美麗心靈》影片主要講述一個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遭受著精神分裂的折磨,在妻子的陪伴下與幻覺搏鬥,最終憑藉經濟學中的傑出貢獻獲得諾貝爾獎。從追求夢想的角度,納什是值得敬佩的,偏執而固執,這個角度人人贊同,暫且不談。
  • 美麗心靈-我所認識的約翰納什
    某一天,他正如此發作著,學長指著他說,「喏,這是約翰納什的兒子。」「什麼!」我大吃一驚,「他兒子不是哈佛畢業生麼?」「那是《美麗心靈》編出來的。精神病是遺傳病。」學長冷笑著說。那次殘酷的邂逅是我第一次得以把《美麗心靈》與真實的約翰納什區分開。後來我還有幾次從數學系的同學那兒聽說約翰納什兒子的瘋狂事跡。
  • 《美麗心靈》|捋一捋電影中的三重心靈
    單從外部評價來看,《美麗心靈》於上映的第二年,即2002年,就斬獲了許多大獎,囊括了當年奧斯卡、美國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等多個頒獎方的諸多獎項。常年高居豆瓣TOP250第59名。無論是男主角,還是女配角,抑或是劇情編排,可以言說的不止一二,所以有時候真讓人不知從何說起。不過,現成的切入點還是電影名字。
  • 《美麗心靈》:約翰納什的幸與不幸
    《美麗心靈》講的是一位獲得經濟學諾貝爾獎的數學家,約翰納什的故事。學過經濟學或者數學的人應該都聽過一個詞,納什均衡。提出這個理論的人就是約翰納什。納什均衡指的是博弈中的一種策略組合,在這個組合中,對於任意一個參與者,當其他參與人的策略確定的時候,他的選擇是最優的。也就是說,每個參與人都期望獲得最大的效益值,最後就會達到納什均衡。
  • 《美麗心靈》:得知真相的納什,在分清現實和虛幻中苦苦掙扎
    約翰納什一直以為的真,被人說成是假,所有人告訴他不存在(然而的確是他的幻想)。他掙扎過後還是妥協了,接受精神科醫生治療,努力想做回一個正常人,但他依然不是那個當初那個自己。影名叫美麗心靈,我總覺得說美麗心靈還是差點什麼,難道美麗心靈與完美大腦無法共存,可能1984對我餘念太深了。最後約翰納什選擇與幻想共存,和平共處。
  • 《美麗心靈》——揭秘神秘的愛情方程式!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2001年由朗·霍華德執導,羅素·克勞、詹妮弗·康納利等主演的傳記影片——《美麗心靈》,這部影片不只是簡單傳記,更是一部可以撫慰心靈的影片。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多重人格)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他的妻子艾麗西亞(詹妮弗·康納利飾)的相助下,與被認為是只能好轉、無法治癒的疾病作鬥爭。
  • 為什麼說納什是很厲害的人,他的妻子和朋友擁有《美麗心靈》?
    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研究生期間憑博弈論蜚聲國際,並和美麗妻子艾麗西亞結婚。後隨著研究深入患上嚴重精神分裂症,幻想自己從事軍事破譯工作,在妻子不離不棄的幫助下通過精神意志力對抗治癒病魔,也基於博弈論在各領域的使用獲封諾貝爾獎。想起大學時選修博弈論,講課的老師是個總是笑眯眯的老頭子。
  • 電影音劇會《美麗心靈》|諾獎得主約翰納什的天才故事-廣州站
    法國數學博士後丶鋼琴家斯柔冰再現奧斯卡獲獎電影《美麗心靈》原型人物
  • 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曾患精神分裂,傳記電影獲得奧斯卡
    好萊塢根據他的真實經歷拍攝了電影《美麗心靈》,憑藉著他的傳奇人生,該片還獲得了2001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筆者對約翰納什的了解也更多的是基於《美麗心靈》這部電影,電影中約翰納什少年成名,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後來憑藉著在博弈論研究中卓越的貢獻奠定了自己在學術界的地位,創立了納什均衡理論。
  • 約翰納什——橫跨六大學科的大師,承受天才與瘋狂的痛苦
    文/古殿2002年,電影《美麗心靈》橫掃奧斯卡金像獎、美國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轟動之下,電影主人公約翰納什——一位橫跨六大學科的天才科學家,才被更多的人所知道。可能2002年看電影的你認為這位天才早已不在人世,但在電影放映十三年後的2015年突然看到新聞:電影《美麗心靈》人物原型約翰納什遭遇車禍去世。
  • 他是精神分裂病患,亦是拿了諾獎的數學家,凡人能從天才的人生故事...
    》 《美麗心靈》是一部講述20世紀偉大數學家約翰納什的人物傳記片。/ Part 01 「天才除了需要常人無法承受的痛苦,也需要多於凡人的愛」納什是一個患有嚴重精神分裂的人。勇敢接受真實的自己,然後用意志力去認真努力生活,用精神治癒自己的精神病。天才最終還是要學會擁抱真實世界,用底層達成的共識和邏輯,先學會貼地飛行,繼而再振翅高飛。靈魂或將繼續孤獨,但是飛行過的天空已經光芒萬丈。這是這部傳記電影給我最震撼的體驗。電影和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很像。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德一生也是孤獨又絢爛的。
  • 用心理學看電影:愛由心生,用幻想人物陪伴自己的《美麗心靈》!
    電影《美麗心靈》《美麗心靈》這部電影是關於20世紀偉大的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人物傳記片。接納自己、愛、溫暖和友情,就是治癒這一切的最好良藥,納什已經嚴重到成精神分裂症,是分不清現實和幻覺,分不清真和假的,這個狀態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精神病、瘋子,心理諮詢針對的是有心理問題的正常人,作為心理諮詢師,我常常給一些諮客介紹這部電影,就是要告訴他們,你們自身的問題遠比納什簡單的多,納什精神分裂都可以選擇視而不見,不受困擾,並取得巨大的成就,那我們也照樣可以。
  • 關於電影《美麗心靈》有感
    今天看了一部很不錯的電影——《美麗心靈》,是很典型的人物傳記類型影片。羅素-克勞飾演的數學家約翰-納什在研究生時期就已經發表了博弈論,並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他卻擁有了美滿的家庭後,被發現患有精神分裂症,並且嚴重的影響了生活,於是後面的故事就是妻子的陪伴,讓納什戰勝精神分裂,成為一個擁有美麗心靈與完美頭腦的人,最後獲得諾貝爾獎的故事了。影片裡對於納什的形象有著細膩的刻畫,一個天才數學家,但是卻沒有強大的心靈。納什說自己的母親曾經說,自己有兩個腦子,卻只有半顆心。其實這也是對於納什很準確的總結。
  • 天才還是瘋子,這位舉世公認的知名瘋子約翰納什獲得諾貝爾獎
    電影《美麗心靈》休斯頓大學的數學天才約翰納什天生對數字與數學敏感,自從學生時期就對數學無盡痴迷,但這位數學天才卻不善交際,社交一塌糊塗。於是他長期處於自我封閉狀態。在休斯頓新校區,作為研究生的約翰納什好在和擅長交際的室友查理斯交了朋友,他逐漸走出交際陰影。
  • 天才約翰納什:不瘋魔不成活,窮盡一生與命運博弈的天才
    「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帶著病痛活下去」——加繆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電影《美麗心靈》的主角約翰納什無疑是萬眾挑一的數學天才。艾麗西亞只是看到納什聰明英俊的外表,而不知道納什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但是即使後來她看到了他陰暗不為人知的那一面,也沒有離開他始終不離不棄,納什最後能走出精神分裂的陰霾,與幻覺和平共處,很大程度應該歸功於他的妻子。不是他可能也像其他天才一樣英年早逝。
  • 《美麗心靈》:愛能夠治癒一切,值得一看!
    一開始以為《美麗心靈》像《美麗人生》一樣情節跌宕笑淚蕩漾,看了才知道原來不是。我對四個字做名字的影片有著莫名的好感,比如《阿甘正傳》,比如《羅馬假日》。穩穩妥妥的觀看,穩穩妥妥的感動。我看片子從來記不住人名的,今天也是。不是記不住,是不想記。其實是看起來並不美麗的心靈,一個高智商的男人和自己進行了一輩子的鬥爭。
  • 《美麗心靈》活在自我世界裡的約翰納什
    他,約翰納什,擁有天才般的頭腦,卻處處彰顯著他與眾人的格格不入。原以為他是瘋子,沒想到他卻是住在精神病院的世外高人。雖然我們要努力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和獨特性,但是必要的集體生活也是能夠鍛鍊自己和提升自我的,說不定那些困惑了我們許久的難題就會在與朋友們娛樂休閒時豁然開朗的呢,就像約翰,通過思考如何取得美女青睞而想出了更完整的經濟理論,這自然也成為了他獲得名譽和地位的基石。電影的開場,是男主人公約翰不懂得如何在公眾場合中委婉的指出陌生人的缺點和不足,約翰說話很直並且絲毫不顧對方感受,這也是所謂的情商低。
  • 為什麼說《美麗心靈》是一部男主自我抗爭,與女主矢志不渝的故事
    為什麼說《美麗心靈》是一部男主自我抗爭,與女主矢志不渝的故事?雖然影片出於美化角度,擴大了艾麗西亞對納什的付出,更是有人評論現實生活中,兩人從背影看,完全是不能再普通的古稀老人相伴前行,但我仍願相信沒有艾麗西亞,就沒有站在領獎臺上的納什。
  • 著名經濟學家、博弈論大師、《美麗心靈》男主角原型約翰納什及其...
    美麗心靈影片講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最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 納什 每次看《美麗心靈》都不好受 約翰·納什不僅取得了極高的學術成就,他與精神分裂症抗爭的故事,也被搬上了大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