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靈》:得知真相的納什,在分清現實和虛幻中苦苦掙扎

2020-12-05 如加拿大羨慕羨慕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1984,對於真假的控制。約翰納什一直以為的真,被人說成是假,所有人告訴他不存在(然而的確是他的幻想)。他掙扎過後還是妥協了,接受精神科醫生治療,努力想做回一個正常人,但他依然不是那個當初那個自己。影名叫美麗心靈,我總覺得說美麗心靈還是差點什麼,難道美麗心靈與完美大腦無法共存,可能1984對我餘念太深了。最後約翰納什選擇與幻想共存,和平共處。近一段時間也越來越深刻理解獨立個體這個概念,你看同一部片子,不同的人,因其成長環境、所受教育、讀過的書等等的不同。

而有了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側重點。看網上很多人拉此踩彼的行為實在也是太片面了。另一點,在沒有花心思認真去了解一個人之前,妄加揣測和評判其實都是不對的行為。能尊重和理解每個個體,就會多出很多理解與愛。當他委屈地說出不服藥的原因時,當他喃喃道「查理斯和愛麗莎從未同時出現」時,當在大雨中攔住妻子的車時,當他不理會幻覺中的那三人時,當同僚們將筆放在他面前時,當在頒獎典禮中他拿出她曾給他的手絹時,我以為知曉這一切不會給我帶來多大波動,卻仍舊忍不住熱淚盈眶。

精神這東西真讓我感到神奇,可他卻憑藉著愛戰勝了精神病。我雖擁有我的世界,但卻因你只願做一個平常人。其實,當一個平凡人挺好的。如果你愛一個人,應該什麼時候都不要放開他的手吧,我仍在學習。人生中有一個真正支持自己的人是多麼重要,更重要的是內心強大才能戰勝一切包括自己通過這個電影,第一次知道精神分裂有這麼嚴重,會遺傳給下一代。吃藥會影響神經,損傷大腦,連日常交流都會有困難。Nash教授發現了經濟學的博弈論,推翻了150年的經濟理論。

因為對妻子的愛,他很聰明,和人說話先讓他們吃東西,先詢問熟悉的人是否能看見對方。因為妻子對他的愛,治癒了他。從他說出他們都是過去了,我知道他放下了。這是一個舒緩的電影,它講述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數學天才是如何一步步與病魔和諧相處並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這也是一個浪漫別樣的電影,妻子在丈夫最困難、最需要的時候依舊陪伴著他,深感痛苦,但從未離開;更多的,這是一個通透的電影,通透到你可以忽略所有劇情而只需懂明白下面這句話,就可以拿走它的全部價值。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能真正搞明白它的含義並付之實踐又是多麼的不易。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現實版的精神分裂者呢?我們的身邊也存在各式各樣的誘惑與欲望。誘惑和欲望在精分的世界裡,是幻覺而摸不著;在正常人的世界裡是觸之可及的食物。治癒不等於消滅,我們不能把所有的誘惑都斬盡殺絕,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控自己,選擇不去理睬。要想真正地做到這一點,除了自控意識,還要服用「最新的藥物」——電影主人公經歷的那些「折磨與鬥爭」。帶我走入了患精神分裂的納什的世界,與他共感共覺。得知真相的納什在分清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幻中苦苦掙扎。

令我最為感動的是,納什在與他虛構的人物告別時的堅定,是妻子、朋友自己身邊許多人的愛讓他慢慢走出來。我想,美麗心靈的真諦就是用愛與善意來對待他人,精神分裂患者的世界可能不那麼美好,他們可能正處於某種恐懼中,我們不要因為懼怕而排斥,理解與包容或許才是打開新世界的鑰匙。這部電影跟我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讓我真正的地先入為主,這種先入為主到後來的反轉,才是最讓我深思的地方:沒有人在立場上可以真正感同身受,儘管我們換位思考了。看完的時候妹妹告訴我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對電影更加喜愛。後來沒有想到……改編得有些不合實際了,現實果然更加殘酷,比起追究現實,我還是更加喜歡這部戲劇化的影片給我帶來的感受。

相關焦點

  • 美麗心靈電影影評 現實與虛幻的納什
    《美麗的心靈》是一部關於真實天才極具人性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但卻在博亦論和微分幾何學研究並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的生平。電影的前段是平淡的敘述,看到中間才發現室友和特工都是虛幻的,在天才的腦海裡出現重影,虛幻與現實同時出現,納什出現困惑,到底要走向哪個世界,這時正是他生命中的另一半,妻子用愛將他拉回到現實世界中,虛幻成為美好的記憶!
  • 《美麗心靈》:衝破虛幻與真實,意志的力量你無法想像
    好在在妻子的不離不棄照料下,納什挺了過來,80年代末期,納什逐漸恢復過來。而關於他的一生,美國導演朗·霍華德在《美麗心靈》中道盡了一切。,而不是藥物,以理清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虛幻的。,在真實與虛幻之間,納什找尋到了一條明路,而此時的他也已經能夠進行正常的生活。
  • 為什麼說納什的妻子是納什的《美麗心靈》?有什麼含義?
    為什麼說納什的妻子是納什的《美麗心靈》?有什麼含義?他的妻子,是一個獨立美麗知性智慧的女人,他是第一個發現丈夫有精神分裂的現象,為了治療送他去醫院,中間有個鏡頭,她夜裡把杯子摔到鏡子上的場景,她也很無助,很氣憤,又無奈,但她沒有放棄丈夫。
  • 致敬納什:《美麗心靈》中的心靈對話
    「今晚我能站在這兒全是你的功勞,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美麗心靈》塑造了一個英俊、睿智的約翰·納什,但約翰·納什的人生遠比電影殘酷,這個一生飽經風霜的男人,經歷過離婚、精神失常,並一度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他的美麗心靈卻藉由電影留在世間。
  • 關於電影《美麗心靈》有感
    今天看了一部很不錯的電影——《美麗心靈》,是很典型的人物傳記類型影片。羅素-克勞飾演的數學家約翰-納什在研究生時期就已經發表了博弈論,並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他卻擁有了美滿的家庭後,被發現患有精神分裂症,並且嚴重的影響了生活,於是後面的故事就是妻子的陪伴,讓納什戰勝精神分裂,成為一個擁有美麗心靈與完美頭腦的人,最後獲得諾貝爾獎的故事了。影片裡對於納什的形象有著細膩的刻畫,一個天才數學家,但是卻沒有強大的心靈。納什說自己的母親曾經說,自己有兩個腦子,卻只有半顆心。其實這也是對於納什很準確的總結。
  • 諾獎得主納什及其妻車禍逝世 系《美麗心靈》原型
    納什夫婦被彈出車外,兩人當場遇難。據警察判斷,納什與妻子顯然並未系好安全帶,所以在車輛失控後嚴重受創,而計程車司機得以倖免,雖因受傷入院搶救,但並無生命危險。被試圖超越的那輛車也捲入了車禍,車上一名乘客入院治療。目前事故正在調查中。
  • 空木書社/《美麗心靈》
    陽光照耀大地綠葉湧出樹枝猶如電影鏡頭中萬物飛快生長 夏日來臨美麗心靈 ——觀後感Fight or Flight ?命運埋下的惡意詛咒並沒有就此停歇,他的妻子懷孕了,納什的病卻開始越來越嚴重,他每日坐立不安,行為詭異,對著空無一人的樓道大喊大叫。終於,他被送進了精神病院。那麼那會是怎樣一個地獄呢?當你發現你周圍的一切重要的地方·人·以及時刻,不是離開,也不是死亡,而是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就此逃避現實,活在幻想中嗎?
  • 約翰·納什逝世一周年 《美麗心靈》之外的納什
    電影中,納什是一個陷入精神分裂症困擾的天才數學家,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個深愛他的妻子,始終對他不離不棄。在妻子的努力和幫助下,納什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和頑強的意志,終於獲得了成功。當然,電影有著很多虛構的成分。
  • 從電影《美麗心靈》看這個世界
    《美麗心靈》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天才是怎樣在現實和虛幻,理性和瘋狂,孤獨和情感之間尋找真理的。如果說普通人不會為現實的常理所煩惱,那是因為他們局限於瑣事,從未打破常規。如果他們所說的非凡之語未被後人發現,他們將永遠被埋沒,和灰燼一起深埋地底.主人公納什熱愛數學,從不同常人的角度探尋世界的規則,用極其瘋狂的方式去尋找驗證他的理論。這導致了他不可避免地與現實產生矛盾,也是他產生精神分裂症的最大病因。如果他不幻想出室友來鼓勵自己,可能就早已崩潰了。因為追尋真理而瘋癲,因為瘋癲而得到真理。
  • 約翰·納什的一生回顧:無常命運中的美麗心靈
    他們醉心於那個由各種抽象符號組成的世界,而似乎離現實很遠很遠。《美麗心靈》以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約翰·納什的經歷為素材,講述了一位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數學天才,在愛與理智的幫助下,逐漸痊癒的感人故事。但電影畢竟是藝術抽象,它偏重於納什博士與精神分裂症抗爭的過程。那麼,他屬於數學家的一面,又是如何呢?
  • 美麗心靈:從精神病患者到諾貝爾獎獲得者,他用了半個世紀時間
    在《美麗心靈》中,納什便是這樣一種人。他性格內向,不善交際,每次聽課時,都會默默坐在角落,因為性格缺陷,納什經常被人嘲笑,而他唯一的朋友便是室友查爾斯。這是一個與納什性格完全相反的人,查爾斯樂觀浪漫,活潑開朗。
  • 《美麗心靈》:天才數學家的真實故事,讓人思考婚姻的意義
    由羅素·克勞和詹妮弗·康納利主演的這部《美麗心靈》,或許幫我們找到了答案。就是從相互愛慕到相互信任,和不離不棄的相伴相依。《美麗心靈》2001年上映,評分至今高達9分。在這部電影中,羅素·克勞成功完成了從「角鬥士」到「學霸」的轉型,他主演的約翰·納什是一名神秘的數學天才。
  • 什麼是「納什均衡」?電影《美麗心靈》完全搞錯了!
    下面這條問答就用最簡明的例子來解讀這個偉大的博弈論概念:問題:什麼是納什均衡?電影《美麗心靈》裡對納什均衡的表述,是對的嗎?魏郎爾 回答:因為美麗心靈這部電影,弄得好多人沒有真的懂納什均衡是在說啥……電影裡的大意是這樣:四個朋友在酒吧裡看上了一個美女,都想去搭訕,納什說,如果我們按照亞當斯密的觀點,每人都只為自己著想,一上來就都去找她,就會互相干擾,最後誰也得不到
  • 《美麗心靈》納什:只有在這神秘的愛情方程中,我才能找到邏輯或原由
    當夕陽裹著薄霧浸入黃昏時,當「納什均衡"替代」經濟人「在經濟生活中發揮作用時,那逝去的精魂可曾讓你迷失於腦間心靈中?!」上帝一定是個畫家,要不然我們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顏色。「上帝的確是個藝術家,他創造了眾多不同的靈魂,每一靈魂又是一幅色彩斑斕的藝術品。
  • 影視美學分析:《美麗心靈》中的心智與現實的影視表達
    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命運搏鬥時毀滅了自己,但是他的心靈卻變得無比高尚。在所有的悲劇中,命運所塑造的悲劇永遠是最為輝煌的那一出。人只有在不幸中才能知道你自己是誰。---(《人類群星閃耀時》茨維格)---開場曲是《A Kaleidoscope of mathematics》(數學萬花筒)《美麗心靈》電影海報影片《美麗心靈》講述的是以諾貝爾獲獎數學家約翰·納什為原型及其理論
  •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年輕的納什憑藉其數學領域的天賦異稟一舉成名,但是理性孤僻的性格讓他難以融入周遭環境,逐漸陷入自我構建的虛幻世界中,現實與虛幻的不斷碰撞使得納什的生活一度陷入絕境。所幸妻子艾麗西婭及時出現並始終相守,最終納什與虛幻世界和解,尋得歸途。下面我將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升華、導演意圖四個方面,來全面深入剖析這部電影。
  • 《美麗心靈》豆瓣9.0:數學巨匠憑藉愛情對抗病魔,成就諾貝爾獎
    《美麗心靈》講述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數學家、「納什均衡」博弈理論的締造者約翰·納什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段人生。說實話,艾麗西亞出現在納什辦公室的那一刻,整個屏幕都發光了,那種美麗可以穿透人心,也許納什的心就是被她身上散發出來的光照耀的通透起來。納什和艾麗西亞初次約會,兩個人互相之間的好感度直線上升,她為他整理禮服、贈送手帕,他擁著她憑著智慧在夜空中用星勾勒出雨傘和小動物。這一刻,憨人納什仿佛情聖附體,他用智慧和幽默輕易地捕獲了美人的芳心。
  • 《美麗心靈》人物原型約翰·納什去世 悼念
    文=白明輝 姜小瑁 喬安2015年5月23日,諾貝爾獎得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約翰·納什和他的夫人艾麗西亞遇車禍去世,享年87歲。晚年為普林斯頓大學的資深研究數學家。1994年,他和其他兩位博弈論學家約翰·海薩尼和萊因哈德·澤爾騰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2015年,他與路易·尼倫伯格共同獲得了阿貝爾獎。
  • 福柯教你如何解讀納什:是瘋狂,還是美麗心靈
    徘徊於「天才」與「瘋人」之間       我對200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得主《美麗心靈》的興趣,最初幾乎全是來自於影片的題材——傳奇式的一代數學家和經濟學家小約翰·納什。對於這位一直被世人視為徘徊於「天才」與「瘋人」之間的學者,我曾充滿著無可抑制的好奇與痴迷。
  • 《美麗心靈》原型、諾貝爾獎得主約翰·納什因車禍去世 回顧納什生平
    據《今日美國》報導,著名數學家、經濟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約翰·納什和他的夫人周六遇車禍去世,享年86歲。當時兩人乘坐的計程車在新澤西Turnpike上失控,納什同夫人被彈出窗外。納什也是影片《美麗心靈》中的男主角原型。 86歲的納什與82歲的妻子乘坐計程車在新澤西收費高速公路南部遭遇車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