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靈:從精神病患者到諾貝爾獎獲得者,他用了半個世紀時間

2020-12-05 社會娛樂小八卦

「愛」的強悍在於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作為「天才」,是一種幸,也是一種不幸。他們擁有得天獨厚優勢,喜歡沉浸自己世界裡,但有的人因為太過沉浸,而與世界格格不入。

在《美麗心靈》中,納什便是這樣一種人。

他性格內向,不善交際,每次聽課時,都會默默坐在角落,因為性格缺陷,納什經常被人嘲笑,而他唯一的朋友便是室友查爾斯。

這是一個與納什性格完全相反的人,查爾斯樂觀浪漫,活潑開朗。

納什即將畢業,為了可以進入惠勒實驗室(該實驗室只有頂尖人才才可以進入),畢業論文毫無頭緒情況下,被室友查爾斯帶到了酒吧。

新奇的體驗讓他大腦中積蓄已久的靈感爆發,一夜時間,就提出了著名「博弈論」,因此他成功進入夢寐以求實驗室。

畢業後,納什成為了學校教授,但他並不喜歡這份工作,隨手寫下一道題,學生們就要花費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才能完成,這讓他沒有任何成就感。

同時納什也是一名特工間諜,負責協助國防部帕克,進行一次絕密任務。他需要通過報紙和雜誌,破譯當中敵人傳遞的密碼內容。

也是在這個時候,納什遇到了自己妻子,一個極聰明漂亮的女人。

當兩人即將結婚時,查爾斯回來了,這次還帶回來他的侄女,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查爾斯為自己多年好友送上祝福,感嘆納什終於不再是一個人了。

然而婚後的納什行為越發怪異,被妻子強行送去醫院。

原來納什患上嚴重精神分裂症,查爾斯、帕克、小女孩都是他幻想出來的人,沒有室友,更不存在所謂的特工間諜,一切都是假的。

突然明白真相的納什徹底崩潰了,他變得萎靡不振。

精神類藥物讓納什變成呆滯木訥大叔,他無法繼續工作,看著忙碌妻子和孩子他愧疚不已。他決定改變自己,要靠異於常人的大腦,和異於常人的思維邏輯能力,在現實和虛幻中找到解決辦法。

沒有人認為他可以成功,因為從沒有人做到過,但只有他的妻子相信他,女人溫柔鼓勵丈夫:「大腦也許會產生幻覺,但心永遠不會騙人。」

因為妻子的支持,納什全身心投入數學世界。

二十年時間,他攻克一個又一個數學難題,成為數學界赫赫有名的神級人物。

而他所提出的「博弈論」,已成為現代經濟學支柱,廣泛應用於社會各個領域,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領獎臺上,納什看著妻子深情道:「你就是我存在的原因!」

這是他最大的「寶藏」。一個曾經被所有人嫌棄的精神病人,因為愛和鼓勵,才有足夠勇氣和毅力一步步走到今天位置。

他們真情感染了所有人。

無論丈夫變成什麼樣子,那個女人從未放棄過,聞言安慰,細心疏導,兩人攜手共度那段黑暗時光。

影片中有一個畫面讓我至今難忘:在一個餐廳裡,納什坐在座位上,很多知名教授都拿出自己的鋼筆,一隻只放在納什面前,代表著大家對他的尊敬與愛戴。

而這個畫面,正是納什學生時期,最渴望的。如今,他終於實現曾經夢想。

納什天賦異稟,才華橫溢,而這樣的人的也越容易孤獨、寂寞。因為很少有人能理解他們想法,很少有人願意傾聽他們內心。

誰也不能斷定虛幻和現實究竟哪個好,畢竟這三個虛幻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納什需要。

沒有朋友,同學們眼中的怪人,所以納什創造了「查爾斯」,這個全世界唯一沒有嘲笑過他的人工作後,學生平庸資質,沒有任何挑戰和興趣的工作,令他升不起半分成就感。於是「帕克」出現了,賦予他間諜身份,雖然每天的「工作」充滿危機和驚險,但納什充實、愉悅。他渴望有一個孩子,但父親身份對於納什來說,是項不小的挑戰,於是他又創造出「小女孩」,學著並嘗試著和孩子相處。

影片的最後,他依舊分辨不出虛幻和現實,但因妻子的陪伴,他可以拒絕一切虛幻。

他是一個嚴重精神分裂者,他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一邊是可悲的瘋子,一邊是最高榮耀獲得者,兩個截然相反的身份,卻同時發生在這個人身上。

讓我們感動的不僅是納什堅持,還有他與妻子的愛。

電影最讓我震撼的,是它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美麗心靈》的原型約翰·納什,著名經濟學家,「博弈論」創始人,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該劇拍攝時,為了提升影片的真實感和情感的感染力,導演不僅是按照故事時間順序進行拍攝,更是將原型人物約翰·納什請來現場,親臨指導。

影片上映後,幾乎包攬了2002年電影界全球最高獎項。

瘋子不一定是天才,但天才大多數都是瘋子。我們都會羨慕一個天才的長成,但只有家人,才會在乎這個病人是否安好。因為「愛」可以包容所有。

相關焦點

  • 《美麗心靈》一個孤獨的精神病患者
    電影《美麗心靈》講述的是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的故事。作為一個天才數學家,納什在22歲就發明了震驚世界的「納什均衡理論」,並在30歲就被評為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電影的前半部分,是從納什自己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
  • 天才納什: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 vs 諾貝爾獎獲得者
    在2011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上納什面對媒體記者 攝影/張星海諾貝爾獎得主,著名博弈論創始人,電影《美麗心靈》主人公原型約翰·納什近日在美國遭遇車禍逝世。也許你也曾為電影中納什的經歷動容,但藝術源於生活卻不等同於生活,作為一個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天才納什」真實的生活軌跡是怎樣的呢?下面來看兩位專業醫生的分析。
  • 電影丨美麗心靈: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傑出數學家,用精神打敗精神病
    於是說道:「納什是個瘋子,有精神分裂症,但是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獎,一下就治好了他的病。」全班哄堂大笑,我沉默不語。因為我看過這部電影,我知道一個人打敗自己的其他人格是一件多麼艱難的過程。「如果真的有平行宇宙的話,那麼肯定有幾個宇宙的你是非常成功的商業大亨,有的是成就卓越的科學家,有的是靠雙手救人生命的天使醫生。
  • 美麗心靈:數學天才,諾貝爾獎獲得者,約翰·納什的傳奇人生
    他是一個孤獨的天才,他是一個偉大的數學家,他也是一個精神病患者,他叫約翰·福布斯·納什。1947年9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入學儀式上,數學系主任做著鼓舞人心的演說:「是數學家贏得了世界大戰,是數學家破譯了日本密碼,也是數學家發明了原子彈,就像你我一樣的數學家。」
  • 映世窗No.35 | 電影《美麗心靈》
    如果美好都是假的我們還能否勇敢面對請打開今天的小窗口#35《美麗心靈》 《美麗心靈》是關於偉大數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約翰•納什的人物傳記篇。故事梗概:      作為天才的約翰被數學老師說「有兩顆腦袋卻只有半顆心」,以26頁的研究生論文推翻了150年來的經濟理論,獲得了極高的科研成就。浪子室友查爾斯和愛人艾麗西亞是最理解他的人。
  • 《美麗心靈》豆瓣9.0:數學巨匠憑藉愛情對抗病魔,成就諾貝爾獎
    《美麗心靈》是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傳記電影,上映於2002年1月,該片獲得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四個獎項,以及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等四個獎項提名,獲得了豆瓣9.0、IMDb8.2的不錯口碑。
  • 精神病患者最大的障礙從來不是犯病時候什麼樣,信了你就輸了
    精神病患者最可怕的,從來不是患者犯病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而是你當清醒的時候,怎麼也不相信:你會有精神病!當你深知自己患有精神病,你也不會相信,自己有可能會被治癒。就仿佛,有天你一覺醒來,一切都沒發生過一樣!你敢相信嗎?信了你就輸了有個特別好的朋友,被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
  • 《美麗心靈》:約翰納什的幸與不幸
    《美麗心靈》講的是一位獲得經濟學諾貝爾獎的數學家,約翰納什的故事。學過經濟學或者數學的人應該都聽過一個詞,納什均衡。提出這個理論的人就是約翰納什。納什均衡指的是博弈中的一種策略組合,在這個組合中,對於任意一個參與者,當其他參與人的策略確定的時候,他的選擇是最優的。也就是說,每個參與人都期望獲得最大的效益值,最後就會達到納什均衡。
  • 致敬納什:《美麗心靈》中的心靈對話
    「今晚我能站在這兒全是你的功勞,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美麗心靈》塑造了一個英俊、睿智的約翰·納什,但約翰·納什的人生遠比電影殘酷,這個一生飽經風霜的男人,經歷過離婚、精神失常,並一度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他的美麗心靈卻藉由電影留在世間。
  • 諾貝爾獎的恥辱:1949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紕漏
    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具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其名字應記錄在歷史中。自成立以來,諾貝爾獎一直被視為科學界的最高榮譽。為之努力的無數科學家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獲得它。它的選擇也相當苛刻。但是今天我們想談談諾貝爾獎的黑暗歷史,也就是1949年諾貝爾醫學獎。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種恥辱!
  • 《美麗心靈》|捋一捋電影中的三重心靈
    這部電影最流行的中文名是「美麗心靈」,英文名是A Beautiful Mind,香港翻譯為「有你終生美麗」,臺灣翻譯為「美麗境界」,還有「完美大腦」的翻譯。不同的翻譯,顯示的是對影片的不同理解。「有你終生美麗」的「你」既可以指約翰納什的妻子艾麗莎,也可以指有強悍心智的約翰納什。「美麗境界」的「境界」可以指妻子艾麗莎的,也可以指約翰納什的。
  • 為什麼說納什的妻子是納什的《美麗心靈》?有什麼含義?
    為什麼說納什的妻子是納什的《美麗心靈》?有什麼含義?他的妻子,是一個獨立美麗知性智慧的女人,他是第一個發現丈夫有精神分裂的現象,為了治療送他去醫院,中間有個鏡頭,她夜裡把杯子摔到鏡子上的場景,她也很無助,很氣憤,又無奈,但她沒有放棄丈夫。
  • 《美麗心靈》人物原型約翰·納什去世 悼念
    文=白明輝 姜小瑁 喬安2015年5月23日,諾貝爾獎得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約翰·納什和他的夫人艾麗西亞遇車禍去世,享年87歲。納什和妻子在1963年離婚,1970年納什出院,並一直住在艾麗西亞家裡。儘管兩人離婚,但在納什患病期間,艾麗西亞仍全心照顧他。最後,他們在2001年破鏡重圓。納什長期居住在新澤西州的西溫莎小鎮。
  • 《美麗心靈》原型有同性戀史?曾被逮捕
    影星羅素·克勞在電影《美麗心靈》中扮演納什。信息時報綜合報導 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5月23日,現年86歲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納什及其82歲的妻子艾麗西亞在美國新澤西州遭遇車禍身亡。他這段時間的經歷由美籍記者西爾維婭·納薩爾寫成傳記,後被導演朗·霍華德翻拍成同名電影《美麗心靈》,該影片於2002年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4項大獎。專題文字 高晴 蘆杭自稱精神分裂也有幫助電影《美麗心靈》多半著墨於納什精神分裂後,在兩個世界中遊走的經過。
  • 《美麗心靈》,約翰·納什最大的財富是他的妻子
    01偏執孤僻《美麗心靈》這部電影的原型主人公是約翰·納什,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提出了著名的納什均衡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但是不幸的是這時候他已經漸漸的向精神分裂患者靠攏了,而他不自知,他以為安慰他的酒鬼室友查爾斯是真實存在的。後來,成功進入惠勒實驗室的納什精神分裂愈發嚴重,他又幻想出了一個新人物,那就是威廉·帕特,並且將其認為軍方老大,而他也認為自己一直在做國家最高機密的事情。他每天把自己投身於各種雜誌報刊中,他堅信蘇俄傳遞情報是通過上面的加密密碼傳播的。
  • 美麗心靈你真的看懂了嗎?是否和你想像的不同呢?
    當聽說某個偉大人物,原來是位精神病時,我們雀躍狂喜,得意忘形。這種認識給我們的平庸生活,引導出一種閃亮的假設:我的內在很偉大很智慧,其實我也是有點精神病的,要不是一直被人管著,被社會壓抑著,我也就成大精神病了,我也就發明博弈論了。
  • 心靈美好——《美麗心靈》
    心靈美好——《美麗心靈》2019-07-20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之間想到了《美麗心靈》。僅僅只是一味輿論的魅力,再一次把納什教授放上了神壇,所以我們才會想起吧!那個時候,我決定放棄,所以我找了好幾部片子:《心靈捕手》、《美麗心靈》等等!不過現在可以說實話,《美麗心靈》沒看懂!
  • 1949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成30萬人的噩夢,諾貝爾獎史上最大的恥辱
    諾貝爾獎自1901年正式開始頒發,截止至2019年。一共有919位個人以及24個團體獲得了獎項。而諾貝爾獎之所以可以在世界上獲得如今的地位,也與基金會多年來的努力不無關係。但是如此權威的諾貝爾獎,也在曾經出現過失誤。這一次失誤差點就直接將諾貝爾獎釘在了恥辱柱之上。 這就是1949年的生理學獎項,這一年的獎項獲得者是任職於裡斯本大學的教授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茲。他是憑藉腦白質切除法獲得的諾貝爾獎,在當時認為精神病患者可以通過這種手術來獲得治癒。 直至如今,精神病人都是一個十分悲慘的群體。
  • 用心理學看電影:愛由心生,用幻想人物陪伴自己的《美麗心靈》!
    《美麗心靈》這部電影是關於20世紀偉大的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人物傳記片。妻子對精分的納時不離不棄幸運的是,納什的妻子和同事都沒有放棄他,她們一起給了納什很大的支持,妻子對他不離不棄,一直在鼓勵他,支持他,以前的同學喬森也好無所求地幫助他,都是這一個個美麗的心靈
  • 訃告:《美麗心靈》原型數學家約翰·納什車禍去世,享年86歲
    著名電影《美麗心靈》就是根據納什傳奇一生改編而成。納什,享年86歲,曾是新澤西普林斯頓大學數學教授。新澤西網(NJ.com)援引州警官喬治·威廉士(Gregory Williams)的發言報導稱,當時他與妻子在新澤西乘坐計程車,因司機駕駛失控而撞上護欄。兩人被甩出車子,不幸遇難。。據報導,計程車司機與另一輛車的乘客入院治療,無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