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溼地發現「名字最難認的鳥」 這是信陽首次發現黑頸鸊鷉

2020-11-23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鑫通訊員彭大國符浩文圖

  鸊鷉,這兩個字你認識嗎?其實這是一種遊禽,讀作pìtī,因名字均為生僻字,所以也被人稱為「名字最難認的鳥」。10月25日,中國《鳥網》會員「淮南溼地」在淮濱縣淮南溼地方家湖保護站拍到四隻小水鳥(上圖),小鳥非常可人,發中國鳥網專家、信陽鳥類專家和資深觀鳥人求教,都確認為中國極其稀少鳥種黑頸鸊鷉。

  「該鳥在信陽市為首次發現!」該縣林業局局長彭大國高興地說,「這說明我們近些年致力於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環境等溼地資源的工作得到了大自然的認可,淮南溼地生態系統的自然性、完整性、穩定性逐年增強,這裡已經成為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

  黑頸鸊鷉

  據了解,黑頸鸊鷉為鸊鷉目鸊鷉科下的一種中型水鳥,分布於美洲地區和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個體較角鸊鷉稍小,體長25~34釐米,體重不到0.5千克。嘴黑色,細而尖,微向上翹,眼紅色。夏羽頭、頸和上體黑色,兩脅紅褐色,下體白色,眼後有呈扇形散開的金黃色飾羽。冬羽頭頂、後頸和上體黑褐色,頦、喉和兩頰灰白色,前頸和頸側淡褐色,其餘下體白色,胸側和兩脅雜有灰黑色,無眼後飾羽,野外易識別。

  黑頸鸊鷉喜歡成群在淡水或鹹水上繁殖,冬季結群於湖泊及沿海。主要通過潛水覓食,食物主要為水生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少量水生植物。繁殖期5-8月,營浮巢,每窩產卵4-6枚。和其他鸊鷉一樣,遊泳時,黑頸鸊鷉親鳥(鳥類在孵化和育雛期間,相對於幼鳥,雙親被稱為「親鳥」)有時會將雛鳥放到背部。在中國數量稀少,已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相關焦點

  • 淮濱:強力保護淮南溼地
    水 雉(攝影彭大國)1月3日,記者走進淮南溼地,遠遠望去清澈的湖水靜靜地流動,數十隻白鷺在岸邊棲息,成群的野鴨拍著翅膀在水面上遊弋,給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感覺。天鵝溼地遊(攝影彭大國)據了解,淮南溼地自然保護區是於2001年12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400公頃。
  • 淮南溼地發現新鳥種,快看看長啥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鑫吳國強通訊員彭大國楊德政文圖    本報訊每年秋冬都是候鳥遷徙的季節,11月29日,在淮濱縣淮南溼地發現了新鳥種——蒙古銀鷗。銀鷗是體大(64釐米)的淺灰色鷗,為新疆、內蒙古的普遍夏候鳥,冬季在河北沿海、長江以南越冬,亦偶見於臺灣。
  • 西湖來了高顏值新「訪客」名字叫「鸊鷉」你會念嗎
    很多觀鳥愛好者近日發現,今年西湖的冬候鳥隊伍,新添了不少遠道而來的訪客,其中有一種,它們的名字叫黑頸鸊鷉。「鸊鷉」這兩個字,很多人都會覺得陌生吧,來跟著念一念正確的發音是:pì tī。其實,「鸊鷉」並不是西湖的新朋友,它們家族中的「小鸊鷉」就是留鳥。在西湖里,經常能看到本塘「小鸊鷉」的身影。它們長什麼樣?
  • 三門峽黃河溼地新發現鳥種:鐵嘴沙鴴
    鐵嘴沙鴴出沒三門峽黃河溼地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通訊員 張樹魏 文圖近日,三門峽黃河溼地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靈寶溼地拍攝到數隻不知名鳥,經鑑定,確定該鳥為鐵嘴沙鴴,屬於三門峽黃河溼地保護區新發現鳥種。
  • 近3年洛陽市已發現的鳥種新增21個
    灰卷尾  「觀鳥會上癮」,這是觀鳥人中流傳最廣的一句話,上癮的一個主要表現就是熱衷於尋找新的鳥種。目前,我市已發現的鳥種有323個。其中,近3年我市新記錄的鳥種有21個。通過對周邊山區和溼地的調查,我市觀鳥愛好者近3年新記錄的21個鳥種包括:黑冠鵑隼、靴隼雕、彩鷸(yù)、流蘇鷸、闊嘴鷸、棉鳧、卷羽鵜鶘(tíhú)、寶興歌鶇(dōng)、褐頭鷦(jiāo)鶯、斑文鳥、銀臉長尾山雀、白喉林鶯、慄頭鶲(wēng)鶯、酒紅朱雀、橙翅噪鶥(méi)、小灰山椒鳥、長尾雀、白腹短翅鴝(qú)、紅尾歌鴝、黑喉紅尾鴝、灰卷尾。
  • 西湖來了新訪客,名字叫「鸊鷉」你會念嗎
    很多觀鳥愛好者近日發現,今年西湖的冬候鳥隊伍,新添了不少遠道而來的訪客,其中有一種,它們的名字叫黑頸鸊鷉。「鸊鷉」這兩個字,很多人都會覺得陌生吧,來跟著念一念正確的發音是:pì tī。其實,「鸊鷉」並不是西湖的新朋友,它們家族中的「小鸊鷉」就是留鳥。在西湖里,經常能看到本塘「小鸊鷉」的身影。它們長什麼樣?
  • 石家莊首次發現彩鷸蛋
    5月8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石家莊志願者在開展護飛行動時在平山滹沱河溼地首次發現正在孵化中彩鷸蛋,這也是在石家莊地區首次發現彩鷸繁殖記錄。隨後,志願者發布求助信息,經過唐山市大清河救助站田志偉指導,平山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已將鳥蛋運回救助站進行孵化救助。
  • 鄭州黃河溼地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2020-11-27 17:11:16 來源: 點讚鄭州 舉報   11月24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巡護過程中
  • 甘肅瓜州首次野外發現「鳥中大熊貓」巢穴和幼鳥
    來源:經濟日報5月底,甘肅瓜州縣國家級公益林老師兔管護站站長王俊在帶領護林員野外巡查過程中,在瓜州縣境內榆林河流域,首次發現世界瀕危珍禽黑鸛野外巢穴和雛鳥。圖為黑鸛和幼鳥。王俊攝此前,在2018年4月,瓜州縣自然資源局護林員就曾在國家級公益林東巴兔管護區和老師兔管護區發現過黑鸛的活動蹤跡。本次發現黑鸛巢穴及雛鳥,在瓜州縣尚屬首次,進一步驗證了瓜州縣域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黑鸛在瓜州大地頻繁出現,即使不在遷徙的時節也能看見黑鸛的身影,可見它已由遷徙鳥變為夏候鳥,在瓜州生息繁衍。圖為黑鸛幼鳥巢穴。
  • 阜南首次發現綬帶鳥
    近日,被譽為林中一枝花的綬帶鳥,在阜南縣方集鎮被發現。據了解,6月6日,阜南縣攝影愛好者在方集鎮謝小灣首次發現綬帶鳥,在此後的10多天裡,經多方觀察,又在大張灣村附近發現2對綬帶,其中1對雄鳥為白色綬帶。
  • 新疆艾比湖溼地首次發現四爪陸龜
    高隆的背甲,粗壯的四肢,腳趾比普通烏龜少了一個,這到底是啥動物?4月23日,新疆艾比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員巴特喬龍在艾比湖溼地闊克塔拉區域巡邏時發現了一隻在草叢中爬行的大型烏龜,經鑑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四爪陸龜。
  • 這是慄耳鳳鶥,丹江溼地發現的河南鳥類新紀錄
    白腰文鳥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慧 通訊員 魏浩真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河南生態環境的好轉,又吸引到新鳥種前來。12月4日,記者從河南丹江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近日,在日常監測中,保護區工作人員偶然拍到了一種鳥,經鑑定為慄耳鳳鶥。它不但是保護區新紀錄,也被確認為河南省的鳥類新記錄物種。「這群慄耳鳳鶥當時有十餘只,和其他幾種鳥混群在樹林中覓食,被記錄下來。」保護區科研科副科長鄧天鵬介紹說。
  • 荊州首次拍到「亞洲蜂鳥」 為中國境內體型最小的鳥
    ,在荊州市松滋洈水國家溼地公園首次發現。昨日,意外拍攝到該鳥的荊州市觀鳥協會會員萬述軍告訴記者,這是在荊州首次發現的新鳥種。  萬述軍所在的荊州市觀鳥協會,兩年前承接了對松滋洈水、環荊州古城等國家溼地公園的野生鳥類資源調查。上月18日,萬述軍等4名觀鳥協會會員,前往松滋洈水國家溼地公園,觀察拍攝鳥類。
  • 四川廣元現最神秘鳥 虎斑鳽在四川省內屬首次發現
    四川廣元現最神秘鳥 虎斑鳽在四川省內屬首次發現時間:2016-03-18 17:40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四川廣元現最神秘鳥 虎斑鳽在四川省內屬首次發現 近日,四川廣元現世界最神秘鳥,這隻鳥名為海南虎斑鳽(yan,與嚴讀音相同),是中國特產的鳥類,屬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為全世界
  • 漢石橋溼地驚現「鳥中大熊貓」
    順義    「順義出現『鳥中大熊貓』啦!」北青社區報記者獲悉,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bǎo),在北京市漢石橋溼地市級自然保護區出現。大鴇在我國的現存數量已低於大熊貓數量,這是順義區首次發現這種鳥類。
  • 罕見鳥類長嘴鷸首次在蘇發現
    據悉,這是蘇州首次發現並記錄到這一物種。  發現長嘴鷸的是張家港市民錢先生,他有著多年的觀鳥經驗。今年8月1日下午,他在長江邊一處農田觀察拍攝遷徙到張家港的中杓鷸時,意外發現鳥群裡一隻與眾不同的鳥,錢先生隨即將鏡頭對準這隻鳥,連續按下快門。回去以後,錢先生將照片發給其他觀鳥愛好者和有關專家辨別。根據照片中鳥的走動方式和長相特徵,大家一致確認這隻鳥就是長嘴鷸。
  • 懷氏虎鶇首次現身華僑城溼地
    董江天 攝深圳晚報訊 (記者 李晶川 徐婭) 12月10日,華僑城溼地正式對外發布首次在溼地鷺島上記錄到虎斑地鶇的消息。據了解,這是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近日整理園區布設的幾個紅外線相機記錄的圖片資料時的一個意外發現,經相關專家鑑定,初步判斷這是一隻首次被華僑城溼地記錄的鳥種——虎斑地鶇。
  • 溼地驚現猛禽大鶚
    浙江在線12月30日訊有鳥友在寧波杭州灣國家溼地公園拍到神秘大鳥,專家證實是鶚,這也讓溼地的猛禽數量增到10種。  《射鵰英雄傳》裡,大雕展翅的經典畫面,一直讓人過目難忘。這幾天,一位鳥友告訴記者,在寧波杭州灣國家溼地公園,也拍到了類似的場景。
  • 淮南一景點是國內發現最早的古猿化石的地方
    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淮南電力工業迅速崛起,成為「皖電東送」當之無愧的主力,淮南火電也因此獲得了「火電三峽」的稱號。淮南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城市,是不可多得的。由於現代化的發展,我們大部分的目光都放在了淮南煤炭業的發展上,很少會去了解這個城市。對淮南這個城市來說,除了煤,我們還想了解一下它的地理位置,首先是它的境內有一座山,其次是它最著名的旅遊景點——八公山。
  • 西寧湟水溼地發現上百種鳥類
    隨著生態優先、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奮力推進,西寧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市民愛鳥護鳥意識的提升,湟水河畔變成了遷徙候鳥的驛站,甚至不少「精靈」還難捨難離,「定居」在西寧,成為我們的鄰居。受西寧湟水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委託,西寧市觀鳥協會長期對湟水流域西寧段野生鳥種情況進行觀測,目前在湟水流域已觀察記錄的野生鳥類達到上百種,遊禽、涉禽、陸禽、猛禽、攀禽、鳴禽6大生態類群的鳥兒均可以在這裡尋到蹤跡。發現上百種野生鳥類身影「你看那是羅紋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