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一景點是國內發現最早的古猿化石的地方

2021-01-17 郭佳興說旅遊

由於國內煤炭資源豐富,有著「中國能源首都」美譽的淮南,可謂家喻戶曉。淮南是中國13個億噸煤炭基地之一,其煤田遠景儲量為444億噸,探明儲量為180億噸,佔安徽省的70%,佔華東的32%,而且煤炭資源分布集中,煤質優良,被譽為「華東煤田的儲藏庫」、「華東工業糧倉」。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淮南電力工業迅速崛起,成為「皖電東送」當之無愧的主力,淮南火電也因此獲得了「火電三峽」的稱號。

淮南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城市,是不可多得的。由於現代化的發展,我們大部分的目光都放在了淮南煤炭業的發展上,很少會去了解這個城市。對淮南這個城市來說,除了煤,我們還想了解一下它的地理位置,首先是它的境內有一座山,其次是它最著名的旅遊景點——八公山。

位於淮河南岸的八公山,由四十多座大大小小的山峰疊嶂而成,面積達二百多平方公裡,主峰海拔241.2米。安徽境內的眾多山脈中,八公山的海拔都是微不足道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八公山的風景就會輸給他們。由於淮南是最著名的旅遊勝地,八公山更是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還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那麼我們就來談談淮南八公山是如何獲得這些榮譽的!

山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它的領土上發現了許多化石,其中有一塊化石為世界所矚目。8公山是晚前寒武紀和寒武紀的沉積地層,在此發現了太多古生物化石。20世紀80年代,在八公山麓發現了「淮南蟲」化石,它形成於8億年前,也是世界科學和考古界所確認的世界上最早的古生物化石,因此,在國際地質學界中,八公山被譽為「藍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此外,由中科院考古隊於2000年在八公山再次發現了古猿化石,距今已有300多萬年的歷史,是我國最早發現的古猿化石。因此,八景國家地質公園的掛牌無疑。

僅因國家地質公園的掛牌而被提升為國家4A景區,未免太牽強附會。八公山,不僅僅是靠這些,它還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由於地處南臨淝水,北臨淮河,峰巒疊嶂,八公山在歷史上為兵家必爭之地,其中就有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秦晉水戰,我們所熟知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典故就是從這裡流傳下來的。

八公山,原名北山,因位於今壽縣城北而得名,後西漢時,淮南王劉安來到八公山修道煉丹,並廣邀天下門客,蘇飛、李尚、左吳、因由、雷被、伍被、毛周、晉昌八才,又稱「八公」,故得名。淮南王劉安也曾在此修道煉丹,並廣為流傳,他的《人得道,雞犬升天》也是他的神話。不僅如此,當年淮南王劉安在八公山修煉丹藥時,用黃豆汁滋養丹苗,豆汁偶遇石膏,製成鮮、嫩、滑的豆腐,後來,豆腐技藝傳入民間,成為中華餐桌上最常見的菜餚,被人們稱為「豆腐鼻祖」,八公山成為「豆腐之鄉」。

八公山歷史悠久,科學考察價值高,它的風景也不輸於安徽省其他山脈。山色秀美,著名景點有珠泉、瑪瑙泉、瑞泉、碧沙泉、嵐秀泉、浣泉、雲賓泉、無女泉等二十四泉。此外,還有漢代的淮南宮,升仙臺,淝水之戰遺址,白塔寺,白塔,青琅館的眾多建築,以及石林,古忘情,森林浴場,紅葉谷,嵐香湖等自然景觀。

這一切,合在一起,便是掛牌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並被提升為國家4A風景名勝區的八公山風景區,也是淮南市最著名的風景名勝。但是淮南八公山風景區的門票只有35元,在全國眾多4A景區中,門票都是很良心的,那麼您是否願意去買票,打卡,看看淮南最有名的景點八公山?

相關焦點

  • 中國最早出現人類的地方
    世界上關於人類是如何來的,有著眾多的神話傳說,有西方的上帝造人說,也有中國的女媧造人說,同樣的,關於人類起源的眾多觀點中,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是人類自然進化學說,即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那麼大家知道中國最早出現人類的地方在哪裡嗎?
  • 中國最早出現人類的地方
    世界上關於人類是如何來的,有著眾多的神話傳說,有西方的上帝造人說,也有中國的女媧造人說,同樣的,關於人類起源的眾多觀點中,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是人類自然進化學說,即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那麼大家知道中國最早出現人類的地方在哪裡嗎?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引發爭議
    在1985年10月13日被發現前,它們深埋在8米之下的鈣質黏土中,地點是重慶市巫山縣宇鎮龍坪村的一個小山坡。  兩塊看似不起眼的齒骨,近日成為科學界和輿論關注的焦點。半個月前,不少媒體以「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為題進行了報導:發掘者是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兩個齒骨經過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陳鐵梅的測定,有204萬年的歷史。
  • 人類最早祖先——南方古猿的「育兒經」
    父母對後代的長期照顧被認為是人類進化的標誌之一。據7月15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驚人的新研究稱,科學家們首次揭示了人類最早的已滅絕祖先——南方古猿的育兒習慣。這項由南十字大學的Renad Joannes Boyau博士、莫納什大學的Luca Fiorenza博士和Justin W.Adams博士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進行的研究分析了自南非出土的、200多萬年前的非洲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 )的化石,結果發現,南方古猿的嬰兒從出生到大約一歲都在不斷地接受母乳餵養。
  •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人類 ,南方古猿現已滅絕~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人類南方古猿(學名australopithecus)是人科動物的一個已滅絕的屬。被認為是從猿到人轉變的第一階段。
  • 新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可能使人類進化樹加倍
    大約25年前,研究人員首次描述了湖側南方古猿的化石。現在,這個被忽視的人類祖先終於迎來了他自己的輝煌時刻。在衣索比亞工作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化石,它恰好屬於這個失蹤已久的原始人。在原始人類中,除了智人,還有一些滅絕的親屬,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類譜系樹。
  • 非洲出土最早直立人化石,頭骨碎成150塊,可能曾以南方古猿為食
    人類學家的工作有點像在玩拼圖遊戲,尤其是挖出數百萬年前的骨頭時,更是需要下大功夫拼接起這些碎片,才有可能從中獲得重要的發現。最近,就有一個常年於南非發掘的團隊,在有著「人類搖籃」之稱的洞穴中,找到了150多塊骨頭碎片,拼接完成後他們驚喜地發現,這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直立人。
  • 新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 或將重繪人類演化譜系樹
    在衣索比亞工作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顆幾乎完整的顱骨化石,恰好屬於這種已經消失很久的人科成員。 在人科中,除了智人,還包括一些已經滅絕的近親,它們共同組成了人類譜系樹。過去,湖畔南方古猿的化石主要來自下頜、牙齒及頭部以下的骨骼碎片。而這枚來自380萬年前的化石非常完整,可以幫助科學家揭開湖畔南方古猿從未展示在人們面前的面容。
  • A·afar南方古猿傳記:Lucy是如何被發現的?
    她是一具發現於東非的古人類化石標本,其為古人類學研究提供了大量科學證據。因此露西也被稱為「人類祖先」。科學研究表明,古猿轉變為人類始祖的時間在700萬年之前,從已經發現的人類化石來看,人類演化經歷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階段,露西正屬於最早的人類——南方古猿。
  • 【化石Q&A】南方古猿為什麼是人不是猿
    頭骨化石保存完好,生前屬於幼年個體(相當於3~6歲的人類小孩)。研究表明,塔翁頭骨具有許多似猿的性狀,如這個幼年個體的顱容量相當於成年大猩猩的,大約為500毫升,估計成年時也不過600毫升,此外還有向前突出的上下頜骨。但它還具有人類的性狀:牙齒很小,與人類的牙齒相近。尤其重要的是枕骨大孔位於顱骨下方,表明顱骨垂直於脊椎之上,顯示它已能直立行走。由於它發現於非洲的最南部,因而被命名為南方古猿非洲種。
  • 科技日曆|440萬年前的「最早人類化石」被發現,揭秘人類與類人猿...
    歷史長河中遺留下來的化石,成為了讓考古學家們著迷的稀奇寶貝。1994年9月22日,一個國際考古學家小組在衣索比亞發現了440萬年以前人類最早祖先的遺骨化石,從而填補了人類與類人猿之間進化史上的空白。牙齒提供的證據表明,新發現的這些早期人類有可能屬於類人猿與人類剛剛「分家」的時期。這一時期,屬於科學家們想找卻又一直沒有找到的一個環節。在此之前,最古老的人類祖先化石是1974年東京大學的諏訪元教授發現的南方古傻「露西」化石——在非洲發現,定名為南方古猿阿法種(Austra- lopithecus afarensis)——距今360萬年。
  • 湖南發現現代人類化石 到底是東亞還是世界最早的現代人?
    10月15日凌晨,《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中國南方已明確的最早現代人》的文章,揭示了中國科學家發現了東亞地區最古老的現代人化石,它們來自該地區最早出現的現代人類。對這些化石的研究表明,早在8萬年前到12萬年前,中國南方地區就出現了跟現存人類很相像的現代人,這比歐洲地區早了3萬到7萬年。
  • 迄今最早人類化石在哪裡發現的?是什麼時候的?
    原標題:迄今最早人類化石在哪裡發現的?是什麼時候的? 據報導,中國科學院多名研究員表示發現了迄今最早人類化石,據了解,這些化石是在湖南省道縣發現的,牙齒屬於距今約8萬至12萬年前的現代人祖先。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 國人祖先源於三峽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黃萬波/供圖  晨報訊(記者王大鵬)我國科學家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由此將我國人類起源的時間往前推進了100萬年!
  • 發現最早古人類,尋找生命的希望
    (資料圖)尋找生命的希望——訪發現最早古人類的團隊負責人布呂內■新華社記者 陳晨「曾有人對我說:『我相信你將什麼也找不到。』」法國法蘭西公學院教授米歇爾·布呂內在回憶發現迄今所知最早古人類化石圖邁的歷程時,經常提起考古路上的艱辛。布呂內團隊2001年在非洲中部查德發現的圖邁化石,被認為屬於一名生活在700萬年前的男性,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古人類化石,布呂內也因此名揚天下。
  • 地球上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可能被發現了!
    據消息稱,地球上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被發現了!這塊200萬年前的頭骨碎片與非洲「人類搖籃」中另外兩種已經滅絕的人類的化石混雜在一起,構成了人類最早的起源之一!那個時候大約是200萬年前,這個地方就是約翰尼斯堡附近的Drimolen古遺址系統,這是一個180平方英裡(466平方公裡)的石灰巖洞穴網絡的一部分,也被稱為人類的搖籃,而在這些原始洞穴中保存著一些已知的最古老的古人類化石。
  • 南非發現最早人種 會使用工具偶爾樹上生活
    此外克諾注意到,在東非發現的人類化石,大約比樹居人早30萬年,而且到目前為止它們還沒被歸類。他說:「恕我直言,我至今仍不清楚在人類進化時間軸裡,哪個人種是我們的直系祖先。」儘管樹居人看起來不像是我們的直系親屬,不過它可能具有人類特徵。 克諾表示,他發現的40個特徵,顯然都可以把這種兩足動物與更像猿的人類祖先南方古猿區分開。
  • 南非發現地球上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據消息稱,地球上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被發現了!這塊200萬年前的頭骨碎片與非洲「人類搖籃」中另外兩種已經滅絕的人類的化石混雜在一起,構成了人類最早的起源之一!據了解,該頭骨碎片是在南非一個古老的洞穴裡發現的,在這裡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證據,證明人類已知的最古老的三個親戚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生活在一起的真相。
  • 究竟哪種古猿是人類的祖先呢
    但只有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才正確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人是由一種古猿進化來的,勞動是促成這一轉化的決定性條件。究竟哪種古猿是人類的祖先呢?科學家研究認為:生活在距今約一千五百萬年到一千萬年左右的拉瑪猿就是一種代表。我國雲南省的開遠縣和祿豐縣都已發現了它的化石,這說明我國也是人類起源地之一。這種古猿已能直立行走,它們的前肢為生活所迫已會使用天然的木棒和石塊來獲取食物,但它們還不會製造工具。
  • 究竟哪種古猿是人類的祖先呢
    但只有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才正確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人是由一種古猿進化來的,勞動是促成這一轉化的決定性條件。究竟哪種古猿是人類的祖先呢?科學家研究認為:生活在距今約一千五百萬年到一千萬年左右的拉瑪猿就是一種代表。我國雲南省的開遠縣和祿豐縣都已發現了它的化石,這說明我國也是人類起源地之一。這種古猿已能直立行走,它們的前肢為生活所迫已會使用天然的木棒和石塊來獲取食物,但它們還不會製造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