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可能使人類進化樹加倍

2020-11-25 中國荷都網

大約25年前,研究人員首次描述了湖側南方古猿的化石。現在,這個被忽視的人類祖先終於迎來了他自己的輝煌時刻。在衣索比亞工作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化石,它恰好屬於這個失蹤已久的原始人。

在原始人類中,除了智人,還有一些滅絕的親屬,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類譜系樹。過去,南方古猿湖的化石主要來自下頜骨、牙齒和頭部以下的骨骼碎片。這塊化石來自380萬年前,非常完整,可以幫助科學家揭開從未在人們面前展示過的南猿湖的面貌。然而,根據標本上的一些顯著特徵,人類進化的譜系樹可能需要重新繪製。

在某些方面,湖濱南猿是我們能識別的最古老的原始物種,有些化石可以追溯到420萬年前。多年來,它在人類譜系樹中佔據了關鍵地位,因為它是被公認為人類祖先的南方古猿阿法瑞西斯(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的直接祖先。根據現有化石的年齡和特徵,科學家認為湖濱南方古猿通過漸進進化(即從一個物種逐漸轉變為另一個物種)而轉變為阿非利亞南方古猿。然而,新化石可能會改寫這一理論。

美國克利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約翰尼斯·海勒-塞拉西和他的同事在衣索比亞東北部的阿法爾地區發現了頭骨化石。以前,湖相南方古猿只留下一些骨頭碎片,頭骨上牙齒和頜骨的特徵只是將它與曾經建立的湖相南方古猿聯繫在一起。這塊化石有明顯的特徵,顴骨突出,犬齒大,面部突起突出。它的頭頂有一個脊,可以固定強壯的下巴肌肉。顱腔又長又窄,能容納黑猩猩大小的大腦。研究小組認為它可能來自雄性南方古猿湖。

至於如何顛覆傳統觀念,科學家們已經提出了他們的證據和推測。新發現的頭骨清晰完整地展示了南猿湖的解剖結構。海勒·塞拉西(Heller-Selassie)和他的同事指出,在衣索比亞的阿法爾地區也發現了一個屬於南方古猿afarensis的額骨化石,可能來自390萬年前。從目前的化石記錄來看,湖濱南方古猿生活在420萬至380萬年前,而阿法爾南方古猿顯然生活在390萬至300萬年前。

如果海勒·塞拉西的推測是正確的,那麼這兩個物種在阿法爾地區已經共存了至少10萬年。這種重疊具有重要意義,這表明湖濱南方古猿可能沒有通過漸進進化而轉化為無脊椎南方古猿。相反,是湖濱南方古猿的一個分支發展成為阿法爾南方古猿,湖濱南方古猿繼續與其亞物種共存一段時間。當一個物種的某些種群與其他種群分離時,它們可能向不同的方向進化,這被稱為分支進化。

然而,這種觀點(用分支進化代替漸進進化)完全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即貝洛德利發現的額骨確實屬於南方古猿阿法倫西斯(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但沒有發現可追溯到這個時代的其他南方古猿阿法倫西斯遺蹟。然後問題出現了:當我們只有一個南猿湖的額骨(即新發現的那一個)要比較時,我們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如果其他南猿湖的額骨與貝洛德利湖的額骨完全相似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有當科學家發現更多化石證據時。

相關焦點

  • 新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 或將重繪人類演化譜系樹
    在衣索比亞工作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顆幾乎完整的顱骨化石,恰好屬於這種已經消失很久的人科成員。 在人科中,除了智人,還包括一些已經滅絕的近親,它們共同組成了人類譜系樹。過去,湖畔南方古猿的化石主要來自下頜、牙齒及頭部以下的骨骼碎片。而這枚來自380萬年前的化石非常完整,可以幫助科學家揭開湖畔南方古猿從未展示在人們面前的面容。
  • 南方古猿如何提供人類進化的見解
    更好的是,化石與頭骨內部積聚的沉積物巧妙地契合了另一種化石,稱為內鑄物。內窺鏡反映了印在腦殼內壁上的大腦表面細節。這些化石揭示了猿類和人類特徵的結合,以前從未報導過。如果這些發現已經發表,它們可能已經影響了關於人腦是零星地,鑲嵌的方式還是以更廣泛的聯繫方式進化的爭論。一些鑲嵌學家仍然引用達特的《 1925年自然》論文,但他未出版的書揭示了他的全球化觀點。達特(Dart)的論文說:「我們可以自信地預期到我們進化中這一時期的許多互補發現。」
  • 從南方古猿到晚期智人,梳理人類進化史上的三次遷徙潮
    從南方古猿到匠人20世紀20年代,澳大利亞解剖學教授達特在南非任教期間,無意間發現了一枚牙齒化石,並命名為湯恩男孩。由於牙齒在留存了一些猿類相似特徵的同時,同時出現了一些人類的特徵,故而被達特教授認定其屬於人類。
  • 人類最早祖先——南方古猿的「育兒經」
    父母對後代的長期照顧被認為是人類進化的標誌之一。近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驚人的新研究結果首次揭示了我們最早滅絕的祖先南方古猿的育兒習慣。父母對後代的長期照顧被認為是人類進化的標誌之一。據7月15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驚人的新研究稱,科學家們首次揭示了人類最早的已滅絕祖先——南方古猿的育兒習慣。
  • A·afar南方古猿傳VI:人類為什麼要雙足直立行走?
    本文系網易科學人「A·afar南方古猿傳」系列第六篇。這讓人類長距離步行成為可能,最後是耐力奔跑,最終導致我們祖先大腦不斷發育。」科學家認為,早在1300萬年到600萬年以前,現代人類與黑猩猩有著共同的祖先,其生活在非洲的廣袤森林中,是一種樹居物種。如果你注意觀察我們的初生嬰兒,就能夠看到現代人類身上還保留著樹居物種的影子。我們可以將手指放在孩子的手指或腳趾下,他們就會本能地彎曲指端。
  • A·afar南方古猿傳記:Lucy帶給我們的真正遺產
    在坦尚尼亞萊特利地區發現的人類第一串足跡是露西的近親嗎?她會用跪膝行走方法嗎? 她的後代是進化成了我們人類還是走到了進化的死胡同?對於露西下巴的新發現會不會將其從人類進化史上剝離出去?總而言之,如果露西真的是人類祖先,那麼她到底給我們留下了哪些遺產?
  • A·afar南方古猿傳記:Lucy是如何被發現的?
    科學研究表明,古猿轉變為人類始祖的時間在700萬年之前,從已經發現的人類化石來看,人類演化經歷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階段,露西正屬於最早的人類——南方古猿。南非約翰尼斯堡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醫學院的解剖學教授達特對該頭骨進行研究指出,該化石所屬個體是與現代人最相近的猿類。由於發現於非洲最南部,因此湯恩頭骨所屬個體物種被命名為南方古猿非洲種。隨後一直到50年代,期間在南非德蘭士瓦、克羅姆德萊等五處一共發現了70多件類似化石,逐步確立了南方古猿作為早期人類祖先的地位。
  • 最原始的人類,是什麼時候誕生的,550萬年的南方古猿
    一直以來關於人類的起源,都是一個比較具有爭議的話題,有些人認為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但是一些人卻認為這不合理。那麼世界上最早的人類誕生於什麼時候呢?一些認可進化論的人,通常將南方古猿當做人類祖先,他們生存於距今約550萬年~130萬年前。最早人類距今已有550萬年
  • 號稱人類最古老的祖先—南方古猿
    1974年,古人類學家在衣索比亞發現了現在著名的古猿古猿「露西」時,研究人員的腦海中充滿了疑問,但最大的問題是:露西的祖先長什麼樣?這個問題現在至少部分地得到了回答,這要歸功於發現了近乎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
  • 【化石Q&A】南方古猿為什麼是人不是猿
    頭骨化石保存完好,生前屬於幼年個體(相當於3~6歲的人類小孩)。研究表明,塔翁頭骨具有許多似猿的性狀,如這個幼年個體的顱容量相當於成年大猩猩的,大約為500毫升,估計成年時也不過600毫升,此外還有向前突出的上下頜骨。但它還具有人類的性狀:牙齒很小,與人類的牙齒相近。尤其重要的是枕骨大孔位於顱骨下方,表明顱骨垂直於脊椎之上,顯示它已能直立行走。由於它發現於非洲的最南部,因而被命名為南方古猿非洲種。
  • 進化論遭遇挑戰,人類真的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科學家提出新的見解
    可見,人類的誕生與神話中的上帝或者女媧並沒有關係,生物是由低等向高等不斷演變,由簡單向複雜不斷進化,所有動物能夠存活到今天都是經過了自然選擇、基因突變的考驗。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自從進化論問世之後,就挑戰了所有宗教,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波瀾,但好在人們開始逐漸接受這個理論。
  • 東非發現最古老人屬化石 或改寫人類進化時間表
    新華網華盛頓3月4日電(記者林小春)科學家4日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東非發現了一塊帶著5顆完整牙齒的不完整下頜骨,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人屬化石,有可能改寫人類的進化時間表。這塊下頜骨2013年出土於衣索比亞阿法爾州。
  • 是否存在人類進化的化石證據?
    相比之下,追尋人類的進化歷史要困難得多。雖然人類現在還有很多活著的靈長類親戚,但連接進化點的許多物種已經滅絕了。儘管如此,進化生物學家可以通過幾種方法來破解人類是如何進化的。事實上,除了生物學之外,該領域還包括幾個不同的學科,如遺傳學、地質學、考古語言學、人類學和靈長類動物學等等。當然,古人類學也起著關鍵的作用,因為我們不得不求助於化石記錄,以尋找遠古靈長類動物和人類祖先的線索。
  •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人類 ,南方古猿現已滅絕~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人類南方古猿(學名australopithecus)是人科動物的一個已滅絕的屬。被認為是從猿到人轉變的第一階段。
  • 人類進化史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他們可能是最近幾萬年才從某一中心地域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地的。如果考古學家在世界不同地區發現的距今幾十萬年到二、三百萬年前的化石可以算作是「人」的化石的話,那麼這些「化石人」的後代肯定已不存在。在幾千年前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創造了古代文明的埃及人、巴比倫人、印度人和中國人,肯定不是這些「化石人」的後代。
  • 人類進化譜系可能重畫 700萬歲骨頭改寫進化史(圖)
    科學家宣稱在中非發現最古老的人類頭蓋骨化石,人類進化譜系圖可能要重畫  本報綜合報導 以法國科學家布魯內特為首的一個科學小組10日在中非查德宣布,他們發現了一個700萬年前的完整的原始人類頭蓋骨化石,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化石。
  • 考古學家的這個發現或顛覆人類進化史(圖)
    (原標題:考古學家發現380萬年前頭骨化石 或顛覆人類進化史)參考消息網9月2日報導 法媒稱,史前萬神廟或又增一位候選人。來自於380萬年前的一個「相當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在衣索比亞被發現,再次打亂人類的進化觀點。
  • 南方古猿露西的樹上鄰居
    1974年發現的「人類祖先」、南方古猿「露西」化石,生活的年代是320萬年之前。而當露西在東非活動時,另一類史前人類可能就生活在樹上。3月29日發布於《自然》(Nature)的 研究 中,科學家研究了2009年在衣索比亞發現的史前人類足部化石,年代約為340萬年前。
  • A·afar南方古猿傳:神創論和進化論者眼中的Lucy
    幾年前,位於辛辛那提附近的創造博物館(Creation Museum)開始探討如何為南方古猿阿法種——我們通常所稱的「露西」骨骼化石做一個展覽。露西的骨骼化石發現自衣索比亞,而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已經為其創作了數百個模型標本。露西被各地博物館普遍描繪成猿類和人類之間「進化缺失環節」的最具代表性動物,其甚至被稱為「全人類的祖母」。
  • 為什麼說人類不是由某一種古猿直接進化來的?
    據考古學家考證:早在800萬年前,在我們廣表的中華大地上就有了人類生存的痕跡。另據分子人類學的研究證實,人類並不是由某一種古猿直接進化來的,而是某種人猿超科動物不斷分化的結果。湖北發現的遠古人化石發現於我國雲南的臘瑪古猿就屬於人猿超科動物,其頭部特徵為:頜骨短縮,牙床不像猿類那樣呈馬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