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far南方古猿傳:神創論和進化論者眼中的Lucy

2020-11-28 網易科技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人類祖母Lucy」也是如此。由於時間太過久遠,人類文明記載的時間不過幾千年,地質學和考古學用另一種語言告訴我們人類曾經的真相,但所有的一切都不具備完全的說服力。尤其是進化論者和神創論之間的爭議,幾乎充滿了人類學的所有角落,包括Lucy。

出品 | 王真 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本文為網易科學人A·afar南方古猿傳記系列策劃第四篇神創論和進化論者眼中的Lucy》,閱讀本文大約需要10min

@@VIDEO="http://mobilepics.nosdn.127.net/hd7iTkjWIcEM8vW2G3BcRSSnL15U9xya%3D%3DE5H7HU3Q.mp3,http://mobilepics.nosdn.127.net/hd7iTkjWIcEM8vW2G3BcRSSnL15U9xya%3D%3DE5H7HU3Q.mp3"IMG="http://cms-bucket.nosdn.127.net/ee2b76a30fca417fa1a798b17cd8bf5220170213185245.jpeg" ALT="網易科學人A·afar南方古猿傳系列策劃"BROADCAST="in"SIZE=""@@

(點擊播放音樂後,可返回閱讀文章)

她是人類進化史上的標誌性人物,是現代人類起源中的祖先家族成員。至少,很多藝術家就是這樣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介紹露西的。那麼從根本上說,我們該如何還原露西?

幾年前,位於辛辛那提附近的創造博物館(Creation Museum)開始探討如何為南方古猿阿法種——我們通常所稱的「露西」骨骼化石做一個展覽。露西的骨骼化石發現自衣索比亞,而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已經為其創作了數百個模型標本。露西被各地博物館普遍描繪成猿類和人類之間「進化缺失環節」的最具代表性動物,其甚至被稱為「全人類的祖母」。

那麼,作為一個基於創作的博物館,我們應當如何向觀眾展示這些骨骼化石?創造博物館創始人肯漢姆和人類解剖學家戴維門頓與雕塑家和展覽設計師合作解決這一問題。最終,創造博物館創造了一個關於露西的三維模型,從而將露西的信息直觀清晰地傳遞給博物館遊客。

當然,神創論者和進化論者對同一事實秉持著不同意見。兩個陣營都有相同的化石證據,相同的分析數據,但分歧更多的是假設和信仰,也就是復原的出發點。這種差異導致不同世界觀的人對露西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

兩個出發點

由於進化論者認為所有的的生物都來自一個共同的祖先,因此他們會潛移默化地假設人是從猿類進化而來。長期以來,他們都致力於在世界各地尋找人類的祖先。這就是露西所屬物種的來源——南方古猿的來由。

進化論者對於填補人類進化史上空缺的願望是如此的強烈,以至於秉持進化論的古生物學家已經從多個角度解釋了很多已發現的猿類化石是人類祖先,就是我們所知道的原始人。當他們發現露西的化石時,會不由自主地認為她是人類進化時間線上的某一環節。他們唯一的興趣是確定她在人類進化史上的合適位置,而並不是露西是否屬於人類進化範疇。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露西在時間線上的位置,藝術家們據此為露西填補細節,描繪出她或多或少的人類特性。

相反,對於神創論者來說,他們相信上帝創造一切的假設。這樣一來,他們認為地球史較短,人類如同聖經所述,是在創世紀的第六天被創造出來,同時陸地動物也在第六天被創造。猿類也是陸地動物的一種,因此它們是與人類在同一天被創造出來。當神創論者看到露西的化石時,他們得出這樣的結論:露西要麼是猿類,要麼是人,而不是從猿類到人的過渡物種。

復原露西的挑戰

最大的困難在於露西的骨骼化石數量很少。儘管相對於已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來說,露西的骨骼化石已經相當完整,科學家發現了207塊骨骼中的47塊,但其中很多化石標本是零碎片段。而和露西類似的其他標本更是散亂無章。從另一方面講,不論發現的化石有多麼完整,依舊需要科學家做出合理解釋。但解釋總能在復原過程中附加了想像的印記。

科學家在復原露西的過程中,最初的問題在於確定用進化論的概念復原還是用神創論的概念復原。當工作人員開始研究露西的進化論表徵時,並沒有找到進化論者想像的統一證據。反而發現了超過一百種解釋,有認為露西是猿類的,也有認為露西是人的。露西現有的幾個復原模型據稱都是根據當時最好的法醫重建方法實現的,但看起來似乎也沒有什麼相似之處。

這使得問題變成了「如果我們想公正代表進化論者對露西做出合理解釋,我們應當選擇哪一種概念。如果我們選取了其中之一,它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最終,創造博物院決定將露西的最新復原像置於形態各樣的復原模型當中,這樣遊客如果不喜歡創造博物館的復原模型,他們大可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模型進行深入了解。

事實上,露西的復原過程並不容易。其骨骼化石不僅破碎,而且失去了很多關鍵特徵。譬如很少有人專門去重建露西的頭顱,因為所有頭骨都已經破碎,而且露西整個上臉部骨骼化石都缺失了。枕骨大孔區域也一樣如此。當然,也有被發現的化石標本該區域比較完好,即便如此,在復原過程中也會有不同的解釋。

露西頭部的復原也是如此,一些進化論者為露西重塑了一個小腦袋,而其他人則會給她安上一個大頭顱。大多數復原模型的頭顱與脊柱的連接類似於人,但同樣的頭顱也和脊柱的連接方式也可以像猿類。

這些細節會影響到露西復原模型的姿勢,也會影響到其慣用姿態和運動方式,露西是像現代人一樣直立行走,抑或是擁有像猿類一樣的四肢?

進化論者讓露西的直立行走的主要理由是一個不相干的發現——即在距離露西化石發現地1500公裡的坦尚尼亞萊特利地區發現的一串化石足跡。人類學家瑪麗利基在這裡發現了一串長達22米的化石足跡。這些足跡的形狀以及步幅被證實屬於人類。進化論者認為這串足跡要比露西所處的時代更為靠前一些,因此他們將這串足跡的主人歸於露西的同類。

為露西復原一雙長腿

如果露西的步幅與萊特利足跡相符,那麼她就應當擁有相對較長且直立的腿,從而才能讓露西具備雙足直立行走的能力。為了確保露西的骨骼能夠符合進化論假說,進化論者為其重塑了一雙長腿和一雙與現代人非常相似的腳。在被發現的所有露西骨骼化石中,所有的長骨骼都是碎塊,因此進化論者憑空在其腿上增加了15釐米的空隙。相比於露西僅1米的身高而言,增加高度的相對比例不小。

事實上,露西的腿骨長度與一些猿類非常相似,因此對於神創論者來說,會輕而易舉地將露西歸類於某種猿,這也是我們為何在創造博物館裡如此復原露西的原因。由此一來,萊特利足跡也可以解釋成諾亞洪水之後的人類所為。

現實中的露西到底是什麼樣子?問題在於所有的骨骼化石都是碎片。如果科學家認定露西是猿類與人類之間的過渡物種,那麼大可以在手臂骨骼化石碎片之間不留空隙,同時延展其腿骨;反之,如果認定露西是猿類,那麼大可對骨骼化石進行無縫組合。

為露西裝一雙短胳膊

當然,露西的上肢也是其身體的一部分,也會受到先驗假定的左右。已發現的露西上肢骨骼化石同樣破碎不堪,因此對於科學家來說,可以將其胳膊重建成不同的長度,這完全取決於復原者認為露西是猿類(長臂)還是人類(短臂)。

多年以來,進化論者已經把露西的手腳復原成了與現代人沒有什麼兩樣。雖然最近的發現的手骨化石導致進化論者不得不承認露西的手更像猿類而非人類。但基於對萊特利足跡的強烈認同信念,進化論者依舊認為露西的腳與現代人更加相像。參觀博物館的遊客也傾向於相信藝術家展示的原型,所以說藝術家對觀眾有著非常強大的影響力。

藝術家對露西的「化妝」

很少有人會意識到復原露西時會有如此多的解釋。通常在進化博物館中,露西化石復原像的姿態、皮膚顏色以及體毛厚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在進化史上與現代人類的接近程度。

但是,這些特徵並未在化石中有所顯現。因此,下次你在博物館中再看到關於我們祖先的復原像時,需要格外注意復原像的細節——哪些是化石中真正發現的事實而哪些是人類的藝術再現?

藝術家對露西面部的復原並不完全是科學,化石面部的皮膚、毛髮、眼球顏色都需要大量的想像力來填補。創造博物館展示了露西面部復原的幾種類型。藝術家僅僅是選擇不同的肌膚和毛髮顏色,就會為觀眾帶來不同的效果。這四個也許是最人性化的,但卻不一定是露西的本來面目。

譬如,我們無法在化石中發現眼球。這樣的話,藝術家會對復原像賦予人類的眼睛還是猿類的瞳孔?只有人類特有的白色鞏膜能夠讓眼球顯現出白色。因此當你為一個猿的眼睛添加了白色鞏膜,它的眼神看起來會更像人類。

同樣,鼻子的形狀、身上的毛髮厚度以及姿態都會影響到復原像的最終效果,但這些在化石中都無法找到確切證據。

對於神創論者來說,人類和猿類毫不相關。由此他們認為,露西並不是人類史上的關鍵物種,這個觀念也指導了創造博物館對化石標本的闡釋,即對化石的復原力求客觀,不受各種理論的影響。

對於創造博物館來說,其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精細打磨露西的復原像。但該博物館認為,無論露西被復原成何種模樣,都不希望遊客們認為,「這正是露西的樣子。」對於博物館來說,其目標僅僅是構建符合化石證據的最好模型。

事實上,對露西的復原像已經超過了一百種。其眼睛顏色和鼻子形狀的細微變化都會使其人性特徵發生變化。甚至其面部表情和懷裡所抱的孩子也會或多或少地影響觀眾對其的印象

當科學家把信仰賦予人類起源時,依舊期望可以為眼前的化石證據找到一個理性辯證的解釋,這也是對露西復原像的爭議所在。

本文來源:網易科學人 責任編輯:王真_NT5228

「讓時事更嚴肅,讓科學有溫度」。本文系網易科學人原創稿件,版權屬網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下載使用時須註明稿件來源:網易科學人,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合作請聯繫:mike300@126.com

相關焦點

  • A·afar南方古猿傳記:Lucy帶給我們的真正遺產
    南方古猿傳記 系列策劃第三篇《Lucy帶給我們的真正遺產》下期預告:網易科學人A·afar南方古猿傳記系列策劃第四篇《深度還原Lucy原貌》@@VIDEO="http://mobilepics.nosdn.127.net/hd7iTkjWIcEM8vW2G3BcRSSnL15U9xya%3D%
  • A·afar南方古猿傳記:Lucy是如何被發現的?
    南方古猿傳系列策劃"BROADCAST="in"SIZE=""@@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露西(Lucy)這個名字並不陌生。科學研究表明,古猿轉變為人類始祖的時間在700萬年之前,從已經發現的人類化石來看,人類演化經歷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階段,露西正屬於最早的人類——南方古猿。
  • A·afar南方古猿傳記:Lucy之死
    南方古猿傳系列策劃"BROADCAST="in"SIZE=""@@露西(Lucy)是一具發現於東非的古人類化石標本,其為古人類學研究提供了大量科學證據。年,約翰森和他的學生在在衣索比亞阿法爾谷底阿瓦什山谷的哈達爾搜尋古生物化石時發現了之後被命名為露西的化石標本,該化石標本具有約40%的阿法南方古猿骨架。
  • A·afar南方古猿傳VI:人類為什麼要雙足直立行走?
    解剖學和地質學正在不斷印證達爾文和新達爾文主義的觀點。本文系網易科學人「A·afar南方古猿傳」系列第六篇。南方古猿傳記」系列策劃第六篇相關化石證據表明早在六百萬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已經開始雙足直立行走(奧裡恩人)。
  • 新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可能使人類進化樹加倍
    過去,南方古猿湖的化石主要來自下頜骨、牙齒和頭部以下的骨骼碎片。這塊化石來自380萬年前,非常完整,可以幫助科學家揭開從未在人們面前展示過的南猿湖的面貌。然而,根據標本上的一些顯著特徵,人類進化的譜系樹可能需要重新繪製。在某些方面,湖濱南猿是我們能識別的最古老的原始物種,有些化石可以追溯到420萬年前。
  • 南方古猿如何提供人類進化的見解
    這些化石揭示了猿類和人類特徵的結合,以前從未報導過。該論文:非洲古猿南非人猿達特堅信標本稱為「 Taung兒童」,代表了人類與我們祖先之間的絕種聯繫,達特通過郵船向《自然》雜誌發送了一份報告2。達特(Dart)時代,非洲黑猩猩和大猩猩喜歡的舒適棲息地位於Taung兒童居住地以北3,200公裡以上,達特(Dart)在其《 1925年自然》雜誌中建議該論文指出,在南部非洲惡劣的景觀中為有限的資源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為此提供了一個實驗室,這對人類進化的倒數第二階段至關重要。」
  • 你還在相信人從猿猴進化來的騙局?
    為此,一些持守神創論的美國基督徒激烈反對進化論進入課堂。在法庭上,一位女基督徒聽到「人是從猴子變的」,竟然差點暈過去。當然,在教科書的敘述裡,這些反對進化論、不相信「人是猴子變的」的美國基督徒是迂腐的、蒙昧的、抱殘守缺的,甚至是逆流而動的。總之,都什麼年代了,還信什麼「神創論」這種封建迷信。
  • 從南方古猿到晚期智人,梳理人類進化史上的三次遷徙潮
    遠古猿人同樣受到了冰期等氣候因素的影響,不斷的遷徙和演化,並最終形成現代人類的模樣,成為地球的霸主。前面提及,從遠古猿人到現代人類的進化是複雜多樣的,下面就讓我們一同梳理從南方古猿到晚期智人的進化歷程吧!從南方古猿到匠人20世紀20年代,澳大利亞解剖學教授達特在南非任教期間,無意間發現了一枚牙齒化石,並命名為湯恩男孩。
  • 不相信進化論的人都是什麼心理?「神創論」的魅力有多大?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很多對進化論嗤之以鼻的人,總是在看到進化論相關的科普文時質疑作者是怎樣的心理。但我要說的是,那些不相信進化論的人又是報以怎樣的心理狀態,為何「神創論」的魅力可以大到讓人忽視一切科研成果?
  • 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第二種起源猜想,顛覆你的認知
    在總結了思想之後達爾文編撰了生物界的基石——進化論。按照進化論,人類是由古猿演化而來,它們生活在距今700~800萬年前,而後進化成了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00~100萬年前,接著又進化成了猿人,生活在
  • 人類最早祖先——南方古猿的「育兒經」
    父母對後代的長期照顧被認為是人類進化的標誌之一。據7月15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驚人的新研究稱,科學家們首次揭示了人類最早的已滅絕祖先——南方古猿的育兒習慣。這項由南十字大學的Renad Joannes Boyau博士、莫納什大學的Luca Fiorenza博士和Justin W.Adams博士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進行的研究分析了自南非出土的、200多萬年前的非洲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 )的化石,結果發現,南方古猿的嬰兒從出生到大約一歲都在不斷地接受母乳餵養。
  • 進化論遭遇挑戰,人類真的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科學家提出新的見解
    不過,隨著人類科技越來越發達,思考的角度也越來越多變,許多人對進化論提出了質疑,認為人類的誕生不應該僅局限於古猿。在小編眼中:「達爾文所提出來的進化論能夠解釋自然界當中大部分動物的進化歷程,但是對於人類這種特殊的物種來說,想要完美的解釋,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 最原始的人類,是什麼時候誕生的,550萬年的南方古猿
    一直以來關於人類的起源,都是一個比較具有爭議的話題,有些人認為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但是一些人卻認為這不合理。那麼世界上最早的人類誕生於什麼時候呢?一些認可進化論的人,通常將南方古猿當做人類祖先,他們生存於距今約550萬年~130萬年前。最早人類距今已有550萬年
  • 號稱人類最古老的祖先—南方古猿
    1974年,古人類學家在衣索比亞發現了現在著名的古猿古猿「露西」時,研究人員的腦海中充滿了疑問,但最大的問題是:露西的祖先長什麼樣?這個問題現在至少部分地得到了回答,這要歸功於發現了近乎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
  • 南方古猿沒有科技的力量,為何能稱霸地球?科學家:直立行走
    深究起來,這個問題其實要追溯到人類進化史上。科學家提出了一種觀點,認為人類能擁有一切,能成為地球霸主,都是因為我們可以直立行走。聽著是不是有點不敢相信,直立行走怎麼就能幫助我們成為地球霸主?其實南方古猿也不是自願學會直立行走的,它們是被逼的。
  •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南方古猿攻略 動森南方古猿圖鑑分享
    動物森友會》南方古猿介紹,感興趣的小...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是一款休閒向的模擬經營類遊戲,我們在遊戲中可以挖到很多種類的化石,對於遊戲中的化石可能很家了解的還不多,所以這次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南方古猿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來看一下。
  • 古猿的進化
    而靈長類動物也開始朝猿、猴兩大方向進化。4000萬年前,歐亞板塊因為受到擠壓,陸地開始增多。此時,地球氣溫開始下降。2300萬年前,出現長期在樹上生活的森林古猿。森林古猿被迫下地行走,用前肢尋找食物和捕捉小動物,遇到猛獸時還需要拿著石塊和樹枝進行搏鬥,於是走路逐漸開始靠後肢承擔。隨著草原面積的擴大,古猿下地行走時間的隨之增加。1000萬年前,氣候開始變得寒冷,長期下地行走的森林古猿進化成了臘瑪古猿。
  • 追溯「古猿人」進化歷史
    猿人雕塑,古代原始人雕塑,園林景觀雕塑猿人博物館雕塑,猿人進化論雕塑,銅雕像獵人雕塑,打獵捕獵人物雕塑,人物銅雕像約5000多萬年前,靈長類動物呈輻射狀演化,從低等靈長類動物原猴廣告人進化史類中又分化出高等靈長類動物(即猿猴類,如獼猴、金絲猴、狒狒與猿)。
  • 六分鐘秒懂人類從古猿進化成天神!
    (未來的人類都是鋼鐵俠跟美國隊長)據科學家加考古學家考證:人類從原始原始哺乳類動物類動物進化成古猿地球花了三千萬年,從古猿進化成能人(真正的人屬動物未來,人類將不再完全遵循自然規則的進化,而增加人類的自我改造。人類的最終進化狀態將是"神",其它物種的最終進化狀態將是"人",人族升級為神族,擁有無限的生命和超凡的能力。因人而有了"神",而"神"也能創造"人"。
  •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人類 ,南方古猿現已滅絕~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人類南方古猿(學名australopithecus)是人科動物的一個已滅絕的屬。被認為是從猿到人轉變的第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