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早祖先——南方古猿的「育兒經」

2021-02-25 科學大觀園雜誌

父母對後代的長期照顧被認為是人類進化的標誌之一。近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驚人的新研究結果首次揭示了我們最早滅絕的祖先南方古猿的育兒習慣。

父母對後代的長期照顧被認為是人類進化的標誌之一。據7月15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驚人的新研究稱,科學家們首次揭示了人類最早的已滅絕祖先——南方古猿的育兒習慣。

這項由南十字大學的Renad Joannes Boyau博士、莫納什大學的Luca Fiorenza博士和Justin W.Adams博士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進行的研究分析了自南非出土的、200多萬年前的非洲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 )的化石,結果發現,南方古猿的嬰兒從出生到大約一歲都在不斷地接受母乳餵養。

對嬰兒的早期養育似乎以一種周期性的模式繼續存在,而且季節變化和食物短缺或是母親長期用母乳來餵養嬰兒的原因。

南克羅埃西亞地質考古學和考古學研究小組(GARG)的地球化學家Joannes-Boyau博士說:「我們第一次對人類的祖先如何撫養他們的孩子,以及這些母親在資源匱乏時如何用母乳為孩子補充營養有了新的認識。」

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在猜測人類的早期祖先是如何養育後代的。通過這項研究,研究小組為認識人類神秘的進化史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

非洲南方古猿生活在大約200萬到300萬年前,那時的南非處在一個氣候和生態都在變化的時期。

人類特徵和類人猿特徵的結合是該物種的特點。雖然早在近一個世紀前我們就發現了南方古猿的第一批化石,但科學家們直到現在才能夠解開他們如何撫養孩子的秘密。

實驗中,研究人員主要利用了專門的雷射取樣技術汽化了化石牙齒表面的微觀結構,然後用質譜儀分析其化學特徵,從而繪製出牙齒中微量化學元素的圖譜。

由於牙齒的生長模式與樹木相似,保存了我們所吃食物中關鍵元素的精確時間變化和化學記錄,因此這些圖可以講述一個人的飲食和健康狀況隨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的故事。

Joannes 博士說:「我們從化石牙齒發育過程中出現的重複帶中辨別出,這些嬰兒得到的補充食物中鋰含量很高,這被認為是彌補嬰兒蛋白質缺乏的一種機制。但是,嬰兒對母乳供應的依賴時間過長可能也會減少母親潛在的後代數量。

母親和後代之間長時間的緊密聯繫對群體動態、物種的社會結構、母親和嬰兒之間的關係以及維持可靠食物供應的優先權都有影響。」

Adams 博士強調:「這一發現強調了棲息地的多樣性、變化性和靈活性,以及這些南方古猿用來獲取食物、逃避捕食者和養育後代的適應性策略。」

該研究小組現在將致力於研究從南方古猿以後進化出的物種,以建立歷史上關於嬰兒是如何成長的第一個全面記錄。

◎編譯 |小貝

◎審稿 |alone

◎責編 | 張夢

◎期刊來源 | 《自然》

◎期刊編號| 0028-0836

◎原文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19-07-maternal-secrets-earliest-ancestors.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雜誌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人類 ,南方古猿現已滅絕~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人類南方古猿(學名australopithecus)是人科動物的一個已滅絕的屬。被認為是從猿到人轉變的第一階段。
  • 號稱人類最古老的祖先—南方古猿
    1974年,古人類學家在衣索比亞發現了現在著名的古猿古猿「露西」時,研究人員的腦海中充滿了疑問,但最大的問題是:露西的祖先長什麼樣?這個問題現在至少部分地得到了回答,這要歸功於發現了近乎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
  • 最原始的人類,是什麼時候誕生的,550萬年的南方古猿
    一直以來關於人類的起源,都是一個比較具有爭議的話題,有些人認為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但是一些人卻認為這不合理。那麼世界上最早的人類誕生於什麼時候呢?一些認可進化論的人,通常將南方古猿當做人類祖先,他們生存於距今約550萬年~130萬年前。最早人類距今已有550萬年
  • 人類的祖先究竟是誰?不是南方古猿?至今爭議不斷
    今天想跟大家討論一個比較讓人「科幻」的問題,人類的祖先究竟是誰?我這個問題一出好多人開始摔桌子了,人類的祖先不就是南方古猿嘛,這跟科幻不科幻有什麼關係。如果您剛才真的這樣想過的話,我下面要說的你可要仔細看了,不然我們真的會非常冤枉。
  • 非洲出土最早直立人化石,頭骨碎成150塊,可能曾以南方古猿為食
    最近,就有一個常年於南非發掘的團隊,在有著「人類搖籃」之稱的洞穴中,找到了150多塊骨頭碎片,拼接完成後他們驚喜地發現,這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直立人。直立人我們其實並不陌生,生活在距今70萬年前到2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就屬於直立人。
  • A·afar南方古猿傳記:Lucy是如何被發現的?
    因此露西也被稱為「人類祖先」。一個半世紀以前,人們第一次在德國的尼恩迪爾山谷發現了早期人類的遺址,由此拉開了科學界尋找人類最早祖先的不懈探索之路。科學研究表明,古猿轉變為人類始祖的時間在700萬年之前,從已經發現的人類化石來看,人類演化經歷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階段,露西正屬於最早的人類——南方古猿。
  • 最早的人類祖先長啥樣
    在科學家首次發現湖畔南方古猿化石遺蹟近25年後,這個沉默的人類祖先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時刻。在衣索比亞工作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幾乎完整的古人類(包括智人及其滅絕的近親)的頭蓋骨。這塊化石可追溯至380萬年前,揭示了人類尚未見過的南方古猿面孔,這一人種此前主要通過頜骨、牙齒和少量頭部以下的骨頭而為人所知。現在,標本上明顯的特徵暗示,人類的家譜可能需要修改。根據一些記載,湖畔南方古猿是最古老的古人類,一些化石可以追溯到420萬年前。多年來,作為阿爾法南方古猿的直系祖先,它在族譜中佔據著關鍵的位置。阿爾法南猿被廣泛認為是人類的祖先。
  • 最早的人類長什麼樣子,北京猿人是我們的祖先嗎?
    紅毛猩猩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距今大約 550 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南方古猿因最早發現於非洲南部而得名。東非衣索比亞的國寶化石「露西」是目前保存較完整的成年南方古猿化石,號稱「人類祖母」。雖然被劃為人類,但是將化石復原之後,就會發現它們分明還是尖嘴猴腮、渾身長毛的猩猩,就連腦容量也和黑猩猩相仿;唯一不同的是,南方古猿已經脫離森林走向草原生活。這一舉動,是人和猩猩分化的重要標誌,古人類學家認為這群離開森林的猿類最終成為人類的祖先,而繼續留在森林裡的古猿則演化成黑猩猩。
  • 新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可能使人類進化樹加倍
    大約25年前,研究人員首次描述了湖側南方古猿的化石。現在,這個被忽視的人類祖先終於迎來了他自己的輝煌時刻。在衣索比亞工作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化石,它恰好屬於這個失蹤已久的原始人。在原始人類中,除了智人,還有一些滅絕的親屬,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類譜系樹。
  • 驚天證據曝光:人類祖先竟不是古猿
    1400萬至800萬年前;南方古猿,生活於400萬至190萬年前;猿人,生活於170萬至20萬年前; 古猿與南方古猿之間空缺400萬年,南方古猿與猿人之間空缺20萬年  智人,生活在20萬至1萬年前。不幸的是,在這條漫長的人類鏈上,有兩段較大的化石空白期:古猿與南方古猿之間空缺400萬年,南方古猿與猿人之間空缺20萬年。這就給傳統的人類起源理論,留下了不解的疑團。  1960年英國的人類學家阿利斯特·哈代提出:化石空白期的人類祖先,不是生活在陸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裡。也就是說,在人類進化史上,存在著幾百萬年的水生海猿階段。
  • 新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 或將重繪人類演化譜系樹
    視覺中國供圖新解 大約25年前,研究人員首次描述了湖畔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的化石。如今,這種一直被忽視的人類祖先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在人科中,除了智人,還包括一些已經滅絕的近親,它們共同組成了人類譜系樹。過去,湖畔南方古猿的化石主要來自下頜、牙齒及頭部以下的骨骼碎片。而這枚來自380萬年前的化石非常完整,可以幫助科學家揭開湖畔南方古猿從未展示在人們面前的面容。不過,根據標本上的某些顯著特徵,人類演化的譜系樹或許又要重繪了。
  • 南方古猿如何提供人類進化的見解
    這些化石揭示了猿類和人類特徵的結合,以前從未報導過。該論文:非洲古猿南非人猿達特堅信標本稱為「 Taung兒童」,代表了人類與我們祖先之間的絕種聯繫,達特通過郵船向《自然》雜誌發送了一份報告2。在達特(Dart)看來,相較最早的人類祖先親戚Piltdown Man和Java Man(Homo erectus),Taung Child看起來更原始,年齡更大。)來自印度尼西亞。
  • 從南方古猿到晚期智人,梳理人類進化史上的三次遷徙潮
    遠古猿人同樣受到了冰期等氣候因素的影響,不斷的遷徙和演化,並最終形成現代人類的模樣,成為地球的霸主。前面提及,從遠古猿人到現代人類的進化是複雜多樣的,下面就讓我們一同梳理從南方古猿到晚期智人的進化歷程吧!從南方古猿到匠人20世紀20年代,澳大利亞解剖學教授達特在南非任教期間,無意間發現了一枚牙齒化石,並命名為湯恩男孩。
  • 究竟哪種古猿是人類的祖先呢
    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人類起源的秘密。但只有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才正確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人是由一種古猿進化來的,勞動是促成這一轉化的決定性條件。究竟哪種古猿是人類的祖先呢?科學家研究認為:生活在距今約一千五百萬年到一千萬年左右的拉瑪猿就是一種代表。我國雲南省的開遠縣和祿豐縣都已發現了它的化石,這說明我國也是人類起源地之一。
  • 究竟哪種古猿是人類的祖先呢
    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人類起源的秘密。但只有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才正確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人是由一種古猿進化來的,勞動是促成這一轉化的決定性條件。究竟哪種古猿是人類的祖先呢?科學家研究認為:生活在距今約一千五百萬年到一千萬年左右的拉瑪猿就是一種代表。我國雲南省的開遠縣和祿豐縣都已發現了它的化石,這說明我國也是人類起源地之一。
  • 森林古猿—人類的祖先
    森林古猿亦稱林猿、化石類人猿,生存於五百萬至二千萬以前的森林中,是現代黑猩猩、大猩猩的祖先,也是人類的祖先。古海洋中的原始生命,一部分到了陸地,並定居下來,經過十多億年的生物進化,形成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由於環境的改變,被迫從樹上到地上生活,身體由半直立過渡能直立行走,逐漸能製造工具,形成了具有直立行走功能的下肢,靈巧的上肢,勞動過程中促進腦的發展,產生了相互交流的語言,最終進化成了人類。
  • A·afar南方古猿傳VI:人類為什麼要雙足直立行走?
    本文系網易科學人「A·afar南方古猿傳」系列第六篇。通過這些腳印,科學家尚無法確切得知人類祖先當時正在做什麼,是在大張旗鼓地追鋪獵物,還是在偷襲飲水的動物,亦或只是在晚飯後散步。但有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無論人類祖先在做什麼,他們都是在用兩條腿直立行走。 事實上,學術界普遍認為,在坦尚尼亞奧杜威峽谷(Olduvai)附近的萊特利發現的這些足跡,是關於人類直立行走的最早證據。
  • 從森林古猿到現代人類
    人類進化源於森林古猿,經歷了猿人類、原始人類、智人類、現代人類四個階段。約6500萬年前,一顆寬度約16公裡的隕石撞擊墨西哥東南部的尤卡半島,釋放的巨大能量滅絕了三分之二的物種,爬行動物的黃金時代結束、恐龍不再統治地球,逃過劫難的原始哺乳動物開始迅速進化。
  • 南方古猿露西的樹上鄰居
    1974年發現的「人類祖先」、南方古猿「露西」化石,生活的年代是320萬年之前。而當露西在東非活動時,另一類史前人類可能就生活在樹上。3月29日發布於《自然》(Nature)的 研究 中,科學家研究了2009年在衣索比亞發現的史前人類足部化石,年代約為340萬年前。
  • 南方古猿沒有科技的力量,為何能稱霸地球?科學家:直立行走
    人類自身在地球生物界的位置,確實不算高,比我們厲害的動物數不勝數。現在的我們靠著科技力量稱霸地球,那我們的祖先是靠什麼稱霸地球的?它們可沒有科技力量來依靠。深究起來,這個問題其實要追溯到人類進化史上。科學家提出了一種觀點,認為人類能擁有一切,能成為地球霸主,都是因為我們可以直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