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far南方古猿傳記:Lucy是如何被發現的?

2020-12-08 網易科技

出品 | 王真 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VIDEO="http://mobilepics.nosdn.127.net/hd7iTkjWIcEM8vW2G3BcRSSnL15U9xya%3D%3DE5H7HU3Q.mp3,http://mobilepics.nosdn.127.net/hd7iTkjWIcEM8vW2G3BcRSSnL15U9xya%3D%3DE5H7HU3Q.mp3"IMG="http://cms-bucket.nosdn.127.net/ee2b76a30fca417fa1a798b17cd8bf5220170213185245.jpeg" ALT="網易科學人A·afar南方古猿傳系列策劃"BROADCAST="in"SIZE=""@@

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露西(Lucy)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人教版的英語課本裡有這麼一個名字的小姑娘,而徐譽滕的《李雷和韓梅梅》一歌更是讓很多沒有讀過人教版英語課本的也對這個名字耳熟能詳。而在古人類史上,露西更不一般。她是一具發現於東非的古人類化石標本,其為古人類學研究提供了大量科學證據。因此露西也被稱為「人類祖先」。

一個半世紀以前,人們第一次在德國的尼恩迪爾山谷發現了早期人類的遺址,由此拉開了科學界尋找人類最早祖先的不懈探索之路。科學研究表明,古猿轉變為人類始祖的時間在700萬年之前,從已經發現的人類化石來看,人類演化經歷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階段,露西正屬於最早的人類——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阿法種步行和留下的足跡·網易科學人圖注)

1924年,在南非阿扎尼亞湯恩,採石場工人進行採石爆破時發現了一個小的頭骨化石。南非約翰尼斯堡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醫學院的解剖學教授達特對該頭骨進行研究指出,該化石所屬個體是與現代人最相近的猿類。由於發現於非洲最南部,因此湯恩頭骨所屬個體物種被命名為南方古猿非洲種。隨後一直到50年代,期間在南非德蘭士瓦、克羅姆德萊等五處一共發現了70多件類似化石,逐步確立了南方古猿作為早期人類祖先的地位。

(圖為南方古猿的一個掌骨·網易科學人圖注)

20世紀50年代後期,在非洲尋找人類化石的活動逐漸轉移到東非的衣索比亞、肯亞和坦尚尼亞地區。東非大裂谷的地表是一系列的峽谷和湖泊,有幾百萬年以來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沉積,因此埋藏在地層中的化石可以被準確測定出年代。

(通過A·far南方古猿化石遺骸 實現的建模頭骨復原-網易科學人圖注

從60年代開始,在衣索比亞的哈達爾地區發現了大量的南方古猿化石,其中包括從約350萬年前到150萬年前的人科化石。1973年秋天,由法國地質學家莫裡斯·塔伊布、美國人類學家唐納德·約翰森、英國考古學家瑪麗·李奇、法裔古生物學家伊夫·柯本斯等科學家組成的國際阿法爾科學考察隊來到位於號稱「非洲屋脊」的衣索比亞哈達爾地區,調查有關人類起源的化石和文物。

(通過Lucy的腿骨,科學家對她的死亡原因做過各種富有想像力和適當科學依據的推測,最新的一項研究認為,Lucy是從樹上掉下來摔死的,理由是現代醫學認證的斷腿骨骼與此相似·網易科學人圖注)

1973年11月,在第一輪實地考察接近尾聲時,美國古人類學家,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唐納德·約翰森首先發現了一前端被略微切開的脛骨上段化石,隨後其又在附近發現了股骨下端化石。通過將兩段化石進行拼接,膝關節所成的獨特角度表明該化石屬於直立行走的原始人類。通過測定得知,該化石年齡超過三百萬年,遠大於當時已知的任何一個早期人類標本,這讓考察隊激動不已。

這一重大發現促使科考隊在來年展開了新一輪實地考察。歷時近一年後,1974年11月24日上午,約翰森與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古人類學家蒂姆·懷特在阿瓦什河邊的乾旱平原上搜索兩個小時一無所獲。隨著天氣越來越熱,科考隊決定返回營地。就在上車前,不甘心的約翰森決定再到一個已經被其他隊員搜索過的溝壑底部撞撞運氣。最初,約翰森並未在溝壑中發現任何明顯的化石痕跡。就在決定離開時,約翰森發現溝壑的斜坡上有一塊肱骨的化石碎片,而緊接著他們又發現了一片顱骨化石碎片。隨後,兩人在一米外又發現了股骨。在同一地點有如此多的早期人類化石讓二人激動不已,他們做好標記後匆匆返回營地。

(南方古猿生活場景想像圖·網易科學人注)

當天下午,科考隊全體成員來到該溝壑,對發現地開始進行發掘採集。最終化石採集工作歷經三周順利完成。科學家找到的化石樣本佔到完整骨骼的40%。在某天晚上的慶功宴上,有人播放了甲殼蟲樂隊的新歌《露西與漫天鑽石》,因此約翰森將這具骨骼化石命名為「露西」。隨後測定得知,露西生活在距今340萬年以前,這是截至當時發現的最古老且保存最為完整的早期人類化石。

(Lucy遺骸化石,如今已成一國國寶·網易科學人圖注)

根據與衣索比亞政府的協議,科考隊將骨骼化石帶回位於克利夫蘭的克利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在那裡對骨骼進行了重建,約九年後骨骼化石被歸還給衣索比亞,目前露西被保存在阿迪斯阿貝巴的衣索比亞國家博物館,是衣索比亞的國寶。

人類學經典視頻:突變·第一部(突變系列第2、3部將在後期系列專題中推送,敬請關注)

在發現露西之後的1976年,瑪麗利基又在坦尚尼亞的萊託莉地區發現了一組凝結於火山灰中的人類足跡。這組人類足跡相當完好,對其進行的年代測定顯示,其形成於370萬年之前。通過對足弓形態和步態的研究分析,可以認定足跡是直立行走時留下的。因此這也是人類最早的足跡。露西的發現者約翰森對露西骨骼化石和萊託莉足跡化石進行對比研究後認為,兩個地點的標本非常相似,都能完全兩足直立行走,都擁有較小的大腦以及大的犬齒故應歸於一個新種——南方古猿阿法種。科學家認為阿法種一些性狀介於猿和人之間,明顯在向人的方向轉變,最終其中一支發展成能人,再到直立人和智人。這種起源於東非的靈長類動物身材嬌小,露西完全站立時身高僅1.07米,體重27公斤,大腦體積小,但其四肢和盆骨表明其有雙足,可直立行走也會爬樹。而雙足行走正是人類及其祖先的一個關鍵特徵。

(作為南方古猿中巨星,人類學家為Lucy創作了各種富有想像力的復原圖·網易科學人圖注)

(作為南方古猿中巨星,人類學家為Lucy創作了各種富有想像力的復原圖·網易科學人圖注)

(作為南方古猿中巨星,人類學家為Lucy創作了各種富有想像力的復原圖·網易科學人圖注)

當然,露西也並不孤獨。近年新發現的足骨化石也表明,在露西所屬南方古猿阿法種生活的年代,不止一種人類祖先在非洲大陸上直立行走。這些化石發現於衣索比亞阿爾法地區一處侵蝕砂巖中,距離露西骨骼化石的發現地僅僅有45公裡,研究人員可以確定,化石所屬物種並不屬於露西所屬的南方古猿阿法種,這表明在340萬年前,至少有兩種不同的人族曾以不同的方式直立行走。

露西的發現,是世界古人類史的裡程碑,被認為是「人類祖母」,露西的後代通過直立行走,逐漸將雙手騰出用於製造工具,最終踏上了向現代人類進化的道路,因此時至今日露西仍是我們最著名的祖先之一。

下期預告:露西(Lucy)為當代智人留下了什麼遺產?

本文來源:網易科學人 責任編輯:王真_NT5228

「讓時事更嚴肅,讓科學有溫度」。本文系網易科學人原創稿件,版權屬網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下載使用時須註明稿件來源:網易科學人,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合作請聯繫:mike300@126.com

相關焦點

  • A·afar南方古猿傳記:Lucy帶給我們的真正遺產
    南方古猿傳記 系列策劃第三篇《Lucy帶給我們的真正遺產》下期預告:網易科學人A·afar南方古猿傳記系列策劃第四篇《深度還原Lucy原貌》@@VIDEO="http://mobilepics.nosdn.127.net/hd7iTkjWIcEM8vW2G3BcRSSnL15U9xya%3D%
  • A·afar南方古猿傳記:Lucy之死
    南方古猿傳系列策劃"BROADCAST="in"SIZE=""@@露西(Lucy)是一具發現於東非的古人類化石標本,其為古人類學研究提供了大量科學證據。,該化石標本具有約40%的阿法南方古猿骨架。(人類進化至今,早已失去了南方古猿尚存的攀爬能力·網易科學人注)卡佩爾曼與一名骨科醫生史蒂芬·皮爾斯(Stephen Pearce)
  • A·afar南方古猿傳:神創論和進化論者眼中的Lucy
    南方古猿傳記系列策劃第四篇《神創論和進化論者眼中的Lucy》,閱讀本文大約需要10min@@VIDEO="http://mobilepics.nosdn.127.net/hd7iTkjWIcEM8vW2G3BcRSSnL15U9xya%3D%3DE5H7HU3Q.mp3,http://mobilepics.nosdn
  • A·afar南方古猿傳VI:人類為什麼要雙足直立行走?
    本文系網易科學人「A·afar南方古猿傳」系列第六篇。南方古猿傳記」系列策劃第六篇相關化石證據表明早在六百萬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已經開始雙足直立行走(奧裡恩人)。讓我們回到坦尚尼亞發現了萊特利足跡。一些研究人員使用3D掃描技術以及計算機建模對史前足跡進行分析研究,從而重建這些足跡主人的樣子。結合其解剖結構,科學家可以對人類早期祖先和現代人類的步態進行比對。最近兩個研究通過對萊特利足跡進行分析認為,這些足跡的主人與人類祖母「露西」為同一物種,也就是同屬於南方古猿阿法種。該物種生存於距今390萬年至290萬年間。
  • 新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 或將重繪人類演化譜系樹
    在衣索比亞工作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顆幾乎完整的顱骨化石,恰好屬於這種已經消失很久的人科成員。 在人科中,除了智人,還包括一些已經滅絕的近親,它們共同組成了人類譜系樹。過去,湖畔南方古猿的化石主要來自下頜、牙齒及頭部以下的骨骼碎片。而這枚來自380萬年前的化石非常完整,可以幫助科學家揭開湖畔南方古猿從未展示在人們面前的面容。
  • 新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可能使人類進化樹加倍
    大約25年前,研究人員首次描述了湖側南方古猿的化石。現在,這個被忽視的人類祖先終於迎來了他自己的輝煌時刻。在衣索比亞工作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化石,它恰好屬於這個失蹤已久的原始人。在原始人類中,除了智人,還有一些滅絕的親屬,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類譜系樹。
  •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南方古猿攻略 動森南方古猿圖鑑分享
    動物森友會》南方古猿介紹,感興趣的小...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是一款休閒向的模擬經營類遊戲,我們在遊戲中可以挖到很多種類的化石,對於遊戲中的化石可能很家了解的還不多,所以這次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南方古猿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來看一下。
  • 人類最早祖先——南方古猿的「育兒經」
    據7月15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驚人的新研究稱,科學家們首次揭示了人類最早的已滅絕祖先——南方古猿的育兒習慣。這項由南十字大學的Renad Joannes Boyau博士、莫納什大學的Luca Fiorenza博士和Justin W.Adams博士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進行的研究分析了自南非出土的、200多萬年前的非洲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 )的化石,結果發現,南方古猿的嬰兒從出生到大約一歲都在不斷地接受母乳餵養。
  • 南方古猿如何提供人類進化的見解
    這是一個人,他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這一發現可能在達爾文的發現中具有重要意義物種起源; 而且英國文化對待他就像是一個頑皮的小學生。」為了回應他的批評家,達特花了四年的時間編寫了有關《童子》的第五本書。它提供了有關內生器官,骨骼和牙齒的大量額外細節,並支持了人類起源於非洲6的論點。他將該書提交給皇家學會,該學會拒絕出版。
  • 南方古猿露西的樹上鄰居
    1974年發現的「人類祖先」、南方古猿「露西」化石,生活的年代是320萬年之前。而當露西在東非活動時,另一類史前人類可能就生活在樹上。3月29日發布於《自然》(Nature)的 研究 中,科學家研究了2009年在衣索比亞發現的史前人類足部化石,年代約為340萬年前。
  • 【化石Q&A】南方古猿為什麼是人不是猿
    由於它發現於非洲的最南部,因而被命名為南方古猿非洲種。        20世紀60年代以前,古人類學界一直以是否能夠製造工具作為區分人和猿的標準,可是發現南方古猿的地方沒有發現伴存的工具,因此人們認為化石主任是人類之前的生物。
  •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人類 ,南方古猿現已滅絕~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人類南方古猿(學名australopithecus)是人科動物的一個已滅絕的屬。被認為是從猿到人轉變的第一階段。
  • 最原始的人類,是什麼時候誕生的,550萬年的南方古猿
    一直以來關於人類的起源,都是一個比較具有爭議的話題,有些人認為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但是一些人卻認為這不合理。那麼世界上最早的人類誕生於什麼時候呢?一些認可進化論的人,通常將南方古猿當做人類祖先,他們生存於距今約550萬年~130萬年前。最早人類距今已有550萬年
  • 號稱人類最古老的祖先—南方古猿
    1974年,古人類學家在衣索比亞發現了現在著名的古猿古猿「露西」時,研究人員的腦海中充滿了疑問,但最大的問題是:露西的祖先長什麼樣?這個問題現在至少部分地得到了回答,這要歸功於發現了近乎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
  • 科學家提出南方古猿時代還有其他人類族存在的觀點
    據悉,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化石仍舊是「露西(Lucy)」的下頜和牙齒,「露西」隸屬南方古猿,該族生活在330萬到350萬年之前。在當時還有生存的種族有肯亞平臉人和南方古猿羚羊河種。另一位論文作者Haille-Selassie表示,他們非常確信,在2011年3月發現的古猿下頜並不屬於「露西」這個種族,也就是說在當時,還有其他種族存在。於是,他們計劃接下來將這副下頜跟此前在衣索比亞Woranso-Mille地區發現的足印化石比對,希望能將他們聯繫在一起。
  • 原來和南方古猿有關
    畫面中的古猿,正是考古界、歷史學界最有名的猿人——南方古猿露西。導演安排人類露西和古猿露西的相遇,是在向南方古猿露西致敬。 畫面中的古猿露西,好奇而可愛,然而歷史上的古猿,卻只能通過其遺骨了解一二。
  • 直立人和羅百氏傍人的激烈競爭最終導致了南方古猿的滅亡
    在德裡莫林原始洞穴中保存著一些已知最古老的古人類化石,科學家在該遺址出土了900多具人類化石,其中包括一具300萬年前的非洲南方古猿(一種生活在330萬至200萬年前的人類祖先)幾乎完整的骨骼。這說明了羅百氏傍人和直立人,還有南方古猿在同一時期共同生存過。
  • 南方古猿的大腦像人還是像猿?科學家從「小露西」頭骨上找到答案
    很多人對「露西(Lucy)」都不陌生,1974年,人類學家唐納德·約翰斯在衣索比亞發現了她,根據腳骨、腿骨、盆骨判斷,生活在320萬年前的露西已經能夠直立行走,因此她在人類漫長的演化過程中非常重要。此前人們已經知道,南方古猿的腦容量略大於黑猩猩,達到了450毫升到530毫升,然而對於南方古猿大腦的發育情況並無了解,直到最近,科學家用3D 技術重建了「小露西」——幼年南方古猿頭骨,發現他們的大腦並不簡單。科學家一共掃描了8個南方古猿頭骨,包括6個成人和2個兒童,其中一個兒童的骨骼發現於衣索比亞的迪基卡地區(Dikika),因此得名「迪基卡小孩」。
  • 南方古猿沒有科技的力量,為何能稱霸地球?科學家:直立行走
    其實南方古猿也不是自願學會直立行走的,它們是被逼的。從一些跡象來看,七百萬年前的非洲發生一次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對生物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氣候變化,本來的原始森林消失了,南方古猿一下子暴露在了其他動物面前,淪為了獵物。為了活下來,南方古猿不得不改變原本的生活方式,學會了直立行走,來面對危險的世界。
  • 從南方古猿到晚期智人,梳理人類進化史上的三次遷徙潮
    前面提及,從遠古猿人到現代人類的進化是複雜多樣的,下面就讓我們一同梳理從南方古猿到晚期智人的進化歷程吧!從南方古猿到匠人20世紀20年代,澳大利亞解剖學教授達特在南非任教期間,無意間發現了一枚牙齒化石,並命名為湯恩男孩。由於牙齒在留存了一些猿類相似特徵的同時,同時出現了一些人類的特徵,故而被達特教授認定其屬於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