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紅松鼠是一種獨居且有領地性的物種,但一項對加拿大育空地區紅松鼠長達22年的研究表明,年復一年地住在同一個鄰居附近的紅松鼠有著更高的生存機率和更多的後代。令人驚訝的是,12月18日這項發表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 Current Biology(《當代生物學》)上的研究結果表明,紅松鼠的鄰居是否與它們有親緣關係並不重要,相反這些環境適應性好處取決於熟悉程度,即與同一批松鼠鄰居生活時間的長度。這些好處在年老松鼠身上表現得更明顯,數據表明,年老松鼠可以通過每年維持鄰裡關係大大抵消衰老帶來的影響。
「紅松鼠住在各自的領地,它們很少有彼此身體上的接觸,但是考慮到熟悉鄰居的價值,我們的研究提出了有趣的可能性:它們可能會與競爭對手合作。」論文第一作者、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Erin Siracusa說。Siracusa在加拿大圭爾夫大學博士生期間開始主持這項研究。「我們不知道這種合作是什麼樣子的,它是分享食物資源,還是主動發出警報,警告鄰居有掠食者,或者甚至可能組成聯盟,保護鄰近的領土不受篡奪者的侵犯。但我認為,基於我們的研究結果,儘管紅松鼠生性孤僻,但它們確實參與社會互動,並擁有重要的社會關係。」
眾所周知,社會關係在群居動物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而Siracusa 則對社會關係如何影響獨居的、有領地意識的物種感興趣——這些物種很少與自己的同類進行身體上的互動。通過克盧恩紅松鼠項目,Siracusa和來自圭爾夫大學(Andrew G. McAdam)、阿爾伯塔大學(Stan Boutin)、薩斯喀徹溫大學(Jeffrey E. Lane)和密西根大學(Ben Dantzer)的同事們,對1009隻紅松鼠進行了長達22年的跟蹤研究。每年夏天,每隻松鼠都被帶上有顏色的耳標,這樣研究人員就可以記錄誰住在哪裡,誰共享領地邊界。
研究人員之前觀察到,擁有穩定社會關係的紅松鼠——部分是通過發出防禦性的「響動」來確定身份的——不太可能侵入對方的領地,偷取對方的食物。「一旦它們住在一起的時間足夠長,在這些領土邊界上達成一致,它們就像是達成了紳士協議,『好吧,我們已經建立了這些領土邊界。我們知道它們在哪裡。我們不會再為這些界限浪費時間和精力了。』」Siracusa說。這種在熟悉鄰居間攻擊性減弱的現象,被稱為「親愛的敵人」現象,之前已經在許多物種中被證實,但研究人員還不能輕易地將這種現象與適應性優勢聯繫起來。
在這個項目中,Siracusa和團隊開始研究,對於那些生活在血親附近的松鼠,或者生活在非血親附近多年的松鼠,它們的生存和繁殖是否有任何變化。他們發現,近親生活並沒有帶來任何生物學上的好處——這令人驚訝,因為擁有相同基因的動物通常更有可能對彼此表現出利他主義。但研究人員確實發現,不管親緣關係如何,松鼠鄰居彼此生活的時間越長,它們越有可能活到下一年並產生更多後代。
對年老松鼠來說,這種熟悉的好處就更明顯了。「熟悉帶來的好處足以完全抵消衰老帶來的負面影響。」Siracusa說,「例如,對於一隻4歲大的紅松鼠,經過一年,它們的生存機率從68%下降到59%。但如果那隻松鼠還能維持住它所有的鄰居,存活的概率實際上會從68%增加到74%。」然而,她指出,只有一小部分的松鼠會與鄰居保持聯繫,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松鼠都能在年老時體驗到熟悉鄰居的好處。
為了確保他們的研究結果反映的是鄰居之間熟悉程度的影響,而不是因為特別好的棲息地或捕食低風險的局部地區,Siracusa和團隊測試了生存和繁殖成功的空間相關性,發現這種相關性很少見而且不一致。
更廣泛地說,她認為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領土系統的進化。這可能有助於解釋領土行為,如遷徙物種年復一年回到同一個地方定居,物種在其一生中維持相對穩定的領地或活動範圍,或者動物媽媽很少會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領地——所有這些可能與動物不想重新談判社會關係有關。Siracusa說:「為了建立領土體系,擁有領土的利益必須超過保護這些資源的成本,所以我們應該看到一種機制的進化,這種機制可以使領土的成本最小化。」
她說:「冒著給松鼠寫打油詩的風險,我認為紅松鼠可以教會我們社會關係的價值。紅松鼠不喜歡它們的鄰居。為了食物、配偶和資源,它們不斷地與鄰居競爭。然而,為了生存,它們必須和睦相處。在現在的世界上,我們看到很多衝突和分裂,但也許這是一個值得記住的教訓:紅松鼠需要鄰居,也許我們也需要。」
相關論文信息:http://dx.doi.org/10.1016/j.cub.2020.10.072
來源:科學網 唐一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