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聯手洛馬出大招:戰鬥火力項目概念圖曝光,和東風飛彈有關係

2020-11-24 深藍航跡

縱觀當下的高超音速武器研發領域,處於第一集團的中美俄三國同樣出現差距感。簡而言之,目前已經形成了中俄領跑,美國急速追趕的格局。在這樣的形勢下,美國軍方自然需要打起精神了。最近,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和洛馬公司就放出了「大招」。其聯合負責推進的「陸軍戰鬥火力項目」「OpFires」首次公布了設計概念圖。從相關設計特點來看,它針對的目標很有可能就是中國的「東風」飛彈發射車。

從主流趨勢來說,高超音速武器在軍事領域的主要應用就是遠程戰略打擊。然而美國軍方卻另闢蹊徑,將其用作陸軍地面戰術武器。美國陸軍在與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啟動「OpFires」項目後,就是希望將空射高超音速武器的相關性能優勢轉化到地面。按照這種構想,這款在地面平臺發射的新型武器不僅可以調節不同的載荷與射程參數,而且還延續了高超音速突防能力,可以快速穿透敵方現代防空系統,進而完成遠程精確打擊。

基於上述研發思路,洛馬公司在追求研發效率和低成本優勢方面動足了腦筋。可以說,所謂的「OpFires」就是一款「經濟適用版」型高超音速武器。從美軍公布的設計概念圖來看,「OpFires」是一個組合武器系統,其飛彈部分神似空軍版AGM-183A飛彈的改進型號,載具平臺則是M977型HEMTT高機動戰術卡車底盤,飛彈發射車攜帶3枚飛彈呈現出「品」字形布局。

正是因為有了很多「取巧」設計,外界普遍認為「OpFires」在實戰性能上名不副實。特別是在射程方面,美軍將其定義為中程打擊武器。而從國際通行定義來看,中程飛彈的射程區間很廣,最短為1000千米,最大可以達到3000千米。按照此前美媒的一些報導顯示,「OpFires」實現高超音速飛行,主要是由一級火箭推動飛彈垂直起飛和二級火箭實施程序轉彎來實現的。當飛彈到達一定高度後,它會拋棄整流罩放出滑翔體,在最後階段對目標實現垂直突防。這也意味著,「OpFires」飛彈必須有足夠的自重來保證殺傷力,相應來說,飛彈的射程就大打折扣了。

值得一提的是,與美軍同步開啟的多個高超音速武器研發項目相比,「OpFires」的打擊定位目標更加明確。此前,洛馬公司就明確表示,「OpFires」的打擊對象就是野戰狀態下的「非加固時敏目標」。這個十分拗口的名詞可能不太好理解,簡單來說,它就是為打擊敵方的飛彈發射車而出現的。一直以來,美國都把中俄兩國作為主要假想敵國家,而這兩個國家在高超音速武器研發方面又走在世界前列。很顯然,美軍正是希望藉助大量列裝的「OpFires」,在前沿一線對中俄兩國的飛彈發射車形成戰略威懾。儘管這種戰術設想距離真正實現還有很多困難和挑戰,但也足以引起我們的警示。

按照美軍的計劃,「OpFires」項目將在明年迎來首次試射,並於2025年形成初始戰鬥能力。如果「OpFires」項目研發推進順利,將為美國陸軍的作戰模式帶來全新的變化。因為在戰術攻擊型武器方面,美國陸軍一直依賴ATACMS陸軍戰術飛彈系統。歸根到底來說,這僅僅是一款近程戰術彈道飛彈。它通過M270或M142火箭炮發射架進行發射,打擊範圍僅有300千米。不僅如此,由於這款飛彈服役多年,很多性能早已落後,特別是當下,各國末端反導系統越來越犀利,ATACMS的威力也大打折扣。一直考慮更新換代的美國陸軍非常看重「OpFires」項目。一旦獲得研發成功,這款新型高超音速武器也將全面替代ATACMS,成為新一代戰術攻擊武器。(舍娃)

相關焦點

  • 美軍宣布2023年部署高超音速飛彈,網友評論:美起了大早趕了晚集
    報導稱,高超音速飛彈能夠抵達地球大氣層的頂層,在準備進行打擊之前,它始終處於敵軍防空系統和飛彈防禦系統防禦射程之外。美陸軍稱,其設計將充分考慮精確性、速度、生存能力和機動性,這樣才能達到在數分鐘內打擊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恐怖能力。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雷神公司和波音公司,這次也一同與美國飛彈防禦局籤訂合同,共同設計這樣一種高超音速飛彈防禦系統。
  • 美智庫:中國飛彈實力露出冰山一角 堪稱美軍在亞太的噩夢
    在這篇關於中美飛彈攻防的文章封面,美媒配了一張中國海軍鷹擊-62遠程反艦飛彈的圖。原文如下,以供參考:美國多年來對於臨近太平洋的西海岸遭遇飛彈打擊極為擔憂,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亞兩州設了僅有的兩處洲際飛彈攔截基地。其實大國間心知肚明的是,核武器和飛彈載體的技術指標競爭雖然重要,但在絕對數量面前都只能屈居第二位。
  • 美軍艦剛穿越臺灣海峽 解放軍就連射多枚東風飛彈
    對此,美軍官員聲稱此舉「符合國際法」,展現了美軍致力於維護印太海域「航行自由」的權利和決心。俄衛星通訊社評論稱,美國攪亂了伊拉克、攪亂了阿富汗、攪亂了利比亞、攪亂了敘利亞等等,全球各地戰亂的根子都在美國。如今,華盛頓又想攪亂亞太,試圖維護其霸主之位。可是,亞太區域內國家並沒有跟隨美國起舞,而在華盛頓的威逼利誘之下,法、英、德等域外國家卻高調宣稱,要在2021年向南海派出戰艦。
  • 飛彈到底有多麼燒錢?與東風相比,戰斧飛彈就是白菜價
    特別是飛彈,僅造價就高得令人吐血。因此,現如今的各個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珍貴的財富,在萬不得已的情況都不願意被捲入戰爭當中去。拿英國為例,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可謂是吃盡了戰爭的苦果,因此英國極其不願意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也是綏靖政策在當時大受支持的重要原因。綏靖政策,指的是不抵制侵略,反而姑息縱容,退讓屈服,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侵略者勾結和妥協的政策。
  • 鷹擊-18雙速打擊,拉斯姆超級隱身,21世紀反艦飛彈雙雄誰更強?
    總體來說,LRASM屬於一個相對而言「短平快」的項目,2009年立項,2011年就完成了初始設計定型,2017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其最大限度延續了美軍各型現役戰機普遍搭載的「賈斯姆」(JASSM-ER)巡航飛彈的氣動布局和外形設計,按照「氣動-隱形-結構」設計一體化原則,通過外形技術、隱身材料技術等降低飛彈的RCS和光電信號特徵。
  • 外媒解析中國東風31AG和東風26戰力:應對美軍反導
    外媒解析中國東風-31AG和東風-26戰力:應對美軍反導  核心提示:東風-26和東風-31AG表明,面對美國飛彈防禦能力的提高,北京將大力增強其核威懾力。  參考消息網8月18日報導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8月8日發表凱託學會國防和外交政策問題分析師埃裡克·戈梅的文章《見識中國的東風-31AG和東風-26飛彈》稱,中國近日為慶祝解放軍建軍90周年而在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了閱兵式,大批軍人和裝備參加了閱兵。雖然閱兵式上展示的絕大多數系統是用於常規戰鬥的,但還有2種彈道飛彈可用於核投射,即東風-26和東風-31AG。
  • 美媒假報解放軍南海試射東風41 內幕曝光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近日發布了一篇關於東風-41核飛彈的文章,引起了不小反響,更引起了軍迷對東風-41的熱烈討論。那麼,該如何看待東風-41飛彈?東風-41這個型號有沒有,官方沒有公布。若真如文章所述,像這樣作為國家戰略"盾牌"的核心裝備,顯然應屬於國家的最高機密。
  • 廖孟豪 ¦ 美軍高超聲速飛彈科研布局發生重大調整,將迎來井噴式發展
    總體上,美軍大幅增加了高超聲速飛彈在研項目數量和預算總額,同步新啟動了多個型號研製項目,主管機構也發生了重大調整。如果這些項目進展順利,美國高超聲速飛彈將在未來五年內迎來井噴式發展。一、美軍在研高超聲速飛彈項目概覽目前,美國防部正在主管開展高超聲速科研項目的軍種和直屬機構主要包括:空軍、DARPA、國防部長辦公廳(OSD)、海軍和陸軍。
  • 美軍超視距作戰能力建設新進展|飛彈|反艦飛彈|無人偵察機|反導|...
    此外,儘管NIFC-CA系統的陸上、空中殺傷鏈的組成平臺會有些許不同,但也都包括空中傳感器、數據鏈網絡、主動雷達制導型飛彈和武器控制系統,關鍵在於這三類殺傷鏈能夠交迭進而擴展到整個作戰空域。因此,美軍正在研發替代AIM-120飛彈的AIM-260「聯合先進戰術飛彈」(JATM)項目,該項目已經由美國空軍聯合陸軍、海軍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於2017年啟動,計劃於2021年開始進行飛行試驗,2022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由於該項目高度保密,只調研如下相關信息。
  • 40年前神秘飛彈從中國升空,至今仍被美軍忌憚,若啟動誰也攔不住
    圖為東風5飛彈首射現場長期以來,許多人都說中國的戰略核威懾真正形成戰鬥力始於1980年,那麼到底中國40年前做了啥?原來當時一枚神秘飛彈從中國升空,這就是東風5洲際彈道飛彈的首次試射,而這枚飛彈升空後最終落入位於大海深處的預定目標區,頓時南太平洋上出現200米高的水柱,值得注意的是,這款鎮國重器的改進型仍在服役,並且至今仍被美軍忌憚。
  • 東風飛彈家族這麼多型號,分別有什麼作用?世界最完整作戰體系
    作為中國陸基戰略打擊的中堅力量,東風飛彈一直被廣大網友稱為"東風快遞,使命必達",那麼這個和美國民兵、俄羅斯白楊齊名的世界第三大飛彈家族中究竟有哪些厲害角色呢?東風16的任務就是對第一島鏈內強敵重要目標事實火力打擊。從外形上看,東風-16飛彈類似於一顆放大的子彈,可攜帶最大500公斤的戰鬥部。可配備高爆、鑽地、集束戰鬥部以滿足打擊不同類型目標的要求。
  • 美軍要部署「上帝之杖」空天武器,衛星的安全該如何保障?
    圖為上帝之杖武器系統近日,美軍宣布將在2025年之前,完成新式空天武器「上帝之杖」的部署,重新確立屬於自己的戰略優勢,這種武器除了可以部分起到核打擊的作用之外,還有能力攻擊衛星,關鍵時刻,美國曝光一神秘武器,瞄準外太空,
  • 中國東風飛彈精度有多高誤差範圍從米進步到分米級
    而且,如果僅僅是確保這個基地沒有戰機能起飛作戰的話,只需要278枚東風飛彈就可以癱瘓這個基地1個月。由於這是基於數學公式的模擬推演,因此僅僅是一種理論計算,並不是實際上打擊測試。不過實際上,中國現在正在研究的就是:如何利用最少彈道飛彈,達到更好的突防效果和打擊效果。
  • 美飛彈攔截成功率97%?俄新武器無視中段攔截,東風17仍有差距
    ▲美軍天基紅外衛星,專門用來偵查飛彈發射戰區反導系統實際上主要是用來對付東風11、東風21、東風26這類戰術彈道飛彈的,除了提供預警之外主要就是保護美軍海外基地和航母戰鬥群,至於盟友死不死的,那就不關美軍什麼事了。真正用來攔截洲際飛彈的只有部署在美國本土的中段攔截和高空末端攔截系統。
  • 這款飛彈優秀了!實力強於東風17飛彈,網友:這才是真的大國利器
    或許是受我國東風-17高超聲速飛彈,在全球範圍內首先形成戰鬥力的刺激。近年來我們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太平洋對岸的美國在高超聲速武器領域,突然就迎來了一波項目立項和研發熱潮。舉個例子,光是洛馬一家防務公司,就已經斬獲了美國軍方旗下至少7個高超武器研發項目。很顯然,在《中導條約》已壽終正寢的背景下,美國各軍種軍對具備了極強突防能力的高超聲速武器,均表現出了極為濃厚的興趣。
  • 沙特也能造彈道飛彈了,中東地區未來會飛彈滿天飛嗎|軍情觀察
    資料圖:被曝光的飛彈基地   【背景介紹】近日沙烏地阿拉伯被衛星拍攝到可能建造了一個疑似生產彈道飛彈的工廠,引起了軍迷朋友們的關注從媒體公布的信息來看,相關的專家也根據飛彈工廠在衛星照片中的設施,推測出這是一個製造火箭發動機的工廠,並且從火箭發動機的實驗平臺上還推斷出,沙特製造的是固體火箭發動機,而並非液體火箭發動機。那如果是這樣的話,沙特目前可能正在進行短程戰術飛彈的研製。   眾所周知,沙特擁有從中國進口的東風三型飛彈,東風三型飛彈是用液體發動機的。
  • 隱形飛機+隱形無人加油機+隱形飛彈!美軍正在加速打造全隱形體系作戰能力!
    ,筆者聯想到美軍福特級航母上的F-35C隱形艦載機、「黃貂魚」隱形無人機和空軍隱形戰略轟炸機B2、B1B等幾個大殺器,可以說:以此新型隱形空地飛彈首次實戰為標誌,美軍已形成全隱形體系作戰能力——隱形體系長劍,一個全新的戰略體系能力優勢正在打破現有大國軍力的戰略平衡!
  • 只有3國能製造出洲際飛彈?我國東風飛彈排名第幾?英:世界一流
    一提起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武器,毋庸置疑的就是我國的東風家族,近幾年來東風家族勢頭猛進,成為美軍口中最忌憚的航母殺手,對於東風家族的實力,世界各國一直給予高度關注,也是世界軍事界的熱點話題之一。而最新研發的東風41-D更是成為我國的王牌武器,不僅擁有分離性彈頭,還安裝了精確制導的先進配置,再搭配上五倍超音速的打擊能力。中國要部署的下一代陸基彈道飛彈非東風-41莫屬,而東風41-D的誕生同時象徵著我國飛彈技術的新巔峰,進一步成為中國的核打擊力量核心。名義上東風-41將取代東風-5,為中國軍事力量的進步再添一筆。
  • 比美軍落後3年服役:中國霹靂-15空空飛彈為何此時曝光?
    因此可以判斷這兩種新型飛彈,已經在2016-2017年左右裝備部隊。早在2011年,就有了霹靂-15飛彈進行測試的模糊照片,上圖還能看到測試飛彈的黃色彈體。由於當時還在保密內部試驗狀態,因此拍攝的照片極為模糊,但從外形上可以看出和今天曝光的霹靂-15飛彈基本一致,尤其是中間梯形彈翼。2013年殲-20試飛時打開的彈艙圖中,也已經曝光了霹靂-15飛彈的外形。
  • 洲際飛彈最大速度:俄27馬赫,美26馬赫,東風17真實速度是多少?
    在某種意義上,這句話還是真的,如今號稱世界上最強的美國軍隊,在世界各地徵戰,雖然戰無不勝,但歸根結底也不算失敗,靠的是那些世界上最先進的美軍武器裝備。並且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武器裝備中,近幾年才逐漸開始走進人們視野的高超音速飛彈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新星。據了解,俄羅斯的高速超音速飛彈可以飛27馬赫,美國26馬赫,那麼我國的東風17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