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天九思」第152期
今年,我國進入多事之秋,中美博弈進入「鬥力打勢」的新階段,美國步步緊逼、頻頻下手,在軍事上值得高度警惕的是美英法空襲敘利亞首次實戰使用的新型隱形空地飛彈,筆者聯想到美軍福特級航母上的F-35C隱形艦載機、「黃貂魚」隱形無人機和空軍隱形戰略轟炸機B2、B1B等幾個大殺器,可以說:以此新型隱形空地飛彈首次實戰為標誌,美軍已形成全隱形體系作戰能力——隱形體系長劍,一個全新的戰略體系能力優勢正在打破現有大國軍力的戰略平衡!筆者認為:與之相對應的新型作戰樣式也必定呼之欲出!我軍不得不思考:我軍靠什麼戰略和戰術制衡?我們現有的三代機還有用嗎?爭奪制空權還有意義嗎?空軍戰略轉型將何去何從?
▲俄羅斯總參謀部行動總局局長謝爾蓋·魯德科伊茨上校展示在敘利亞戰場上撿到的未爆美「戰斧」飛彈
1000公裡「隱形長劍」登場——稱霸30年的「戰斧」退居二線
4月14日凌晨,美英法三國發動對敘利亞空襲行動,共發射110枚飛彈、打擊16處目標,除使用了「戰斧」式巡航飛彈外,引人關注的還有美國空軍第34遠徵轟炸機中隊2架B1B戰略轟炸機發射的19枚新型飛彈AGM-158——「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地飛彈」,也叫JASSM—ER,筆者稱之為「隱形長劍」。這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歷時10年,為美國空/海研究制的新一代隱形通用防區外空地飛彈,主要用來從防區外精確打擊嚴密設防的高價值目標,從2015年開始陸續進入美國空軍服役,此次參與對敘打擊是該型飛彈首次實戰。
▲美軍隱形戰略轟炸機B1B
該飛彈採取全球定位/慣性導航+紅外成像末端制導,並能通過自主目標識別系統,利用攝像頭和彈載數據鏈對目標進行景象匹配和「人在迴路」控制,大大提高了精確定位能力,還具備對運動目標的打擊能力。
▲美軍新型飛彈AGM-158——「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地飛彈」,也叫JASSM—ER
該飛彈長4.2米,翼展2.4米,重975公斤,射程約1000公裡,由一臺成本更高、燃料效率更高的渦扇發動機取代現有JASSM的渦噴發動機,彈體採用多面錐體設計,以提高隱形性能,巡航速度應該是亞音速。目前採用空基發射模式,可由美國空、海軍現役的各型戰鬥機和轟炸機,除F-22因為彈艙裝不下以及戰術設定問題不用外,其它所有作戰飛機都將配備該型飛彈。該彈性能好、價格貴,單價高達130萬美元,是「戰斧」巡航飛彈的兩倍。AGM-158飛彈首次在實戰一出現,風頭就蓋過了「戰斧」,以後充當「揣門」主角,從此「戰斧」就將退居二線了。
最近,據如臺媒援引《商業內幕》報導,美國軍事專家克裡斯湯森對遼寧艦與40餘艘大陸軍艦在南海舉行大規模軍演大潑冷水,稱解放軍艦隊「令人印象深刻」,但話鋒一轉叫囂「將成為4架B-1B戰略轟炸機的靶子,利用轟炸機所攜帶的96枚隱形遠程反艦飛彈(AGM-158C),就能把整支中國航母編隊完全摧毀。」的確,按照這位美國軍事專家的說法,美軍出動4架B-1B攜帶96枚隱形遠程反艦飛彈,就能對中國包括遼寧艦在內的中國海軍編隊構成嚴重威脅。筆者認為,一方面,現代作戰是體系作戰,如果攻擊航母戰鬥群就是宣戰,中國的反制就不會局限於海上力量,也會直接動用反航母利器一劍封喉。另一方面,美軍軍事專家的狂妄決非虛言,也是有他的底氣和邏輯的,讓我們看看他的底氣何在。
首款隱形艦載無人機加油機MQ-25「黃貂魚」橫空出世
「福特號」航母主戰飛機不僅有F-35C全新一代隱飛機和E-2D「先進鷹眼」預警機,還有為它專門研發的全球首款隱形無人艦載機加油機MQ-25「黃貂魚」,它測試型號叫X-47B,由美國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研發,X-47B被稱為縮小版的B-2。
X-47B於2011年首飛;2013年5月4日,在「布希號」航母上首次進行彈射起飛測試;2013年7月10日,首次在大西洋上通過阻攔系統自主著陸成功降落在美國海軍「布希號」航母上;2015年5月22日,X-47B與一架K-707型加油機配合成功完成自主空中加油,空中受油1800公斤,成為全球首架實現空中加油的無人機。
▲ 美軍X-47B無人機自動空中加油
首款定型後的X-47B叫MQ-25A「黃貂魚」無人加油機,目前可向900公裡外輸油7噸,可為4—6架飛機加油,可使航母艦載機打擊距離達到1300公裡。
據美國海軍學院網站2017年6月12日報導,美國海軍已經選定「艾森豪」號和「布希」號航母作為頭兩艘部署MQ-25A「黃貂魚」無人加油機的航母,並將接受包括無人機控制站和數據鏈在內的升級改裝,最早2019年開始上艦,2020年前形成任務能力,以緩解航母加油機的負擔,目前夥伴加油佔F/A-18E/F艦載機出動架次的25-30%,其燃油總重量最多14000公斤,每次夥伴加油十分有限。
下一步X-47B還可根據不同任務需求,進行深度改裝,可衍生出遂行多種任務能力的無人艦載機,如無人預警機、無人戰鬥機、無人反潛機、無人電子戰飛機,以滿足新一代航母「福特號」和「全無人機」航母的不同需求。
讓人鞭長莫及的隱形戰略打擊能力
近年來,美軍提出「作戰雲」理論,針對我軍加速形成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和美軍高度依賴天基系統、水上大型作戰平臺、海外基地、信息節點脆弱的實際,建立全軍統一的「作戰雲」,跨軍種、跨領域、跨體系、跨代裝備融合,分散風險,防止「打點、癱網、崩盤」。美軍還在構建隱形戰略打擊能力,筆者認為:隱形戰略打擊可能有空基和海基兩種打擊形式:
空基平臺打擊——採用B-1B、B-2、B-52戰略轟炸機在防區外,使用隱形空地飛彈AGM-158打擊,進行「揣門」。
海基平臺打擊:一是將福特級航母及其編隊拉至儘可能遠離我國岸基反艦飛彈射程之外,以全面更新換代的E-2D預警機(每艘「福特號」航母將搭載8架),足以確保整個航母編隊達成連續7天24小時不間斷的預警和監控;二是派出實用升限超過1.2萬米、盤旋時間最長可延長至多日的X-47B察打一體無人機抵近我海域最前沿,實施持續不間斷的偵察監視,在必要情況下使用AGM-158飛彈實施火力打擊;三是F-35C有人艦載機可撤至較後方的安全距離上實施遠距離操控和指揮,必要時也可使用AGM-158飛彈實施遠程攻擊。
▲美軍福特級航母
上述無論那種打擊形式,使用AGM-158飛彈進行防區外打擊,現有防空系統體系都很難對付,而且難就難在隱形飛機就很難遠距離發現,隱形飛彈發現距離就會更近,防空系統很難短時間反映過來,等反映過來時可能已面臨滅頂之災。
中俄反制出路何在——非對稱戰略制衡
面對美軍隱形體系打擊能力的新優勢,務必前瞻地研究未來戰爭變化趨勢和制勝機理,按照「敵有我破、敵怕我建,你建你的、我建我的」非對稱制衡思路,統籌考慮需求與能力、現實與未來等因素,超前搞好需求、技術、裝備和人才論證,真正搞清楚「建什麼、怎麼建」等基本問題,搶佔顛覆性技術制高點,加強戰略預置和儲備,探索走開非對稱制衡發展的路子。如果思想觀念滯後,盲目跟風式發展,很容易成為現代版的「萬裡長城」和「馬其諾防線」。
從目前看,俄軍反制主要發展是非對稱制衡戰略手段,大體有四個方面的手段:一是發展太空打擊能力,關鍵時刻摧毀GPS導航系統,讓「隱形長劍」成為「瞎子」;二是發展可靠的空基、海基和陸基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特別是陸基和海基洲際彈道飛彈,達成「恐怖核平衡、以核制常」;三是發展新型隱形飛機T-57,以隱形對隱形;四是發展核動力巡航飛彈,射程和巡航無限,可隨意進行機動調轉,避實就虛、攻其不備,筆者認為這可能是最管用的戰略威脅手段。
中國除了俄羅斯的前三種反制手段外,還有兩種:一是發展中遠程反航母飛彈,如東風—21D、東風—26。最近,央視剛剛報導了東風—26飛彈旅成建制授裝接裝的新聞,標誌著東風—26飛彈旅已成建制形成戰鬥力;二是發展隱形戰略轟炸機轟-20和長劍-20,提高戰略打擊和威脅能力,確保有「相互摧毀、有效制衡」的戰略能力。
▲東風—26飛彈旅成建制授裝接裝
但是,筆者認為更為緊迫、更重要的還是如何立足現有條件尋找到當前實用管用的戰術反制手段!這恐怕也是美軍給中俄軍隊出的一道軍事必答題!考驗全軍智慧和定力!試問:面對「隱形長劍」,誰能橫刀立馬!
備註: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近期受歡迎文章請點擊!
《民主黨起訴川普競選團隊!「通俄門」面臨攤牌!》
《美國封殺中興!中國可拿美對臺軍售企業祭旗或用稀土反制!》
《川普贏得大選的秘密!「精神原子彈」來了!》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習主席打破常規三次大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