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 7月3日下午,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賀詩波在博知樓510會議室為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作了主題為「Low-Cost Long-Range Localization for Internet of Things」(「遠距離、低功耗、低成本物聯網定位技術」)的學術報告。
報告開始,賀詩波首先介紹了節點位置信息對物聯網新應用的重要意義,並指出在物聯網節點發展中存在資源受限、耗能比較多且本地化技術水平低等不足之處。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賀詩波提出了一種低成本、低功耗、廣域的物聯網定位系統(iLoc),並向同學們介紹了iLoc的基本原理。他說,iLoc的中心是一個移動錨節點,由簡化的LoRa網關和智慧型手機組成。為了定位物聯網節點,錨節點四處移動,其間LoRa從智慧型手機接收位置,並與物聯網節點通信以獲取飛行時間信息和信號強度指示。講座的最後,賀詩波表示,希望此次講座能有利於學院學術研究和文化建設,為學院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賀詩波,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出版學術專著/編著2部。在國際知名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90餘篇。獲得IEEE通信學會亞太區傑出青年研究學者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4篇學術論文最佳論文獎等。受邀擔任IEEE TVT等3個國際期刊編委,國際會議IEEE Globecom 2010專題主席、IEEE RTCSA 2019出版主席、I-SPAN 2018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IEEE ICC 2017專題主席、IEEE SECON 2016 宣傳主席、ACM MobiHoc 2015註冊及財務主席以及IEEE ScalCom 2014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