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七年二月四日,紐約華美協進社開會歡迎楊振寧、李政道、吳健雄三位科學家,還邀請胡適、胡健中等貴賓。主席何浩若先請適之先生講話,拒之。節目結束,主席仍堅前請,胡先生於是被逼站起來講話,由政治談到思想問題,介紹他三十年來的思想,謂因講求科學方法,故「愛自由過於麵包,愛真理過於生命」。似有所感而發。說話頗帶感情,越說越激動,全場震驚,我一直擔心他支持不下去,幸好無事。會畢我問他是否要我送他回家,他說已有人答應送他,我就道別而去。詎知這一場講話觸發了胡先生的胃病。
胡適
二月十八日胡先生入康奈爾大學紐約醫院開刀,割治胃潰瘍,身體很弱,輸血甚多,住了十幾天才回家休養。三月十日潘公展因為多年前趙元任割盲腸,適之先生寫過一首打油詩,也作了一首湊趣,詩曰:「上月先生破肚,朋友大家急煞。今天聽說好全,自然非常快活。盼望出院以後,讀書消遣自得。閒來立說著書,阿彌陀佛菩薩。」幽默之至。
孔子
四月七日中午胡太太約我夫婦吃飯,那天沒有別的客人。胡先生尚在養病,未至客廳用餐,在臥室由護士照料吃些流質東西。飯後胡先生叫護士請我到他房間談談。談了一陣,我記起很早想問他的一個問題,我的問題是:「如果一個外國人要你舉出十個對中國文化貢獻最大的人物,你將推薦何人?」他想了一會兒說:「我的排名榜是:(一)孔子,(二)老子,(三)墨子,(四)韓愈,(五)杜甫,(六)範仲淹,(七)王安石,(八)朱熹,(九)王守仁,(十)顧炎武。若是再加幾名,則可列上:孟子、司馬遷、王充和張居正。孟子是儒家代表,朱元璋晚年讀《孟子》一書,頗為懼怕,令人刪去三分之一,因其對君主不利。王充為大思想家,值得推崇。張居正為明代名相,有功於世。」這一段講話,非常精彩。為讓胡先生休息,我即辭出。晚間記在日記上,以免忘卻。
老子
看到胡先生建議張菊生的二十三位「民族榜樣人物」,就拿出為我所列一個名單,做一比較。因為性質、人數不同,差別甚大,但杜甫、範仲淹、王安石、王守仁和顧炎武五個人是相同的,足見他們在胡先生心中是「有斤兩的大人物」。為紀念適之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特為寫出,聊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