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華夏族人文始祖。黃帝姓姬名軒轅,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首,在位期間統一華夏部落,徵服東夷、九黎部落。制訂了農耕民族上衣下裳的服飾,大力發展生產,建造房屋、車船,製作音律、醫學等。
周公:古代制度制定者。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周公攝政七年,完善了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和嫡長子繼承制,這些制度以血緣宗法為基礎,把國家和家族聯繫到一起,對周朝的統治和中國的封建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賈誼稱周公為黃帝之後、孔子之前第一人。
姜子牙:百家宗師。姜子牙人稱姜太公,武王伐紂的謀主,齊文化的締造者,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姜子牙建立齊國,制訂了發展商業、手工業的方針,齊國經濟比較發達,後絲織業向中原地區擴散,成為封建社會對外貿易最主要的產品。
秦始皇:中國基本版圖奠基人。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39歲完成中國統一大業,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是歷史上遺產最多的人之一,包括秦始皇陵兵馬俑、萬裡長城、靈渠等,皇帝制度、郡縣制、三公九卿等沿用了兩千年,奠定了古代中國基本的政治制度。
劉邦:漢民族的開拓者。劉邦出身低微,楚漢戰爭中屢敗屢戰擊敗項羽,登基後以政治手腕消滅異姓諸侯王,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為漢初的發展贏得了時間。劉邦最大的貢獻是兩漢的民族認同,取代了戰國以來的地域之分,漢初秦人、楚人、齊人等,漢朝之後都變成漢人了。
楊堅:再次統一中國。隋文帝楊堅,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接受北周靜帝禪讓,滅掉南陳統一中國,結束了西晉以來300多年的分裂。隋朝建立後勵精圖治,開皇三年大破突厥,隋文帝建立了科舉制度,成為中國古代寒門入仕的途徑,三省六部制為後世所沿用。
朱元璋: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先驅。唐末五代起,中國再次進入分裂,連北方的屏障燕雲十六州都長期丟失,兩宋無力收回,元朝繼任大統。朱元璋幼時家貧吃不上飯,後參加紅巾軍,打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結束了蒙元的統治,收回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再次統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