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看到一些聰明的孩子,能夠反其道而行之,將複雜問題簡單化,從而使解決問題的效率成倍提高。「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一種逆向思維方式,它不同於常規思維,是一種從反方向思考,力求突破正常思維的一種思維方法。逆向思維說的通俗一些,就是反過來想一想,是指在思考問題時,首先對每一個已有的結論、經驗、方法都從相反的方面進行質疑,以擺脫既定思維路線的影響,從而產生新思想、新方法。
反向思考,是一種重要的發散思維方法,會使我們更容易突破舊框架,從而進入創造的新天地,幫助我們想到許多按常規思維所想不到的東西。比如說燙髮,從常規模式去思考,就是利用熱的高溫物體來燙頭髮,能否反過來冷燙呢?後來果然出現了冷燙的化學方法。
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從電產生磁的現象得到啟發,反其道而行之,磁能不能產生電呢?通過大膽的逆向思維和實驗,他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創造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動機。義大利物理學家伏打發明了伏打電池,成功將化學能轉換成電能。英國化學家戴維運用逆向思維反向思考,想既然化學能可以轉化成電能,那麼電能能否也可以反過來轉化成化學能呢?他成功地做成了電解化學的實驗。
那麼,逆向思維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一般來說,包括以下三點:
1.一些日常生活中通過常規思維不容易解決的問題,有時候通過逆向思維,可以幫助孩子輕鬆解決。
2.逆向思維可以幫助孩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找到最佳解決方案,成倍提高效率。
3.逆向思維可以幫助孩子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學會運用獨特的視角觀察問題,另闢蹊徑解決問題。
所以,作為父母,應該注意孩子逆向思維的培養,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做呢?訓練孩子的逆向思維可以從動手、動腦遊戲開始。
1.動手:聽口令做關聯動作。
遊戲目的:能根據家長的「口令」做出相關聯或相反的動作,訓練孩子逆向思維的關聯性和敏捷性。
遊戲玩法:(1)相反關聯,你說「坐下」,孩子就要起立;你說「向左轉」,孩子就要向右轉;你說「低頭」,孩子就要抬頭……簡單說,就是要孩子和你的口令「反著來」。(2)順序關聯:比如把頭髮、眼睛、耳朵、鼻子、嘴排成順序列1.2.3.4.5;家長說「頭髮」,孩子就要去摸「眼睛」;家長說「鼻子」,孩子就去摸「嘴」,就是孩子要用手摸到順序列中家長說出的器官所對應的下一個器官。即家長說出3號器官,孩子要摸到4號器官;家長說出5號器官,孩子要摸到1號器官。
2.動腦:快說反話
遊戲目的:在遊戲過程中訓練孩子快速反向思考的能力,發展逆向思維的流暢性和敏捷性。
遊戲玩法:你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說一些詞語,要求孩子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快速說出這個詞語的反義詞。開始可以簡單一些,說兩個字的詞語,然後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詞語字數,或演變成句子。比如你說「上海」,孩子就要說「海生」;你說「孫悟空」,孩子說「空悟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