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圖設計文件應包含的內容:
a)施工圖總說明書及附圖; b)主要設備材料清冊; c)各專業施工圖圖紙及說明; d)施工圖預算書; e)勘測報告(水文氣象、巖土工程等報告)。
二、施工圖設計內容及深度要求
2.1、施工圖總說明書及附圖
2.1.1卷冊內容
本部分應包括圖紙目錄、施工圖設計總說明書、圖紙及附件。 2.1.2施工圖設計總說明書
2.1.2.1施工圖設計總說明書內容
每個單項工程應編制施工圖設計總說明書,設計總說明書中應編制卷冊總目錄。
2.1.2.2總述
2.1.2.2.1工程概況
簡要說明本工程名稱、起迄點、線路長度、迴路數、通過行政區,地形、地貌等工程情況。 2.1.2.2.2設計依據
a)項目立項批文、初步設計評審意見、中標通知書或勘測設計合同等;
b)執行的主要技術文件、標準、規程及規範;
c)科研試驗報告、諮詢報告及評審意見的名稱、編號;
d)有關的協議文件。
2.1.2.2.3設計範圍
設計範圍包括輸電線路的本體設計,線路走廊清理設計,對電信線路和無線電設施的危險和幹擾影響的保護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有特殊要求時),預算編制(如合同有要求)等。 2.1.2.2.4初步設計評審意見的執行情況
對初步設計評審意見執行情況的簡要說明。 2.1.2.2.5參建單位
對建設、設計、監理、施工、運行單位進行說明。 2.1.2.2.6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a)主要技術特性: 說明電壓等級、迴路數、輸送容量、導地線型號、線路長度、曲折係數、沿線地形劃分、氣象區劃分、汙區劃分、導地線換位、主要交叉跨越次數、杆塔、基礎型式及數量;
b)主要工程量指標:列表說明線路長度、平均檔距、平均耐張段長度、每公裡杆塔數量、導線、地線、杆塔鋼材、基礎鋼材、掛線金具、接地鋼材、絕緣子、混凝土、開方量等主要工程量指標;
c)走廊清理工程量:房屋拆遷、樹木砍伐、廠礦企業拆遷及其它補償額度較大的項目。
2.1.2.2.7通用設計應用情況
a)杆塔通用設計應用情況說明: 包括線路杆塔數量、 採用通用設計杆塔的模塊及數量、 未採用通用設計的塔數等。說明未採用杆塔通用設計的原因及設計原則;
b) 金具通用設計應用情況說明: 包括線路金具串數量、 採用金具通用設計的金具串數量, 未採用通用設計的金具串數量等。說明未採用金具通用設計的原因及設計原則;
c)按下表要求填寫通用設計原則:
2.1.2.2.8 「兩型三新」應用情況
簡述工程貫徹執行國家電網公司「兩型三新」線路設計建設導則的情況。 2.1.2.3線路路徑
2.1.2.3.1兩端變電站出線
說明兩端變電站本期和遠期間隔排列及出線相序,進出線方向和終端塔布置;本線路與已有和擬建線路的相互關係,過渡方案等。
2.1.2.3.2線路路徑
a)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結合貫徹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建設理念,詳細說明線路路徑。說明線路起迄點、控制路徑的主要因素,經過的地區、市、縣名稱及線路長度、曲折係數;
b)列表說明線路跨越鐵路、公路、河流、電力線(分電壓等級統計) 、通信廣播線、油氣管道、林區等障礙物的次數或長度;
c)說明沿線的地形、地質、水文情況及海拔高度範圍;
d)對線路經過的不良地質地帶、重冰區、舞動區、林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區等進行描述; e)簡述沿線交通情況;
f)說明「π」接、改接、「T」接等線路工程的改造、拆除、過渡方案及注意事項。
2.1.2.3.3路徑協議
說明覆核和補充路徑協議的情況。
2.1.2.3.4 走廊清理
a)說明線路走廊清理原則(包括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環評報告和批覆、規程規範的要求);
b)走廊清理應包括以下內容:
1)擬拆遷或跨越情況,包括建(構)築物的屬性、規模、結構分類;
2)擬拆除或遷移電力線、通信線、廣播線的情況;
3)主要樹種自然生長高度、跨越長度及砍伐數量等;
4)擬拆遷、壓覆廠礦的類型、所屬單位、規模、數量;
5)擬拆除或遷移改造道路或管線的情況,包括所屬單位、類型、等級、數量;
6)對導航臺、雷達站、通信基站等特殊障礙物的影響及處理措施;
7) 其它。
2.1.2.4設計氣象條件 說明氣象區劃分情況,按下表列出設計氣象條件組合情況。
工程氣象條件一覽表
2.1.2.5導線和地線
根據工程情況, 具體說明「兩型三新」 線路設計建設導則的應用情況。 明確導線和地線(含OPGW)的型號、機械物理特性、設計安全係數、最大使用應力(張力)、平均運行應力(張力)、蠕變伸長的處理方法和應力放鬆情況等,說明導線分裂根數、分裂間距和排列方式。
2.1.2.6絕緣配合
2.1.2.6.1說明全線汙區劃分、汙穢特性和絕緣配置水平。
2.1.2.6.2說明絕緣子主要尺寸參數及機電特性。
2.1.2.6.3對不同的海拔、汙區、冰區,分別說明導線懸垂和耐張絕緣子串的片(支)數和聯數。
2.1.2.6.4明確不同海拔高度時工頻(工作) 電壓、 操作過電壓、雷電過電壓及帶電檢修的最小空氣間隙。
2.1.2.7防雷和接地
2.1.2.7.1 簡述防雷措施,說明地線架設根數、地線對邊導線的保護角。
2.1.2.7.2說明不同土壤電阻率下允許的工頻接地電阻值及接地裝置型式。 說明對接地體敷設有特殊要求的塔號及具體要求。 2.1.2.7.3說明特殊地區(高土壤電阻率地區、強雷電活動地區、強腐蝕性地區等)的接地設計方案。
2.1.2.7.4說明地線運行方式。如採用絕緣地線,列表說明地線絕緣子型號、片數、聯數、間隙取值及機械電氣特性。
2.1.2.8導地線防振防舞
2.1.2.8.1說明導地線防振措施,結合工程所經舞動區範圍及等級,說明所採取的防舞措施。
2.1.2.8.2根據工程情況,具體說明「國家電網公司新建輸電線路防舞設計要求」的執行情況,給出防振錘、阻尼線、間隔棒、防舞裝置的型號及安裝方式。
2.1.2.9相序及換位
說明交流線路相序布置、 換位(相) 方式、 換位次數及長度等情況, 說明地線是否換位及換位方式。
2.1.2.10絕緣子串和金具
2.1.2.10.1說明懸垂串、耐張串組裝型式及適用條件,明確各種工況下絕緣子和金具的安全係數。
2.1.2.10.2 說明跳線型式、懸掛方式以及跳線安裝的施工工藝要求。
2.1.2.10.3說明懸垂線夾、耐張線夾、間隔棒等主要金具的型號、材質要求。
2.1.2.10.4說明非標金具的名稱、作用及其機械電氣特性。
2.1.2.10.5說明落實「兩型三新」要求,使用新型金具的情況。
2.1.2.11電磁影響及其保護
說明對鄰近的通信線路、無線電設施和金屬管道等的電磁影響情況以及採取的保護措施。
2.1.2.12桿塔和基礎
2.1.2.12.1桿塔
a)杆塔設計原則
說明杆塔規劃情況與通用設計條件的相符性,明確採用的通用設計模塊。未採用通用設計的塔型,應說明設計原則。按下表說明採用的杆塔型式及使用條件。
杆塔使用條件表
b)杆塔荷載
1)杆塔荷載的主要計算原則;
2)說明杆塔荷載在正常運行、事故、安裝及稀有氣象條件下驗算的工況組合。
c)結構設計
1)結構設計原則及塔(杆)型介紹;
2)杆塔塔腿設計情況(平腿、長短腿);
3)杆塔設計時採用的特殊結構;
4)線路經過舞動區時,在杆塔構造及防松措施等方面採取的措施;
5)杆塔防松防卸措施及使用範圍;
6)杆塔防腐措施;
7)接地孔設置具體要求。
d)附屬設施
1)杆塔登塔措施及設置具體要求;
2)標誌牌設置要求及多迴路色標要求。
e)杆塔材料要求
1)杆塔採用的材料(角鋼、鋼管、混凝土或其它材料);
2)杆塔材質及高強鋼的使用情況和應用率;
3) 連接螺栓的強度級別;
4)焊條型號及使用要求。
f)杆塔加工及施工要求
1)執行的杆塔驗收規範;
2)杆塔加工、焊接的要求;
3)分期架設、錨線、臨時拉線、導地線起吊等架線施工要求。
2.1.2.12.2基礎
a)地質、水文概況
1)簡要說明線路沿線地形地貌、地質、地震設防烈度及地下水對基礎的影響和腐蝕情況;
2)說明沿線跨越河流、內澇區、滯洪區、洩洪區、冰凌區、局部衝刷地段等水文條件對基礎的影響;
b)基礎設計
1)基礎選型及主要設計原則;
2)新型基礎的特點和應用情況;
3)其它必要的設計說明。
c)基礎材料要求
1)插入角鋼、地腳螺栓及基礎鋼材等材質;
2)基礎用混凝土強度等級。
d)基礎施工要求
1)基礎施工及驗收遵循的規程、規範;
2)塔基複測及基礎根開校驗的要求;
3)基礎的預偏要求;
4)基坑開挖及回填要求;
5)棄土堆放原則;
6)邊坡保護及要求;
7)塔位的排水處理要求;
8)特殊基礎型式的施工要求;
9)其它必要的說明。
2.1.2.13對地距離及交叉跨越
列表說明對地及交叉跨越距離,說明特殊情況的處理措施。
2.1.2.14在線監測
如需安裝在線監測裝置,應說明其安裝和數據傳輸方案等。
2.1.2.15環境保護
2.1.2.15.1說明沿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區等區域植被保護措施情況。
2.1.2.15.2說明生態保護及水土保持的措施,施工和運行的注意事項。
2.1.2.16勞動安全和工業衛生
2.1.2.16.1根據國家有關勞動安全和工業衛生的規定,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提出必要的防火、防爆、防塵、防毒及防墜落、防電磁感應電壓等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
2.1.2.16.2在特殊條件(高海拔、高寒等)下施工,應提出特殊防護措施。
2.1.2.17施工、運行注意事項
提出施工、 運行中關於安全、 工藝等方面的注意事項及要求, 包括架線、 絕緣子串組裝、 接地、 杆塔、基礎等方面內容。
2.1.2.18運行維護設施
說明必要的運行維護設施。 2.1.3附圖
2.1.3.1線路路徑圖
2.1.3.1.1一般宜採用1:50000或1:10000比例地形圖。
2.1.3.1.2標出起訖點及轉角位置。
2.1.3.1.3標出影響線路走向的保護區、廠礦設施、主要道路及規劃設施等障礙物情況。
2.1.3.1.4標出與本線路交叉或平行接近的主要高壓輸電線路情況(路徑、名稱、電壓等級)。
2.1.3.1.5標出指北針及新增標示的圖例。
2.1.3.2變電站進出線平面圖
標註本線路所佔間隔、相序、終端塔位置、與已有及規划進出線的關係,並標出指北針。
2.1.3.3桿塔一覽圖
杆塔一覽圖內容包括杆塔的名稱、使用條件、主要尺寸和單基塔材指標等。
2.1.3.4基礎一覽圖
基礎一覽圖內容包括基礎名稱、主要尺寸範圍和基礎材料的主要指標等。
2.1.3.5線路走廊擁擠地帶平面圖
標明線路路徑及塔位、 塔號、 線路兩側的主要障礙物及規劃預留通道情況。 圖紙比例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2.1.3.6特殊圖紙(必要時提供)
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提供需要的圖紙(如路徑協議附圖等),圖紙內容應能明確表達設計意圖。
2.1.4附件
包含初步設計評審意見、必要的會議紀要和文件、路徑協議文件等,必要時可單獨成冊。
2.2、平斷面定位圖及塔位明細表
2.2.1平斷面定位圖
平斷面定位圖中的設計內容和深度要求如下:
a)應編制平斷面定位圖目錄;
b)應繪出最大弧垂的地面線,對鐵路、高速公路、通航河流(2級及以上 )等重要跨越,還應繪出實際懸點高的最大弧垂線並標註相應氣象條件;
c)應標明塔號、塔型、施工基面、塔位高程、杆塔位置、檔距、耐張段長度及代表檔距;
d)邊線和風偏的斷面開方處,應註明開方範圍及所開土、石方量;
e)應標明拆遷的電力線、弱電線、道路等;
f)耐張絕緣子串倒掛宜說明或用不同耐張塔符號加以區別;
g)與跨越協議有關的鐵路、高速公路等重要跨越,應註明跨越處的裡程及交叉角度;
h)在圖中相應位置標明氣象區分界點;
i)必要時,繪製重要跨越平斷面分圖。
2.2.2塔位明細表
塔位明細表卷冊包括卷冊說明、 分冊說明及塔位明細表, 其編排形式可作適當調整, 應包括下述內容:
a)卷冊說明
卷冊說明應簡要說明對下文內容表達方式的約定及注意事項。
1)說明本線路的起迄點、長度、迴路數、線路前進方向和左右側定義、約定塔位中心樁位移的表示方法等。
2)列表說明導線、地線(含OPGW)型號、實際安全係數、適用區段和導地線放鬆段情況等。
3)列表說明使用的塔型和數量。
4)說明導地線絕緣子金具串配置及代號表示方法,耐張絕緣子串倒掛情況。
5)說明標段分界塔的施工分工、接地裝置敷設的特殊要求、導線施工弧垂誤差、杆塔空號等注意事項。
6)簡要說明施工運行注意事項。
7)其它必要的說明。
b)塔位明細表
塔位明細表應包含以下內容:
1)設計風速與設計覆冰厚。
2)序號、 塔號、塔位裡程、塔型及呼稱高、塔位樁頂高程及施工基面。
3)檔距、 耐張段長與代表檔距、轉角度數與中心樁位移。
4)接地裝置代號、導線絕緣子串代號和串數、地線金具串代號和串數、導地線防振錘、檔內間隔棒及防舞裝置數量、交叉跨越及處理情況等。
5)汙區劃分、導地線不允許接頭等內容。
2.2.3平斷面定位圖和塔位明細表的計算要求
2.2.3.1對線路應進行優化排位及綜合技術經濟比較。
2.2.3.2計算對地及交叉跨越距離、風偏淨空距離和開方量。
2.2.3.3對以下內容進行計算校核:杆塔使用條件、K值、導地線懸點應力、直線及懸垂轉角塔絕緣子串搖擺角、絕緣子金具串強度、耐張絕緣子串倒掛、懸垂角、導地線上拔。
2.3、機電施工圖及絕緣子串組裝圖
2.3.1卷冊內容
機電施工圖及絕緣子串組裝圖應包括下列分冊: 導地線力學特性曲線及架線曲線(表)、絕緣子串及金具組裝圖、換位(換相)及跳線、接地裝置圖、導地線防振及間隔棒安裝圖(表)、防舞裝置安裝圖(表)等。
2.3.2導地線力學特性曲線及架線曲線(表)
2.3.2.1分冊內容
導地線力學特性曲線及架線曲線(表)應包括以下圖紙:
a)按不同導地線型號、不同氣象區、不同安全係數分別繪製導地線力學特性曲線(表)及架線曲線(表);
b)孤立檔架線表;
c)連續傾斜檔線夾安裝位置調整表。
2.3.2.2導地線力學特性曲線(表)及架線曲線(表)圖。
2.3.2.2.1導地線力學特性曲線(表)圖紙
a)導地線力學特性曲線應包括力學特性曲線及弧垂特性曲線兩部分;
b)導地線特性曲線應繪製最低氣溫、平均氣溫、最大風速、覆冰、最高氣溫、安裝、外過有風、外過無風、內過電壓等工況的力學特性曲線;
c)導線特性曲線應繪製最大弧垂(覆冰或高溫弧垂較大者)及外過無風的弧垂特性曲線(表);
d )地線特性曲線應繪製外過無風的弧垂特性曲線(表);
e)當有驗算氣象條件時,應繪製驗算條件的導線及地線特性曲線(表);
f )圖上應標明臨界檔距;
g)圖上應標明物理特性表與單位比載表。物理特性表應包括截面積、計算外徑、彈性係數、線膨脹係數、計算拉斷力、最大使用張力、平均運行張力、安全係數。單位比載表應包括自重、冰重、風荷重及綜合荷重等;
h)列表說明上述曲線所對應的氣象條件組合,對最大風速宜註明計算高度及基本風速。
2.3.2.2.2導地線架線曲線(表)圖紙
a)架線曲線(表)可繪製不同代表檔距下的架線弧垂或百米架線弧垂;
b)架線曲線(表)應繪製從安裝氣溫(考慮降溫)到最高氣溫,每隔5~10℃ 的架線數據;
c)架線曲線(表)圖紙上應標明補償蠕變伸長所考慮的預降溫度數;
d)圖(表)上應註明觀測檔弧垂換算公式。
2.3.2.2.3計算要求
a)非標導地線(OPGW) 應採用中標廠家提供的準確參數;
b)應分別計算工程涉及的各氣象區導地線力學特性和架線曲線(表); c)應分別計算同一氣象區下不同安全係數的導地線力學特和架線曲線(表);
d)應計算不同溫度,不同代表檔距下的弧垂和張力,計算溫度(要考慮降溫從最低氣溫到最高氣溫,每隔5~10℃計算一組數據);
e)國標導地線應按設計技術規程規定降溫後進行計算,非標導地線應根據廠家提供的蠕變特性數據來確定降溫度數。
2.3.2.3孤立檔架線表
2.3.2.3.1圖紙
a)包括架線及竣工驗收弧垂;
b)孤立檔還應在安裝表上標明允許的過牽引長度及補償蠕變伸長所考慮的預降溫度數。
2.3.2.3.2計算要求
a)當孤立檔檔距較小時,應分別計算架線及竣工驗收弧垂;
b)孤立檔的弧垂應力計算應考慮過牽引的問題。過牽引長度按照相關規定考慮;
c)進出線檔放線弧垂計算時,應考慮導線上集中荷載對弧垂的影響;
d)其它要求參照導地線力學特性曲線(表)及架線曲線(表)圖要求執行。
2.3.2.4連續傾斜檔線夾安裝位置調整表
2.3.2.4.1圖紙
a)在可能的架線溫度範圍內,宜每隔5~10℃繪製一組觀測弧垂和懸垂線夾安裝位置調整值;
b)應給出耐張段杆塔號、 代表檔距、 架線氣溫, 各檔檔距及其觀測弧垂與每基直線杆塔上懸垂線夾安裝位置調整值,並畫圖示意調整值正負號所代表的偏移方向;
c)在圖上應標明: 「當施工放緊線段與實際耐張段不一致時, 施工單位應重新計算連續傾斜檔線夾安裝位置調整表,並根據計算結果進行調整」;
d)圖上應標明補償蠕變伸長所考慮的預降溫度數。
2.3.2.4.2計算要求
a)應計算各檔的觀測弧垂及每基直線杆(塔)上懸垂線夾安裝位置的調整值b)計算中採用的應力應考慮塑性伸長的影響(即採用降溫後的應力);
c)計算溫度宜在可能的架線溫度範圍內,每隔5~10℃計算一組觀測弧垂和懸垂線夾安裝位置調整值。
2.3.3絕緣子串及金具組裝圖
2.3.3.1分冊圖紙內容
絕緣子串及金具組裝圖應包含如下內容:
a)導線絕緣子串,跳線串;
b)地線金具串;
c)非標金具元件加工圖;
d)耐張串、懸垂串長度調整表;
2.3.3.2 設計深度
2.3.3.2.1繪出絕緣子金具串的正視圖,多聯絕緣子串還應有其它方向視圖。
2.3.3.2.2註明各元件主要聯接尺寸及總尺寸。 2.3.3.2.3標明該串材料表: 包括元件名稱、 型號、 圖號、數量、單位重量,並給出絕緣子串或金具串總重量。 2.3.3.2.4對多分裂導線耐張串,畫出引流板安裝示意圖,標明各子導線金具聯接順序。 2.3.3.2.5說明與安裝工藝有關的注意事項與特殊要求。 2.3.3.2.6必要時,應出非標金具元件(主要指聯結金具)加工圖
a)按照每個需加工的金具分別出圖;
b)圖中應有金具加工的控制尺寸,應標明金具的材質、強度和重量;
c)應有必要的加工要求和說明。
2.3.3.2.7導線耐張串長度調整表
a)表中分別列出耐張轉角塔的塔型、轉角度數、絕緣子串補償長度;
b)標明補償採用的金具名稱、型號,還應畫出簡圖並寫出說明,說明圖中符號的意義、 施工注意事項和技術要求。
2.3.4換位(換相)圖
2.3.4.1分冊內容
換位(換相)圖應包含以下圖紙:
a)導線相序(換位、換相)示意圖;
b)地線布置方式示意圖;
c)耐張換位塔導線布置圖.
2.3.4.2換位(換相)圖
2.3.4.2.1導線換位示意圖
a)繪製相序平面示意圖與相序在杆塔上變換的立體透視圖;
b)標明各相導線的連接方式和相序及兩端變電站(發電廠)進出線的相序排列;
c)標明換位段長度,各換位杆塔號和塔型.
2.3.4.2.2地線布置方式示意圖
a)標明每根地線型號、分段長度;
b)標明分歧塔、終端塔地線聯接.
2.3.4.2.3耐張換位塔導線布置圖
a)採用立體透視圖的形式標明導線在耐張換位塔上換位時具體走向和連接方式;
b)標明各關鍵節點的相序和耐張換位塔的塔號、塔型及塔兩側的來去方向;
c)如果採用輔助塔換位,應標明輔助塔的位置及輔助塔之間的導線架線表;
d)註明必要的施工要求及說明.
2.3.5接地裝置圖
2.3.5.1接地裝置圖應包含以下圖紙:
a)不同的接地裝置型式圖;
b)接地元件聯接圖.
2.3.5.2設計深度
2.3.5.2.1根據不同地形、實測土壤電阻率配置接地裝置,並根據塔位周邊設施確定敷設方式。
2.3.5.2.2標明每種接地裝置的各部尺寸、埋深要求、材料規格、數量及土方量,並註明適用的土壤電阻率範圍和驗收時的工頻電阻要求值。
2.3.5.2.3註明每種接地裝置適用的塔型與地區。
2.3.5.2.4註明施工工藝注意事項和具體要求。
2.3.5.2.5採用降阻劑、接地模塊或其它降阻措施時,應標明技術要求和施工安裝方法。
2.3.5.2.6對於強腐蝕地段應採用相應的防腐措施。
2.3.6 導地線防振錘及間隔棒、防舞裝置安裝圖
2.3.6.1分冊內容
導地線防振錘及間隔棒、防舞裝置安裝圖分冊應包括以下圖紙: a)導地線防振錘安裝圖;
b)間隔棒安裝圖(表);
c)防舞裝置安裝圖。
2.3.6.2導地線防振錘安裝圖
2.3.6.2.1標明各個防振錘安裝距離。採用特殊型式的防振錘時,應說明防振錘的安裝方法。
2.3.6.2.2採用其它防振方案時,應繪製相應的安裝圖和說明。 2.3.6.3間隔棒安裝圖(表)
2.3.6.3.1說明相關安裝原則要求說明(含不對稱安裝、 最大平均次檔距限值、 特殊地段的最大平均次檔距限值、間隔棒型式等)。 2.3.6.3.2根據不同的檔距範圍給出間隔棒安裝距離表(按次檔距) 及一檔中每相安裝導線間隔棒的數量。 2.3.6.4防舞裝置安裝圖 2.3.6.4.1說明採用的防舞裝置規格、型號及安裝原則(含防舞裝置型式圖、布置方式、安裝要求、連接金具的要求、與子導線間隔棒的關係等。
2.3.6.4.2根據不同的檔距範圍給出防舞裝置安裝距離表(按次檔距)及各檔內安裝數量。
2.4、杆塔結構圖
2.4.1桿塔設計圖紙
2.4.1.1總圖
應包括杆塔單線圖、主要尺寸、分段編號、材料匯總表及說明。材料匯總表應包括材料類別、材質、規格、數量。在總圖中標註轉角塔的轉角方向。總圖應由電氣專業會籤。
2.4.1.2分段結構圖
2.4.1.2.1繪出單線控制尺寸圖、 正側面展開圖、隔面俯視圖、 複雜節點的大樣圖、接頭斷面圖以及本段與相應段的連接方式。
2.4.1.2.材料明細表應包括構件的編號、規格、長度、 數量、 重量,還應包括螺栓、 腳釘、墊圈的級別、規格、符號、數量及重量和備註欄。
2.4.1.2.3採用特殊鋼種的部件,應醒目標示所用鋼種的代號。
2.4.1.2.4導地線掛線點、接地孔應依據電氣要求設計,並由電氣專業會籤。
2.4.1.2.5根據施工、運行檢修的需要預留安裝孔。
2.4.1.2.6在分段結構圖中需標明腳釘布置示意圖。
2.4.2桿塔加工說明
每一種(類) 杆(塔) 型應編寫一份結構設計說明或對一個工程所涉及的杆塔編寫一份統一的結構設計和加工說明。說明包括以下內容:
a)杆塔加工的方法和應遵守的規程、規範及規定的名稱編號;
b)鋼材材質和質量等級及所對應的產品標準(必要時提出其它特殊要求。 角鋼構件應有角鋼準距表和邊距端距的要求);
c)各種鋼材的焊接方法及所採用的焊接要求;
d)螺栓種類、性能等級及螺栓規格表;
e)構件及螺栓防腐措施;
f)其它加工、安裝要求。
2.4.3桿塔計算書 2.4.3.1桿塔計算書內容
a)鐵塔計算書內容應包括: 計算簡圖、 荷載計算、 結構受力計算、 構件選材計算、輔助材結構計算、導地線掛點和節點計算、塔腳板(法蘭) 計算、連接計算、構件規格調整後覆核驗算, 基礎作用力計算等。繪製計算成果司令圖作為施工圖製圖的依據;
b)混凝土杆計算內容應包括: 混凝土杆彎矩、軸力、撓度、剛度計算,拉線、鋼橫擔、地線支架、叉梁計算,杆頂撓度計算、撓度的二次效應影響、 局部穩定計算, 杆段出裂彎矩、裂縫寬度、抗剪、抗扭、同時出現受剪受扭計算,預應力損失、預應力對混凝土產生的壓應力計算,預應力鋼筋(絲)控制應力、抗裂參數取值,最小配筋率要求,基礎作用力計算等:
c)鋼管杆計算內容應該包括: 桿身強度計算、 壓彎局部穩定、 環形構件壓彎局部穩定、 連接、 管狀橫擔根部軸向力、 橫擔最小軸和最大軸水平剪力、 橫擔根部的扭力矩、 橫擔根部斷面最小軸和最大軸彎矩、撓度計算、基礎作用力計算。
2.4.3.2採用人工計算的結構計算書,應給出計算簡圖、 荷載取值的計算或說明,註明計算採用的規程、 規範和規定; 計算步驟要條理分明, 引用數據有可靠依據, 採用計算圖表及不常用的計算公式, 應註明其出處。 2.4.3.3採用電腦程式計算時,應在計算書中註明所採用的計算程序名稱、代號、版本。
2.4.3.4套用杆塔圖紙時應驗證杆塔設計使用條件。
2.5、基礎施工圖
2.5.1基礎明細表
基礎明細表應包括編號、 塔型及呼高、 轉角度數、 基礎型式、 定位高差(降基值)、 長短腿配置等。 2.5.2基礎圖
2.5.2.1一般應包括基礎平面布置圖,基礎平、立、 剖面及配筋圖、 外形尺寸, 埋置深度, 材料表和必要的施工說明。
2.5.2.2對於不同的基礎型式應根據各自特點增加詳圖, 例如: 對於預製基礎增加鐵件製造圖;現澆基礎增加地腳螺栓或插入角鋼定位尺寸圖; 樁基礎增加承臺詳圖及樁與承臺的連接構造詳圖、 地腳螺栓或插入角鋼定位尺寸,錨固件加工圖。
2.5.2.3護坡、排水溝等防護設施施工圖可包括平、 立、 剖面圖,配筋圖,外形尺寸,埋置深度,材料表,必要的施工說明等。
2.5.2.4特殊塔位單獨出圖。 2.5.3基礎根開表 基礎根開表應包括基礎根開、地腳螺栓間距和規格等參數。 2.5.4基礎施工說明 基礎施工說明應包括沿線地形地貌、 水文、 地質概況, 基礎型式種類和採用新技術的基礎型式特點 及要求, 基礎材料種類及等級, 基面開方和放坡要求,基礎內外邊坡要求, 基礎開挖和回填要求, 基礎澆注與養護要求, 不良地質條件地段的地基和基礎處理措施, 基礎防護措施、 處理方案, 基礎工程驗收標準,基礎施工和運行注意事項等。
2.5.5基礎計算書 2.5.5.1註明計算採用的規程、規範和規定,如採用軟體計算,應註明軟體名稱及版本號。 2.5.5.2應有水文、地質資料報告的分析結果。 2.5.5.3計算內容應包括基礎上拔穩定計算、 基礎下壓穩定計算、傾覆穩定計算,基礎強度計算,地基計算, 地基及基礎變形計算, 地腳螺栓、 插入角鋼計算等。 特殊的基礎型式計算還應滿足相應的規程規範。
2.6、通信保護施工圖
2.6.1通信保護施工圖設計文件應包括設計說明(設備材料表)、圖紙。 2.6.2通信保護設計說明(設備材料表)應包括以下內容:
a)簡要說明架空輸電線路系統中性點接地情況、與電信線路及無線電設施接近情況及結論;
b)說明設計原則及依據。 包括設計(計算方法、 允許標準) 所依據的規程規定及通信部門提供的相關參數,單相接地短路電流曲線、大地導電率數值及架空輸電線路與電信線路和無線電設施相對位置圖;
c)說明對初步設計審查意見的執行情況;
d)提出受影響通信線、導航臺、雷達、差轉臺等設施的計算結果和保護措施;e)列出設備材料表。
2.6.3通信保護設計圖紙包括單相接地短路電流曲線、 送電線路與電信線路相對位置及放電器配置圖、放電器安裝圖、接地裝置圖及其它保護裝置安裝圖(根據工程實際需要)。設計深度要求如下:
a)單相接地短路電流曲線繪製工程短路電流曲線及有關非故障線路的短路電流曲線。
b)線路與電信線路、無線電設施相對位置及放電器配置圖;
1)按電信線路分別出圖。
2)標明送電線路路徑位置及主要村鎮位置。
3)標明電信線路路徑位置、 名稱、 所屬單位、 杆面型式、 明線與電纜接續點及無線電設施位置。 4)標明影響計算的分段編號及長度、接近距離、接近段到電力線兩端電源的距離。 5)註明大地導電率分段值。 6)如需安裝放電器時, 應在相對位置圖的電信線路上標出安裝放電器的位置, 並進行編號。 在圖上列表標明電信線的杆面型式、 電信線的線質及線徑、 線數, 安裝放電器位置、 放電器的個數及編號、接地電阻要求值和接地裝置型式。
c)放電器安裝圖
標明放電器安裝的型號規格、數量、尺寸及安裝方法等。 d)保護裝置接地圖
1)標明各種型式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各部尺寸、埋深、材料規格與數量、土石方量。
2)說明安裝工藝上的注意事項與具體要求。
2.6.4通信保護設計計算
通信保護設計應進行幹擾影響和危險影響計算, 內容應包括: 互感係數計算、縱電動勢計算、終端效應計算、對地電壓計算、放電器配置等。
2.7、在線監測裝置安裝施工圖
2.7.1包含安裝說明和安裝施工圖。
2.7.2安裝說明包括在線監測裝置類型、型號,對需要安裝的塔位、監測項目、 安裝方式、 工作環境、注意事項等進行說明。
2.7.3安裝施工圖內容包括在線監測裝置在杆塔上的具體安裝位置、與鐵塔杆件連接方式等。
2.8、主要設備材料表
2.8.1編制說明
2.8.1.1工程概況簡述工程名稱、起迄點、線路長度、迴路數、電壓等級、導地線型號等。
2.8.1.2編制依據
說明材料統計的依據。
2.8.1.3桿塔型號及數量表
按塔型、呼稱高分別列出杆塔數量及總數量。
2.8.2設備材料表
2.8.2.1電氣部分材料表一般按導線、地線、絕緣子串、絕緣子、金具、接地裝置、接地鋼材順序分類統計,列出材料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
2.8.2.2結構部分材料表中,杆塔按強度分別統計鋼材量和其它材料量並提供總量;基礎混凝土按強度等級分別提供方量及總量,基礎鋼材分類統計材料量。
2.8.2.3材料表中應說明是否考慮了耗損量和試驗量。
2.9、線路走廊清理
2.9.1房屋拆遷
2.9.1.1房屋拆遷說明
2.9.1.1.1說明房屋(包括民房、院落、商鋪、廠房、臨建等)拆遷的原則及拆遷面積的計算方法。
2.9.1.1.2列表說明不同建築材料的房屋拆遷量。
2.9.1.2房屋拆遷圖
按比例繪製房屋拆遷圖,並標註與線路中心線相對距離,說明拆遷房屋的詳細情況,包括杆塔號、物權人姓名(或單位名稱)、 所在地、房屋屬性(民用或商用)、房屋建材類別、分類房屋面積、夾層情況等。必要時提供拆遷房屋的照片。 2.9.2其它障礙設施的拆遷
根據相關規範、 路徑協議, 說明被拆遷物的名稱、 規模、 數量等, 宜列入平斷面圖和塔位明細表說明中。
2.9.3樹木砍伐
2.9.3.1說明樹木跨越和砍伐的設計原則。
2.9.3.2列表說明需砍伐的樹種、樹高、數量等。
2.9.3.3說明樹木砍伐(包括塔基、風偏、架線通道等)範圍。
2.9.3.4必要時可繪製樹木砍伐平面圖。
感謝您抽出·來閱讀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