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探索系列 切葉蟻種蘑菇「自給自足」(圖)

2020-12-03 搜狐網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尤其是亞馬孫的熱帶雨林,這裡叢林茂密,人跡罕至,隱藏著大自然的無數奧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亞馬孫幾種特有的動物。

  中國科考隊已於昨日啟程,本報記者楊猛將及時發回前方相關報導,敬請關注!

  探險亞馬孫系列報導之二

  螞蟻吃自己種的蘑菇,你相信嗎?在亞馬孫的熱帶叢林就有這樣一種怪螞蟻,它們並不直接吃樹葉,而是將葉子從樹上切成小片帶到蟻穴裡發酵,然後取食在其上長出來的蘑菇。這就是切葉蟻,又叫蘑菇蟻。

  切葉蟻的食物加工過程很有趣。體型最大的工蟻離巢去搜索它們喜好的植物葉子,利用刀子一樣鋒利的牙齒,通過尾部的快速振動使牙齒產生電鋸般的震動,把葉子切下新月形的一片來。同時,它們發出信號,招來其他工蟻加入到鋸葉的行列中。切下一片葉子的工蟻就背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回到蟻穴去。它們每分鐘能行走180米,相當於一個人背著220公斤的東西,以每分鐘12公裡的速度飛奔,可見其速度與體能之驚人。

  在蟻穴裡,較小的工蟻把葉子切成小塊,然後再切磨成漿狀,並把糞便澆在上面,其他工蟻在另一間洞穴裡把肥沃的液漿粘貼在一層乾燥的葉子上,還有的工蟻從老洞穴裡把真菌一點點移過來,種植在葉漿上。真菌在上面像霧一樣擴散,一大群矮腳蟻管理著真菌園。

  對於切葉蟻,真菌對它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說是它們的救命草,因此,它們十分注意呵護、培育真菌。切葉蟻用昆蟲的屍體或植物殘渣之類的有機物質培育真菌。它們把真菌懸掛在洞穴的頂上,並用毛蟲的糞便來「施肥」。

  真菌園的管理十分認真,特別是那些專門擔任警衛工作的兵蟻,簡直不敢離開一寸,生怕外來蟻入室偷竊。一旦發現不速之客,它們個個勇猛異常,與入侵者展開殊死搏鬥。由於這一特性的存在,它們也成了蓋亞那印第安外科醫生做縫合手術時的好幫手。這些土著醫生先將病人的傷口對合,然後操縱兵蟻用其雙顎進行「縫合」,然後剪去蟻身,留下的蟻頭就會起羊腸線的作用,將傷口縫合得很緊密。

相關焦點

  • 切葉蟻: 病菌也拿我沒轍
    神奇的育菇術  這種神奇的螞蟻就是生活在美洲熱帶和副熱帶地區的切葉蟻。切葉蟻因其可以切割樹葉而得名,人們也曾錯誤地認為切割下的樹葉就是它們的食物,但其實它們食物獲得的過程要複雜的多,切割樹葉只是第一步。  切葉蟻與其它蟻類一樣,也是社會分工極強的群居動物。
  • 物種進化,切葉蟻——一個神奇的終極超個體動物
    而在美洲大陸生活的切葉蟻,就像是進化到了人類的農耕文明,有著明確分工的社會,還能自給自足的生活。切葉蟻,顧名思義,因為它們喜歡把樹葉切割成一片片的,然後舉著走路,所以才得到了這個名字。但切葉蟻切樹葉,不是為了自己吃,而是為了去養殖另外一種真菌,它們再靠吃真菌為生。所以,切葉蟻可以算是螞蟻裡的農民。再說得具體一點,是一群種蘑菇的農民。
  • 不要蟻后,到處漂流——刻紋稜胸切葉蟻
    年少無知的我去網上查找它的名字,常見螞蟻種類有它名,不過當時信息比較雜,蟻友都稱之為雙針稜胸切葉蟻,這個名字也出現了《中國螞蟻》(1995)上,不過03年就被認為是刻紋稜胸切葉蟻的異次名被取消了。這裡額外提一句,別誤會,雖然叫切葉蟻,但它們並不會切葉子,實際上它們整個分類家族:切葉蟻亞科會切葉子種蘑菇的只有少數幾個種,而切葉蟻亞科下面好幾個帶有切葉蟻字樣的屬,都不會切葉,同樣的,它們的稜胸切葉蟻屬——no!
  • 切葉蟻為何要切割葉子?研究發現並非為了食用,而是為了「耕種」
    今天要介紹的這種螞蟻雖然不會對人類造成直接的威脅,但如果它們出現在你家的後花園裡,那麼就要擔心它們會把後花園裡的所有樹葉都搬走,它們就是切葉蟻。相信很多朋友通過自然紀錄片都見過切葉蟻,這種螞蟻出現在人類的鏡頭面前時,通常都在切割葉子或者搬運葉子,這就是大部分切葉蟻一生的使命。
  • 切葉蟻身上發現首個生物礦物盔甲
    新的事實證明,切葉蟻要比我們之前想像的還要頑強。 一項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員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天然的甲殼。這種類似盔甲的塗層由鎂含量很高的方解石構成,這種塗層在之前只被發現存在於另一種生物結構中:海膽的牙齒,它可以磨碎石灰石。
  • 切葉蟻「堆肥」產生溫室氣體—新聞—科學網
    切葉蟻 切葉蟻以產生大量垃圾而聞名。事實上,這種螞蟻可以製造出浴缸大小、齊膝高的垃圾堆,裡面不僅有樹葉,還有螞蟻的糞便、細菌和死螞蟻。 現在,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巨大的垃圾堆也是溫室氣體的有力來源。 研究人員分析了哥斯大黎加西南部22個切葉蟻丘的氣體排放情況。他們發現,在這些「垃圾堆」潮溼、缺氧的環境中,細菌會產生大量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
  • 《地下蟻國》加入新生物 南美切葉蟻肆意啃食凌虐雨林
    近日,該作開發商宣布已經對遊戲進行了更新,此次更新加入了新生物「南美切葉蟻」和全新關卡。一起來看看吧~從此次預告片視頻來看,此次更新將加入雨林環境,2個全新關卡和多種新挑戰內容。這些切葉蟻能夠很完美的將葉子切除並進行搬運,大型的南美切葉蟻甚至可以與捕食者戰鬥。
  • 長沙海關首次截獲活體南美切葉蟻
    紅網時刻6月17日訊(記者 陳彥兵)6月15日,長沙海關所屬的長沙郵局海關從英國入境郵件中截獲43管活體螞蟻,經鑑定這批活體螞蟻為南美切葉蟻,該品種為長沙海關首次從我省國際郵件渠道截獲。經鑑定,這批活體螞蟻為南美切葉蟻。
  • 成都空港首次截獲德國切葉蟻
    經四川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鑑定,此次從入境快件中截獲的螞蟻為兩種,一種為子彈蟻,另一種為切葉蟻。切葉蟻為四川口岸首次截獲。在某些地區,切葉蟻被認為是破壞農作物的大害蟲,它們會破壞農作物,在地下做巢破壞路面和農場。它能在24小時內把一棵橘子樹完全破壞,切葉蟻的丟棄物中含有抑制農作物生長的物質,抑制作用能超過30天。
  • 老外作死挑戰,讓切葉蟻撕咬60秒,結果疼得齜牙咧嘴,鮮血直流?
    不過,有種蟻類卻非常不好惹,因為它們有著非常堅硬的牙齒,可以切開葉子甚至更堅硬的東西,你知道是哪種蟻類了嗎?沒錯,就是切葉蟻,它們的牙齒到底有多厲害呢?看看這位愛作死的老外就知道了,他想挑戰一下切葉蟻的牙齒,讓切葉蟻在自己的手指上撕咬60秒,結果會如何呢?老外還真是愛「作死」啊,是太閒了還是你們人太少了?
  • 音頻 | 聽故事 · 學語文 |《蟻棲樹為什麼不怕切葉蟻》
    一天,有一隻切葉蟻爬到了樹幹上。小樹問:「你來幹什麼?」切葉蟻傲慢地說:「我來切葉片。」小樹接著問:「你切葉片幹什麼?」「吃唄!」切葉蟻昂著頭說。「不可以!」小樹叫起來,「綠葉是我們的糧倉,我們靠它補充營養。」正在這時,刮來一陣大風,把切葉蟻從樹上吹了下來。
  • Pest Management Science|「推-拉」策略在切葉蟻治理中的應用
    切葉蟻(Leaf-cutting ants,LCAs)是南美地區最重要的林木害蟲之一,通過切割新鮮植物組織為其共生菌提供養分。目前,對於它們的控制,幾乎完全是通過使用限制使用的有毒誘餌進行的。切葉蟻是多食性或雜食性昆蟲,但是研究人員發現,其對特定植物種類的葉片表現出顯著的偏好性。
  • 收集葉片,用來種植蘑菇的螞蟻,能在24小時內剝光一棵樹
    大自然中,從來不缺少「超能力者」,切葉蟻就是其中一員,它們很有才華,富有創新精神,而且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切葉蟻,原產於南美洲、中美洲、墨西哥和美國南部的部分地區,在森林中蜿蜒曲折的葉片運輸,就是它們的傑作。
  • 切葉蟻的智商有多高?竟然比人類更早「搞農業」,搞得有模有樣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很多看起來毫不起眼的生物,事實上卻都蘊藏著巨大的研究價值,它們也都有著難以想像的「智慧」,比方說生活在南美洲熱帶叢林中的切葉蟻,它們就是一種非常奇怪的螞蟻,研究認為,切葉蟻掌握農業種植技術的時間,要遠比人類早很多。
  • 看世界系列 | 亞馬遜叢林探秘
    位於南美洲北部的亞馬遜是一座自然奇觀。這裡住著許多奇特的生物,比方說紅面禿猴和亞馬遜海牛。綿延數千哩的濃密森林隱藏著一段段關於適者生存的驚人故事。亞馬遜雨林節目第一集介紹一種為了捕食能躍出水面一公尺的魚,在洪水淹沒的森林中遊泳的犰狳,皮膚有劇毒的青蛙,捕食甲蟲能在一夜之間改變性別的花朵。
  • 4種最不可思議的螞蟻
    大家好,我是悟空百科本期內容讓我一起去看一下世界上4種最不可思議的螞蟻:一、紅林螞蟻:四、切葉蟻切葉蟻因其可以切割樹葉而得名切葉蟻因其可以切割樹葉而得名,人們也曾錯誤的認為樹葉就是它們的食物,但其實它們獲得食物的過程要複雜的多,切割樹葉只是第一步,成群結隊的工蟻將樹葉剪成大小不一的形狀之後,會排成整齊的長隊往巢穴搬運,這時園丁蟻便會在這些葉子上培育真菌,最終長出的蘑菇頂部會慢慢變硬,那裡則聚集了許多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就成為了切葉蟻的美食。
  • 首次在昆蟲「切葉蟻」身上發現礦物盔甲
    沒有盔甲的巨首芭切葉蟻(左)和有盔甲的巨首芭切葉蟻(右)。團隊在一種名為巨首芭切葉蟻的工蟻外骨骼上,發現覆蓋了一層富含鎂的方解石盔甲,這個盔甲隨蟻成長而增加硬度,甚至幾乎覆蓋全身。團隊又發現,擁有這副盔甲的工蟻,存活率比沒有盔甲的高,相信是因為盔甲能保護它們,不被金龜子綠僵菌這種致病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