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葉蟻身上發現首個生物礦物盔甲

2020-12-03 騰訊網

切葉蟻能夠種植真菌,最近科研人員在這種昆蟲的外骨骼上發現了一種新型生物礦物,它的作用類似盔甲。

攝影:EDUARD FLORIN NIGA / EDDIMAGE PHOTOGRAPHY

撰文:DOUGLAS MAIN

切葉蟻因其艱辛壯舉而得名:它們切碎樹葉,然後背上這些笨重的碎葉片(葉片看起來像比它們大很多倍的綠色旗幟)長途跋涉返回自己的領地。回到巢穴後,它們會繼續切割加工樹葉,為地下真菌養殖場提供養料。一路上,這些昆蟲要勇敢對抗各種捕食者,還要經常與其他螞蟻交戰。

新的事實證明,切葉蟻要比我們之前想像的還要頑強。

一項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員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天然的甲殼。這種類似盔甲的塗層由鎂含量很高的方解石構成,這種塗層在之前只被發現存在於另一種生物結構中:海膽的牙齒,它可以磨碎石灰石。

許多動物的骨骼和牙齒都有含鈣的礦物質,螃蟹和龍蝦等甲殼類動物的外殼和其他身體部位也有礦化的成分。但在這一發現之前,任何一種成年昆蟲中都未發現過方解石。

切葉蟻的盔甲能幫助它在與其他螞蟻的爭鬥中生存下來。

照片來源:EUGENIA OKONSKI,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切葉蟻的這種塗層是由成千上萬微小的片狀晶體構成的,能夠硬化外骨骼。11月24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這種「盔甲」有助於防止螞蟻在與其他螞蟻的戰鬥中失去四肢,抵禦真菌感染。

我們對切葉蟻實在太熟悉了,所以這一發現尤其令人驚訝。「關於切葉蟻的論文有成千上萬篇,」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進化生物學家、該研究的合著者Cameron Currie說。

「能在自然界被研究得最透徹的昆蟲中發現這種物質,我們真的很興奮,」他說。

儘管這篇論文只研究了切葉蟻這一個物種,但Currie和他的同事推測其他相關的螞蟻身上可能也有這種生物礦物。

巖石盔甲護身的螞蟻

早在人類或其直系祖先進化之前,也就是大約6000萬年前,切葉蟻就發明了自己的農業生產方式。這些地下真菌農場是一種共生關係的產物,這種共生關係既能為螞蟻幼蟲提供食物,又能保護真菌,而每一種螞蟻都有自己特有的真菌。

包括研究對象在內的近50種切葉蟻中,其中有一些還擁有一種共生菌,可以防止它們的真菌農場被其他有害真菌感染。這種微生物附著在年輕的工蟻身上,當它們蜿蜒穿過真菌農場時,細菌就會分泌化學物質,殺死入侵的真菌。

Currie實驗室的前博士後研究員李鴻傑(現在是中國寧波大學的研究員)開始研究這些細菌, 並很快對覆蓋在螞蟻外骨骼上的奇怪的微小晶體產生了興趣。他說服地質學家幫助他研究這些類似礦物的材料,使用包括電子顯微鏡在內的幾種成像技術來分析其構成。

2018年秋天的一個早晨,當李鴻傑拿到結果時,他欣喜若狂。因為結果顯示這種螞蟻身上覆蓋著一種以前在任何昆蟲中都沒有發現過的生物礦物。

「螞蟻身上有石頭,」李鴻傑說道。「我發現了巖石螞蟻!」

李鴻傑表示,切葉蟻身上的甲殼與礦物白雲巖的成分非常相似,只是硬度稍高。

和所有昆蟲一樣,螞蟻的外骨骼也是由甲殼質構成的,這種物質堅韌而富有彈性。為了觀察這一額外的生物層是否也起到了護甲作用,李鴻傑和同事們首先在實驗室裡飼養了兩種螞蟻,一種有生物礦物層,另一種沒有。(如果螞蟻在化蛹時就從蟻群中分離出來,並在某些條件下飼養,它們就不會形成礦物層)。然後他們做了幾個測試。

螞蟻大戰

其中一項實驗是在「螞蟻大戰」中讓這些螞蟻對抗一種體型稍大但關係密切的螞蟻。在一小時的戰鬥中,那些沒有礦物層的螞蟻失去的身體部位比「巖石螞蟻」多了3倍。

接下來,研究人員將這種昆蟲暴露在一種致病性真菌中,這種真菌可以感染螞蟻,並且與引起「類殭屍」行為的真菌種類有關。6天後,所有沒有礦物層的螞蟻都死了。但有生物層護甲的螞蟻死亡率只有50%。

另一項實驗表明,這些螞蟻外骨骼的硬度在含有生物礦物時比不含生物礦物時增加了兩倍多。

礦物層還會隨著螞蟻年齡的增長而增大。年輕的螞蟻傾向於照顧真菌園,不會面臨被其他螞蟻或捕食者攻擊的高風險,所以並不需要它。當它們開始在真菌園之外的世界覓食時,礦物層會比年輕時更厚,李鴻傑說道。

伊利諾伊大學的昆蟲學家Andrew Suarez表示,在昆蟲外骨骼中發現這種類型的礦物非常令人興奮,因為之前類似的礦物只在牙齒等更為孤立的特殊結構中發現過。

「這就像你的身體被(微小晶體組成的)牙釉質覆蓋一樣,」Suarez說,他並未參與這項研究。

「我很喜歡這篇論文,因為它發現了一些新的東西,昆蟲的生物礦化骨骼,」哈佛大學的生物專家Andrew Knoll說道。

「很多節肢動物的外骨骼都是由碳酸鈣構成的,比如螃蟹、龍蝦和已經滅絕的三葉蟲,但這種結構擴展到完全的陸地昆蟲中真的讓人覺得很有趣。」

未被發現的盔甲

科學家們還表示,這類生物晶體在未來可能會在製造業中得到應用,比如塗層或能夠增強各種材料強度或防止腐蝕的納米晶體的製造。

目前的重點是了解這些礦物質在螞蟻身上所發揮的作用,並觀察它們身上是否還有其他尚未發現的盔甲和生物礦物。

Currie認為這是有可能的。「如果你不了解這個物種的生物組成,這對99.9%很少或根本沒有得到研究的昆蟲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譯者:陌上花開)

相關焦點

  • 首次在昆蟲「切葉蟻」身上發現礦物盔甲
    沒有盔甲的巨首芭切葉蟻(左)和有盔甲的巨首芭切葉蟻(右)。(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美國威斯康辛州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生物研究團隊,周二(24日)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報告,指他們在一種螞蟻身上發現生物礦物身體盔甲,是首次在昆蟲世界發現這類常見於甲殼類生物和海洋生物的盔甲。團隊在一種名為巨首芭切葉蟻的工蟻外骨骼上,發現覆蓋了一層富含鎂的方解石盔甲,這個盔甲隨蟻成長而增加硬度,甚至幾乎覆蓋全身。
  • 美國科學家在昆蟲世界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美國科學家在昆蟲世界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科技日報 | 2020-12-01 09:43:16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 首個被「礦物」包圍的生物被發現,真正的身披盔甲,可惜是害蟲
    據報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在英國的《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在昆蟲世界裡,發現了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次發現對於研究生物演化來說,意義重大。在自然界中,科學家們此前只有在甲殼類動物的身上,比方說龍蝦等海洋生物的身上發現了這種生物礦物骨骼,而且分布的位置也都不同,有一些長在生物的牙齒上,也有一些長在它們的軟殼上。不過,這種生物礦物沉澱,一般都是為了對生物進行保護,比方說對於軟殼動物來說,硬硬的生物礦物身體盔甲,可以幫助它們抵禦外界的傷害。
  • 昆蟲世界發現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的工蟻,盔甲可保護後者免受襲擊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該論文稱,這種裝甲在海洋生物中大量存在,但在一種切葉蟻身上發現這種盔甲或對科學家理解盔甲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並能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國際最新研究:昆蟲世界發現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的工蟻,盔甲可保護後者免受襲擊。圖片來自Caitlin M. Carlson。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 昆蟲生物礦物盔甲首次發現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發現也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昆蟲世界(切葉蟻A. echinatior)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昆蟲世界(切葉蟻A. echinatior)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CAITLINCARLSON / AFP)(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發現也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昆蟲生物礦物盔甲首次發現 對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A. echinatior」切葉蟻,而後者工蟻身上有一層富鎂方解石盔甲,保護它們免受襲擊。Carlson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發現也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昆蟲生物礦物盔甲首次發現,對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科學家認為,不可溶的鈣鹽,譬如碳酸鹽和磷酸鹽應是廣泛存在於整個生物世界,其許多種沉澱物被用作支撐結構或者是硬組織,進而部分才會出現在動物的骨骼或其他堅硬部位上。生物礦物骨骼的演化從逾5.5億年前就開始了,但人們此前只在甲殼類動物身上發現了這種盔甲,如龍蝦等海洋動物,在此次研究之前,在昆蟲中還從來沒見過。
  • 國際最新研究:在昆蟲中發現礦物盔甲
    【國際最新研究:在昆蟲中發現礦物盔甲】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該論文稱,這種裝甲在海洋生物中大量存在,但在一種切葉蟻身上發現這種盔甲或對科學家理解盔甲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並能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據了解,生物礦物骨骼的演化從逾5.5億年前就開始了。人們在甲殼類動物身上發現了這種盔甲,如龍蝦等海洋動物,但之前在昆蟲中從來沒見過。
  • 科學網—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
    切葉蟻工蟻(左)身上有一層富鎂方解石「盔甲」,保護它們免受對手(右)襲擊。圖片來源:Caitlin M.Carlson 本報訊(記者馮麗妃)寧波大學植物病毒學領域研究員李鴻傑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者合作,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首個昆蟲生物礦物盔甲。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
  • 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新聞—科學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切葉蟻工蟻Acromyrmex echinatior,而後者主要工蟻身上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保護它們免受襲擊。圖片來自Caitlin M.
  • 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
    本報訊(記者馮麗妃)寧波大學植物病毒學領域研究員李鴻傑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者合作,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首個昆蟲生物礦物盔甲。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生物礦物骨骼的演化從距今5.5億年前就開始了,許多動物的骨骼和牙齒都有含鈣的礦物質,螃蟹和龍蝦等甲殼類動物的外殼和其他身體部位也有礦化的成分。但在此之前,任何一種成年昆蟲中都未發現過方解石。科研人員發現,切葉蟻外骨骼上類似盔甲的塗層是由成千上萬微小的片狀晶體構成的,能夠硬化外骨骼。它們的化學成分是鎂含量很高的方解石。「盔甲」會隨著切葉蟻的成熟而增加硬度,並近乎覆蓋全身。
  • 切葉蟻的智商有多高?竟然比人類更早「搞農業」,搞得有模有樣
    比人類更早「搞農業」的切葉蟻在動物界中,會「搞農業」的物種是極其罕見的,但是,在切葉蟻的身上,卻真實發生。切葉蟻是如何種植「農作物」的呢?研究者表示,切葉蟻分工明確,每天負責種植工作的工蟻,會成群外出切割樹葉作為「種子」運回到自己的巢穴,然後將這些樹葉處理後種子,用來培育蟻后帶來的菌種,之後,等到真菌生長出來,這就是它們的主要食物之一了。
  • 切葉蟻: 病菌也拿我沒轍
    神奇的育菇術  這種神奇的螞蟻就是生活在美洲熱帶和副熱帶地區的切葉蟻。切葉蟻因其可以切割樹葉而得名,人們也曾錯誤地認為切割下的樹葉就是它們的食物,但其實它們食物獲得的過程要複雜的多,切割樹葉只是第一步。  切葉蟻與其它蟻類一樣,也是社會分工極強的群居動物。
  • 物種進化,切葉蟻——一個神奇的終極超個體動物
    而在美洲大陸生活的切葉蟻,就像是進化到了人類的農耕文明,有著明確分工的社會,還能自給自足的生活。切葉蟻,顧名思義,因為它們喜歡把樹葉切割成一片片的,然後舉著走路,所以才得到了這個名字。但切葉蟻切樹葉,不是為了自己吃,而是為了去養殖另外一種真菌,它們再靠吃真菌為生。所以,切葉蟻可以算是螞蟻裡的農民。再說得具體一點,是一群種蘑菇的農民。
  • 神奇發現|巨齒鯊也有育兒所,飢餓的毛毛蟲更愛打架
    ●●● 切葉蟻:超強「盔甲勇士」 Mysterious Nature 科學家很早就知道,動物會用「礦物盔甲」來保護自己,
  • 成都空港首次截獲德國切葉蟻
    經四川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鑑定,此次從入境快件中截獲的螞蟻為兩種,一種為子彈蟻,另一種為切葉蟻。切葉蟻為四川口岸首次截獲。在某些地區,切葉蟻被認為是破壞農作物的大害蟲,它們會破壞農作物,在地下做巢破壞路面和農場。它能在24小時內把一棵橘子樹完全破壞,切葉蟻的丟棄物中含有抑制農作物生長的物質,抑制作用能超過30天。
  • 音頻 | 聽故事 · 學語文 |《蟻棲樹為什麼不怕切葉蟻》
    一天,有一隻切葉蟻爬到了樹幹上。小樹問:「你來幹什麼?」切葉蟻傲慢地說:「我來切葉片。」小樹接著問:「你切葉片幹什麼?」「吃唄!」切葉蟻昂著頭說。「不可以!」小樹叫起來,「綠葉是我們的糧倉,我們靠它補充營養。」正在這時,刮來一陣大風,把切葉蟻從樹上吹了下來。
  • 長沙海關首次截獲活體南美切葉蟻
    紅網時刻6月17日訊(記者 陳彥兵)6月15日,長沙海關所屬的長沙郵局海關從英國入境郵件中截獲43管活體螞蟻,經鑑定這批活體螞蟻為南美切葉蟻,該品種為長沙海關首次從我省國際郵件渠道截獲。經鑑定,這批活體螞蟻為南美切葉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