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最新研究:在昆蟲中發現礦物盔甲

2020-11-25 光明網

【國際最新研究:在昆蟲中發現礦物盔甲】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該論文稱,這種裝甲在海洋生物中大量存在,但在一種切葉蟻身上發現這種盔甲或對科學家理解盔甲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並能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據了解,生物礦物骨骼的演化從逾5.5億年前就開始了。人們在甲殼類動物身上發現了這種盔甲,如龍蝦等海洋動物,但之前在昆蟲中從來沒見過。 根據論文通訊作者、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卡梅隆·柯裡(Cameron Currie)和同事的研究,一種的切葉蟻工蟻的外骨骼上覆蓋了一層富含鎂的方解石盔甲。他們發現,這個盔甲會隨著切葉蟻的成熟而生長,增加它們的外骨骼硬度,並近乎覆蓋整個身體。 他們還觀察到,有生物礦物外骨骼的工蟻在遇到巨首芭切葉蟻時,存活的可能性比沒有生物礦物外骨骼的工蟻更大;這種盔甲還有助於保護它們不被金龜子綠僵菌這種致病真菌感染。 論文作者總結認為,在一種研究較為透徹的昆蟲物種中發現這種盔甲,說明它比之前認為得更加普遍。(中新網,TY)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國際最新研究:昆蟲世界發現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的工蟻,盔甲可保護後者免受襲擊。圖片來自Caitlin M. Carlson。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 最新研究!昆蟲世界發現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的工蟻,盔甲可保護後者免受襲擊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該論文稱,這種裝甲在海洋生物中大量存在,但在一種切葉蟻身上發現這種盔甲或對科學家理解盔甲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並能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昆蟲生物礦物盔甲首次發現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發現也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美國科學家在昆蟲世界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美國科學家在昆蟲世界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科技日報 | 2020-12-01 09:43:16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 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
    本報訊(記者馮麗妃)寧波大學植物病毒學領域研究員李鴻傑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者合作,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首個昆蟲生物礦物盔甲。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生物礦物骨骼的演化從距今5.5億年前就開始了,許多動物的骨骼和牙齒都有含鈣的礦物質,螃蟹和龍蝦等甲殼類動物的外殼和其他身體部位也有礦化的成分。但在此之前,任何一種成年昆蟲中都未發現過方解石。科研人員發現,切葉蟻外骨骼上類似盔甲的塗層是由成千上萬微小的片狀晶體構成的,能夠硬化外骨骼。它們的化學成分是鎂含量很高的方解石。「盔甲」會隨著切葉蟻的成熟而增加硬度,並近乎覆蓋全身。
  • 科學網—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
    切葉蟻工蟻(左)身上有一層富鎂方解石「盔甲」,保護它們免受對手(右)襲擊。圖片來源:Caitlin M.Carlson 本報訊(記者馮麗妃)寧波大學植物病毒學領域研究員李鴻傑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者合作,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首個昆蟲生物礦物盔甲。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
  • 昆蟲生物礦物盔甲首次發現,對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生物礦物骨骼的演化從逾5.5億年前就開始了,但人們此前只在甲殼類動物身上發現了這種盔甲,如龍蝦等海洋動物,在此次研究之前,在昆蟲中還從來沒見過。根據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科學家卡梅隆·庫裡及其同事的研究報告,他們此次在名為「A. echinatior」的切葉蟻工蟻的外骨骼上,發現覆蓋了一層富含鎂的方解石盔甲。
  • 昆蟲生物礦物盔甲首次發現 對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Carlson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發現也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新聞—科學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切葉蟻工蟻Acromyrmex echinatior,而後者主要工蟻身上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保護它們免受襲擊。圖片來自Caitlin M.
  • 首次在昆蟲「切葉蟻」身上發現礦物盔甲
    沒有盔甲的巨首芭切葉蟻(左)和有盔甲的巨首芭切葉蟻(右)。(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美國威斯康辛州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生物研究團隊,周二(24日)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報告,指他們在一種螞蟻身上發現生物礦物身體盔甲,是首次在昆蟲世界發現這類常見於甲殼類生物和海洋生物的盔甲。團隊在一種名為巨首芭切葉蟻的工蟻外骨骼上,發現覆蓋了一層富含鎂的方解石盔甲,這個盔甲隨蟻成長而增加硬度,甚至幾乎覆蓋全身。
  • 昆蟲世界(切葉蟻A. echinatior)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昆蟲世界(切葉蟻A. echinatior)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CAITLINCARLSON / AFP)(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發現也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首個被「礦物」包圍的生物被發現,真正的身披盔甲,可惜是害蟲
    據報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在英國的《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在昆蟲世界裡,發現了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次發現對於研究生物演化來說,意義重大。通過化石研究,最早出現生物礦物身體盔甲的動物,早在5.5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海洋之中了,那麼,除了海洋生物,自然界中是否還有其它生物也擁有這個技能呢?
  • 切葉蟻身上發現首個生物礦物盔甲
    一路上,這些昆蟲要勇敢對抗各種捕食者,還要經常與其他螞蟻交戰。 新的事實證明,切葉蟻要比我們之前想像的還要頑強。 一項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員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天然的甲殼。這種類似盔甲的塗層由鎂含量很高的方解石構成,這種塗層在之前只被發現存在於另一種生物結構中:海膽的牙齒,它可以磨碎石灰石。
  • 中國科學家最新研究建立中華盔甲魚類新屬種
    郭肖聰 繪圖 中新網北京5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通過對江西修水志留系(約4.3億年前)西坑組發現的中華盔甲魚類新材料深入研究,建立了中華盔甲魚科一新屬「裂吻魚屬」,並建立新屬下的一新種「石盤裂吻魚」。
  • 河南發現自然界的神秘物質,國際礦物種類中河南籍成員達到4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譚勇 通訊員 周強 楊爭明1月11日,從省地礦局傳來喜訊,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曲凱研究團隊在桐柏發現並命名的自然界新礦物——空鋅銀黝銅礦近日正式獲得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批准,新礦物全型標本已館藏於中國地質博物館。
  • 天津科研團隊發現自然界新礦物 獲國際礦物學協會批准
    內容提要:從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獲悉,由該中心曲凱研究團隊發現並命名的自然界新礦物──空鋅銀黝銅礦近日經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全票通過,獲得正式批准。天津北方網訊:從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獲悉,由該中心曲凱研究團隊發現並命名的自然界新礦物──空鋅銀黝銅礦近日經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全票通過,獲得正式批准。這種新礦物的發現不僅增加了自然界礦物種類,提升了我國在礦物學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同時也為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界新礦物提供了重要依據。空鋅銀黝銅礦全型標本現館藏於中國地質博物館。
  • 研究發現天然高壓新礦物「毛河光礦」—新聞—科學網
    研究發現天然高壓新礦物「毛河光礦」   記者從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獲悉,該所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陳鳴團隊和上海高壓先進科研中心的科研人員合作發現了一種天然高壓新礦物——毛河光礦(maohokite)。
  • 以色列寶石中發現的新礦物
    近日,以色列某珠寶公司宣稱他們找到了一種特殊的藍寶石,通過研究證實,該寶石的內部存在一種新型礦物質。
  • 我國科學家發現礦物可進行「光合作用」
    近期北京大學課題組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暴露在陽光下的地表無機礦物也可吸收並轉化太陽能,從而發生礦物的「光合作用」。這項研究成果近日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全文在線發表。  國際礦物學協會第一副主席、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魯安懷介紹,研究團隊通過對我國北方戈壁、沙漠以及南方喀斯特和紅壤等典型地貌中巖石和土壤樣品的系統觀測分析,發現直接暴露在太陽光下的巖石和土壤顆粒體表面普遍被一層黑色的「礦物膜」所覆蓋。「礦物膜」的厚度從數十納米到上百微米不等,富含水鈉錳礦、針鐵礦、赤鐵礦等天然半導體礦物,呈現出「膜」狀結構構造特徵。
  • 外媒:歐洲科學家在月球隕石中發現新礦物
    據埃菲社柏林11月2日報導,柏林自然博物館周一稱,一個歐洲科學家團隊在月球隕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礦物,這一罕見發現可以更好地幫助理解小行星撞擊對月球的影響。該礦物在2014年在西撒哈拉找到的名為「Oued Awlitis 001」的月球隕石中被發現。這一最新發現已發表在專業期刊《美國礦物學家》上。「這項發現對於研究月球形成歷史和地球內部的一些演變過程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