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生物礦物盔甲首次發現

2020-11-27 今日科學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發現也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所謂的生物礦物,是指動植物體內的無機礦物材料——骨、牙、軟體動物殼、植物維管束等。對於動物來說,經過20億年物競天擇的優化,生物體結構幾乎是完美無缺的,動物的生物礦物則一般會在特定生物條件下形成,其具有特殊的高級結構和組裝方式,可作為一種生物器官。

科學家認為,不可溶的鈣鹽,譬如碳酸鹽和磷酸鹽應是廣泛存在於整個生物世界,其許多種沉澱物被用作支撐結構或者是硬組織,進而部分才會出現在動物的骨骼或其他堅硬部位上。

生物礦物骨骼的演化從逾5.5億年前就開始了,但人們此前只在甲殼類動物身上發現了這種盔甲,如龍蝦等海洋動物,在此次研究之前,在昆蟲中還從來沒見過。

根據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科學家卡梅隆·庫裡及其同事的研究報告,他們此次在名為「A. echinatior」的切葉蟻工蟻的外骨骼上,發現覆蓋了一層富含鎂的方解石盔甲。研究團隊發現,這個盔甲會隨著切葉蟻的成熟而生長,增加它們的外骨骼硬度,並近乎覆蓋整個身體。

研究人員觀察到,有生物礦物外骨骼的工蟻在遇到巨首芭切葉蟻時,存活的可能性比沒有生物礦物外骨骼的工蟻更大。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最大的一種,當它攻擊「A. echinatior」切葉蟻時,後者工蟻身上的一層富鎂方解石盔甲可保護它們免受襲擊。此外,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盔甲還有助於保護它們不被金龜子綠僵菌這種致病真菌感染。

研究團隊認為,在一種人們已經研究較為透徹的昆蟲物種中,新發現了這種盔甲,說明我們對自然界的認知還遠遠不夠,同時,也說明生物礦物身體盔甲比人們之前認為得更加普遍。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首次在昆蟲「切葉蟻」身上發現礦物盔甲
    沒有盔甲的巨首芭切葉蟻(左)和有盔甲的巨首芭切葉蟻(右)。(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美國威斯康辛州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生物研究團隊,周二(24日)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報告,指他們在一種螞蟻身上發現生物礦物身體盔甲,是首次在昆蟲世界發現這類常見於甲殼類生物和海洋生物的盔甲。團隊在一種名為巨首芭切葉蟻的工蟻外骨骼上,發現覆蓋了一層富含鎂的方解石盔甲,這個盔甲隨蟻成長而增加硬度,甚至幾乎覆蓋全身。
  • 昆蟲生物礦物盔甲首次發現,對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發現也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所謂的生物礦物,是指動植物體內的無機礦物材料——骨、牙、軟體動物殼、植物維管束等。對於動物來說,經過20億年物競天擇的優化,生物體結構幾乎是完美無缺的,動物的生物礦物則一般會在特定生物條件下形成,其具有特殊的高級結構和組裝方式,可作為一種生物器官。
  • 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
    本報訊(記者馮麗妃)寧波大學植物病毒學領域研究員李鴻傑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者合作,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首個昆蟲生物礦物盔甲。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生物礦物骨骼的演化從距今5.5億年前就開始了,許多動物的骨骼和牙齒都有含鈣的礦物質,螃蟹和龍蝦等甲殼類動物的外殼和其他身體部位也有礦化的成分。但在此之前,任何一種成年昆蟲中都未發現過方解石。科研人員發現,切葉蟻外骨骼上類似盔甲的塗層是由成千上萬微小的片狀晶體構成的,能夠硬化外骨骼。它們的化學成分是鎂含量很高的方解石。「盔甲」會隨著切葉蟻的成熟而增加硬度,並近乎覆蓋全身。
  • 昆蟲生物礦物盔甲首次發現 對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Carlson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發現也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科學網—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
    切葉蟻工蟻(左)身上有一層富鎂方解石「盔甲」,保護它們免受對手(右)襲擊。圖片來源:Caitlin M.Carlson 本報訊(記者馮麗妃)寧波大學植物病毒學領域研究員李鴻傑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者合作,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首個昆蟲生物礦物盔甲。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
  • 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新聞—科學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切葉蟻工蟻Acromyrmex echinatior,而後者主要工蟻身上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保護它們免受襲擊。圖片來自Caitlin M.
  • 美國科學家在昆蟲世界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美國科學家在昆蟲世界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科技日報 | 2020-12-01 09:43:16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 國際最新研究:在昆蟲中發現礦物盔甲
    【國際最新研究:在昆蟲中發現礦物盔甲】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該論文稱,這種裝甲在海洋生物中大量存在,但在一種切葉蟻身上發現這種盔甲或對科學家理解盔甲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並能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據了解,生物礦物骨骼的演化從逾5.5億年前就開始了。人們在甲殼類動物身上發現了這種盔甲,如龍蝦等海洋動物,但之前在昆蟲中從來沒見過。
  • 昆蟲世界發現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的工蟻,盔甲可保護後者免受襲擊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該論文稱,這種裝甲在海洋生物中大量存在,但在一種切葉蟻身上發現這種盔甲或對科學家理解盔甲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並能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國際最新研究:昆蟲世界發現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的工蟻,盔甲可保護後者免受襲擊。圖片來自Caitlin M. Carlson。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 昆蟲世界(切葉蟻A. echinatior)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昆蟲世界(切葉蟻A. echinatior)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CAITLINCARLSON / AFP)(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發現也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首個被「礦物」包圍的生物被發現,真正的身披盔甲,可惜是害蟲
    據報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在英國的《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在昆蟲世界裡,發現了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次發現對於研究生物演化來說,意義重大。在自然界中,科學家們此前只有在甲殼類動物的身上,比方說龍蝦等海洋生物的身上發現了這種生物礦物骨骼,而且分布的位置也都不同,有一些長在生物的牙齒上,也有一些長在它們的軟殼上。不過,這種生物礦物沉澱,一般都是為了對生物進行保護,比方說對於軟殼動物來說,硬硬的生物礦物身體盔甲,可以幫助它們抵禦外界的傷害。
  • 切葉蟻身上發現首個生物礦物盔甲
    一路上,這些昆蟲要勇敢對抗各種捕食者,還要經常與其他螞蟻交戰。 新的事實證明,切葉蟻要比我們之前想像的還要頑強。 一項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員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天然的甲殼。這種類似盔甲的塗層由鎂含量很高的方解石構成,這種塗層在之前只被發現存在於另一種生物結構中:海膽的牙齒,它可以磨碎石灰石。
  • 鞘翅目系列:盔甲帝國
    鞘翅目是昆蟲綱乃至世界的第一大目,作為佔據著全球動物物種的四分之一的巨大家族。它們有著大顎、犄角、社會性、甚至能發出光和製造爆炸。
  • 日本實現全球首次海底礦物大量開採,有望成為資源生產國
    日本實現全球首次海底礦物大量開採,有望成為資源生產國 澎湃新聞記者 韓聲江 綜合報導 2017-09-27 16:09 來源:澎湃新聞
  • 安徽首次發現世界最大水生昆蟲 還發現中國最大蜻蜓種類(圖)
    近日,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秘書長虞磊帶領滁州學院學生進行暑期動物學野外實習時,在黃山無意間捕捉到這隻越中巨齒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生昆蟲,也是首次在安徽境內被發現。》》》閱讀推薦:合肥一居民樓樓道內存放大量乙醇燃料 住戶們憂心忡忡(組圖)安徽首次發現世界最大水生昆蟲「好大呀!」7月10日,江淮晨報記者見到了這隻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水生昆蟲——越中巨齒蛉。初次見到它,著實被它的「巨大」嚇了一跳。
  • 韓首次在獨島發現15種瀕危生物 包括松雀鷹等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1月13日報導,韓國大邱地方環境廳調查發現,獨島(日稱:竹島)棲息著包括2級瀕危物種松雀鷹等7種鳥類及可攜帶出國的尖突水龜蟲等8種昆蟲。大邱地方環境廳去年4-10月進行的《2014年獨島生態界監測》顯示,首次在獨島發現了日本松雀鷹、針尾鴨、鸊鷉、黃鸝和柳鶯等7種鳥類。
  • 非洲最奇特的蟋蟀,不僅身穿「盔甲」,還是幼鳥的「天敵」
    蟋蟀雖然是一種較為兇猛的昆蟲,但大多數蟋蟀在面對鳥類時,依舊沒有還手之力,畢竟鳥類正是昆蟲的天敵。不過在非洲,就有著一種非常奇特的蟋蟀,不僅身穿「盔甲」,還是幼鳥的「天敵」,究竟是什麼生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種蟋蟀的名字,叫做披甲樹螽,是一種主要生活在非洲的昆蟲。
  •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礦物碲鎢礦
    ■趣圖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李國武教授發現的新礦物碲鎢礦(Tewite),日前獲得國際礦物學會礦物分類及新礦物命名委員會的正式批准,批准號為IMA2014-053。
  • 中國發現世界已知最大昆蟲:仿佛外星生物
    5月7日消息,在人們的印象中,昆蟲一般是一種比較微小的生物,然而昆蟲界也誕生了很多「巨無霸」。最近,中國廣西柳州發現的一種竹節蟲被評定為世界上最長的昆蟲,長度達到62.4釐米。時間要追溯到2014年,華希昆蟲博物館在廣西柳州附近一處海拔1200米的山區燈誘採集昆蟲,突然發現不遠處有個細長的黑影正在向燈光移動,高級生物工程師趙力走過去查看,眼前的一幕卻讓他目瞪口呆,因為他看到了一隻仿佛來自外星的巨大昆蟲,不僅身材細長,還擁有堪比身體長度的長腳,他很快意識到這是一種他從未見過的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