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被「礦物」包圍的生物被發現,真正的身披盔甲,可惜是害蟲

2020-12-05 三體使者

據報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在英國的《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在昆蟲世界裡,發現了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次發現對於研究生物演化來說,意義重大。



什麼是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簡單來說,就是在生物的體內,出現了無機礦物質材料,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會出現這種「生物礦物骨骼」,一般來說,只有一些特殊的生物才有,而且它們擁有「生物礦物骨骼」,也是經過了漫長的演化才擁有的。

在自然界中,科學家們此前只有在甲殼類動物的身上,比方說龍蝦等海洋生物的身上發現了這種生物礦物骨骼,而且分布的位置也都不同,有一些長在生物的牙齒上,也有一些長在它們的軟殼上。

不過,這種生物礦物沉澱,一般都是為了對生物進行保護,比方說對於軟殼動物來說,硬硬的生物礦物身體盔甲,可以幫助它們抵禦外界的傷害。

通過化石研究,最早出現生物礦物身體盔甲的動物,早在5.5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海洋之中了,那麼,除了海洋生物,自然界中是否還有其它生物也擁有這個技能呢?



神奇的切葉蟻

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在過去多年的時間裡,一直從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的研究,前段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竟然在一種名為「切葉蟻」的昆蟲身上,發現了這種「裝置」,這也是除了海洋生物之外,首次在昆蟲界發現生物礦物身體盔甲的身影。

什麼是切葉蟻呢?它們是一種生活在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奇怪螞蟻物種,從名字上來看,它們似乎主要食物來源是樹葉,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樹葉只是它們的「種子」,它們將樹葉切割後帶回自己的巢穴,然後將樹葉種植起來,一直到樹葉上長出真菌後,這些真菌才是它們的主要食物。



雖然看起來似乎這種螞蟻人畜無害的,但事實上由於它們會破壞農作物,所以對於南美洲當地的農民來說,切葉蟻也是他們最討厭的的一種害蟲。

現代研究認為,切葉蟻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它們不僅等級分明,而且它們甚至還比人類更早掌握「種植技術」,要知道,在自然界中,明明尋找可以食用的真菌,要比通過樹葉來種植容易,但是切葉蟻仍然選擇「自給自足」。



切葉蟻的生物礦物盔甲長什麼樣子呢?研究者表示,它覆蓋在切葉蟻的身體表面,主要材質是富含大量鎂元素的方解石,在切葉蟻幼蟲的時候就出現了,伴隨著切葉蟻整個生長周期,一直到切葉蟻成蟲後,變得更加堅硬,而且覆蓋了它們的全部身體。

為何切葉蟻會長這種奇怪的生物礦物身體盔甲?研究者認為,這或許是自我保護的一種。因為切葉蟻是需要「搞農業種植」的,不過在種植的過程中,除了可以使用的真菌外,還有一些致病真菌會出現,而切葉蟻的生物礦物盔甲,主要作用就是為了保護它們,避免受到致病真菌的傷害。



新發現意味著什麼?

說起對自然界的研究,事實上對於昆蟲界的研究,已經比較詳細了,但是,卻仍然不斷有新的發現傳來,這對於研究者來說,意味著自然界中還有很多未解之謎等待著被我們發現,同時,也說明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要遠比我們想像中神奇。

拿這次在切葉蟻身上發現生物礦物身體盔甲來說,很可能其它昆蟲身上也存在這種「裝置」,當然,日後還可能在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等身上都發現類似的生物礦物成分。

同時,了解和研究生物身上的無機礦物質成分來歷,也可以搞清楚許多物種的演化之謎,這對於梳理地球生物演化史來說,也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



回溯地球生物演化,從40多億年前第一個生命出現,到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後多門類物種「一夜間現身」,再到魚類上岸變成兩棲動物、爬行動物,之後爬行動物演化成為鳥類、哺乳類動物,一直到200萬年前人類的出現,地球生物演化無論是哪一個階段,都充滿神奇。

希望未來可以通過人類科學的不斷發展,有一天徹底揭開所有的謎團,可以搞清楚地球真實的生物起源和演化之謎,一次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美國科學家在昆蟲世界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美國科學家在昆蟲世界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科技日報 | 2020-12-01 09:43:16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 昆蟲世界發現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的工蟻,盔甲可保護後者免受襲擊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該論文稱,這種裝甲在海洋生物中大量存在,但在一種切葉蟻身上發現這種盔甲或對科學家理解盔甲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並能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昆蟲生物礦物盔甲首次發現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發現也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國際最新研究:昆蟲世界發現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的工蟻,盔甲可保護後者免受襲擊。圖片來自Caitlin M. Carlson。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 昆蟲世界(切葉蟻A. echinatior)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昆蟲世界(切葉蟻A. echinatior)發現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CAITLINCARLSON / AFP)(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發現也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切葉蟻身上發現首個生物礦物盔甲
    一項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員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天然的甲殼。這種類似盔甲的塗層由鎂含量很高的方解石構成,這種塗層在之前只被發現存在於另一種生物結構中:海膽的牙齒,它可以磨碎石灰石。 許多動物的骨骼和牙齒都有含鈣的礦物質,螃蟹和龍蝦等甲殼類動物的外殼和其他身體部位也有礦化的成分。
  • 昆蟲生物礦物盔甲首次發現 對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Carlson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發現也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昆蟲生物礦物盔甲首次發現,對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最新發現,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種盔甲此前只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但現在在一種昆蟲身上發現,令科學家們非常驚訝。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發現也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所謂的生物礦物,是指動植物體內的無機礦物材料——骨、牙、軟體動物殼、植物維管束等。對於動物來說,經過20億年物競天擇的優化,生物體結構幾乎是完美無缺的,動物的生物礦物則一般會在特定生物條件下形成,其具有特殊的高級結構和組裝方式,可作為一種生物器官。
  • 國際最新研究:在昆蟲中發現礦物盔甲
    【國際最新研究:在昆蟲中發現礦物盔甲】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該論文稱,這種裝甲在海洋生物中大量存在,但在一種切葉蟻身上發現這種盔甲或對科學家理解盔甲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並能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據了解,生物礦物骨骼的演化從逾5.5億年前就開始了。人們在甲殼類動物身上發現了這種盔甲,如龍蝦等海洋動物,但之前在昆蟲中從來沒見過。
  • 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
    本報訊(記者馮麗妃)寧波大學植物病毒學領域研究員李鴻傑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者合作,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首個昆蟲生物礦物盔甲。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生物礦物骨骼的演化從距今5.5億年前就開始了,許多動物的骨骼和牙齒都有含鈣的礦物質,螃蟹和龍蝦等甲殼類動物的外殼和其他身體部位也有礦化的成分。但在此之前,任何一種成年昆蟲中都未發現過方解石。科研人員發現,切葉蟻外骨骼上類似盔甲的塗層是由成千上萬微小的片狀晶體構成的,能夠硬化外骨骼。它們的化學成分是鎂含量很高的方解石。「盔甲」會隨著切葉蟻的成熟而增加硬度,並近乎覆蓋全身。
  • 科學網—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
    切葉蟻工蟻(左)身上有一層富鎂方解石「盔甲」,保護它們免受對手(右)襲擊。圖片來源:Caitlin M.Carlson 本報訊(記者馮麗妃)寧波大學植物病毒學領域研究員李鴻傑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者合作,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首個昆蟲生物礦物盔甲。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
  • 首次在昆蟲「切葉蟻」身上發現礦物盔甲
    沒有盔甲的巨首芭切葉蟻(左)和有盔甲的巨首芭切葉蟻(右)。(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美國威斯康辛州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生物研究團隊,周二(24日)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報告,指他們在一種螞蟻身上發現生物礦物身體盔甲,是首次在昆蟲世界發現這類常見於甲殼類生物和海洋生物的盔甲。團隊在一種名為巨首芭切葉蟻的工蟻外骨骼上,發現覆蓋了一層富含鎂的方解石盔甲,這個盔甲隨蟻成長而增加硬度,甚至幾乎覆蓋全身。
  • 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新聞—科學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切葉蟻工蟻Acromyrmex echinatior,而後者主要工蟻身上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保護它們免受襲擊。圖片來自Caitlin M.
  • 男童患罕見病 身披「盔甲」腿長「豪豬刺」(圖)
    十歲男童 身披「厚盔甲」腿長「豪豬刺」  作者: 任珊珊  本報訊 (記者任珊珊攝影報導)十歲男童「小尾巴」皮膚死皮不能脫落,身披「厚盔甲」,腿長「豪豬刺」。  半歲起被「不死皮」包圍  福建男孩「小尾巴」從半歲時屁股皮膚開始變厚,洗澡時也搓不下來。隨著年紀的增長,症狀漸漸蔓延到全身,下半身尤其嚴重。到三歲時,他的雙腿就像包裹了一層厚厚的土黃色泥巴。據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所長張錫寶教授介紹,最嚴重時,「小尾巴」小腿上的皮厚度達4釐米,大腿處的皮呈針狀突起,長2釐米,「就像一根根豪豬刺。」
  • 身披盔甲的恐龍,卻是食草動物!它的死因讓人不可思議
    ,通過研究,最終確認是甲龍的化石,而且化石是非常完整的,可以說,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世界上最完整的甲龍化石,那麼,在漫長的時間裡,它是如何保持完整的呢?和很多恐龍是兩足行走不同,甲龍是四足行走的,它們身上擁有著堅硬厚實的「盔甲」,讓它們看起來非常高大威猛。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會覺得,甲龍事實上是一種肉食性恐龍,畢竟它們的外形看起來還是很唬人的,不過事實上,甲龍並不是肉食性恐龍,它們是不折不扣的食草動物。
  • 以鐵當外殼的蝸牛,發現至今不到20年,全世界只有一個地方看得到
    鐵殼蝸牛是在2003年首次發現的,它們的生存區域只有兩個足球場那麼大,全世界只在印度洋深海熱液噴口附近發現過它們的棲息地。發現至今的16年裡,沒有在其他任何地方見到過其身影。特殊的生存環境讓鐵殼蝸牛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找到了獨特的自我保護方式——用堅硬的鐵殼裹住了柔軟的自己。
  • 身披盔甲,能反彈子彈
    伴隨著人類探索的加深,越來越多被發現的動物遍布全球,其中不乏很多有特色的。而有這麼一種特別的動物,身體覆蓋一層堅硬的盔甲,可別小看這層盔甲,它連子彈都能反彈。本期旅行視咖,小咖帶你去看看。犰狳,又被稱為鎧鼠,主要分布在美洲。
  • 我的世界:七種材質的盔甲,合金無疑是最強的,而它卻只有頭盔!
    玩家們平時在外出冒險的過程中,通常都會手持武器、身披盔甲,這樣才會更有安全感。提到盔甲,我的世界玩家們是否清楚它們的種類?按照材質來分的話,目前的盔甲共有七種,分別是海龜殼、皮革、金、鎖鏈、鐵、鑽石和下界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