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葉蟻「堆肥」產生溫室氣體—新聞—科學網

2020-12-06 科學網

 

切葉蟻   圖片來源:F. SOPER ET AL. 

切葉蟻以產生大量垃圾而聞名。事實上,這種螞蟻可以製造出浴缸大小、齊膝高的垃圾堆,裡面不僅有樹葉,還有螞蟻的糞便、細菌和死螞蟻。

現在,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巨大的垃圾堆也是溫室氣體的有力來源。

研究人員分析了哥斯大黎加西南部22個切葉蟻丘的氣體排放情況。他們發現,在這些「垃圾堆」潮溼、缺氧的環境中,細菌會產生大量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從「垃圾堆」中滲出的甲烷量大約是周圍森林地面的20倍。但最令人驚訝的是一氧化二氮,其濃度是背景濃度的1000倍或更多,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網絡版上報導了這些研究結果。

這一比率甚至可與汙水處理廠和牛糞瀉湖相媲美。但它們是否影響氣候還不清楚——這是因為統計這幾十種切葉蟻的總體排放量幾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該研究可能解釋了一個謎:為什麼其他研究在這些螞蟻生活的地區發現了大量不同水平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唐一塵)

相關論文信息:DOI:10.1098/rspb.2018.2504

《中國科學報》 (2019-01-04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切葉蟻: 病菌也拿我沒轍
    神奇的育菇術  這種神奇的螞蟻就是生活在美洲熱帶和副熱帶地區的切葉蟻。切葉蟻因其可以切割樹葉而得名,人們也曾錯誤地認為切割下的樹葉就是它們的食物,但其實它們食物獲得的過程要複雜的多,切割樹葉只是第一步。  切葉蟻與其它蟻類一樣,也是社會分工極強的群居動物。
  • 溫室氣體零排放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Taavi Pae 近日,研究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進行了模擬,發現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相關論文刊登於《科學報告》。
  • 畜禽廢棄物堆肥新技術控制氨揮發—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馬林研究組揭示了負壓對堆肥物料中氧氣及水分含量分布的影響,並以此為依據
  • 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礦物盔甲—新聞—科學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切葉蟻工蟻Acromyrmex echinatior,而後者主要工蟻身上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保護它們免受襲擊。圖片來自Caitlin M.
  • 生菜比培根產生更多溫室氣體—新聞—科學網
    或者至少可以獲得安慰:在經典的培根生菜三明治中,你鍾愛的豬肉可能比生菜對環境更加友好,因為它們排放的溫室氣體更少。 根據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如果美國人都遵照2010年該國農業部的飲食建議,那麼將會導致能源消耗量增長38%,水資源消耗量增長10%,溫室氣體排量增加6%。
  • 成都空港首次截獲德國切葉蟻
    經四川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鑑定,此次從入境快件中截獲的螞蟻為兩種,一種為子彈蟻,另一種為切葉蟻。切葉蟻為四川口岸首次截獲。子彈蟻是世界上體形最大的螞蟻種類之一,這些一英寸長的昆蟲的名字是根據它們的毒刺命名的,被它們叮後產生的痛感,就像被子彈射中一樣,它們會分泌一種毒素,昆蟲和小型的蛙類都是它們捕食的對象。
  • 溫室氣體零排放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論文—科學網
    近日,研究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進行了模擬,發現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切葉蟻身上發現首個生物礦物盔甲
    新的事實證明,切葉蟻要比我們之前想像的還要頑強。 一項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員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天然的甲殼。這種類似盔甲的塗層由鎂含量很高的方解石構成,這種塗層在之前只被發現存在於另一種生物結構中:海膽的牙齒,它可以磨碎石灰石。
  • 可怕的溫室氣體
    我們經常聽到:溫室效應導致氣候變暖,冰雪融化,冬天沒有以前那麼冷了,新聞也經常報導冬季出現爆冷的現象。,其實溫室氣體不僅僅是二氧化碳。溫室氣體除了二氧化碳以外,還有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六氟化硫以及全氟碳化物等。我們來看看溫室氣體這個大家族都有哪些成員吧。1.甲烷 甲烷是另一種主要的溫室氣體,廣泛存在於天然氣、沼氣、煤井、油田之中,火山噴發、溼地腐爛、農作物堆肥、反芻動物消化代謝以及人類的一些活動都會產生甲烷氣體。甲烷的溫室效應就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
  • 不要蟻后,到處漂流——刻紋稜胸切葉蟻
    年少無知的我去網上查找它的名字,常見螞蟻種類有它名,不過當時信息比較雜,蟻友都稱之為雙針稜胸切葉蟻,這個名字也出現了《中國螞蟻》(1995)上,不過03年就被認為是刻紋稜胸切葉蟻的異次名被取消了。這裡額外提一句,別誤會,雖然叫切葉蟻,但它們並不會切葉子,實際上它們整個分類家族:切葉蟻亞科會切葉子種蘑菇的只有少數幾個種,而切葉蟻亞科下面好幾個帶有切葉蟻字樣的屬,都不會切葉,同樣的,它們的稜胸切葉蟻屬——no!
  • 長沙海關首次截獲活體南美切葉蟻
    紅網時刻6月17日訊(記者 陳彥兵)6月15日,長沙海關所屬的長沙郵局海關從英國入境郵件中截獲43管活體螞蟻,經鑑定這批活體螞蟻為南美切葉蟻,該品種為長沙海關首次從我省國際郵件渠道截獲。經鑑定,這批活體螞蟻為南美切葉蟻。
  • 亞馬遜探索系列 切葉蟻種蘑菇「自給自足」(圖)
    這就是切葉蟻,又叫蘑菇蟻。  切葉蟻的食物加工過程很有趣。體型最大的工蟻離巢去搜索它們喜好的植物葉子,利用刀子一樣鋒利的牙齒,通過尾部的快速振動使牙齒產生電鋸般的震動,把葉子切下新月形的一片來。同時,它們發出信號,招來其他工蟻加入到鋸葉的行列中。切下一片葉子的工蟻就背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回到蟻穴去。
  • 物種進化,切葉蟻——一個神奇的終極超個體動物
    而在美洲大陸生活的切葉蟻,就像是進化到了人類的農耕文明,有著明確分工的社會,還能自給自足的生活。切葉蟻,顧名思義,因為它們喜歡把樹葉切割成一片片的,然後舉著走路,所以才得到了這個名字。但切葉蟻切樹葉,不是為了自己吃,而是為了去養殖另外一種真菌,它們再靠吃真菌為生。所以,切葉蟻可以算是螞蟻裡的農民。再說得具體一點,是一群種蘑菇的農民。
  • 音頻 | 聽故事 · 學語文 |《蟻棲樹為什麼不怕切葉蟻》
    一天,有一隻切葉蟻爬到了樹幹上。小樹問:「你來幹什麼?」切葉蟻傲慢地說:「我來切葉片。」小樹接著問:「你切葉片幹什麼?」「吃唄!」切葉蟻昂著頭說。「不可以!」小樹叫起來,「綠葉是我們的糧倉,我們靠它補充營養。」正在這時,刮來一陣大風,把切葉蟻從樹上吹了下來。
  • 科學網—農田溫室氣體重要產生途徑被低估
    本報訊(記者彭麗 通訊員何奕忻)農田作為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其排放途徑越來越引起各國科學家的高度關注
  • 切葉蟻的智商有多高?竟然比人類更早「搞農業」,搞得有模有樣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很多看起來毫不起眼的生物,事實上卻都蘊藏著巨大的研究價值,它們也都有著難以想像的「智慧」,比方說生活在南美洲熱帶叢林中的切葉蟻,它們就是一種非常奇怪的螞蟻,研究認為,切葉蟻掌握農業種植技術的時間,要遠比人類早很多。
  • 《地下蟻國》加入新生物 南美切葉蟻肆意啃食凌虐雨林
    近日,該作開發商宣布已經對遊戲進行了更新,此次更新加入了新生物「南美切葉蟻」和全新關卡。一起來看看吧~從此次預告片視頻來看,此次更新將加入雨林環境,2個全新關卡和多種新挑戰內容。這些切葉蟻能夠很完美的將葉子切除並進行搬運,大型的南美切葉蟻甚至可以與捕食者戰鬥。
  • 切葉蟻為何要切割葉子?研究發現並非為了食用,而是為了「耕種」
    今天要介紹的這種螞蟻雖然不會對人類造成直接的威脅,但如果它們出現在你家的後花園裡,那麼就要擔心它們會把後花園裡的所有樹葉都搬走,它們就是切葉蟻。相信很多朋友通過自然紀錄片都見過切葉蟻,這種螞蟻出現在人類的鏡頭面前時,通常都在切割葉子或者搬運葉子,這就是大部分切葉蟻一生的使命。
  • 老外作死挑戰,讓切葉蟻撕咬60秒,結果疼得齜牙咧嘴,鮮血直流?
    沒錯,就是切葉蟻,它們的牙齒到底有多厲害呢?看看這位愛作死的老外就知道了,他想挑戰一下切葉蟻的牙齒,讓切葉蟻在自己的手指上撕咬60秒,結果會如何呢?老外還真是愛「作死」啊,是太閒了還是你們人太少了?就算想看看切葉蟻的厲害,也可以用別的東西做實驗啊,連就算想看看切葉蟻的厲害,也可以用別的東西做實驗啊,連自己都下得去手,可真夠狠的,那麼結果究竟會如何呢?小編在這裡先劇透一下,場面有點血腥,慎看!
  • Pest Management Science|「推-拉」策略在切葉蟻治理中的應用
    切葉蟻(Leaf-cutting ants,LCAs)是南美地區最重要的林木害蟲之一,通過切割新鮮植物組織為其共生菌提供養分。目前,對於它們的控制,幾乎完全是通過使用限制使用的有毒誘餌進行的。切葉蟻是多食性或雜食性昆蟲,但是研究人員發現,其對特定植物種類的葉片表現出顯著的偏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