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 能說出歐姆定律的內容,寫出歐姆定律的公式;
2 經歷歐姆定律的研究過程,理解歐姆定律所提示的電路法則;
3 初步了解用數學公式表達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研究方法;
4 會進行歐姆定律的變形,並會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和解釋;
5 通過探究過程,了解物理世界的和諧統一。
二、教學重點:
1 歐姆定律內容;
2 用物理方法經歷探究得到歐姆定律的過程。
三、教學難點:
1 用物理方法經歷探究得到歐姆定律的過程;
2 對物理數據進行分析,並進而得到規律。
四、教學內容:
1.提出問題
引導學生回憶活動14-1,導體中的電流與什麼有關?
分組討論:回憶並交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有關。
那麼電流與電壓和電阻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2.猜想
(1).引導學生回憶,利用自身的經驗猜想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有什麼關係?
利用自身的實踐經驗:電壓越大電流越大。
(2).引導學生回憶,利用自身的經驗猜想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有什麼關係?
利用自身的實踐經驗:電阻越大電流越小.
註:利用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得到猜想。當然可能有其他猜想,不反對,用實驗檢驗。
3.分組實驗方案的設計
a.要研究導體中的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係,用什麼顯示電流和電壓的大小呢?
答:用電壓表和電流表來顯示電壓和電流。
能否設計一個電路測量三個需要的物理量。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交流、討論,設計出一個合適的電路圖。
b.導體中的電流與兩個因素有關,用什麼物理研究方法來研究呢?
討論、交流:控制變量法。
(1) 如何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呢?
交流、討論:保持電阻不變,改變電壓,觀察電流如何變化。
提示:我們可讓電壓成倍增加,觀察電流有沒有成倍增加。
(2) 如何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呢?
利用上一個設計方案類似地討論出方案。
參考方案:保持電壓不變,讓電阻成倍增加,觀察電流是否是成倍地減少。
在上述的設計中,第一步要改變電阻兩的電壓,以及第二步要保證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應該在電路中怎樣設計才能達到這樣的要求呢?
交流討論:在電路中加入滑動變阻器。並設計出最終的電路
在實驗前,請學生思考在連線以及閉合開關前要注意什麼問題?
學生思考,交流匯報。
參考答案:1.開關要斷開;2.滑動變阻器阻要調到最大的位置。
布置實驗任務,並對學生的活動進行巡查。注意觀察學生:
4、分組實驗:1.觀察學生有沒有按計劃實驗。
(1)有沒有注意連線的注意點(2)有沒有將電壓成倍增加(3)有沒有將數據記入表格。
2.分兩個實驗進行探究1.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2.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
根據實驗數據總結結論:在電阻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將學生的結論與歐姆定律進行對比: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比。
公式:I=U/R
單位:I(A)、
U(V)R(Ω)
1A=1V/Ω
五、課後小結:
六、作業布置:課時作業
七、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