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教師來說,提到備課,大家腦海裡浮現的就是翻看一下教學參考書,在網上下載優秀的課件,就這樣七拼八湊地組合成為自己的備課內容,等到上課時間就直接使用了。由於不是自己親自編寫的內容,往往會造成上課的時候出現「水土不服」現象,於是就不得不看教學參考書,不然就不知道接下來該講些什麼。
很多教師認為備課就是備教材,就是下載課件(有時會稍微修改一下),這樣備課的教師別說給學生拓展知識了,連教學方法有哪些他都不知道,因為他沒有用心地去選擇教法,教學過程完全按照教學參考書上的流程就可以了。
可如今無論是參評一級、副高級職稱時的說課,還是參評各類各級優質課,無不是採用現場抽籤決定講課內容,然後在半小時內備好課,寫好教案,再進行講課的方式進行的。在這種場合根本就來不及去準備教學參考書,那些平時只按教學參考書講課的教師會一籌莫展,只能勉強倉促備好課寫好教案,但和經常自主備課的經驗豐富的教師相比,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那麼平時或者在講公開課的時候,我們如何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完成備課任務呢?備課到底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正確的備課步驟是這樣的:
一.確定教學目標
確定教學目標時,要根據學生的學情,結合本單元總的教學任務,再根據這節課是講讀課還是略讀課,制定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包含三個維度,知識和技能目標,過程和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知識和技能目標就是本節課要教會學生什麼知識,過程和方法目標就是你準備採用哪種教學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就是你準備利用本節課讓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哪些升華。所以說制定學習目標至少要包含以上三項。
二.確定教學內容
仔細研究本單元課文的編寫意圖,再結合課文後面的思考與練習題,快速決定教學內容,把主要教學環節放在攻克教學重點和難點上。
三.確定教學進程
確定各個教學環節的先後順序,安排好教學內容的展開,確定好教學方法,合理分配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
四.確定教學方法
語文課的教學方法一般有這些:講授法、問答法、演示法、練習法、實驗法、啟發法、讀書指導法、討論法等,要根據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為了使課堂不顯得單調枯燥,建議大家每堂課至少要選擇三種以上的教學方法。
五.確定課後練習
編寫與課文內容相關又能提高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練習題,作為當堂檢測題,這是備課時不可缺少的一環。
六.撰寫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