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教研|高二級數學備課組開展同課異構公開課《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

2021-01-15 白中數學教研

2020年9月28日上午第三,四節課,高二級數學備課組林潔宏,袁楚容老師開展了同課異構公開課活動,內容為《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分別在高二2班,高二3班進行。參加聽課有教務處李躍中主任和高二級數學備課組全體成員,其他年級的個別教師也參加了活動。

 




上午第五節課,在小會議室開展評課教研活動。首先是說課環節,兩位老師分別闡述了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手段,然後備課組成員逐個發表自己的觀點。

兩節課共同的優點:

1. 通過設置問題探究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思考,推導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

2. 授課過程中都提到數學家高斯的故事,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3. 課堂練習設計比較合理,能體現本節課學習重點,及時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4. 授課過程中關注學生基礎,注重循序漸進開展教學活動。

 然後教研組長發表看法,特別提出一些建議,如本節課都沒有提到「倒序相加法」詞眼,強調在應用該方法推導公式時候須向學生指出。

 最後李主任做了總結,他首先肯定了兩位開課老師都立足學生基礎備課,因材施教。然後提出一些意見及建議:

1. 要貫徹教務處一直提出的「先學後教」思想,提倡學生自主學習;

2. 注重預習環節,要明確下一節所學內容,促使學生多動手,多動腦,保證課前先學;

3. 課堂教學中要避免說教成分太多;

4. 數學課堂要注重數學文化在課堂的滲透;

5. 關注新高考,注重數學建模思想。 


攝像、撰稿:陳明惠

審稿:張隆深


相關焦點

  • 教學研討|2.5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
    二、學情分析從學生的思維特點看,很容易把本節內容與等差數列前n項和從公式的形成、特點等方面進行類比,這是積極因素,應因勢利導。不利因素是:本節公式的推導與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有著本質的不同,這對學生的思維是一個突破,另外,對於q = 1這一特殊情況,學生往往容易忽視,尤其是在後面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出錯。
  • 吳國平:要拿到高考數學數列的分數, 就要學會求等差數列及其前n項和
    數列作為高考數學重點內容,一直是高考數學的熱點和必考的考點,自然而然受到廣大考生的關注。在高考數學裡數列一般就涉及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相關知識內容,因此,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簡單講講等差數列及其前n項的和相關的考點,進行分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什麼是等差數列?
  • 《等比數列前n項和》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等比數列前n項和》。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 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總結
    高中數列在教師資格和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點,關於數列的考題雖然表面看去變化多樣,但看其本質,可歸結為兩大類:求一個數列的通項an,求一個數列的前n項和,而解決這兩類題都少不了等差數列以及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這篇文章就針對等差和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給出推導和證明過程。
  • 援疆教師與阿克蘇市第三高級中學開展「同課異構」傳幫帶工作
    組團式送教受好評11月4日—5日,杭州援疆教師李鳴、賈小龍走進阿克蘇市第三高級中學,開展同課異構,交流教學經驗,探究適合學校的教育方法。李鳴、賈小龍還分別參與了該校高二物理、高一語文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展示活動,針對集體備課中的問題,開出了「診斷書」,提出了寶貴意見。第三高級中學向李鳴和賈小龍頒發師徒結對證書。
  • 高中數學:求數列前n項和的7種方法
    我們在學知識時,不但要知其果,更要索其因,知識的得出過程是知識的源頭,也是研究同一類知識的工具,例如: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用的就是「倒序相加法」。例題1:設等差數列{an},公差為d,求證:{an}的前n項和Sn=n(a1+an)/2解析:Sn=a1+a2+a3+...
  • 高考數學必考:等差等比數列
    數列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高考的必考考點。等差等比數列作為兩種很特殊的數列,歷年來一直都是高考考查的熱點內容。所以掌握數列對同學們來說非常重要,那麼如何快速掌握數列的相關知識,並且能夠靈活運用呢?
  • 高中數學,學會巧湊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解題思路瞬間明朗
    在等差數列的一些題型中,需要湊出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特別是在給出兩個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比值,求數列其中兩項的比值這樣的題型中,通過湊出前n項和公式會大大提高解題的效率。第1題分析:仔細分析下面的過程,理解如何一步一步把兩個等差數列項之比湊出前11項和之比(紅色部分)。第2題分析:本題藉助了等差中項,第n項是第1項和第2n-1項的等差中項,根據等差中項的性質把第n項的比值轉化為第1項與第2n-1的和的比值,然後再湊出前2n-1項和公式(紅色部分)。
  •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教學設計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並掌握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過程、公式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能初步應用公式解決與之有關的問題。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公式推導方法的探索與發現,滲透特殊到一般、類比與轉化、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提高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邏輯思維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的深刻性、廣闊性等思維品質,滲透事物之間等價轉化和理論聯繫實際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 多項式與等比數列乘積的前n項和的求解思路
    上篇文章中講到,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並分別推導了其前n項和公式。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用到了倒序相加法,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用到了錯位相減法。雖然這兩種數列是最簡單、最基礎的數列,但從其前n項和的推導過程中,我們能夠學習和借鑑到其中的方法,下面我將演示利用錯位相減法求解更複雜的數列的前n項和。複雜數列構造及求解例如,定義這樣一種數列c,它的通項公式可寫成等差數列第n項和等比數列第n項乘積的形式。我們如何求解數列c的前n項和表達式?
  • 從一道高考數列題探討數列前n項和求法
    這道題也是已知數列 {a} 的前n 項和 S 和通項公式 a 的關係。這樣,我們就得知了數列 {a} 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我們求出 a 就可以了,就可以得到通項公式 a ,a 我們直接帶入題目已知的關係式就能求得,過程如下所示 :該題第一小問很簡單,關鍵是第二小問,第二小問通過數列 {a} 構造出數列 {b} ,要求我們計算數列的前 n 項和 T ,首先我們將計算得到的 a 代進去可以得到 b ,如下所示:
  • 特殊數列之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
    特殊數列之等差數列等差數列是一種有特殊規律的數列,它的後面一項減去前面一項的差值是一個定值,其一般表示形式如下所示它的相鄰兩項具有統一性質的聯繫,其遞推關係為如果已知等差數列第1項,其第n項比第一項多出n-1個公差d,那麼其通項公式可表示為
  • 高中數學,拿下數列大題第2講,證明等比數列及求前n項和
    高中數學,拿下數列大題第2講,證明等比數列及求前n項和,高考數學專題訓練。第(1)問,把證明{bn}是等比數列,轉化為證明①式成立,這是關鍵的第一步,能想到這一步,就有了證明的目標,接下來根據已知條件朝這個目標推理就可以了。
  • [例題解析]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
    例3.已知數列{an}的各項均為正數,且前n項之和Sn滿足6Sn=an2+3an+2.若a2,a4,a9成等比數列,求數列的通項公式。例5.各項均為實數的等比數列{an}的前n項之和為Sn,若S10=10,S30=70,求S40。解  記b1=S10,b2=S20-S10,b3=S30-S20,b4=S40-S30.設q是{an}的公比,則b1,b2,b3,b4構成以r=q10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 等差數列知識點的匯總及公式的證明過程
    等差數列也是考試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很多的公式和性質都是源自於等差數列的概念。這個概念需要注意的點就是:從第二項起和同一個常數。即:一般地,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那麼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
  • 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建模 01: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
    本文為 [遇見數學] 特約作者 朱浩楠 老師所著本系列著力於挖掘適合在高中各知識單元日常教學中使用的材料,以配合新課標的落實。本講材料如下:1. 城市中交通路線的平均長度:等差數列與堆壘求和;2.估計商品的價位:等比中項與幾何平均;3. 住院病人給藥時間表的設計:等比數列求和與極限控制法。▌1. 城市中交通路線的平均長度:等差數列與堆壘求和假設我們處在這樣一個城市裡:它的道路呈現為一個 n × m (n 行, m 列) 的方形網絡,網絡中的每個節點為一個公交站點,相鄰站點的間距為 L 。現在的問題是:從該城市中一個站點到另一個站點的平均長度為多少?
  • 求數列前n項和,明明看著很簡單,為啥還是做不出來
    高考數學複習,求數列前n項和,明明看著很簡單,為啥還是做不出來。一般來說,數列題計算量不會很大,但要注意的小細節很多,稍不小心,要麼出錯,要麼無法進行下去。你可以試做一下這道形式簡單的高考數列大題,感受一下覺得不難,但又時時處處有障礙,很難順順暢暢完成的解題過程。
  • 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判定,利用數列基本性質,高考重點考題
    關於數列的知識我們一般看到的題目考察形式就是判定函數的數列關係,或者要求求出數列的通項公式,我們在判定數列的性質的時候通常採取的方法就是將後一項的通項公式用n+1表示出來,前一項的通項公式用n表示出來,然後根據題目中所要求的條件,進行兩個函數的相除或相減,如果可以得出一個常數,那麼我們就基本可以判定函數的性質。
  • 競賽(或高考):用待定係數法求數列的通項公式和前n項和
    ,只是我們不知道這種操作的術語這樣我們了解了階差數列的定義,用此定義再引申出一個新的概念n階等差數列顯然我們學習過的等差數列也就是就是一階等差數列,有關性質我們已經很屬性了,但不妨再回顧一下,以便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今天要介紹的內容一階等差數列的遞推公式(特徵部分,或a(n+1) - an),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所關於n的多項式的此時分別是0,1,2,也就是次數依次加一
  • 《等比數列》~試講稿~高中數學
    剛才這位同學說了,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後一項比前一項的比值是一個常數。那像這樣的數列叫做等比數列。之前我們學習了等差數列,現在請同學們總結一下等比數列的概念吧,哪位同學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成果呢?穿紅色衣服的女同學來說一下吧,這位同學也總結得非常到位啊,請坐。一般地,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前一項的比值是一個常數項,那麼我們就說這種數列是等比數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