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數列知識點的匯總及公式的證明過程

2021-01-08 玉w頭說教育

等差數列也是考試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很多的公式和性質都是源自於等差數列的概念。這個概念需要注意的點就是:從第二項起和同一個常數。

即:一般地,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那麼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

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首先運用了歸納法,歸納法也是我們常用的方法,但是為了更為嚴謹,一般還需要證明的過程。

所以歸納法很多時候只能為我們提供證明的方向。在運用歸納法時建議多寫出兩組,有時候前三組的歸納數據和後面並不相同(不知道你們遇到過沒,小編是遇到過)。

證明的過程如下圖:

這個證明的過程也是常用的方法。證明的過程就是以定義為已知的推導過程,把所有的式子相加就消去了中間項,只剩下了首尾兩項和公差d的關係。

等差數列的性質

若等差數列的公差d>0,則該數列為遞增數列;若等差數列的公差d<0,則該數列為遞減數列;若等差數列的公差d=0,則該數列是常數列。

將一個等差數列倒過來,即變成an到a1的數列時,其數列仍為等差數列,此時公差為-d。

其他的性質如下圖:

m,n,i,j是a的角標
n,(n+1),(n+2),(n-m),(n+m)是角標

等差數列的性質也是等差數列定義的延伸,需要我們掌握的,方便計算中使用。

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

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實際上就是利用我們在小學時學的:首項加尾項乘以項數除以二的原則來得出的,但是這些尾數都是已知的,而數列中尾數一般是無窮盡的,為了準確的計算,我們這裡採用的倒序相加法。

證明過程:

這個公式經常用在,知道首尾兩項,求前n項和時使用。

第二個前n項和的證明過程:

這個是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第二個公式,是第一個公式結合等差數列通項公式後的變形。它經常用在,知道首項和公差,求前n項和時使用。

一般計算等差數列的方法有:裂項相消法、錯位相減法、分組求和法、數學歸納法、倒序相加法。

上述是等差數列相關的知識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如果不喜歡不要踩,不要扼殺知識的傳播者,此內容只為需要它的人提供,謝謝!

相關焦點

  • 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總結
    高中數列在教師資格和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點,關於數列的考題雖然表面看去變化多樣,但看其本質,可歸結為兩大類:求一個數列的通項an,求一個數列的前n項和,而解決這兩類題都少不了等差數列以及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這篇文章就針對等差和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給出推導和證明過程。
  • 2021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備考:牢記公式解等差數列問題
    ,山東省考行測備考資料,行測考點匯總等,供考生參考。本文主要介紹2021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備考:牢記公式解等差數列問題,查看更多山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資料,請點擊並收藏(Ctrl+D)>>>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頻道。行測數量關係這部分,經常會考查等差數列這類知識點,中公教育在此為大家提供解題技巧——牢記公式。
  • 北京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數量關係備考:牢記公式解等差數列問題_北京...
    行測數量關係這部分,經常會考查等差數列這類知識點,中公教育在此為大家提供解題技巧——牢記公式。概念等差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例:2、4、6、8、10...
  • 高階等差數列
    ,則稱這個數列為等差數列。數列5,17,35,59,89,⋯前後項差:12,18,24,30,⋯前後項差:6,6,6,6,⋯數學佬就以這個數列為例,探討一下如何求二階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和求和公式。其實解法很常見,就是疊加法而已。有了兩個二階等差數列的例子,我有一個很直觀的猜測。瞧啊
  • 高考數學必考:等差等比數列
    數列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高考的必考考點。等差等比數列作為兩種很特殊的數列,歷年來一直都是高考考查的熱點內容。所以掌握數列對同學們來說非常重要,那麼如何快速掌握數列的相關知識,並且能夠靈活運用呢?
  • 關於等差數列的小技巧
    提到等差數列,我第一個反應就是求和公式,首相加末項乘項數除以二,這是我小學的時候記憶最深刻的,也就是下面這個表達式現在,我們具體來說一說等差數列。等差數列的證明有且僅有兩種,如下圖所示證明等差數列的兩種方式第一行,也就是定義:後一項減前一項始終為一個固定的常數。第二行,叫做等差中項,也是證明等差數列的一種方法。
  • 特殊數列之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
    特殊數列之等差數列等差數列是一種有特殊規律的數列,它的後面一項減去前面一項的差值是一個定值,其一般表示形式如下所示它的相鄰兩項具有統一性質的聯繫,其遞推關係為如果已知等差數列第1項,其第n項比第一項多出n-1個公差d,那麼其通項公式可表示為
  • 2021年甘肅省考行測數量關係:牢記公式解等差數列問題
    2021年甘肅省考行測數量關係:牢記公式解等差數列問題 甘肅省公務員考試筆試內容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以及申論,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數量關係、資料分析和綜合知識等部分。
  • 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判定,利用數列基本性質,高考重點考題
    數列做為我們高中數學一塊非常重要的內容,並且數列的內容常常是利用各種公式的變換來求解數列的得數或是判定數列的性質,數列的考察往往比較的綜合,並且也有一定的難度,數列常常還可以作為載體,與函數解析式結合在一起進行考察,所以這也成了我們高考考題中的大熱題目,因為通過一道題便可以考察很多的數學知識點
  • [例題解析]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
    例1.等差數列中,a3+a7-a10=8,a11-a4=4,求S13解:由求和公式,a4= -1有兩種解法,一由a2,a3,a4的值猜想通項公式然後用數學歸納法證明二是由已知得:例7.設等差數列的首項及公差均為非負整數,項數不少於3,且各項之和為972,這樣的數列共有多少個?解  設等差數列首項為a,公差為d,依題意有
  • 2021省考行測數量關係備考:牢記公式解等差數列問題
    行測數量關係這部分,經常會考查等差數列這類知識點,中公教育在此為大家提供解題技巧——牢記公式。概念等差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例:2、4、6、8、10...常用公式例題分析【例1】102+104+106+……+196+198+200=?
  • 2020招警考試行測數量關係:等差數列中項公式的廣泛應用
    招警考試行測答題技巧:2020招警考試行測數量關係:等差數列中項公式的廣泛應用。更多北京招警考試備考資料,請點擊招警考試網。 數量關係在行測中的地位可以用一個成語形容-舉足輕重,近年來甚至有「得數量得行測」的說法。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備考技巧:等差數列在數學運算中的...
    等差數列這個知識點大家應該都不是很陌生,高中已經學過,在國家公務員考試裡也經常出現,多數題目是考查最基本的通項公式和求和公式,再進一步就是中項求和公式。本文所討論的是以上的三個公式在其他數學問題中的運用,甘肅中公教育希望給考生快速解題提供幫助。
  • 形如a(n+1)=(an)^2是什麼數列?只需一步它就能變成等比數列
    我們得出a(n+1)=(an)^2+an-1/4的目的是為了求出an通項公式,要想就出數列an通項公式,就要將an和a(n+1)的關係向等比數列或者等差數列的形式靠近,才能利用我們學過的等比數列和等差數列的知識點,將其數列an通項公式求解出來。所以要將a(n+1)=(an)^2+an-1/4變形向等比數列或者等差數列靠攏。
  • 行測常用公式集錦二:利潤、等差和等比數列
    註:這兩個公式在國考中通常會綜合起來考查。 六、等差數列 八、等差數列中的平均數 等差數列中,其平均數為:(首項+末項)÷2 例8.某次對11名同學進行成績排名,發現最高分恰好是最低分的兩倍,後來發現某道題判錯了,改過後,11人的成績恰好成等差數列,且最高分最低分成績不變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數量關係:萬變不離其宗的等差數列
    各位同學,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為了能夠幫助大家在備考過程中能夠更加有方向,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關於事業單位常考的一種題型,計算問題中的等差數列。   題型特徵例:1、2、3、4、5、6......
  • 初中數學公式:等比數列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數學公式:等比數列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比等於同一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比數列。這個常數叫做等比數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 微積分之前奏1:高階等差數列的求和
    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什麼是高階(例如,p階)等差數列?至少你會期待,n的p次方(以n為變量的數列)是一個p階等差數列。我們將看到,對這個問題的具體回答(定理1與定理3),將自動引出高階等差數列求和的一個自然方法。什麼是高階等差數列呢?
  • 數列求和計算題中等差數列相關知識及公式運用講解
    上述的計算式就是一個等差數列,相鄰兩項的差值都為1 ,又稱它是一個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1,2,3,4,5,6……99,100每一個數都稱為數列的項。從1到100,一共有100個數字。這個數列就有100個項。
  • 吳國平:要拿到高考數學數列的分數, 就要學會求等差數列及其前n項和
    我們還要記住兩個跟等差數列的有關公式:1、通項公式:an=a1+(n-1)d.2、前n項和公式:Sn=na1+n(n-1)d/2=(a1+an)n/2.因此,反過來我們去證明{an}為等差數列可以有以下這些方法:1、用定義證明:an-an-1=d(d為常數,n≥2){an}為等差數列;2、用等差中項證明:2an+1=an+an+2{an}為等差數列;3、通項法:an為n的一次函數{an}為等差數列;4、前n項和法:Sn=An2+Bn或Sn=(a1+an)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