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密|為什麼說太極圖中隱藏著宇宙奧秘?
宇宙空間中的所有物質,都有哪些運行規律?為什麼太極圖和銀河系運行圖很像?太極圖是宇宙四維時空的映射麼?為什麼說太極圖中隱藏著宇宙奧秘?近代科學研究中,不少學者認為:太極圖,隱藏著宇宙的密碼。馬約拉納費米子的主要貢獻者王康隆教授說:「中國人講,有陰必有陽。
-
化作音符的圖畫——穆索爾斯基的鋼琴套曲《展覽會圖畫》
鋼琴的演奏是孤獨的,當一幅又一幅畫面在琴聲中展現,不論幽暗還是光亮,都閃爍著超凡的色彩,似乎作曲家時時在提醒著聽者,他所描繪的一切都是超乎塵世的。圖畫與音樂的交融前面我所談及的都是「標題」之外的內容,你說它是主觀認識也罷,說它是個人感觸也好,反正它不是「標題」所能觸及的。
-
《豬豬俠之恐龍日記》圖畫書上線,開啟恐龍冒險之旅!
一隻超級可愛「豬豬俠」陪伴 今天,我們就要來講講這套孩子的好朋友「豬豬俠」的主題圖畫故事書,內容圍繞豬豬俠和阿五重返恐龍時代的探險行動展開,在他們一次次驚奇的探索之旅中,孩子們跟豬豬俠和阿五一起探索恐龍奧秘,收穫成長。
-
《別讓太陽掉下來》:一本原創圖畫書的誕生
回顧這本書創作、編輯到出版的全過程,我們會發現,《別讓太陽掉下來》契合兒童心理特點,具有兒童情感和趣味,又具有濃鬱的中國風特色,小讀者看得懂,而且喜歡看。童書無國界,啟發於童真,創作於童趣,感染到孩童,一本優秀圖畫書的成長曆程離不開兒童性和自身特色。
-
「老期刊」的「新意思」 56歲《我們愛科學》要做圖畫書
與兒童文學中原創作品比例佔絕對優勢的狀況不同,暢銷科普讀物幾乎一邊倒地由進口書唱主角。」中少總社李學謙社長在接受《北京晚報》書香周刊採訪時說,「原創科普難在:好文本難、體例創新難、高品質繪畫難等一系列的操作之難。」在三「難」情況下,中國最老牌的少兒科普期刊《我們愛科學》卻開始進軍科普圖畫書市場了,首先推出面向5~9歲小讀者的「趣味科學圖畫書o有趣的動物故事」叢書。
-
大開腦洞的嬰幼兒圖畫書,是怎樣創作出來的?
嬰幼兒圖畫書創作有什麼訣竅? 日前,知名兒童文學作家鞏孺萍、常立,畫家王祖民,新銳圖畫書作家韓煦、劉航宇等齊聚上海童書展,暢談如何做好嬰幼兒圖書,為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顆紐扣。 >
-
當大人都在聊圖畫書時,他們除了聊小王子還會談些什麼
每個單位都有福利,他老琢磨別人的事,心理自然過意不去,如果單位的每個人都琢磨自己的事,那就和諧了。 選自《母雞蘿絲去散步》 百變: 我覺得您太厲害了,因為您把圖畫書上升到了另外一個領域, 怎麼樣去改善組織關係,怎麼樣去改善人的一個心理。
-
尋找原創圖畫書的根
近日,蒲公英童書館邀請著名圖畫書大師朱成梁和資深圖書裝幀設計師陳澤新,以及著名圖畫書大師楊永青之女楊瑩瑩、著名圖畫書大師溫泉源之子溫凌共聚老藝術家們的畫作之下,講一講他們的故事,聊一聊那些不能忘懷的中國故事。楊瑩瑩分享了童年記憶中父親楊永青創作時的畫面,以及父親創作之前一定要體驗生活、深入生活的創作理念,她說,「我父親一生都為孩子奉獻,他喜歡孩子。
-
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線上揭曉,《小房子》獲圖畫特別獎
本屆線上典禮共分為聚焦「圖獎十周年」和第十屆頒獎典禮兩個部分,在聚焦「圖獎十周年」單元中,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回顧了信誼圖畫書獎創設十年來的歷程。2009年8月,信誼基金會在上海舉辦「中國原創圖畫書論壇」並正式設立「信誼圖畫書獎」。張杏如從圖畫書文字創作作品談起,細數十年獎項中出版的每一部優秀作品。
-
做好嬰幼兒書 系好人生第一顆紐扣——接力原創嬰幼兒圖畫書創作...
曾創作過《打瞌睡的小孩》《「沒想到」嬰兒創意繪本》等諸多頗受孩子喜愛作品的鞏孺萍在發言中提到:嬰幼兒文學就像是一道光,能夠照進孩子的心裡,給他們以希望和美好;同時它也是一座橋,能夠溝通孩子和家長,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用更科學的方法來教育孩子,促進孩子更健康地成長。她和著名圖畫書畫家王祖民新近合作出版的《大象在哪兒拉便便》便是以這樣的理念創作出來的。
-
對話彭懿 我想做本圖畫書,讓小孩笑,成人也笑
因為現在有很多人的作品是一種「糖葫蘆結構」,他們自己會說是「系列」,設定一個人名,一個班級,用一個個小故事合成一本書,這其實是一種簡單、討巧的創作。我寫長篇不是這樣,我寫的更像電影,從頭到底一氣呵成,充滿懸念。讀者可以一口氣讀完,但是我一口氣寫成就要寫七八個月,所以我覺得特別累,寫完之後也很難聽到讀者的意見,後來就不寫了。
-
推薦一本集科普和趣味於一體的圖畫書——《小長頸鹿的日記》
《小長頸鹿的日記》是一本集科普和趣味於一體的圖畫書。《小長頸鹿的日記》以日記的形式,擬人化的手法,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小長頸鹿的日常生活,包括小長頸鹿在家庭和幼兒園中發生的趣事,小長頸鹿與媽媽、哥哥和小夥伴們相處的日常等,故事中還介紹了有關長頸鹿的科普知識,比如長頸鹿出生後半小時就能站立
-
「我想做本圖畫書,讓小孩笑,成人也笑」| 對話彭懿
比如《仙女花開》,我用了一個民間故事的軀殼,民間故事有很多特徵——幾乎沒有心理描寫,沒有血腥場面,甚至沒有地名人物。但是我最後的結尾是開放的,不是民間故事那樣「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新京報:你在之前的採訪裡說過,你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天賦型的作家,更講究技巧多一些?
-
兒童圖畫書成中國出版界"新寵":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另外,兒童圖畫書因價格較高難以被中國讀者接受。 新經典文化公司下屬愛心樹繪本館是國內最早從事兒童圖畫書出版業務的機構之一,編輯李昕說:「10年前我們引進《可愛的鼠小弟》系列繪本時,很多人都說,這麼薄的一本書,每頁上沒幾個字,連圖都非常小,大面積的留白,誰會買呢?」這套國際知名的兒童圖畫書首版只印了幾千冊。「我們出繪本最初幾年一直在賠錢,直到2007年以後才開始盈利。」李昕說。
-
憶童年之一《奧秘》雜誌
《奧秘》 科普期刊。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主辦。16開本。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1980年2月作為《科學之窗》的副刊出版發行。以大自然的神秘現象、外太空的撲朔迷離、探險家的堅苦卓絕為載體,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知識;「堅持以青少年讀者為對象,堅持普及科學知識」為辦刊宗旨。
-
趣味手繪,幽默講述身體運作奧秘,幫孩子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來,認識身體》通過趣味手繪,幽默講述身體運作奧秘,巧妙展示人體運作的43個小秘密,幫助孩子輕鬆認識自己的器官、表情、情緒、動作等,了解身體運作機制,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來,認識身體》小開本人體簡明科普繪本不局限閱讀群體年齡,幽默趣味的語言幫助家長和孩子認識身體的奧秘。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背後原來還蘊藏著這麼多的趣味知識。
-
大咖告訴你,兒童圖畫書沒那麼「簡單」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看文字的時候,只看圖像就大概可以猜得出來這個圖像它所要表達跟傳達,這就是用圖畫在說故事。我們發現孩子可以很快地明白圖畫怎麼樣運用顏色、線條、形狀、明暗角度、紋理等這些圖像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感受跟想法。而多元的藝術風格,我覺得對孩子在藝術的敏感度跟鑑賞力上面是會有很好的啟發,所以有人說圖畫書是孩子的第一個兒童美術館。什麼是原創呢?
-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改編成了圖畫書,會好看嗎?
近十年紅紅火火的兒童圖畫書市場上,引進版權的國外作品始終佔據主導地位。國內原創兒童圖畫書雖然在增加,但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是極少數。無論是讀者還是作者、編輯,都想看到更多優秀原創兒童圖畫書的出現,但同時也始終在一些問題中徘徊:原創兒童圖畫書的薄弱之處在哪裡?什麼是中國故事和中國形式在圖畫書中合適的表達方式?怎樣才能創作出受歡迎的原創兒童圖畫書?
-
青銅葵花圖畫書獎獲獎作品《那隻打呼嚕的獅子》接納自己遇見幸福
曾獲2011年、2014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首屆《兒童文學》金近獎,第39屆香港青年文學獎,第14屆臺灣《國語日報》牧笛獎首獎,首屆青銅葵花圖畫書獎銀葵花獎,2015江蘇《少年文藝》年度最佳作品獎等。近年來致力於圖畫書的研究與創作,在第四屆、第五屆信誼圖畫書獎中共獲得三項文字創作獎。已出版兒童小說集《我中了一槍》等。曾任《兒童文學》小說編輯七年,現居杭州。
-
臺灣圖畫書畫家陳致元:創作者就是純粹享受(圖)
陳致元 臺灣著名圖畫書畫家,從小喜歡繪畫,19歲開始從事圖畫書創作,25歲正式出書。多年來,他將成長經驗轉化成一幅幅真摯的畫面。 臺灣圖畫書畫家陳致元,是第三屆豐子愷圖畫書獎所有獲獎者中唯一一個沒能趕上飛機的人。似乎是太專注於自己的世界,有時候他看起來像是比現實世界慢了半拍。主持人宣布他獲獎的時候,很自然地用了《很慢很慢的蝸牛》這部作品來形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