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性物質超標!福島核電站地下水檢測結果令人憂--上觀
研究報告稱,在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的6年間,東大環境分析化學研究室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福島核電站周邊的10個地方觀測地下水,調查氚等放射性物質的濃度。結果,在多個地方連續檢測出每昇平均20貝克勒爾的氚。 科研小組稱,這是第一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的地下水中連續檢測出氚。
-
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放射物超標是怎麼回事 核汙染水入海有什麼危害
天氣網訊,此前,關於福島傾倒百萬噸核廢水入海的事件引來關注。近期,又有爆料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放射物超標,在福島核電站周邊的10個地方觀測地下水,發現射性物質氚超過自然標準濃度。如果核汙染水入海,將汙染周邊國家。
-
國際觀察:福島核電站還有多危險
新華社東京2月15日電(國際觀察)福島核電站還有多危險 新華社記者華義 近日,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測算出超高輻射值的新聞引發關注,公眾再次對福島核洩漏事故可能造成的危險產生擔憂。那麼,這種擔憂是否必要?
-
福島核電站含氚水測出放射性碘超標:半衰期長達1570萬年
據日本共同社19日晚報導,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下稱:東電)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淨化後的含氚水中,仍殘留有其他放射性物質。測定結果顯示,其含量超過廢水排放的法定標準值,其中部分物質「半衰期」(即放射性物質的量減半)長達約1570萬年。
-
福島核電站含氚水放射性碘超標:半衰期長達1570萬年
據日本共同社8月19日報導,19日獲悉,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淨化後含有放射性物質氚的水中,其他放射性物質沒有完全去除,仍有殘留。一部分的測定結果顯示其含量超過廢水排放的法令標準值,其中還有放射性物質的量減半的「半衰期」長達約1570萬年的物質。
-
日本公布福島核電站水處理建議:排入海洋和蒸發到大氣
據美聯社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12月23日發布了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水處理的三種方案:「有控制地排入海洋」、「蒸發釋放到大氣」或兩種方法並行。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9年後,放射性汙水仍在積累。在周一的提案草案中,日本經濟產業省建議將放射性水「有控制地排入太平洋」、「讓水蒸發釋放到大氣」,或者兩種方法並行。日本經濟產業省說,「向海中有控制地排放」是最好的選擇,因為「穩定地稀釋和分散」核電站的積水是聯合國原子輻射影響問題科學委員會認可的方法,這也將有助於監測環境中的輻射水平。
-
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放射物超標
打開APP 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放射物超標 憲瑞 發表於 2020-11-18 09:33:24 2011年日本遭遇了一次大地震,不僅人員、物資損失慘重,關鍵的是福島地區的核電站遭遇了一系列危機,後續問題現在也還還沒處理完,核廢水排入大海一事還在懸著。
-
Science:福島核電站汙水中仍殘留多种放射性同位素
2011 年 3 月 11 日,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將大量放射性汙染物釋放到海洋中。如今經過 9 年多的清理,事故地點周圍海域放射性已降低到正常範圍,但當地仍儲存著 100 萬噸受汙染廢水,科學家認為需要謹慎處理。
-
福島核電站,日本人道主義危機的定時炸彈
2007年,東京電力公司承認,從1977年起在對下屬3家核電站總計199次定期檢查中,這家公司曾篡改數據,隱瞞安全隱患。其中,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主蒸汽管流量計測得的數據曾在1979年至1998年間先後28次被篡改。原東京電力公司董事長因此辭職。2008年6月,福島核電站核反應堆5加侖少量放射性冷卻水洩漏。
-
日本核電站地下水中氚濃度超標,半衰期為12.5年,日本堅稱它能喝
雖然日本方面表示,用來冷卻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已經達到了飲用水的標準,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並非如此,前段時間,通過一項國際研究小組的調查報告,表示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地下水中,發現了濃度超標的氚水,這意味著,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一旦入海,對於海洋生態環境來說,仍然會有一定的汙染性。
-
福島第一核電站洩漏汙染水,附近地下水持續測出低濃度放射性氚
據新華社東京11月17日電,日本東京大學等機構最新發表的調查結果顯示,研究人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的地下水中持續檢測出了超出自然水平的放射性氚,但其濃度遠低於日本國家標準。日本專家認為應該對相關區域的陸地加強放射性監測。
-
福島核電站洩露300噸強輻射汙水 海底鯰魚已變異
,福島第一核電站儲水罐洩漏了大約300噸強輻射汙水,他們已考慮把事件程度從表示「異常」的1級上調至表示「嚴重」的3級。最新探測數據顯示,這些汙水可能已經流入海中。外界擔心,其他簡易儲水罐可能已接連發生洩漏。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長田中俊一說,福島核電站如同「鬼屋」,問題不斷。
-
福島核電站或再爆炸 核洩漏影響有多大?
日本核電站危機目前持續擴大,繼福島核電站爆炸後,宮城縣的女川核電站和茨城縣的東海核電站當前都面臨緊急情況;而福島核電站的險情仍未排除,面臨再次爆炸。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關切。女川核電站進入緊急狀態東京電力公司方面13日晚稱女川核電站輻射水平超標,比正常值高出數百倍。
-
福島核事故的影響還會持續多久?
放射性汙染的另一源頭是核電廠放射性廢水排放。 東電公司公布的相關信息顯示,福島事故後發生數次放射性汙水向海洋洩漏事件。最引人矚目的是2013年7月8日,日本政府原子能災害對策總部公布的福島核電站每天約有300噸核汙染水流入海洋的大範圍洩漏事件。
-
附近地下水持續測出低濃度放射性氚 福島第一核電站洩漏汙染水
日本東京大學等機構最新發表的調查結果顯示,研究人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的地下水中持續檢測出了超出自然水平的放射性氚,但其濃度遠低於日本國家標準。日本專家認為應該對相關區域的陸地加強放射性監測。其研究小組從2013年到2019年持續檢測了福島第一核電站南側陸地的地下水,從中檢測出超過自然水平的放射性氚,其平均濃度為每升地下水約20貝克勒爾(即Bq/L,貝克勒爾為放射性活度單位)。該小組表示,這是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地下水中持續檢測出放射性氚的首份報告,表明福島第一核電站洩漏了含放射性氚的汙染水。
-
九足章魚、變異野豬 讓福島糟心的事遠遠不止這些
3月12日,日本福島縣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爆炸後釋放大量核輻射,造成重大二次災害。 時隔9年多,接連出現的一系列消息又將這次重大核洩漏事件帶回到我們的視線裡—— 福島現存約123萬噸核汙水,擬排放入海?
-
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
處理後廢水中氚等核素活度濃度超排放限值 2011年3月11日,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核反應堆停止運轉距今已有9年時間了。劉新華說,福島核電站產生的大量放射性廢水,主要來源於事故後為持續冷卻堆芯而注入的水、大量滲入反應堆的地下水以及雨水等。
-
百萬噸福島核汙水要倒進太平洋,還能愉快地吃海鮮嗎?
福島核電站的大量核汙水來自海嘯帶來的海水,冷卻用水和廠區周邊地下水,如不處理,2022年就會達到現有儲罐容量極限排入大海後,核汙水的放射性核素會被很快稀釋,不會顯著增加海水中和水產體內的放射性水平鑑於東電曾在事故中隱瞞情況,對福島核汙水排放依舊要保持關注日本福島核事故已過去9年了,最近一則消息又牽動起全世界的神經:福島核電廠積存的超過120萬噸的核汙水
-
福島核電站檢測出史上最高輻射強度值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3年10月15日,日本福島,福島縣知事佐藤雄平考察福島核電站。該核電站在本月初造成核汙水洩露,汙水流入太平洋。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確認23日從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外連接外海的排水溝中採集的水樣,經檢測其中鍶等釋放β射線的放射性物質,最高輻射值每升的輻射強度已經高達14萬貝克勒爾。這是有史以來,此處檢測到的輻射強度的最高值,與前一天相比竟驟升了2.3倍。
-
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地下水持續測出低濃度放射性氚
新華社東京11月17日電(記者華義)日本東京大學等機構最新發表的調查結果顯示,研究人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的地下水中持續檢測出了超出自然水平的放射性氚,但其濃度遠低於日本國家標準。日本專家認為應該對相關區域的陸地加強放射性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