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學過的方程式

2020-11-23 人民網

本報記者 張夢然 綜合外電

  數學方程式不僅能夠幫助人們解決知識上的問題,同時,從某種角度來看,它們本身也是非常美麗的。許多科學家都曾坦承,自己非常喜歡某些方程式,並不僅僅因其功能,更在於它們所表現出的那種簡約而不簡單、形式如詩句般優雅的美感。

  以下,便是由LiveScience網站刊登出的世界各國科學家們鼎力推薦的美麗方程:

  一、廣義相對論

  該方程式由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於1915年提出,是開創性理論——廣義相對論的組成部分。它顛覆了科學家們此前對於引力的定義,將其描述為時空扭曲的結果。

  「直到現在,我依然為單獨一個數字方程就可以完整覆蓋時空的定義而感到震驚。」美國空間望遠鏡研究所天體物理學家馬裡奧·利維奧表達了自己對該方程的推崇,「這個方程式堪為愛因斯坦天才智慧的結晶。」

  利維奧解釋道:「該方程式的右邊部分,代表著我們所在宇宙,包括推動宇宙膨脹的暗物質在內的總能量。左邊則表述了時空的幾何形式。左右兩邊合起來描述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實質,即質量和能量決定了時空的幾何形式以及曲率,表現為我們俗稱的引力。」

  「這是個優雅的方程。」紐約大學的物理學者凱爾·克蘭默爾對利維奧的意見表示贊同。同時,他還指出該方程式展示了時空、質量與能量之間的關係。「這個方程式告訴人們三者之間的相互關聯,比如太陽的存在是如何扭曲了時空,導致地球圍繞它進行軌道運動。它還解釋了宇宙自大爆炸之後的進化情況,以及預言了黑洞的存在。」

  二、標準模型

  這是另外一條被物理學界奉為經典條文的方程式。標準方程描述了那些被認為組成了當前宇宙的基本粒子。它還能夠被壓縮為以18世紀法國著名數學和天文學家約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命名的簡化形式。

  美國加州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理論物理學家蘭斯·迪克森推薦了該方程式。在他看來,它成功地描述了除重力之外,人們迄今為止在試驗室中所發現的基本粒子與力,其中就包括新近被發現的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即該方程式中的希臘字母「φ」。

  不過,儘管標準方程與量子力學、狹義相對論可以彼此兼容,但是卻難與廣義相對論建立統一關係,因此它在描述重力上無能為力。

  三、微積分基本定理

  如果說,廣義相對論與標準方程描述的是宇宙的某些特殊方面,那麼其他一些方式則適用於所有情況,比如微積分基本定理方程。

  該方程式堪為微積分學的肱骨理論,並且把積分與導數這兩個微積分學中最為重要的概念聯繫在一起。「簡單地說,它表述了某平滑連續變量的淨變值,比如其在特定時間內走過的距離,等於這個量變化率的積分,即速度的積分。」美國福特漢姆大學數學系主任馬爾卡納·布拉卡洛娃-特裡維西克說。「微積分基本定理讓我們能夠在整個間隔變化率的基礎上,測算某一間隔的淨變值。」

  說到微積分,實際上早在古代該學科的萌芽就已經開始萌發,直到17世紀時最終由伊克薩·牛頓整理成科,並開始將其應用於描述行星圍繞太陽的運動規律。

  四、勾股定理(也稱:畢達哥拉斯定理)

  該定理可謂老而彌香的骨灰級理論,幾乎是每個學生開始學習生涯後,學到的第一批幾何知識之一。

  這條定理的具體內容是:任何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角邊長度的平方相加,其和等於剩下那條斜邊長度的平方。

  「畢達哥拉斯定理,是第一個讓我感到震驚的數學定理。」推薦這條方程式的美國康奈爾大學數學家黛安娜·塔米娜說。而她給出的理由是:「這條幾何學中的定理,也同樣能夠用數字進行表達。這對於當時還是個孩子的我來說,是多麼的奇妙有趣。」

  五、歐拉方程

  這個看起來非常簡單的方程式,實質上描述了球體的本質。用麻薩諸塞州威廉士學院的數學家科林·亞當斯的話說:「如果你能夠將一個球體分割成為面(F)、邊(F)和點(V),那麼這些面,邊和頂點之間的關係,必定符合V-E+F=2。」

  在亞當斯看來,該方程式最大的魅力在於,它以一個包含面、稜和頂點數目的方程,體現了不同形狀物體的本質屬性。不管代入的是什麼樣的物體,該程式的結論都是成立的。比如,除了球體,如果人們考察5面金字塔形,即4個三角形與1個正方形的組合,就會發現等號的右邊,一樣會是數字2。

  六、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再次因為自己的相對論入選本次評選,只不過這次是狹義而不是廣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並沒有把時間和空間看做絕對、靜止的概念,它們呈現的狀態與觀察者的速度有關。這個方程式描述了隨著觀察者向某一方向移動的速度加快,時間是如何膨脹,或者說開始變慢。

  「該方程式最偉大的一點,恰恰在於它是那麼的平易近人。」歐核中心粒子物理學家比爾·莫瑞說。「整個方程中並沒有代數等複雜的運算,一個普通中學生都能夠完成計算。當然,它不可能僅僅只是這麼簡單。實際上,這個方程式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看待宇宙的角度和方式,一種看待人們與現實世界之間關係的態度。而最精妙的是,要反映這麼深厚的內涵,該方程式卻只藉助了最為簡單的數學方式,任何想要解讀它的人都可以得償所願。」莫瑞表示。

  在莫瑞看來,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相比,這位大科學家的狹義相對論更令自己鍾愛。因為理解前者所需要的那些深奧數學知識,連他這樣的專業學者都會感到一頭霧水。

  七、1=0.999999999…

  從形式上看,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等式。1等於0.99999……這個無窮數。之所以推薦這個等式,美國康奈爾大學數學家斯蒂文·斯特羅蓋茨的理由是「每個人都能理解它,但同時人們又會覺得有些不甘心,不太願意相信這種「簡單」意味著「正確」。在他看來,這個等式展現了一種優雅的平衡感——1代表著數學的起始點,而右邊的無窮數則寓意無限的神秘。

  八、卡倫·西曼吉克方程

  「卡倫·西曼吉克方程可以說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最為重要的方程之一。它告訴我們在量子世界裡,需要全新的思維和眼光。」美國羅格斯大學理論物理學家馬特·斯特拉瑟給出了自己的推薦理由。多年來,該方程在諸多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應用,包括令物理學家們測量質子和種子的質量。

  按照基礎物理學,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和電磁力,與兩物體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將質子、中子聚合在一起組成原子核的那種力量,也具有此屬性。它同樣也是將夸克聚合在一起形成質子和中子本身的原因。不過,哪怕微小的量子震蕩,都會或多或少地改變這種力量與距離之間的關係狀況。

  「這種特性,阻止了該力量做長距離延伸時產生衰減,並且使其令其能夠捕獲夸克並將其壓聚成為質子和中子,進而構成組成人類世界的原子。因此,卡倫·西曼吉克方程的意義就在於,用相對簡單易行的計算效果,將這種劇烈且難於計算的重要關係表達了出來。」斯特拉瑟說。

  九、極小曲面方程

  「這個方程某種程度上解釋了人們吹出的那些肥皂泡的秘密。」威廉士學院數學家弗蘭克·摩根在推薦時表示,該程式是非線性的,蘊含了指數、微積分等知識,描述了美麗肥皂泡性質背後的數學。這與人們相對熟悉的熱方程,波動方程以及量子力學領域的薛丁格方程等線性偏微分方程,有著很大的不同。

  十、歐拉線

  「首先,從任意一個三角形開始,畫出圓周經過該三角形三個頂點的圓並找到圓心。接著,找出三角形的重心,並對著它的三條邊分別作垂線,畫出相交點。這樣,得到的三個點都位於一條直線上(即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和垂心處於同一直線),而這條直線就是這個三角形的歐拉線。」紐約數學博物館創辦人格蘭·惠特尼如此解釋歐拉線。在他看來,這條定理展現了數學的魅力與力量,因為那些表面顯得簡單而熟悉的圖形,實際上卻展示了足以令人驚訝的內容。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學過的數學符號,你還記得嗎?
    」「我就知道,你把以前學的都還給數學老師了!」——————————————————「得數學者得天下」,是中國高三老師高永生的口頭禪。在他看來,學好這門兼備邏輯與理性之美的學科,是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中勝出的不二法門。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學好數學,很多人甚至對其望而生畏。英國《衛報》稱,全世界約1/4的人患有「數學焦慮症」。
  • 那些年,我們一起猜想過的「哥德巴赫猜想」
    那些年,我們一起猜想過的「哥德巴赫猜想」 2020-02-13 1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你可能學過一些:盤點改變歷史面貌的方程式
    數學家斯伊恩·斯圖爾特曾出版過一本十分優秀而專業的書,書名為《探索未知:改變世界面貌的17個方程式》。該書審視了有史以來最為關鍵的公式,並從人類發展而非技術的角度進行了解讀。複數含義:我們把形如a+bi(a、b均為實數)這樣的數稱為複數,其中,a為實部,b為虛部,i為虛數單位(i2=-1)。複數包括實數和虛數,負數的平方根為虛數。當b=0時,複數就是實數;當a=0且b≠0時,z=bi,我們就將其稱為純虛數,虛數拓展了數字的概念。
  • 盤點那些你可能學過的假英文
    原標題:盤點那些你可能學過的假英文 那些年,我們學過的「假英文」,你還記得嗎?有些英語短語你用字面意思翻譯,你就錯了哦。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容易混淆意思的英語哦~ 1.
  • 高中化學方程式速記方法
    3.索引法   索引法是從總體上把學過的方程式按章節或按反應特點,分門別類地編號、排隊,並填寫在特製的卡片上,這樣就組成一個方程式系統。利用零碎時間重現這些卡片,在大腦皮層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 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方程式的常用配平方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方程式的常用配平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化學方程式的常用配平方法   (一)最小公倍數法   這種方法適合常見的難度不大的化學方程式。
  • 解析初中化學方程式與數學方程式的區別
    善於分析概念的不同, 小編整理了解析初中化學方程式與數學方程式的區別內容,以供大家參考複習。 解析初中化學方程式與數學方程式的區別 (1)化學方程式中的加號「+」和等號「=」有特定的化學意義;反應物間的「+」號表示物質間有「反應關係」,即用「+」號相連的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故應將「+」號讀成「與」、「和」或「跟」。生成物間的「+」號表示物質的「並存關係」,即反應後同時有這樣幾種物質生成,故應將「+」號讀成「和」。
  • 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化學方程式是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這樣,化學方程式不僅表達了物質在質的方面的變化關係,即什麼是反應物質和什麼是生成物質,而且還表達物質在量的方面的變化關係,即反應物質和生成物質的質量關係,同時包括反應物質和生成物質的微粒個數關係,這是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的理論依據。
  •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對於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今天和大家分享兩種常用的方法。 1.離子-電子法配平原則:(1)反應過程中氧化劑得到電子總數必須等於還原劑失去電子的總數。(2)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總數相等。
  • 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二氧化碳相關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二氧化碳相關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二氧化碳的相關化學方程式: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二氧化碳可溶於水: H2O + CO2== H2CO3   高溫煅燒石灰石(工業制二氧化碳
  • 影響人類文明的11個數學方程式
    Wohlstadter該方程式由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於1915年提出,是開創性理論——廣義相對論的組成部分。它顛覆了科學家們此前對於引力的定義,將其描述為時空扭曲的結果。「直到現在,我依然為單獨一個數字方程就可以完整覆蓋時空的定義而感到震驚。」
  • 經典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街機遊戲
    經典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街機遊戲
  • 火了英文版的諸葛亮《出師表》、那些年我們學過的諸葛亮名言警句
    最近虎嘯龍吟的熱播讓我們又掀起了一股三國熱,這不這兩天由虎嘯龍吟劇中諸葛亮的扮演者王洛勇,朗誦的英文版《出師表》火了。今天就讓咱們回顧一下在語文課本上歷史上諸葛亮給咱們的留下的那些名言警句。
  • 哪些化學反應方程式必須寫反應條件
    水解反應也是自發的,但一般水程度小下面我們從四種情況談談化學反應的方程式的條件書寫問題。因為我們不知道所給的反應熱的數值,是常溫常壓下測定的,還是與反應發生的條件下數值。一般信息熱化反應方程式要寫反應條件。(二)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條件書寫。大部分有機化學反應都有反應條件,且反應條件不一樣,產物也不相同。所以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有反應條件的反應,一般都要寫反應條件。教材上給了具體反應條件的還要寫出具體條件。
  • 那些年,我們一起參加過的ACM
    北京大學與ACM大賽的緣分始於2000年。從2002年開始,北京大學每年都有代表隊參與比賽。2005年,北大代表隊首次進入全球總決賽,此後一直未曾缺席,並於2014年在全球總決賽中獲得金牌(第三名)的歷史最好成績。「我們三個高中時都是打信息競賽的,所以很早就認識了。我和丁力煌還是一次比賽時打『狼人殺』認識的。」回憶組隊的經過時,洪華敦笑著說。
  • 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與鋇鹽及鈣鹽有關的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與鋇鹽及鈣鹽有關的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跟鋇鹽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 現象:有白色的不溶於強酸的沉澱生成   BaCl2+Na2CO3==BaCO3↓+2NaCl 現象:有白色沉澱生成但可溶於鹽酸和硝酸,其實也溶於硫酸,但生成硫酸鋇沉澱,不容易看出來   跟鈣鹽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CaCl2
  • 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與硝酸有關的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與硝酸有關的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CaCO3+2HNO3==Ca(NO3)2+H2O+CO2↑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NaHCO3+HNO3==NaNO3+H2O+CO2↑ 現象:以上三個反應現象同與鹽酸反應現象一致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 《智慧學習方程式》第二期:投入越多學得越好?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影中學生頻道播出的大型教育談話類節目《智慧學習方程式》第二期內容中,欄目主講人賈雲海、現場兩位觀察員,就針對教育的投入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最終的討論結果也讓現場的很多家長陷入思考,重新審視孩子的教育投入。
  • 這個方程式的預言讓人驚奇,萬物都具有波動性
    這個方程式表達的事情很簡單,粒子的動量越大,其對應波的波長就越短。(1)宏觀物體的大小比其波動性波長大的多這個方程式說明了宏觀世界之所以看不到物質波的原因。以我們眼睛所能見的最小物質為準,這樣的物質雖然在我們看來那麼小,可是其相應的物質波與它相較之下還是小到難以想像,所以其物質波的效應可以不計。
  • 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分解反應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分解反應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分解反應:   1、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2H2↑+O2↑   現象:(1)電極上有氣泡產生。H2:O2=2:1   正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