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娜:「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

2020-11-29 中國網

沈安娜,原名沈琬,1915年11月7日,出生於江蘇泰興的書香門第。1935年1月,打入國民黨機關,長期埋伏沉著應戰,向黨組織提供國民黨各方面高層內幕情報,被譽為「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


打入國民黨浙江省政府


1932年,沈安娜不想成為封建包辦婚姻的犧牲者,也不想做傳宗接代的工具,跟姐姐沈伊娜(原名沈珉)出走上海,以一篇具有反封建性質的《求學》文章,考入南洋商業高級中學。在此期間,沈安娜結識了共產黨員兼校友的舒曰信和華明之,在他們的影響下,革命激情漸漸增長,一心想跟著共產黨幹革命。後來,因經濟拮据,她轉入上海炳勳中文速記學校學習速記。


1934年冬,國民黨浙江省政府招收一名速記員,同學們趨之若鶩,沈安娜卻並不積極,想著去國民黨機關伺候官僚還不如去拍進步電影。黨的中央特科情報專員王學文,認為這是一個掌握國民黨政府內幕情況的絕好機會,指示舒曰信和華明之好好啟發沈安娜,抓住機會打入國民黨浙江省政府,相機為黨搜集情報。華明之跟她講:「去浙江省政府擔任速記員,就是參加革命!」沈安娜高興地說:「真的麼?只要是參加革命,我就去!」華明之、舒曰信看沈安娜初生牛犢不怕虎,提醒她打入國民黨內部會有生命危險。沈安娜卻鎮定自若地說:「過去,徒有報國之心而無報國之門。今天報國有門了!我要革命,我不怕死!」


1935年初,沈安娜以每分鐘200字的記錄速度和一手清秀娟麗的毛筆字,成功考錄國民黨浙江省政府。為了讓她在省政府站穩腳跟、安全隱蔽,王學文向其講述了黨的秘密情報工作的基本原則和做法:為黨做秘密情報工作,要對黨忠誠,不怕艱難困苦,不惜犧牲個人一切,甚至生命;嚴守機密,遵守紀律,除非領導指定的同志,一概不對任何人講與秘密工作有關的事;要心裡革命,但不能暴露進步思想,表面上要說國民黨的話,做國民黨的事,生活上要合乎他們的潮流;分清敵友,處理好親疏關係,特別是要搞好和頂頭上司的關係,對同事朋友要和氣,對敵人要警惕;要不斷提高速記技術、文化水平和在國民黨機關的辦事能力。


沈安娜牢記原則和方法並認真踐行,不參加任何派系,也不議論機關裡的人和事,留心觀察各色人等,勤勤懇懇工作,恭恭敬敬待人。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研究,她認定議事科科長薛元燕是個有學問的好人,不管寫什麼一定先請教科長,速記整理抄正之後都送科長閱改,還拜科長夫人做乾親。待人厚道的薛元燕,一有空閒就向她介紹機關裡的人和事,還幫助她修改記錄稿。後來,朱家驊出任省政府主席,沒有後臺的沈安娜也是在薛元燕的推薦下被繼續留用和重用。凡是朱家驊主持的重要會議,都要叫她去速記,她以速記準確、字跡端正給朱家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實踐中,沈安娜逐步掌握了國民黨機關的一般情況和辦事規律,逐步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地下工作經驗,陸續搜集到國民黨對閩浙贛邊區、皖浙贛邊區和浙南地區的「清剿」計劃,上交黨組織。


假情侶變真夫妻


沈安娜最初既是情報員又是送情報的交通員。沈安娜最初傳遞情報的方法比較原始和簡單:趁宿舍沒人時,閂上門,拉好窗簾,用毛筆蘸著隱形藥水,寫在家信的背面或者空行之間。一聽到腳步聲,就馬上收起藥水和家信,拉開窗簾,打開門,就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然而在宿舍密寫情報並不十分安全,她險些被舍友發現真實身份。黨組織出於安全考慮,王學文決定派遣華明之前往杭州指導和聯絡沈安娜。


華明之,原名華家驪,任職於國民政府交通部上海國際電信局無線電臺,為黨組織收轉外地的秘密信件。接受任務後,他常逢假日乘早班車到杭州,晚上再乘夜車回上海。在有限的時間裡,兩人時常偽裝成一對戀人,在西湖堤畔、茶館、餐廳,以約會為名傳遞情報。共同的革命事業讓兩人相處極為愉快,美好的愛情之花悄然綻放。王學文覺得沈安娜外向膽大,華明之內向穩重,是對好搭檔,於是批准兩人結為伉儷。1935年秋,經黨組織同意,(華明之辭去上海的工作,到杭州定居,謀職於浙贛鐵路局,與沈安娜組成夫妻情報組。)從此,沈安娜白天把情報速記下來,晚上整理成文字,華明之則負責編輯、密藏、傳遞。


七七事變後,上海及周邊局勢日趨嚴峻。1937年8月上旬,黨組織派遣在上海擔任黨組織情報交通員的沈伊娜前往杭州取情報,並指示沈安娜,如戰事擴大到杭州,就跟著省政府走,等待時機與黨聯繫。八一三事變當天,沈安娜分三次送走丈夫、姐姐、婆婆和兒子,浙贛鐵路局派遣華明之到金華工作,姐姐、婆婆和兒子去了上海。當日本侵略者的炮火蔓延至滬杭地區,沈安娜隻身一人留在杭州跟隨浙江省政府輾轉西撤,兩人與上海黨組織失去了聯繫。年底,浙江省政府遷至金華,夫妻倆重逢,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中共中央在武漢成立了八路軍辦事處。


1938年伊始,因日軍步步逼近,浙江省政府繼續從金華西撤至浙江永康方巖山區。沈安娜看出省政府已沒有重要情報,即使有情報也無法送出,繼續隨省政府西撤意義已經不大。二人商議決定,華明之繼續留在浙贛鐵路局,以其工資維持兩人生活;沈安娜則以停薪留職的方式離開省政府,前往武漢尋找黨組織。


1938年5月,沈安娜找到了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見到了周恩來、董必武等中共領導人,詳細匯報了過去的工作,希望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抗日群眾運動中去。董必武得知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朱家驊正在招兵買馬,決定依然交給她重要的隱蔽工作:憑藉朱家驊的老部下身份,打入國民黨中央黨部繼續為黨搜集情報。周恩來根據經驗,認為夫妻倆一起做情報工作更有利於隱蔽,指示沈安娜立即通知華明之前往武漢銜接黨的關係。沈安娜連續發了兩封電報給華明之,不巧的是他正好被浙贛鐵路局派去寧波出差,沒有及時看到電報,直到8月初才趕到武漢。自此,夫妻倆重新開始並肩作戰、流水作業。


在他們晚年時,夫妻倆回首過往,共同作詩一首:同窗又添戰友情,結侶轉瞬五十春。互助合作探虎穴,生死與共海誓盟。竭盡綿薄獻我力,深受培育感恩黨。桑榆自當保晚節,半點餘熱一片心。


國民黨的「特別黨員」


遵照周恩來和董必武指示,沈安娜利用老部下的身份拜會朱家驊。朱家驊見沈安娜千裡迢迢來為自己效力,想把她安排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機要處,立即為她辦理「特別黨員」,並臨時將她安置在自己主管的「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工作。


所謂「特別黨員」,就是由三個國民黨中央委員介紹加入國民黨,手續簡單,批准時間也比較快,黨證上標有「特」字。這種黨員,在國民黨內部被認為是有後臺和來頭的。


1938年10月,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沈安娜「特別入黨」手續辦妥,正式進入國民黨中央黨部機要處任機要速記員。處長張壽賢和科長徐漂萍看她字跡清秀、速記能力高超,又是朱家驊親自介紹「特別黨員」,都很信任和器重她。由此,沈安娜有了更多獲取重要情報的機會。董必武指示沈安娜注意了解國民黨動向,叮囑華明之不要出現在通訊處,組織上會派人到住處與他聯絡,聯絡暗號為有節奏的「嗒—嗒嗒—嗒」的敲門聲。


這個月,國民黨籌備召開五屆五中全會。沈安娜主動參與材料的分類、核對和編號,看到了中統局副局長徐恩曾起草的秘密文件《防治異黨活動辦法》和《共黨問題處置辦法》。當天晚上,她趁著夜色,在華明之護送下,悄悄溜進八路軍通訊處,憑著記憶向董必武複述文件內容。董必武聽後,神情變得嚴肅,說蔣介石骨子裡反共,指示她密切關注國民黨方面的情況。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如期舉行,確定「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針。沈安娜前往印刷股趁人不備獲取了多份文件的油印廢棄件,特別是獲得了未在大會討論、由蔣介石秘密頒發的《共黨問題處置辦法》。華明之對油印不清楚的地方一一小心描清,剪邊縮小後,將之交給聯絡人吳克堅,上報黨組織。


國民黨中央訓練團由桂林遷至重慶浮圖關後,時任中央黨部秘書長、中統局局長及中訓團訓育委員會主任的朱家驊經常到「中訓團」作報告。沈安娜應秘書楊公達邀請參與寫作講稿,不僅拿到了朱家驊講話的全文,還悄悄記下了中統局特務機構的組織狀況和活動手段。與此同時,楊公達沒費多大力氣就為朱家驊寫好講稿,對沈安娜的協助工作也很滿意,當著秘書室的同事誇獎她很能幹。由此,秘書室的大小秘書也不把她當外人,沈安娜可以向主任秘書諮詢一些想知道而不易知曉的事情。


1941年初,皖南事變震驚中外,新四軍大部壯烈犧牲。沈安娜心裡十分憤怒,在機關內她努力克制自己,強忍悲憤之情,當直接聯絡人徐仲航來家接頭時,她再也控制不住內心的感情,淚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徐仲航囑咐沈安娜,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要保持冷靜,要學會忍耐!沈安娜擦乾淚水,點點頭,相信只要有黨組織在,再大的難關也一定能闖過去!


1941年10月,國民黨籌備年底召開五屆九中全會,策劃新的反共陰謀。懷孕八個月的沈安娜,堅持每天上班,仔細留意每一份文件,在眾多的文件中瞧見了軍事委員會參謀長何應欽起草的《關於對共產黨問題的報告大綱(草案)》和中統局副局長徐恩曾起草的《對共產黨的處理問題的提案(草案)》。儘管沈安娜在情報戰線上已看盡風雨,但見到這兩個重要文件時,她還是有些緊張。思索片刻,趁秘書們忙得顧不上和她搭話的時候,快速地默記下「大綱」和「提案」的重要內容,隨即回辦公室速記內容,一些特別重要的怕記得不準,又特地跑回秘書室偷看一眼然後補正。下班後,將速記紙片大大方方地帶回家整理成文字,上報南方局,使黨組織在會前就全面準確地知曉了五屆九中全會國民黨頑固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圖謀和措施。


1941年12月,國民黨五屆九中全會如期召開。軍事委員會參謀長何應欽作了關於共產黨問題的報告,通過了《對共產黨處理問題》和《關於黨務推進的根本方針》。生完第三個孩子還未滿月的沈安娜,不能參加會議速記,主動協助科長整理抄寫材料,獲悉會議全部內容;為了尋找已由大會秘書處潤色定稿的正式油印件,她又去了印刷股,趁亂從等待銷毀的文件中抽取早已看中的文件。由此,在沒能擔任會議速記的情況下,沈安娜依然獲得了會議的全部重要情報,她笑稱「那是個艱難而有收穫的季節」!


按住蔣介石「脈搏」


1942年8月,直接聯絡人徐仲航被國民黨抓獲,黨組織為防敵人「放長線,釣大魚」,臨時中斷了與沈安娜的聯繫。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後,吳克堅遵照周恩來和李克農的指示,到國統區開展情報工作,憑著記憶走到沈安娜住處,指示沈安娜重點搜集國民黨有關國共和談的內部考慮及反共部署。


1946年1月,舊政協在國民政府禮堂召開。國民黨政協委員每晚秘密召開黨團會策劃如何對付共產黨,決定攻守要點,確定誰唱紅臉誰唱白臉。沈安娜不管多累多苦,堅持擔任會議速記。每晚回到家已是深夜,她顧不上吃飯,急忙將速記符號整理成文字,一式抄兩份,一份準備第二天上交機要處,一份由華明之立即密寫密藏,連夜上交黨組織,幫助中共代表團及時知曉國民黨的底牌。第二天政協會上,國民黨委員剛說完,就被中共委員列舉大量事實予以回擊,沒幾個回合就敗下陣來。


1946年3月,國民黨召開六屆二中全會,國民黨頑固分子把政協會議決議稱之為「黨國自殺」,蔣介石在會上公開號召對政協通過的憲法原則「就其犖犖大端,妥籌補救」。沈安娜意識到,此次全會將決定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對共產黨的施政方針、戰略決策,必須全力以赴搜集會議所有材料,但各速記員輪流工作,半小時一整理,單靠她一人根本無法做到。潛伏多年的沈安娜深知國民黨內部規定,「在召開大型會議時,經機要處長同意,可以借調在其他單位工作的直系親屬到大會秘書處臨時幫忙」。她叫上華明之參與會議工作,協助科長修改、潤色、校對、編輯記錄稿,獲取他人速記。為了獲取更多情報,她又以孩子在家無人看管為由,晚上把材料帶回家整理,陸續上報會議進程。


1946年3—4月,蔣介石召集了多次小範圍會議策劃全面反共陰謀,妄圖借國共談判來爭取時間,迅速調動大量兵力,與我黨爭奪東北;繼而又連續召開兩次由少數軍界高官出席的「最高軍事會議」,討論確定向關外東北、關內中原等各個解放區進攻的軍事部署、兵力調配、戰區劃分和長官任免等問題,並對中共將領、兵力特點、軍隊數量進行猜測和評估。一場空前內戰爆發在即。沈安娜將他們的反攻部署悉數收入囊中,上交黨組織。黨中央及時根據國民黨的兵力部署、進犯路線和作戰序列,做了相應部署,從而使我黨立於不敗之地。4月底,周恩來對1946年1—4月獲得的情報做了「迅速、準確」的口頭嘉獎。沈安娜覺得再苦再危險,也心甘情願。


1946年5月,國民政府和國民黨機關開始還都南京。資源委員會尚未「還都」,華明之仍需繼續留守重慶,沈安娜為保住崗位,只得獨自帶著孩子先返回南京。沈安娜害怕與華明之的這一次生離就是死別,臨行前,一家人認真打扮了一番,拍了在重慶的最後一張合影。


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後,沈安娜遵照黨組織指示,穿梭於國民黨歷次中央全會、中央常委會、國防最高委員會以及立法院會議,密切關注國民黨內部複雜的派系爭執和鬥爭,繪聲繪色描述了蔣介石的言行和神色心態變化,細緻記錄了何應欽、白崇禧、陳誠等軍事頭目的重要戰略決策。如在中央訓練團敏銳地注意到蔣介石對戰事漸失信心,將其情緒沮喪甚至拭淚等信息寫成情報上報黨組織。1948年,國民黨六屆中央委員會臨時全體會議期間,記錄總統和副總統選舉鬧劇。洩密多了,蔣介石也有所防範。每逢講到黨政軍關鍵問題時,就突然揮一下手,低聲道「下面這段話不要記」。沈安娜心想不讓速記的內容往往是黨最需要的情報。她和別人一樣停下手中的筆,在心裡默默記住主要內容,待到休息時佯裝上廁所,快速記在小紙片上。下班拿回家,由華明之整理成情報,送交黨組織。


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推進,國民黨反動政權垮臺為時不遠。吳克堅指示,越是勝利在望,越要注意隱蔽和偽裝,切不可麻痺大意。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沈安娜和華明之購買收音機聆聽流行歌曲,學跳交際舞,有意迎合達官貴人紙醉金迷的生活,還向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吳稚暉求取墨寶掛在家裡,增加保護色。


從「地下」走到「地上」


1949年春節過後,國民黨各黨政機關紛紛開始南遷。吳克堅指示沈安娜和華明之,在適當時候撤至上海,不必跟隨國民黨機關繼續南下。黨組織要留下一批老黨員,作為骨幹力量,參與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和情報保衛工作。


即將結束十幾年的地下情報生涯,終於可以脫離腐敗的國民黨機關,沈安娜和華明之興奮了幾天幾夜,但也害怕遭遇不測,便將家人先行送回上海,臨別前帶著孩子在南京拍了一張合影留作紀念。


2月,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處、機要處準備南遷廣州。機要處長張壽賢秉承秘書長陳立夫旨意,要沈安娜撤往廣州。沈安娜預先準備了一套說辭:肯定是跟中央黨部走的,但是現在還走不了,立法院院會還在南京召開,需要速記員。為了讓陳立夫相信自己一定會南下,她還把印章和刻有名字的戒指交給張壽賢保存。


勝利在望也不能掉以輕心,夫妻倆牢牢把握情報工作原則,擬分兩批撤離南京。華明之隨資源委員會部分人員先期撤回上海,不參與資源委員會策反工作。沈安娜獨自留在南京,任立法院院會速記,有時搜集到重要情報,等不及聯絡人按預約時間來取,她便以老人或子女有病為藉口,佩戴中央黨部黨徽親自送往上海。直到4月20日,沈安娜才匆匆從南京撤至上海,脫離國民黨機關,從「地下」走到「地上」。


2010年6月16日,沈安娜在北京辭世,國家安全部致敬語:沈安娜同志是我黨隱蔽戰線的傑出女戰士,是對黨絕對忠誠、富有隱蔽戰線鬥爭經驗的無名英雄。


相關焦點

  • 沈安娜: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巾幗不讓鬚眉的女英雄
    紅色女特工沈安娜大家可能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沈安娜的原名叫做沈婉,她出生於一個地地道道的讀書世家,書香門第,1935年1月份沈安娜潛伏在國民黨機關內部,她一直悄悄地為黨組織提供情報,沈安娜正式潛伏在蔣介石身邊是通過董必武的力量
  • 「按住蔣介石脈搏」的女人,臥底14年,臨終遺言:我暴露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諜戰劇《潛伏》,裡面的餘則成表面是軍統要員,實際上是我黨發展的秘密情報人員。通過他的情報,我黨取得了多次勝利,阻擊了敵人的多次進攻。而在真實的歷史上,我黨也卻確實有很多潛伏敵人心臟處的地下黨員。正是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換來了一次次重要情報。
  • 她打入國民黨中央黨部 是「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
    照片上離蔣介石僅有幾人之隔的女速記員(後排右二),就是中共秘密情報員沈安娜。&nbsp&nbsp&nbsp&nbsp電視劇《風箏》最後一集結尾出現了一系列人物的黑白照片,這些都是我黨情報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的英雄。其中一位是沈安娜。沈安娜的情報很特別。
  • 臥底蔣介石身邊11年從容淡定,紅色女諜的傳奇人生
    她,被譽為「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她,是毛澤東聽到名字就哈哈大笑的人她,是中共最牛傳奇女間諜她就是沈安娜,中國的女版「餘則成」!沈安娜使用的中文速記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沈安娜利用工作便利把浙江省政府的一些會議文件、記錄等安全交給了組織。這不但是沈安娜情報工作的第一炮,也因此得到了組織對其情報工作能力的肯定。
  • 兩寵臣互告對方是共諜,蔣介石:你們都對,只有我錯了
    知曉軍事計劃的人也就那麼幾個,於是有人對劉斐有了懷疑,可總統對他寵愛有加,因此也沒人敢直接向蔣介石說,劉斐有「共諜」嫌疑。 蔣介石還不會想到,他特批的黃埔畢業生韓練成也是「共諜」;在他身邊達十五年的女速記員沈安娜也是中共地下黨員,她讓延安窯洞裡的毛澤東總能準確掌握蔣介石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意圖和部署,因此被稱為「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
  • 蔣介石與宋美齡(上篇)
    宋美齡前一任是陳潔如,是蔣介石心頭的白月光。陳潔如賢惠善良、知書達禮,和中國傳統女性沒兩樣,以家庭和孩子為重。她很愛蔣介石,對蔣介石與毛福梅的孩子視如己出,但她幫不到蔣介石實現理想和抱負,宋美齡能。蔣介石選擇宋美齡,一部分是愛,一部分是利益驅使,有點權衡利弊的意味在裡頭。宋美齡願意為愛下嫁「舉世所棄之下野武人」,但她起初並不知道這份愛沒那麼純粹。當她知道了這份愛裡藏了利用之心時,難免有些失落。
  • 脈搏多少正常 脈搏異常是怎麼回事
    脈搏跟心跳有點相似,有脈搏說明一個人是有生命體徵的,在中醫辨證中,中醫會通過觸摸脈搏來給病人看病,那麼你知道脈搏多少正常呢?不同的人群是否一樣呢?如果脈搏異常的話,又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
  • 是否下肢動脈硬化,摸摸這個部位的脈搏或可知道大概,很簡單
    那想要知道下肢動脈有沒有硬化,摸脈搏是可以摸出來的。一說到摸脈搏,大家首先想到是手、頸部。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腳背上也是有動脈的,而腳上的動脈可幫助判斷有無硬化情況。下面來給大家講一下腳背的動脈在哪兒?怎麼摸?首先把腳丫放平,在腳的內側和外側取一個點,再在大拇指和二拇指之間取一個點,這兩個點相連的這條線大致就是我們腳丫上的動脈位置。
  • 胡適對蔣介石的承諾
    [摘要]傅斯年告訴胡適,蔣介石希望由他來說服胡適擔任國府委員兼考試院院長。胡適回信委婉拒絕蔣介石,為自己不做政府官員做解釋。對此,胡適沒有理會,他乘坐蔣介石派來的飛機,和陳寅恪一起,離開了北平。胡適為何離開?對這一問題,學界的一個解釋是「胡適擔心大陸沒有學術自由與思想自由」。對這一解釋,我很贊同。不過,我以為胡適離開北平,似乎還與他對蔣介石的承諾有關。一胡適對蔣介石有什麼承諾呢?這還得從胡適給傅斯年的一封被刪節的信說起。1947年2月4日,傅斯年給胡適寫了一封信。
  • 宋美齡晚年說出了蔣介石一生三大秘密,不禁令人潸然淚下
    我們知道的宋美齡,是宋家姐妹中政治才華最為出色的那一位,是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名媛淑女,是民國時期各大才子爭相追求的佳人,但是,她還有一個身份,是自己愛情的象徵,是自己對婚姻的守護,那就是蔣介石的妻子。宋美齡即使結了婚,但是她不像一般的女子那樣在家中安心相夫教子,相反,她活躍於各國的政壇之中,是令人敬畏敬佩的女性政治人之一。她的名聲和威望可一點也不比自己的丈夫差。我們都知道,蔣介石去世之後,宋美齡就去了美國安享晚年。在這裡,她向世人說出來蔣介石一生之中的三大秘密,令無數人感嘆萬千。蔣介石一生的成就有好有壞,他既是敢死隊的隊長,率領眾人響應武昌起義,不過他也有出錯的時候。
  • 假若臺灣守不住,蔣介石將會流亡到哪裡,答案讓人出乎意料
    解放軍如此迅速擊潰長江防線,這讓蔣介石大吃一驚。雖然此後蔣介石多次企圖挽救頹勢,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1949年12月9日,蔣介石從四川鳳凰山機場逃離了大陸。 據有關資料顯示,蔣介石在大陸期間總共出國四次,有2次都是在1949年下半年。其中有一次他出訪菲律賓引人關注。
  • 1945年審判日本戰犯,蔣介石為何親自下令必須槍斃這個人
    其中甚至還有一個蔣介石極其痛恨的人,他就是酒井隆。 在整個戰犯審判過程中,出於美國的影響,國民政府對很多戰犯都採取了寬大處理的政策,甚至連岡村寧次都沒被判有罪。但對酒井隆,蔣介石是絕不放過,甚至直接下令幹預審判,指示必須槍斃此人。
  • 蔣介石都曾在這個人面前下跪!!!
    直到五年後蔣志清返回上海,他才知道這一次舉手之勞有多麼性命攸關:當初那個落魄到塵埃深處的蔣志清,現下叫做蔣介石,任黃埔軍校校長、北伐革命軍總司令。黃金榮要給風光歸來的蔣介石送上一份見面禮,手下有的主張送匾,有的主張直接送錢,而杜月笙則建議:公開地送什麼,都不如悄悄地送面子。
  • 蔣介石在外「私會」,宋美齡得知後說了一句話,蔣介石再也沒有找過...
    當年也就是1946年,在抗日戰爭取得完滿的勝利後,有一次,蔣介石和戴笠到陳立夫的家中閒坐,當時有一位身穿米色緊身旗袍、體態豐滿而嬌媚的少女為他們沏茶。蔣介石看到如此嬌美的少女後,不免心有所動,問此女是誰?陳立夫介紹說:「這是我的侄女,叫陳穎,剛從美國留學回來。」
  • 翻譯把「蔣介石」消音 蔡正元:以後叫蔡英文「那個人」
    媒體報導,蔡英文12日和巴拉圭總統見面,巴拉圭總統卡提斯三度提及「蔣介石」,蔡英文的翻譯卻不翻譯「蔣介石」的名字。    國民黨政策會前執行長、前「立委」蔡正元12日在臉書上批評,以後有樣學樣,大家提到蔡英文,都用「那個人」取代。
  • 廖仲愷被刺案,蔣介石有沒有可能參與呢?蔣介石身上的可疑之處
    胡漢民蔣介石在廖仲愷被刺殺之前,有刺殺人的前科,執掌南京國民政府後,又有幾次刺殺人的行為。1912年1月14日凌晨二時許,陳其美指使蔣介石、王竹卿在上海廣慈醫院暗殺陶成章,這位光復會領袖,浙江省光復的大功臣被蔣介石刺殺而死。
  • 蔣介石有兩個「不殺之人」, 70年後,蔣家後人說三個字
    蔣介石是軍閥出身,同時也是一個心狠手辣之人,他這一生得罪過許多人,都被手下秘密暗殺,但唯獨兩個人例外,不僅不殺,還被他下令不殺,這兩人眾人也熟悉的很,一個是小六子張學良,一個是周恩來總理。張學良曾多次勸阻蔣介石,現在應該把槍口一致對外,而不是所謂的「攘外必先安內」蔣介石不聽,張學良就跑去延安,同周恩來商議此事,並說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張學良晚年接受日本記者採訪時說:「周恩來這個人我很熟悉,我同他講了我要做的事情後(兵諫),他對我分析了其中的利害關係,講的很詳細,並勸我要三思,很受感動。」
  • 「克己」與「罵人」:蔣介石日記應該怎麼讀?
    蔣介石晚年得了手肌萎縮症,手發抖,在這個情況下他要寫上手抖不能記事。蔣介石這個人,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他有個優點我稱之堅毅。很多人都記日記,但是像蔣介石這樣連續寫日記,57年每天不斷。蔣介石為什麼記日記呢?一個是學習曾國藩,曾國藩每天記日記,所以蔣介石也每天記日記。為什麼記日記?一個是為了個人的道德修養,蔣介石給自己定下的目標,他要做中華民國的模範。
  • 日本人最崇拜的三個中國人,王陽明、徐福和蔣介石
    儘管如此,日本人還是很崇拜中國的,最起碼這三個人在日本得到最高禮遇的崇拜。一、徐福徐福在日本的地位毋庸置疑。相傳秦始皇為長生不老,派徐福帶領3000童男童女去尋找仙方,沒想到這一去杳無音訊。大多數人都認為徐福與這三千童男童女去了日本,成了日本天皇,創造了日本文明。
  • 蔣介石晚年說,丟掉江山不怪別人,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這2人
    我們都知道,蔣介石身為國民黨掌權者,在抗日戰爭之中和我軍聯手共同抵抗日軍侵略,也正是因為此次戰役令蔣介石名聲鵲起。但隨著老蔣的私心越來越大,竟對解放區實施了轟炸,導致無數人員死傷。正是如此,導致蔣介石慢慢失去了民心,最終敗走臺灣。而之所以會成這樣,完全是老蔣咎由自取,雖然他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但失去江山卻是他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