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個機能都一天不如一天,血液也會變得粘稠,血管彈性變差,導致下肢動脈出現硬化,如果下肢動脈一旦發生了堵塞、變窄等情況就會導致下肢缺血。
那想要知道下肢動脈有沒有硬化,摸脈搏是可以摸出來的。一說到摸脈搏,大家首先想到是手、頸部。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腳背上也是有動脈的,而腳上的動脈可幫助判斷有無硬化情況。
下面來給大家講一下腳背的動脈在哪兒?怎麼摸?
首先把腳丫放平,在腳的內側和外側取一個點,再在大拇指和二拇指之間取一個點,這兩個點相連的這條線大致就是我們腳丫上的動脈位置。
找到這條線之後,用我們手的食指去按住腳丫上的動脈,在按壓的時候手腳一起用力,拿捏好度,不要太輕也不要太重,兩方的力量保持相同,然後去感覺腳背上動脈搏動是強還是弱,另一隻腳丫也是同樣的方法,同時進行。
那怎麼判斷動脈是不是正常的呢?
正常情況兩隻腳的動脈搏動是對應的,強弱、頻率幾乎一樣。如果發現兩邊的脈動頻率不一樣,一邊強一邊弱,而你的腳背也沒有外傷和其他疾病,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很有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的警示。
每個人的腳和手動脈的搏動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比較強有的比較弱,這個不需要和別人比較,只要自己的兩個腳跳動一樣就可以,這就證明是正常的。
如果下肢動脈硬化,在日常步行走路後小腿的肌肉會感覺非常的酸痛,當休息上一小會,酸痛感就會明顯的減弱或消失。等消失之後再走上一段路,又會有同樣的酸痛感覺,這個現象叫做間歇性跛行。
如果不及時治療,後期還會加重,導致不走路的時候小腿也會感覺到疼痛,尤其是到晚上睡覺的時候,疼痛會更加明顯。並且下肢會出現發冷麻木,顏色發紫蒼白,如果不小心劃了口子很難長好,還有下肢汗毛脫落,腳趾甲長得比之前慢這樣的情況。
上面就是今天總結的關於下肢動脈硬化的內容,大家平時可以通過摸動脈的方法檢查自己的身體情況,由此做一個簡單的參考。如果平時腿部出現了不舒服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自己在家擅自做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