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也會發生動脈硬化!出現這些行走問題,一定要警惕!

2020-12-06 騰訊網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全身動脈硬化的一種表現,是中老年人常見的血管疾病。主要是腹主動脈、髂動脈、股動脈等大、中動脈內膜增厚變硬形成粥樣斑塊及鈣化,血管逐漸變得狹窄甚至繼發血栓形成,導致動脈血管閉塞。表現為下肢缺血症狀按照病情變化有下列臨床分期。

1、輕微主訴期:患者僅感覺到患肢皮溫降低,怕冷或輕度麻木,活動後易疲勞,肢端足癬易發生感染而不易控制。

2、間歇性跛行期:當患者在行走時由於缺氧和缺血,肌肉產生痙攣、疼痛及疲乏無力必須停止行走,休息片刻後症狀有所緩解才能繼續活動,如再行走一段距離後症狀又重複出現。小腿的間歇性跛行是下肢缺血性病變最常見的症狀。

3、靜息痛期:當病變進一步發展而側支循環建立嚴重不足,使患肢處於相當嚴重的缺血狀態即使在休息時也感到疼痛、麻木和感覺異常。疼痛一般以肢端為主。

4、組織壞死期:主要指病變繼續發展至閉塞期,側枝循環十分有限,出現營養障礙症狀。在發生潰瘍或壞疽以前,皮膚溫度降低,色澤為暗紫色。早期壞疽和潰瘍往往發生在足趾部,隨著病變的進展感染、壞疽可逐漸向上發展至足部、踝部甚至小腿嚴重者可出現全身中毒症狀。

在古代,祖國醫學對於此病早有記載,《醫宗金鑑》、《外科正宗》裡均有詳盡記載:陰寒客於脈絡,寒凝血瘀,血瘀血滯,瘀久化熱,熱毒壅滯,血敗化腐。其病因機理為痰濁、血瘀內生、痰瘀互結阻塞脈道。中醫屬於「脈痺」範疇。

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的發病率是很高的,65歲以上者不論男女發病率都可能超過10%,相當於這個年齡段人群10個人中就可能有1個患病。此病發病年齡多見於50歲-70歲人群,並且有發病年齡提前的趨勢。觀察一下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如果一次走不了500米,行走時一瘸一拐的總得走走歇歇,小腿與腳發涼還有些麻木感,就應當警惕很可能是下肢動脈缺血造成的,如果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任其繼續發展,最後可能出現下肢壞死、潰爛。我國因為這種情況截肢的每年約有幾十萬人。

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應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患者可以先自行觀察走路是否有跛行?還有一個簡單的自我檢查方法:摸摸小腿、足背,感覺一下小腿與足部溫度是否降低或發涼?足背上的動脈搏動是否減弱或很難摸到搏動?如果腳背發涼、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很難摸到搏動,很有可能就是下肢血管狹窄、閉塞了。及時去醫院做個下肢動脈彩超或CT檢查就能明確診斷!

醫院簡介

濟南中醫靜脈曲張醫院建院十餘年以來,一直致力於打造靜脈曲張、動脈硬化閉塞症、糖尿病足、靜脈血栓、脈管炎等周圍血管疾病的標準化治療規範。先後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齊魯中醫藥研究院建立起資源共享,互惠互贏的分工協作機制,達成分級診療技術協作協議,通過超微創技術安全、便捷、有效的治療周圍血管疾病,成為國內周圍血管疾病微創治療領先醫院。

醫院積極推進醫保報銷與管理工作,成功成為全國醫保聯網定點醫院,為患者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醫保報銷服務,大大降低了患者就醫成本,縮短了就診時間。為廣大下肢血管疾病患者帶去便捷、專業、安全的醫療服務!

相關焦點

  • 人體信號:老人常腿痛要警惕下肢動脈硬化
    老人腿痛走走停停,要警惕下肢動脈硬化。一年多前,72歲的李大伯發現自己雙腿發涼,每次外出走50來米,腿就會疼痛,需要休息一會後才能緩解。一開始他認為自己有關節炎,就經常到衛生院去開一點膏藥回家貼,可是症狀並沒有緩解,反而慢慢加重了。以前能走50米左右,後來只能走20來米就需要休息,晚上躺在床上都感覺疼痛。
  • 軍醫科普:專家詳解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其次是高脂血症,尤其是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與全身多部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密切相關。及時發現導致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並加以控制,能夠延緩動脈硬化的進程,降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發生風險。    發病機制    動脈硬化閉塞症的主要發病機制可有下列幾種學說。
  • 是否下肢動脈硬化,摸摸這個部位的脈搏或可知道大概,很簡單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個機能都一天不如一天,血液也會變得粘稠,血管彈性變差,導致下肢動脈出現硬化,如果下肢動脈一旦發生了堵塞、變窄等情況就會導致下肢缺血。那想要知道下肢動脈有沒有硬化,摸脈搏是可以摸出來的。一說到摸脈搏,大家首先想到是手、頸部。
  • 出現下肢症狀不一定是腰椎的問題
    患者表示自己出現右腳麻木、走路感覺腳底板變厚、走路不穩等等症狀,懷疑自己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復發了,為得到更多的治療來找廖博主任治療。但廖博教授看了患者帶來的影像學資料,再結合患者所述症狀和詳細的查體,發現患者這種下肢肌張力高、走路踩棉花感、走路不穩,與腰椎沒有關係,反而是頸椎的問題。患者十分不理解,我明明是做了腰椎手術後出現的下肢問題,現在卻說我是頸椎問題。
  • 動脈硬化的治療 動脈硬化有哪些症狀
    動脈硬化是非常嚴重的一種疾病,帶給人們的危害是非常多的,所以在生活中,若是患有動脈硬化的話,要注意很多的事情。動脈硬化的治療是需要注意一些的,小編給大家講講治療動脈硬化要注意什麼、動脈硬化吃什麼比較好以及動脈硬化都有什麼樣的表現。
  •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好像腿上堆滿了「沙子」,嚴重者需要截肢!
    01定義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由於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進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肢體疼痛,嚴重時組織壞死。一般見於中老年人,隨著社會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齡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發病率逐年提高。
  • 70%血栓「藏」下肢,小心傷你沒商量
    下肢動脈造影、吸栓、球囊擴張、支架植入……經過一系列的與血栓的「搏鬥」,剷除下肢動脈裡「攔路虎」,血管打通「暢通無阻」。成功手術後,李大爺感覺右腿的症狀明顯緩解。70%血栓藏下肢,四大症狀要知曉秦永林主任介紹,隨處都有可能形成的血栓,向來被視為人體內隨時會把人摞倒的定時炸彈。人們最熟悉的動脈血栓是心臟和腦血管等。
  • 下肢水腫的原因 下肢經常水腫快試試這些方法
    下肢水腫是很多朋友出現過的情況,水腫讓人覺的下肢很脹,給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那麼下肢水腫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下肢水腫的原因,下肢水腫怎麼辦,下肢水腫怎麼預防,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下肢水腫的原因引起下肢水腫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久坐之外,下面這些疾病或者因素也會導致下肢水腫的情況出現。
  • 一附院完成我省首例藥物塗層支架(DES)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病例
    近日,一附院周圍血管科接診了一位慕名從陝北來就診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多年,近期出現嚴重的下肢間歇性跛行,並已經出現足部潰瘍。外院的CT血管成像顯示患者的病變主要位於膝關節以下三支動脈完全閉塞。查體患者的踝臂指數(ABI)只有0.4,屬嚴重下肢缺血,需要立即開通血管。
  • 動脈硬化怎麼治 得了動脈硬化怎麼辦
    核心提示:  隨著生理年齡的逐漸增長,身體的各項機能就會慢慢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更是大大地增加了,其中像動脈硬化這樣的問題更是常見高發的。,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更是大大地增加了,其中像動脈硬化這樣的問題更是常見高發的。
  • 警惕!身體出現這些預警信號,須注意帕金森病來襲……
    1、出現震顫震顫是因肢體的促動肌與拮抗肌節律性(4~6Hz)交替收縮而引起,多自一側上肢遠端開始,逐漸擴展到同側下肢及對側上下肢,而上肢的震顫常比下肢重。在本病早期,震顫僅於肢體處於靜止狀態時出現,做隨意運動時可減輕或暫時停止,情緒激動使之加重。
  • 肺是重要的呼吸器官,也容易出現問題,若有這些表現,也要警惕
    肺是人體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呼吸器官之一,同時它也是為人體提供血液的一個器官,就是因為肺部對人體的重要性,才讓我們得知肺部的重要性,在平時一定要多注意養護自己的肺部,給費布提供一個良好的運作環境。肺部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調整呼吸,同時它還可以調節全身的水液代謝,當肺出現問題時會出現無汗,全身水腫等反應,導致身體當中的水液無法運輸到其他的器官臟腑,影響自身和其他器官的正常活動。另外肺部也作為人體的造血器官之一,也擁有著造血功能,當腹部出現問題時,也會影響人體的造血功能,使身體出現貧血等問題。
  • 在腿上量血壓,能告訴你下肢動脈堵沒堵
    本期專家: 張凡帆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周圍血管科 現在隨著體檢的全面深入,很多病人體檢以後會拿到一個動脈硬化的報告。
  • 天冷腳麻有可能是血管問題,別亂泡腳!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張燦城、王雪)寒冷的冬季,不少中老年人會發現腿部疼痛、酸麻,還以為是年紀大了,肌肉骨骼老化受不得冷,也有以為是關節出現問題了去看骨科醫生,實際上,他們中有相當部分其實是下肢血管出現問題了。
  • 血液黏稠的人,出現3個異常跡象,小心血栓形成了,立即去查一下
    所以,冬季,血液粘稠的人,一定要格外注意,一旦身體出現異常,早檢查。一旦出現這類情況,別猶豫,立刻就醫檢查。跡象2、頭部劇烈疼痛、頭暈血液粘稠的人,一旦出現頭部疼痛,甚至是劇烈的疼痛、頭暈,此時,一定不要忽視,需高度警惕腦梗。血栓堵塞腦部血管,導致腦部短暫性缺血,便會出現突然性頭暈、頭痛。
  • 肝病發生時,身體會有這5點提示,一定要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出現肝臟不適等症狀時,再去醫院進行檢查,才發現自己得了肝病,而往往這個時候,肝病已經很嚴重了。肝病的發生是悄悄的,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得肝病?導致肝病的原因有哪些?肝病發生時,身體會有這5點提示,一定要警惕!1、黃色尿液如果你發現你的尿液很黃,要小心,這可能是由肝功能異常引起的。肝臟負責膽紅素的分泌,如果肝臟異常,會使血液中的膽紅素升高,尿液顏色會很黃,最好及時檢查肝臟CT。
  • 身體長這物警惕血管疾病
    但須警惕的是,本病除血管退行性變所引起外,還可以是某些老年性疾病的表現,如高血壓,可由於動脈硬化導致毛細血管脆性增加而發生紫癜;某些腫瘤、血液病、結締組織病、糖尿病及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可因營養不良而發生紫癜。
  • ...他大受打擊去做體檢,毫無症狀卻查出大問題!10組影像對比圖告訴...
    冠狀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腹主動脈瘤、肺栓塞、主動脈夾層、下肢動脈硬化閉塞、下肢靜脈曲張……這些我們常常聽到的名詞,其實都是身體的血管出了問題。但在初期,很多人往往不重視,甚至不以為然。血管是人體內部的重要組織器官,連接著身體的各個器官,24小時不停地輸送營養、排出廢物,是人的「生命的通道」。
  • 體內有血栓,腿部會報警,腿部若出現3個異常,說明血栓已形成
    年齡越大患上血栓的機率就越高,特別是「三高」疾病患者,由於血管出現了老化和硬化問題,稍不留意就會引發血栓。血栓疾病對人體會有很大的影響,之所以很多人會出現這種疾病,除了因為早期的不重視管理之外,也是因為不合理的生活飲食習慣。部分人平時經常進食高脂肪的食物,血液變得異常粘稠,容易在血管壁形成血栓。
  • 濰坊市中醫院斑塊旋切技術還原下肢血管自然腔道,讓血管更通暢!
    近日,濰坊市中醫院血管外科為一名下肢動脈慢性血栓、血管閉塞患者成功實施了Straub Rotarex旋吸輔助球囊擴張治療,成為濰坊市率先掌握該新技術單位之一,同時標誌著濰坊市中醫院下肢動脈缺血診療技術更加精準、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