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血栓「藏」下肢,小心傷你沒商量

2020-12-06 瀟湘名醫

小小血栓堵血管,傷人性命沒商量。據研究發現,有20%在腦血管裡,10%在內臟血管,70%全都集中在下肢。面對血栓的「重災區」,身體會面臨怎麼樣的威脅,又該如何破解呢?在11月27日至28日,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主辦的第五屆中大論壇介入分論壇暨2020江蘇省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外周血管診療論壇上,專家指出,下肢血栓暗藏殺機,特別易被下肢動脈血栓的「假面具」蒙蔽,甚至引發截肢風險。

腿發涼不是老寒腿,而是下肢動脈「填堵」

前段時間,76歲的李大爺(化姓)突然覺得右腿小腿發涼,還以為是年紀大了,老寒腿犯了,就自己找了膏藥貼貼,但還是沒啥效果,反而還出現了腿疼,走兩步腿就開始疼,出現間歇性跛行。李大爺發現不對勁了,來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就診,經過B超等檢查排查發現,李大爺這腿部問題並不是老寒腿,而是下肢動脈裡「藏」了血栓,如果再不加以科學治療,可能有截肢風險。

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秦永林主任醫師帶領團隊根據影像資料與病例情況,綜合評估李大爺病情後,決定為患者進行介入手術。下肢動脈造影、吸栓、球囊擴張、支架植入……經過一系列的與血栓的「搏鬥」,剷除下肢動脈裡「攔路虎」,血管打通「暢通無阻」。成功手術後,李大爺感覺右腿的症狀明顯緩解。

70%血栓藏下肢,四大症狀要知曉

秦永林主任介紹,隨處都有可能形成的血栓,向來被視為人體內隨時會把人摞倒的定時炸彈。人們最熟悉的動脈血栓是心臟和腦血管等。心臟動脈出現血栓後,可以出現心肌梗塞。腦血管內形成了血栓,就是人們較為熟知的腦梗塞。而其實70%集中在下肢,但是常見的是下肢靜脈血栓,而下肢動脈血栓很容易被忽視。

專家介紹,下肢動脈出現血栓後,四大典型症狀:紫、涼、麻、痛。因此很多老年人很容易與痛風、老寒腿等混淆。秦永林主任解釋說,痛風的症狀主要以關節處疼痛為主,動脈栓塞則會因為患處供血不足,在疼痛加劇之外還會出現皮溫降低,皮膚的顏色也會逐漸變深。很多老年人的腿皮溫下降再加上腿部疼痛,就以為是老寒腿,而忽略了疼痛的時間。一般老寒腿的患者站起來腿就會痛,而下肢動脈血栓的症狀一般是走一段路後才出現疼痛感覺。

冬季高發,一旦發病應及時就醫

秦永林主任介紹,下肢動脈血栓冬季發病率高,天氣變冷時症狀加重。但好發於中老年人,常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動脈硬化相關病史。

專家提醒,下肢動脈血栓發病比較急,一旦發病,往往是疼痛難忍。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對症治療,會導致潰瘍和壞死,將面臨截肢風險。此外,對於長期吸菸的中青年男性,還需要警惕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主要症狀也是前期肢體發涼、麻木,行走一段路後因疼痛需要停駐休息,嚴重時出現足趾疼痛,足趾發黑、潰爛、流膿等,常有夜間靜息痛表現。出現這些症狀時,應及時就醫排查。

專家建議,對於下肢動脈血栓的治療,建議儘快手術治療。一般可採用介入手術治療,即下肢動脈造影取栓,通過微創手術,效果好、恢復快。

【來源: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怎麼做介入治療?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目前常見的一種周圍血管疾病,它常常會導致靜脈瓣膜的功能不全及並發肺栓塞,是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一個重大危險。那到底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應該怎麼做介入治療呢?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
  • 孕期腳腫有可能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千萬別大意有生命危險
    如果是生理性的水腫問題不大,一般產後就會慢慢恢復,但是也有一種很危險的情況就是下肢深靜脈血栓造成的水腫 據統計,在相同年齡段人群中,懷孕期間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是非孕期婦女的5-6倍;如果家族中有「靜脈血栓栓塞症(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統稱)」病史的,那孕期發生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風險會增加3.5-8.5倍;而如果孕婦有「遺傳性血栓形成傾向」的話,這個風險會增大到34倍! 孕期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會有什麼危害呢?
  • 置管溶栓術為下肢動脈栓塞男子解除「截肢」風險
    近日,一位右下肢動脈栓塞患者在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成功實施了置管溶栓術。此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該院血管介入治療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53歲的魯先生是廣信區人。8月9日,身體健碩的魯先生突然出現右下肢疼痛、發涼,用他自己的話說,「一直疼,不敢下地走動,晚上也睡不好覺,特別難受!」。
  • 久坐不動易致下肢深靜脈血栓!春節出行5大注意事項
    而長時間搭乘飛機、火車或長途汽車時,勢必久坐不動,可能會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酸脹疼痛,甚至水腫麻木的情況。對於老人而言,嚴重的還容易造成肺栓塞,甚至引發心搏驟停。   為少上廁所不喝水不可取   車上的如廁問題是個大麻煩,遇上高峰期,一堆人在廁所門口排隊。有的人為了省事,乾脆少吃少喝,想上廁所時也儘量憋著。
  • 下肢靜脈曲張的症狀你了解多少?
    下肢靜脈曲張雖然不疼不癢,不會威脅生命,但是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引起小腿潰瘍、靜脈血栓等嚴重後果。 下肢靜脈曲張的臨床症狀: 第一級是毛細血管的擴張,很多女士在大腿
  • 誘發血栓的元兇找到了,抽菸熬夜都上榜,排第一的很多人都喜歡
    很多人認為血栓是一種專屬於老年人的血管類疾病,其實在我國的年輕人群中,血栓的發病率也是逐漸升高的。目前血栓的發生並不再具有偶然性與年齡性,當人養成了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久而久之,這些壞習慣就很容易誘發血栓。若想遠離血栓,那麼以下幾種壞習慣勸你早做決斷。
  • 打開人體的「化栓開關」,能減少血栓的形成,預防血栓
    血栓就是血管內形成的小斑塊,它很容易堵塞血管,引發腦血栓、心梗、腸梗、肺栓塞等一系列疾病,輕則造成偏癱、失語、肢體行動障礙,重則危及生命,血栓導致的死亡人數約佔全世界因病死亡總人數的一半。血栓的可怕除了其致死率高,還在於其出現沒有規律,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都會發生,大部分血栓發作沒有徵兆,使得人們無從預防,這更加深了人們對於血栓的恐懼。
  • 皮層靜脈血栓
    既往史:腰椎間盤膨出1年,下肢靜脈曲張1年;1年前曾出現雙下肢麻木無力,因不影響勞動,未診治。平時種棉花,有農藥接觸史。患者四肢無力起病,以運動受累為著,但運動神經傳導速度並無異常,而感覺神經傳導則明顯異常,且主要表現在下肢,與經典GBS不相符,不過上下肢F波的異常和自發電位的出現提示神經近端受累也基本符合GBS的特點(也曾懷疑CIDP,但行腰骶神經核磁不支持,見下圖),也許雙下肢長度依賴性感覺異常可以考慮既往存在中毒性周圍神經病的基礎,畢竟患者種棉花,經常有農藥接觸(純屬推測,歡迎拍磚!)。
  • 血管堵沒堵,摸一摸這些部位就知道!佔兩個,要警惕血栓了
    當血栓徹底堵塞血管之後,就會對血液流通造成阻礙,導致大腦、心臟等重要部位缺血,最終引起心血管疾病出現。所以,對於血栓應絕對重視起來。想要知道你的血管是否通暢無阻,摸這五個地方就能感受出來!1、摸摸你的手腕想必大家都知道,通過摸手腕就能感受到自己身體的脈搏跳動。正常人脈搏和心率處於一致的狀態,每分鐘大約跳60-100次左右,且跳動模式非常規律。
  • 預防靜脈血栓的神器——空氣壓力治療儀
    這時你就要警惕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周圍血管疾病的常見病之一。       由於靜脈血液在下肢深靜脈腔內不正常的凝結,阻塞了靜脈管腔,導致靜脈血液回流障礙,造成患者靜脈血液淤滯,出現腫脹、麻木,甚至發生靜脈血栓後綜合症、下肢潰爛,嚴重時可以致殘;如果靜脈血栓脫落隨血液流動至肺動脈,則會形成肺動脈栓塞,嚴重威脅患者生命!
  • 血液黏稠的人,出現3個異常跡象,小心血栓形成了,立即去查一下
    血液粘稠的人,出現3個異常跡象,小心血栓形成了,立即去查一下跡象1:小腿粗細不一當小腿部位,一條腿粗,一條腿細,要警惕靜脈血栓。此外,半夜,突然胸悶,喘不上來氣,被憋醒,需警惕血栓堵塞心臟血管,導致心肌供血嚴重不足所致。並且,突然間,周身冷汗淋漓,也是一種常見的心肌梗死症狀,切莫忽視。
  • 站久了,小腿酸脹、發麻……小心「蚯蚓」爬上你的腿!別亂治
    可當一些像蚯蚓一樣東西爬到你腿上又是什麼?其實,它就是傳說中的「蚯蚓腿」,它們除了讓腿「變醜」外,還會影響你的健康…一、什麼是蚯蚓腿?靜脈曲張俗,稱「蚯蚓腿」,久坐或者久站的人更容易患靜脈曲張。小腿的靜脈血需要回流到心臟,它離心臟最遠,站立時小腿靜脈血為了克服這一困難,於靜脈內長出了幾十對靜脈瓣,類似於單項「閥門」。
  • 骨科急診常見骨折處理——下肢篇
    即使受傷當時可以觸及足背動脈搏動,也不能掉以輕心,應動態觀察下肢血供情況,避免出現動脈血管的延遲性栓塞。排除筋膜間室症候群:最可靠的徵象:患肢張力性水皰、足趾被動牽拉痛。應該在術前應行下肢靜脈超聲檢查,評估下肢靜脈血栓情況,術前、術後應用低分子肝素、Xa因子抑制劑(利伐沙班)等進行抗凝血治療,避免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造成肺栓塞。二、影像評估骨盆正位及髖關節側位:常規檢査,一般能夠確診。CT檢查及三維重建:可進一步判斷骨折移位程度和方向,觀察隱匿性骨折線,排除腫瘤病變。
  • 下肢浮腫怎麼辦 造成的原因
    那麼你知道下肢浮腫的原因是什麼嗎?如果下肢浮腫應該怎樣去緩解呢?下面我們來看看腿腳浮腫的原因以及腿腳浮腫怎麼辦。下肢浮腫怎麼辦1.躺下,將腿抬高30度,以利於血液回流至心臟。2.按摩我們的足部還有我們的腿部肌肉,讓血液加快流動的速度,流至心臟。3.減少食鹽和水的攝入。4.避免夜間睡前大量喝水。
  • 下肢水腫的原因 下肢經常水腫快試試這些方法
    下肢水腫是很多朋友出現過的情況,水腫讓人覺的下肢很脹,給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那麼下肢水腫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下肢水腫的原因,下肢水腫怎麼辦,下肢水腫怎麼預防,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下肢水腫的原因引起下肢水腫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久坐之外,下面這些疾病或者因素也會導致下肢水腫的情況出現。
  • 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沉默的殺手  每年的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在美國,每年有10~30萬人死於靜脈血栓,相關住院人數超過50萬。在歐洲,每年有50萬人死於靜脈血栓,超過愛滋病、乳腺和前列腺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之和。
  • 醫生告訴您:血栓是什麼?血栓都有哪些表現?最危重的血栓疾病?
    我們幾乎每天都能聽到血栓,那麼到底什麼是血栓呢?其實心肌梗死、腦梗死、肺栓塞、房顫、下肢靜脈栓塞、羊水栓塞等等疾病,這些疾病都是血栓疾病。血栓是血液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
  • 如果這3個「動作」做不到,小心藏有腦梗隱患,趁早查一下腦CT
    如果這3個「動作」做不到,小心藏有腦梗隱患,趁早查一下腦CT1.夾豆粒大豆30粒和2釐米大小的豆腐若干塊置於小碟內,用筷子交替夾豆粒和豆腐塊放到另一碟子裡,反覆5次,如果需要30秒以上,就要引起注意,小心有腦梗隱患。
  • 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這四種方法可預防血栓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都會聽說過血栓,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那麼,血栓是怎麼形成的呢?它有哪些症狀?平時要怎麼預防血栓?接下來,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血栓是怎麼形成的通俗的來說,血栓就是血塊,它像塞子一樣,會堵塞身體各部位的血管,從而導致相關的部位沒有血液供應,導致突然死亡。在腦部血管容易導致腦梗,在冠狀動脈容易導致心梗。人體血液中存在著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在正常情況下,二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以保證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不會形成血栓。
  • 長途飛行要小心經濟艙症候群
    假日外出旅行時,你可能遇到過這種情況,上飛機前還穿的下的鞋子,下飛機時腳腫得都快穿不上了。這就是久坐於狹小空間而引發的下肢浮腫,可能是患上了經濟艙症候群。那麼,什麼是經濟艙症候群呢?它指的是長途飛機旅遊的人坐經濟艙時間很長,長時間處在腿部屈曲坐位、長時間腿部不活動,腿部靜脈處在血流遲緩、血液淤滯等狀況,可能會在靜脈內形成血栓,導致下肢浮腫等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