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不動易致下肢深靜脈血栓!春節出行5大注意事項

2020-11-26 人民網

  一年一度的春運又到了。春運不僅僅是對運輸部門的一個挑戰,漫長的旅程,對健康也是種極大的考驗。除了預防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系統的疾病外,出行的人們還要注意預防情緒障礙——「旅途性短暫精神障礙」。而長時間搭乘飛機、火車或長途汽車時,勢必久坐不動,可能會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酸脹疼痛,甚至水腫麻木的情況。對於老人而言,嚴重的還容易造成肺栓塞,甚至引發心搏驟停。

  為少上廁所不喝水不可取

  車上的如廁問題是個大麻煩,遇上高峰期,一堆人在廁所門口排隊。有的人為了省事,乾脆少吃少喝,想上廁所時也儘量憋著。對此,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林天歆教授表示,為了避免上廁所而不喝水的做法是錯誤的,建議大家還是正常喝水、排尿,不要等到已經憋得不行了,才去廁所。

  林天歆表示,喝水少、憋尿,都會給泌尿系統帶來負擔。尿液在膀胱內儲存過久導致細菌繁殖,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同時增加產生結石的機率;長時間憋尿還會引起尿液返流導致腎盂腎炎,嚴重者還會影響到腎臟功能;憋尿後還可能發生排尿性暈厥或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等。據研究報告顯示,有憋尿習慣者,患膀胱癌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高。

  「因此,應該儘量不憋尿,有尿意時及時排洩。在長時間旅途之前應上廁所,提前解決排尿問題。」林天歆表示,如果迫不得已憋尿的話,則應避免憋尿時間過長,找到合適時機及時排尿,如長途汽車可每2-3個鐘讓司機停車休息上洗手間,火車及飛機可提早排隊上廁所。

  長時間憋尿後會發生排尿困難,可考慮對恥骨上區進行熱敷幫助排尿。排尿後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增加排尿次數來降低泌尿系統發生感染的機率。同時,長時間憋尿後排尿應注意起身或站立不要速度過快,排尿時不要過度用力,避免排尿性暈厥的發生。若無法自行排尿或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就醫以免產生不良後果。

  多活動避免下肢靜脈血栓

  在春運路上,很多人肯定都有這樣的感受:下車感覺腿特別沉,腿腳有時都浮腫起來。專家提醒,綜合以往治療春運病人的經驗,久坐不動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酸脹疼痛,甚至水腫麻木的情況很常見。

  據介紹,長時間搭乘飛機、火車或長途汽車時,下肢很容易受傷,足部、腿部易浮腫,嚴重的可出現血栓,若脫落隨著血液運行到心臟或肺部,甚至會導致死亡。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許多乘客長時間局限在狹小的座位中,血液集中在雙腿下段,出現深部靜脈血栓的概率大為提高。而且密閉的機艙或擁擠的車廂裡的空氣溼度很低,容易使血液濃度上升,血液循環受阻,也容易造成血管堵塞。

  其實,在交通器狹小的空間中,還是有辦法活動筋骨的。坐著的乘客可以每一兩個小時起身,原地踏步、活動腳踝、小腿,促進血液循環。站著的乘客可以做下蹲,甩甩手,動動脖子。需要提醒的是,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最好不要穿緊身衣褲,要穿寬鬆衣服。另外,也不要穿高跟鞋,最好穿方便行走防滑的鞋子。

  如果出現下肢疼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應及時採取措施,因為這些症狀很可能是血栓疾病的發病前兆。這時就要儘量避免運動,找到一個可以平躺的地方,把下肢抬平,並求助乘務人員儘快到醫院急救。

  空調車上別給小孩穿太多

  近日,有網友在論壇上發了一篇《悲催,三九寒冬常德一對父子中暑》的帖子,稱湖南一名常德籍旅客及其兒子因車廂太熱而中暑了。列車員當即緊急尋找醫生,同時調整車廂的溫度。這對父子喝了水,呼吸了新鮮空氣後,症狀有所緩解。

  「小孩的身體相對於成年人要弱,在乘車時一定要預防在車上受涼。而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受涼,在火車或汽車上把孩子裹得裡三層外三層,這是不對的。」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學博士陳祖輝表示,在空調車上,小孩最好穿相對寬鬆的衣服,不要穿得太嚴實,否則出汗後不易揮發。

  另外,要避免給低齡兒童和幼兒戴口罩,因為掩住口、鼻可能會導致窒息。而冬季由於室內外的溫差較大,車廂內一般溫度較高,加上人群擁擠,空氣差,因此易引起胸悶、頭暈等症狀,多喝水、適當地增減衣物有助預防中暑。

  注意飲食謹防腹瀉

  在春運之路上,還易發胃腸道疾病,腹痛、腹瀉、嘔吐等是常見問題。專家提醒要注意飲食衛生,儘量規律飲食,上車前備好消毒溼紙巾,吃飯前用溼紙巾擦手。

  「長途旅行會使旅客的生活、飲食習慣發生臨時改變,從而容易使消化系統出現不適。」消化內科專家表示,春運過程中,人多擁擠,路途漫長難耐,又休息不好,很容易引起人的心情煩躁不安。很多旅客因此沒有什麼食慾,體質差或者胃腸功能薄弱的人就容易引起胃腸不適,出現暈車、嘔吐、腹脹腹瀉等情況。

  專家提醒,火車上的飲食原則上應清淡可口,易消化吸收,不要在小攤販處購買食物,以免吃到不衛生的食物引起中毒。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到餐車內就餐。所帶的食物以易消化的和低脂的為主,如水果、山楂製品等。

  此外,在車船或飛機上要節制飲食。乘行時,由於沒有運動條件,食物的消化過程延長、速度減慢,如果不節制飲食,必然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腸胃不適。暈車的人,準備長途旅行前,尤其要注意飲食,不要喝碳酸飲料、白酒,也不要吃油膩食物,要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反胃,加劇暈車反應。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怎麼做介入治療?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目前常見的一種周圍血管疾病,它常常會導致靜脈瓣膜的功能不全及並發肺栓塞,是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一個重大危險。那到底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應該怎麼做介入治療呢?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
  •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深靜脈血栓脫落的後果是什麼?
    深靜脈血栓形成就是靜脈血凝固在靜脈內,造成靜脈阻塞,使靜脈回流受阻。深靜脈血栓形成最主要表現是一種短時間內單側且明顯的下肢水腫,可以發現一條腿比另一個一條腿更腫脹。因為肢體腫脹對皮膚產生牽拉效應,也會引起腫脹疼痛。
  • 孕期腳腫有可能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千萬別大意有生命危險
    如果是生理性的水腫問題不大,一般產後就會慢慢恢復,但是也有一種很危險的情況就是下肢深靜脈血栓造成的水腫 據統計,在相同年齡段人群中,懷孕期間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是非孕期婦女的5-6倍;如果家族中有「靜脈血栓栓塞症(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統稱)」病史的,那孕期發生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風險會增加3.5-8.5倍;而如果孕婦有「遺傳性血栓形成傾向」的話,這個風險會增大到34倍! 孕期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會有什麼危害呢?
  • 什麼是深靜脈血栓?提醒:腿部有3個變化,要當回事,儘快做檢查
    血栓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是在血管內部形成的阻礙,會影響血液循環不暢,血栓的位置不同產生的影響不同,而深靜脈血栓就是其中一種。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深靜脈中的血栓,屬於人體的下肢靜脈回流障礙疾病。而在全世界範圍內,每年有超過百萬的人因為深靜脈血栓而死亡。深靜脈血栓就是在人體的下肢靜脈血管內部因為各種原因形成了血塊,而在單側下肢出現的更多,特別是左下肢。這種情況在一些骨科手術後的患者身上比較常見,而肥胖,長時間臥床,靜脈曲張,腎臟疾病,甚至吸菸都可能影響深靜脈血栓的出現。
  • 20歲返校大學生連坐10小時腿腫如大象 注意!「經濟艙症候群」可致...
    20歲的返校大學生李松(化名)坐車、坐飛機、坐車,循環了10個小時後,他的左腿腫得比右腿大一倍多,醫生診斷他是患上了下肢深靜脈血栓,而血栓如果脫落就可能導致肺栓塞引起死亡!近日,李鬆手術成功,他也是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血管外科接收的此類患者中最年輕的一位。國慶長假即將到來,很多人會外出旅行,醫生特意提醒大家提高警惕,嚴重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甚至可致人死亡。
  • 避免久站久坐 預防下肢靜脈曲張
    下肢靜脈曲張是周圍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多見於中老年人。河北省中醫院周圍血管科主任馬雲龍提醒,下肢靜脈曲張是一種不能自愈的進行性發展性疾病,患有靜脈曲張,要及早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 下肢水腫的原因 下肢經常水腫快試試這些方法
    下肢水腫是很多朋友出現過的情況,水腫讓人覺的下肢很脹,給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那麼下肢水腫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下肢水腫的原因,下肢水腫怎麼辦,下肢水腫怎麼預防,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下肢水腫的原因引起下肢水腫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久坐之外,下面這些疾病或者因素也會導致下肢水腫的情況出現。
  • 空氣壓力波治療儀的用途及注意事項
    治療原理是促進血液循環,淋巴循環,將一些引起疼痛,不舒服的代謝產物和炎性致痛物質都擠到主循環裡清除掉,從而消除水腫。2 .對於偏癱,截癱及癱瘓的病人:偏癱,截癱,癱瘓,長期臥床的患者,因血流緩慢,肌肉無收縮力,極易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癱瘓,脊髓損傷是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最高級風險因素,有50-100%的機率會形成。
  • 下肢浮腫怎麼辦 造成的原因
    那麼你知道下肢浮腫的原因是什麼嗎?如果下肢浮腫應該怎樣去緩解呢?下面我們來看看腿腳浮腫的原因以及腿腳浮腫怎麼辦。下肢浮腫怎麼辦1.躺下,將腿抬高30度,以利於血液回流至心臟。2.按摩我們的足部還有我們的腿部肌肉,讓血液加快流動的速度,流至心臟。3.減少食鹽和水的攝入。4.避免夜間睡前大量喝水。
  • 醫學動畫: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DVT and Pulmonary Embolism)
    如果你因為手術、懷孕、疾病或旅行而長時間不活動,你可能有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 老人患下肢深靜脈血栓險致命 聊城光明眼科醫院介入手術解危機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楊瀟瀟 聊城報導11月29日下午,聊城市光明眼科醫院接診一位67歲的老年女性,患者因「左下肢腫脹,持續疼痛、麻木」入院。經下肢血管彩超、肺動脈CTA等全面檢查後,顯示該患者左下肢深靜脈廣泛血栓形成;左側髂靜脈血栓形成;雙肺下葉部分動脈栓塞CTA表現,情況嚴重,如不能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
  • 健康過大年,多做踝泵運動可減少血栓發生風險
    春節到啦,將健康祝福和信息送給您及全家。16條內容,天天相見,願您新年要順,身體好心情好一切好。偉人曾教導我們,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祝大家把身心調整得棒棒的,春節後續譜絢麗生命篇章。今天我們聊聊血栓發生時的身體信號和簡單易行的預防方法。
  • 下肢靜脈曲張的症狀你了解多少?
    下肢靜脈曲張雖然不疼不癢,不會威脅生命,但是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引起小腿潰瘍、靜脈血栓等嚴重後果。 第六級是最嚴重的,皮膚有不癒合的潰瘍,多發生在內踝,最嚴重的情況就是發生潰瘍、潰爛,皮膚發硬,整個腳變黑。
  • PICC 並發靜脈血栓:抗凝治療要多久?拔管時血栓會脫落嗎?
    拔管後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項? 本文將結合臨床案例,查閱文獻,重點討論 PICC 並發導管相關性靜脈血栓處理中的幾個問題。 必須說明的是,目前指南推薦的治療療程是基於對下肢深靜脈血栓治療的經驗而進行的推導,缺乏直接相關研究。導管相關血栓的治療還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提供高質量的證據。 對於血栓已經完全消融,且無其他持續存在的高危因素,VTE 風險分級已下降至低危的患者,是否必須將抗凝延長至拔管後三個月,還需要進一步地研究來明確。
  •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深靜脈血栓分期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作者:劉曉娜,李娜,溫朝陽,解放軍醫學院 下肢深靜脈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臨床常見疾病,其治療原則與血栓的分期息息相關,目前,缺乏準確的血栓分期評估方法隨著超聲彈性成像技術的迅猛發展,其在評估血栓分期中的價值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DVT是一種常見血管性疾病,一旦形成,除少數可自行消融或局限於發生部位外,大部分會擴散至整個肢體的深靜脈主幹。
  • 打開人體的「化栓開關」,能減少血栓的形成,預防血栓
    醫學專家指出,血栓雖然難預防,但不代表人類沒有應對的辦法,通過打開人體的「化栓開關」,就能減少血栓的形成,加上注意調節飲食和生活習慣,就能夠有效預防血栓,促進身體健康。「踝泵運動」打開化栓開關人體的化栓開關隱藏在腳上,通過一種叫做「踝泵運動」的運動方式就可以打開這個開關。
  • 70%血栓「藏」下肢,小心傷你沒商量
    在11月27日至28日,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主辦的第五屆中大論壇介入分論壇暨2020江蘇省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外周血管診療論壇上,專家指出,下肢血栓暗藏殺機,特別易被下肢動脈血栓的「假面具」蒙蔽,甚至引發截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