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 並發靜脈血栓:抗凝治療要多久?拔管時血栓會脫落嗎?

2020-12-08 騰訊網

你是否在臨床上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置管後血栓形成,抗凝藥物用多長時間可以拔管?不用抗凝藥物直接拔管,會不會栓子脫落?拔管後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項?

本文將結合臨床案例,查閱文獻,重點討論 PICC 並發導管相關性靜脈血栓處理中的幾個問題。

先來一起看個案例

PICC 並發靜脈血栓 1 例

基本資料:患者,女性,55 歲。

入院診斷:右乳癌術後轉移Ⅳ期(淋巴結、骨、腦),心包惡性腫瘤,骨繼發惡性腫瘤。

發現過程:因治療需要,患者於 2020-10-22 在左上肢肱靜脈植入 PICC 導管一根,置管過程順利。2020-11-23,護士抽血時發現患者 PICC 置管側手臂略顯腫脹,測量臂圍發現,置管一側的臂圍較另一側臂圍粗了 2.5 cm。

B 超提示:左側貴要靜脈內見置管回聲,附壁可見 5.8*1.4 mm 低回聲區,考慮左側貴要靜脈血栓形成。

抗凝治療:血管外科會診後,建議給予那曲肝素鈣注射液(速碧林)4100IU/0.4 ml,皮下注射,qd。繼續保留並使用該 PICC 導管。

局部處理

更換敷貼一次,穿刺點用藻酸鹽敷料(吸收滲血、止血),外用水膠體透明貼固定。根據滲血情況進行更換。

抬高患肢,避免局部按摩,減少患肢活動。

後續追蹤

臂圍測量:抗凝治療後第 3 天,置管側上肢腫脹較前減退,臂圍較前縮小 1.5 cm。

B 超複查:2020-10-31,B 超提示左側貴要靜脈血栓形成(具體範圍報告中未描述)。

局部情況:穿刺點無明顯紅腫疼痛,繼續按上述方法換藥。

抗凝治療:2020-11-04,患者出院,當天注射那曲肝素鈣注射液後,囑繼續口服利伐沙班片 15 mg qd。每周複查血常規 2 次,血生化 1 次,有異常及時隨診。

案例小結:該患者確診乳腺癌 8 年,本次 PICC 置管已是第 3 次。患者於 10 月初剛好將上一根 PICC 導管拔除,而上一次置管的靜脈是左上肢貴要靜脈。由於發現及時,治療及時,故肢體腫脹消退較快。

(▲▼上下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導管相關性血栓的治療措施

5 個常見問題

Q1. 導管是去是留?

目前指南均不推薦常規拔除導管。

如果患者治療仍然需要該導管通路,可在抗凝治療下繼續保留導管,並正常用於臨床治療。

當患者合併抗凝禁忌,或在規範抗凝治療下症狀仍持續進展也需要考慮拔管。但在臨床實際工作中,這些情況是否拔管,還需要評估患者的治療對導管使用的依賴程度,以及重新建立靜脈通路的可行性。

Q2. 拔管時血栓會脫落嗎?

拔管的時機選擇上,多認為在接受一段時間抗凝治療之後再拔管有利於血栓的穩定,從而降低拔管時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的風險。

儘管缺乏臨床證據支持這一觀點,《專家共識》建議在導管相關的深靜脈血栓急性期抗凝治療 2 周后再考慮拔除導管更為安全。

目前公認的拔管指證有:治療已不需要該導管;導管功能已喪失;導管位置異常;合併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

Q3. 抗凝治療要多久?

目前指南建議:

對於拔除導管者,抗凝治療一般建議到拔除導管後三個月;

對於保留導管者,建議在保留導管期間一直使用。

必須說明的是,目前指南推薦的治療療程是基於對下肢深靜脈血栓治療的經驗而進行的推導,缺乏直接相關研究。導管相關血栓的治療還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提供高質量的證據。

對於血栓已經完全消融,且無其他持續存在的高危因素,VTE 風險分級已下降至低危的患者,是否必須將抗凝延長至拔管後三個月,還需要進一步地研究來明確。

Q4. 需要常規溶栓治療嗎?

對於導管相關的深靜脈血栓,溶栓治療並不是一種推薦的處理方式。

經導管溶栓用於上肢深靜脈血栓的治療目前僅有少數文獻報導。除非患者急性血栓形成

(症狀出現短於 14 天)症狀極為嚴重(例如表現出上腔靜脈症候群)且經評估後出血風險較低,否則不推薦常規採用溶栓治療。

Q5. 非藥物性治療有哪些?

對於急性上肢靜脈血栓,如果抗凝藥物治療失敗,則需行血管介入或者手術取出導管,再行血栓或溶栓治療;

對於進展期的急性上肢靜脈血栓或者具有抗凝禁忌證的患者,可考慮使用上腔靜脈過濾器。

導管血栓的護理措施

應知應會 7 大錦囊

1. 病情觀察

帶管期間或拔管後,需嚴密觀察患者是否有肺動脈栓塞的症狀及體徵,如突然呼吸困難、氣促、咳嗽、咯血、面色發紺、胸悶、胸痛、心悸、心率加快、發熱。若患者出現暈厥、煩躁不安、驚恐甚至瀕死感,聽診肺部囉音及有休克症狀時,應立即就地搶救,勿搬動患者,立即予持續低流量氧氣吸入,報告醫生。

2. 抗凝治療

患者使用抗凝藥物後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呼吸困難、咳嗽、咯血、發紺、胸悶、胸痛、肢體活動異常、出血傾向等不良反應。在抗凝治療前籤署抗凝同意書,告知治療目的、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項。治療期間定期複查 B 超、血常規、凝血功能等,如有頭痛、牙齦滲血、皮膚瘀斑等情況,立即與醫護人員溝通。

3. 肢體功能鍛鍊

應限制劇烈活動,禁止患肢按摩,避免血栓脫落。也有學者認為,在急性期應嚴格臥床,患側上肢制動 1~2 周。對於血栓形成後是否可以功能鍛鍊,以及鍛鍊方式、強度與時間,缺乏循證依據,有待進一步研究。

4. 血栓性靜脈炎

可以使用如意金黃散外塗、紫外線輻照及更換水膠體敷料等方式進行護理,順利保留導管使症狀緩解。也有報導,PICC 置管後並發血栓性靜脈炎的患者應用喜遼妥軟膏外塗聯合硫酸鎂溼敷的治療方案,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5. 臂圍測量

確診 PICC 導管相關性血栓後,應嚴密觀察記錄患肢腫脹消退情況、測量臂圍,觀察皮膚溫度顏色、感覺運動、尺動脈及橈動脈搏動。

2016 版美國靜脈治療指南中指出:當臨床症狀要求評估水腫和可能的深靜脈血栓存在時應測量上臂圍,在肘窩上方 10 cm 的位置進行測量。

6. 心理護理

應及時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主動與患者交流,向患者講解血栓形成的原因、早期症狀、結果、轉歸、治療方法、溶栓期注意事項,改善患者疑慮及緊張情緒狀況,使患者以平和心態積極地接受溶栓治療。

7. 飲食護理

鼓勵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纖維素、高維生素飲食,忌食辛辣、甘肥、油膩食物,每日飲水 1500~2000 mL,多食黑木耳、菠菜、香蕉、柑橘、柚 子、葡萄、大米與小米稀飯、薏米湯等,以稀釋血液,降低血液黏滯度,促進血管內皮的修復。適量飲茶,減少膽固醇的攝入,保持大便通暢,患者應避免劇烈咳嗽、便秘等增加胸腔壓力的活動,以免發生血栓脫落。

策劃:GoEun

題圖: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1. 輸液導管相關靜脈血栓形成中國專家共識.

2. 張麗,陸箴琦,等. 腫瘤患者 PICC 導管相關性血栓形成的相關因素分析. 護理學雜誌,2017,32(14).

3. 石芸,趙銳禕,等. PICC 導管相關性血栓的護理研究進展. 護士進修雜誌,2018,33(23).

相關焦點

  • 動脈血栓、靜脈血栓都是血栓,可是成因不同,治療也不一樣
    動脈血栓防治主要是抗血小板治療,比如說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維,泰嘉),還有新出的替格瑞洛(倍林達)等;而靜脈血栓防治就要用抗凝血藥,比如肝素(包括低分子肝素、磺達肝癸鈉)、華法林,還有新型藥物如利伐沙班(拜瑞妥)、達比加群酯(泰畢全)等。 【動脈血栓】 最常見發生於粥樣硬化的血管。
  • 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怎麼做介入治療?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目前常見的一種周圍血管疾病,它常常會導致靜脈瓣膜的功能不全及並發肺栓塞,是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一個重大危險。那到底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應該怎麼做介入治療呢?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
  • 皮層靜脈血栓
    急性起病的四肢無力,伴感覺障礙,腱反射消失考慮GBS是沒問題的,應用丙種球蛋白治療也是順理成章的事,當時的腦脊液未見異常可能與腰穿時機有關。但患者的神經電生理結果還是不太典型。最後根據經驗,只能考慮皮層靜脈血栓。至於靜脈竇的問題,CTV示上矢狀竇和橫竇比較粗糙,但還算通暢。那麼,懷疑皮層靜脈血栓是否有證據支持?通過檢查,患者存在小細胞性貧血,高脂血症,凝血檢查示FDP和D-二聚體都高,下肢靜脈超聲示右側膕及腓靜脈血栓形成,左側小腿肌間靜脈血栓形成,這些都提示患者確實存在高凝狀態。
  • 髂、股靜脈血栓摘除術
    手術須在發病的早期,大約12~48小時內,血栓尚未與靜脈壁粘連和遠段靜脈尚無廣泛性血栓形成之前施行。   [術前準備]   1.對於嚴重的廣泛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的病例,首先應採用輸血、輸液等療法治療休克。   2.應用抗凝療法,以防止血栓滋長。   3.適當應用鎮痛劑和解痙藥物。
  • 《中國人群靜脈血栓常見遺傳危險因素》解讀
    有關血栓病基因篩查的研究不僅有重大的學術價值,還可望在普通人群中和靜脈血栓家族中開展早期診斷,早期發現攜帶血栓易感基因的人群,從而達到早診斷、早治療的目的,能有效降低此類疾病的發病率、致殘率和致死率。這對於提高我國人民的健康水平、保護社會勞動力將具有重要的意義,因而社會效益巨大。
  • 好消息:國內專家研究納米機器人,能快速除血栓,帶來溶栓新思路
    簡單來說,這種機器人可以替代口服等給藥方式,負載各種藥物,直達血栓部位,深入滲透至栓體內部,更好地發揮治療效果。 納米溶栓機器人,為治療血栓提供了新思路。目前,該項技術尚未應用到臨床,希望大家理性看待。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進步,人類終究會攻克血栓。 目前是如何治療血栓的?
  • 深靜脈血栓脫落的後果是什麼?
    深靜脈血栓形成就是靜脈血凝固在靜脈內,造成靜脈阻塞,使靜脈回流受阻。深靜脈血栓形成最主要表現是一種短時間內單側且明顯的下肢水腫,可以發現一條腿比另一個一條腿更腫脹。因為肢體腫脹對皮膚產生牽拉效應,也會引起腫脹疼痛。
  • 複方血栓通膠囊多少錢一盒?複方血栓通膠囊價格貴嗎?
    眾生複方血栓通膠囊是眼科中心的臨床常用藥物之一,用於各種眼底病的治療,像視網膜靜脈阻塞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類眼底病,一般需要長期服用這個藥物,可有些節儉的老年人,一聽到要長期吃,擔心藥費太貴,往往會問:複方血栓通膠囊價格貴嗎?複方血栓通膠囊多少錢一盒?那麼複方血栓通膠囊價格貴嗎?先說複方血栓通膠囊多少錢一盒?
  • 預防靜脈血栓的神器——空氣壓力治療儀
    隨著生活節奏的增快,很多朋友會在耳邊嘮叨累的腿都腫啦!  這時你就要警惕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周圍血管疾病的常見病之一。       由於靜脈血液在下肢深靜脈腔內不正常的凝結,阻塞了靜脈管腔,導致靜脈血液回流障礙,造成患者靜脈血液淤滯,出現腫脹、麻木,甚至發生靜脈血栓後綜合症、下肢潰爛,嚴重時可以致殘;如果靜脈血栓脫落隨血液流動至肺動脈,則會形成肺動脈栓塞,嚴重威脅患者生命!   今天小護就為大家介紹一臺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神器——空氣壓力治療儀!
  • 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沉默的殺手  每年的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在美國,每年有10~30萬人死於靜脈血栓,相關住院人數超過50萬。在歐洲,每年有50萬人死於靜脈血栓,超過愛滋病、乳腺和前列腺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之和。
  • 血栓到底是怎麼形成的--中國數字科技館
    血栓在腦部血管產生就導致腦梗,在冠狀動脈產生就形成心梗,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  為什麼我們的身體裡會有血栓?人體血液中存在著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在正常情況下,二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以保證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不會形成血栓。但在特殊情況下,如血流變緩、凝血因子病變、血管損傷時,導致凝血功能亢進或抗凝功能削弱時,則會打破這種平衡,使人處於「易栓狀態」。
  • 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這四種方法可預防血栓
    血栓是怎麼形成的通俗的來說,血栓就是血塊,它像塞子一樣,會堵塞身體各部位的血管,從而導致相關的部位沒有血液供應,導致突然死亡。在腦部血管容易導致腦梗,在冠狀動脈容易導致心梗。人體血液中存在著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在正常情況下,二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以保證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不會形成血栓。
  • 眾生複方血栓通膠囊的價格表詳解,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咋樣?
    「有人知道眾生複方血栓通膠囊的價格表嗎,貴嗎?像我媽媽這個情況能用嗎?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咋樣?」。眾生複方血栓通膠囊的價格表詳解複方血栓通膠囊不僅是《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9年版)品種,還是國家醫保目錄甲類品種,有醫保卡的話,還能進一步降低治療費用。
  • 重症患者血小板減少處理共識|血小板|重症|患者|血栓|治療|藥物|...
    合併靜脈血栓時,如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可見下肢腫脹,肺栓塞可表現為呼吸困難、休克,腎靜脈血栓可引起腎衰竭,肝靜脈血栓可引起布-加症候群,視網膜靜脈血栓可引起失明。合併動脈血栓時,可見於腦梗死、心肌梗死、腎衰竭、肢端壞疽等[27]。此外,還要檢查皮膚黏膜是否黃染,肝臟、脾臟和淋巴結是否腫大,是否合併神誌異常、抽搐、語言障礙等中樞神經系統損害。
  • 單獨血管內血栓清除術治療急性中風不遜於靜脈溶栓後血管內血栓...
    單獨血管內血栓清除術治療急性中風不遜於靜脈溶栓後血管內血栓切除術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9 20:41:21 近日,上海長海醫院劉建民團隊取得新進展。
  • 科技獎專題 | 靜脈血栓栓塞症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診治的系列研究與臨床應用
    項目組自1998年率先在國內對急性DVT患者進行前瞻性跟蹤研究,提出要改變「PE發生率低」傳統觀念,指明PE是臨床上相對較常見疾病,要重視VTE的防治;在國內首先提出了PE的臨床分型(無症狀型、有症狀型、致死型)和PE的預防理念(主動預防與被動預防);在國內首先引入穩定性血栓與不穩定血栓的新概念,把時間的長短僅作為衡量血栓穩定與否的條件之一而不是全部;在國內首先開展了DVT發生部位與PE
  • 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對身體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聽說,某人得了腦血栓,某人得了靜脈血栓,「血栓」這個詞,通常被理解為血液中出現的一個不溶物,最終導致血管的堵塞,在醫學上,血栓是指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了解血栓如何生成?為什麼會形成血栓,對於維持心血管系統的健康非常重要。
  • 中英文字幕:深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這種病症是在身體深處的靜脈中形成了血凝塊。這種血凝塊最常見於下肢。這種病症是很危險的,因為血凝塊可能脫落游離,並通過血液流到肺。在長時間的限制活動時容易發生這種病症。長時間坐車或乘坐飛機,或當病人在術後臥床恢復時,可能形成血栓。其他危險因素包括遺傳性凝血障礙、某些藥物、超重或肥胖。懷孕會增加患病的風險。在有心力衰竭或靜脈損傷的人以及裝有心臟起搏器或靜脈置管的人更為常見。它在癌症患者或某些癌症治療也很常見。有深靜脈血栓家族史的患者、吸菸者和60歲以上的人風險也會增加。
  • 臨床上血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動脈血管血栓,另一種是靜脈血血栓
    血凝塊不是沉積在動脈壁上的斑塊,而是心腦血管系統血管中脫落區域表面和修復部位形成的小血凝塊。它可以出現在任何血管中。目前臨床上血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動脈血管血栓,另一種是靜脈血血栓。靜脈血栓是靜脈腔內的血栓阻塞,尤其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與動脈血栓形成相比,靜脈血栓形成更容易發生,也很危險!靜脈血栓形成不僅會導致下肢血流異常、組織缺血、壞疽、靜脈曲張等問題。
  • 醫生告訴您:血栓是什麼?血栓都有哪些表現?最危重的血栓疾病?
    我們幾乎每天都能聽到血栓,那麼到底什麼是血栓呢?其實心肌梗死、腦梗死、肺栓塞、房顫、下肢靜脈栓塞、羊水栓塞等等疾病,這些疾病都是血栓疾病。血栓是血液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