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群靜脈血栓常見遺傳危險因素》解讀

2020-11-23 醫脈通

作者:郭濤 程志鵬

 

1、研究背景

 

靜脈血栓形成是世界上致死和致殘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西方國家的發病率約為1/1000。近年荷蘭的一項對近5000例靜脈血栓患者長達8年的隨訪研究顯示,其年病死率為2270/10萬,為正常人群年病死率的4倍。長期以來,國際上認為亞洲人群靜脈血栓的發病率較低。但隨著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地區)醫療衛生水平的提升和診療手段的豐富,近年來的研究顯示,靜脈血栓在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的危害愈發顯現。

 

靜脈血栓是複雜的多基因-環境因素疾病,家系分析以及孿生子研究表明,靜脈血栓形成約有 60%由遺傳因素控制。在歐美國家,已經發現了與歐美人群靜脈血栓形成有關的多種常見遺傳危險因素,其中Factor V Leiden 和 Prothrombin G20210A變異的個體患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顯著增加。由於不同民族存在遺傳背景的差異,這兩種多態性在中國人群中非常罕見。以往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並未報導重要的靜脈血栓遺傳危險因素,直到近年來陸續發現了一些重要的中國人群靜脈血栓遺傳危險因素。此次講評的文章即是眾多相關研究中的優秀代表。

 

2、研究概述

 

2.1  技術路線

 

研究者選擇血栓調節蛋白(TM)的編碼基因THBD作為目的基因,從靜脈血栓標本庫中隨機選擇60例組成靜脈血栓組,同時設置正常對照組。針對TH B D基因進行擴增和測序,並對發現的常見基因變異通過酶切進行病例對照分析,一級親屬靜脈血栓形成的相對危險度研究以及該基因變異的功能試驗。

 

2.2 基因檢測

 

研究者先剔除了當時巳知的基因變異者和蛋白C(PC)、蛋白S(PS)、抗凝血酶(AT)活性低於正常範圍者,然後採用病例-對照研究的方法進行THBD基因重測序研究。在60例靜脈血栓患者中發現了10種THBD基因的變異(1個位於啟動子區域,1個位於5'UTR,5個位於編碼區,3個位於3'UTR)。經分析預測THBDc. —151G>T有可能是與靜脈血栓相關的變異,所有的後續研究均圍繞該突變進行。

 

首先對該突變在所有病例組和對照組人群中進行基因分型檢測。設計PCR-RFLP分型方法,選取能特異性識別突變位點的MwoI作為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後的混合物經瓊脂糖凝膠電泳分離,使用紫外凝膠成像系統觀察分型結果。隨機選取96份DNA樣本,用測序的方法與PCR-RFLP方法相比較,判斷分型結果的準確性。結果與限制性酶切分型結果一致,表示PCR-RFLP的分型方法準確可靠。病例對照研究顯示:對於THBDc.—151G>T突變,雜合突變型人群患靜脈血栓的風險是野生型的2.8倍。此外,重測序還發現了5種罕見的致病突變(c.376G>T、c.569C> G、c.635_ 636delinAA、c.659T>G、c.*6_*23del)。合計突變比例為5/108,相對與其他靜脈血栓遺傳因素比例較高。

 

2.3 蛋白檢測

 

研究者檢測了血漿中TM的水平。目前尚無方法檢測內皮細胞表面TM的水平,但是血漿存在內皮細胞脫落的TM(即游離TM),選用ELISA的方法檢測其水平。檢測c.—151G>T雜合子以及對應的野生型個體48例。在各分組中,突變雜合子游離TM的平均水平均顯著低於野生型個體游離TM的平均水平。

 

2.4 家系研究

 

在分析一級親屬靜脈血栓形成的相對危險度時,為了防止選擇偏倚,研究者僅分析了先證者的一級親屬,而沒有納入先證者。總共176例成員加入研究,收集每例成員的血液標本進行血漿AT、PC、PS活性檢測以及PROC、PROS1、SER-PINC1、THBD突變分析。在研究的176例一級親屬中有81例為突變雜合子,其中1例同時伴有PROC c. 574_576del多態性;另外95例為野生基因型,其中1例同時伴有PS缺乏症。這些親屬共有16人次靜脈血栓事件,其中7例為無誘因靜脈血栓形成棳例存在獲得性危險因素。一級親屬中,雜合子組年靜脈血栓發病率為3.41/1 000,顯著高於野生型組0.94/1 000,雜合突變對靜脈血栓的相對危險度為3.42。

 

2.5 功能研究

 

研究者分別轉染的Firefly螢光素酶質粒(F- luc)為 4 種:pGL3-WT、pGL3-MT、pGL3-basic、 pGL3-promoter。pGL3-WT、pGL3-MT 含有野生型和突變型的THB D啟動子區域片段(56 bp), pGL3-basic不含任何啟動子序列,而pGL3-pro- moter含有SV-40強啟動子序列作為對照。同時共轉染內參照Renilla螢光素酶報告基因(R-luc)。瞬時轉染3種細胞: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EK-293細胞、COS-7細胞。結果顯示:與WT啟動子相比,c. 一151G>T突變使3種轉染細胞內螢光素酶報告基因的表達水平均顯著下降。

 

3、研究價值

 

3. 1 研究特色

 

此研究是首批中國人群靜脈血栓常見遺傳危險因素研究之一,雖然所發現的基因變異頻率相對低(微小等位基因頻率小於5%),但對靜脈血栓有著較高的優勢比(OR值2.8),因而在血栓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這與其他遺傳學研究的發現不同。在目前大多數的遺傳學研究中(例如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多考慮高頻率變異,所發現的有統計學意義的基因變異也為高頻率變異(微小等位基因頻率大於5%甚至10%),但對疾病的優勢比很小(OR多小於1.2),因而在血栓形成中發揮的作用較小,在同時考慮、校正其他的危險因素後往往可忽略不計;同時,這些位點多處於基因的非編碼區甚至基因間隔區,無法在生物學上解釋疾病關聯。因此,低頻率變異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更為重要;同理可推知,對於其他的多基因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低頻率變異的研究也更有價值。

 

3.2  研究意義

 

血栓性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類主要疾病,目前全球每年用於血栓性疾病治療的費用高達數百億美元。有關血栓病基因篩查的研究不僅有重大的學術價值,還可望在普通人群中和靜脈血栓家族中開展早期診斷,早期發現攜帶血栓易感基因的人群,從而達到早診斷、早治療的目的,能有效降低此類疾病的發病率、致殘率和致死率。這對於提高我國人民的健康水平、保護社會勞動力將具有重要的意義,因而社會效益巨大。

 

遺傳學研究和分子診斷的重大意義也在於指導靜脈血栓患者個體化治療,為先證者家族成員提供早期診斷和臨床前預防依據。例如,血栓性疾病患者若診斷為遺傳性AT缺乏症(SERPINC1基因突變),選用肝素治療效果往往不佳,這是因為肝素是AT的輔因子,最終還是需要通過AT發揮抗凝作用。這種情況下,使用華法林或者凝血因子X抑制劑抗凝治療效果較好,如選用肝素,初始負荷劑量要相應增加。如果分子診斷證實存在單一或者複合遺傳缺陷,同時血栓形成反覆發生者,原則上需要長期抗凝治療;存在遺傳缺陷的初發血栓形成者,以及尚未發現遺傳缺陷的復發性靜脈血栓形成者,需治療後密切隨訪觀察;不存在遺傳缺陷的初發血栓形成者,原則上無需長期抗凝治療。

 

同時,研究發現的THBD c. —151G>T是中國人群靜脈血栓形成密切相關的遺傳危險因素。這對未來的血栓遺傳學研究有重要的提示,即在各個國家、民族、人群中,開展大規模的止血相關基因重測序研究,才能有助於發現真正的與本研究人群血栓形成有關的遺傳易感因素。這一點對非洲人群更為有用,因為研究表明非洲國家的靜脈血栓形成發病率是各民族中最高的,然而至今尚未發現與非洲人群靜脈血栓相關的常見遺傳危險因素。

 

4、展望

 

靜脈血栓形成在全世界範圍內有較高的危害,其中遺傳性因素在靜脈血栓的發病中起到決定性作用。本研究選擇TM的編碼基因THBD作為目標基因,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自上世紀60年代起,世界範圍內陸續報導了數十個能增加靜脈血栓風險的基因,主要易栓基因的發現時間和相對風險如圖1所示[框內為得益於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技術而發現的易栓基因。近年來,由於GWAS和外顯子組研究技術迅速發展,發現了數百種與多基因疾病相關的高頻率危險等位基因以及一些與疾病相關的新的候選基因,為疾病發生的生物學過程指出了一些新的機制。然而對大部分GWAS來說,始終不能準確定位有害基因變異的位置,也不能在生物學上解釋相關多態性的功能影響。並且通過GWAS技術發現的多數易栓基因相對危險度較低,多數在1.2以內。

 

家系分析在發現高相對危險度的易栓基因中仍然發揮重要作用。近年的報導發現,未攜帶目標易栓基因的家系成員,發生靜脈血栓的風險同樣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提示還可能存在已知易栓基因之外的遺傳性致病因素。

 

此外,攜帶多種易栓基因的人群靜脈血栓發病率明顯增加,提示靜脈血栓的危害評估可能會形成多種基因突變累加的積分形式暡暢。有研究表明,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作為靜脈血栓的主要成員,兩者的遺傳性致病因素也存在較大差異,必要時可將兩者作為獨立的病種進行研究。

 

總之,隨著對靜脈血栓遺傳危險因素的深入研究,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靜脈血栓致病基因,本文的技術路線可作為靜脈血栓遺傳危險因素研究的參考。隨著基因診斷越來越多的應用於臨床,期待通過研發新的靶向性治療藥物以及新興基因修復技術來更加有效的治療靜脈血栓。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動脈血栓、靜脈血栓都是血栓,可是成因不同,治療也不一樣
    血管突然堵塞,最常見的原因是血栓形成。 但是,同樣是血栓,動脈血栓、靜脈血栓形成的因素不盡相同。動脈血栓形成始動於血小板,而靜脈血栓主要由於凝血酶激活、纖維蛋白形成。說這些,是因為不同的血栓防治用藥不同。
  • 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沉默的殺手  每年的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在美國,每年有10~30萬人死於靜脈血栓,相關住院人數超過50萬。在歐洲,每年有50萬人死於靜脈血栓,超過愛滋病、乳腺和前列腺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之和。
  • 胸外科圍術期靜脈血栓栓塞症專題前言
    陳 軍靜脈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包括下肢深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和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PE),是外科術後常見併發症之一。
  • 中英文字幕:深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這種病症是在身體深處的靜脈中形成了血凝塊。這種血凝塊最常見於下肢。這種病症是很危險的,因為血凝塊可能脫落游離,並通過血液流到肺。Causes and Risk Factors(原因和危險因素)Deep vein thrombosis can be caused by factors that restrict proper blood circulation.
  • 孕期腳腫有可能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千萬別大意有生命危險
    孕期腳腫很常見,我周圍的很多孕媽包括我自己都是在6個月以後進入孕晚期的時候開始腳腫的,嚴重一些的孕媽不僅腳腫,整個下肢都是腫的,還經常發麻。 如果是生理性的水腫問題不大,一般產後就會慢慢恢復,但是也有一種很危險的情況就是下肢深靜脈血栓造成的水腫
  • 皮層靜脈血栓
    《老王看病》對於常見的腦血管病不想討論,有需求的可參考《神經內科醫囑速查手冊》。對於罕見原因的腦血管病,或其它疾病伴發的腦血管病,本公眾號將結合臨床實踐不定期的推出。患者女性,53歲,因「四肢無力20天」收入院。現病史:患者20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四肢無力,雙下肢重,但尚可行走。
  • 中國人群肺癌遺傳因素新成果 風險評分助力精準篩查
    肺癌是中國新發病例數和死亡人數最多的惡性腫瘤。雖然吸菸等危險因素是重要的防控目標,但遺傳因素也影響著疾病的發生發展。然而,在中國人群中,肺癌的遺傳危險因素尚未完全確定。《柳葉刀?呼吸醫學》最新在線發表了一項針對中國人群的大規模研究,研究團隊系統鑑定了與非小細胞肺癌(NSCLC)風險相關的遺傳變異,並以此構建了中國人群肺癌多基因遺傳風險評分,為肺癌高風險人群的篩查和精準預防提供了重要參考。
  • PICC 並發靜脈血栓:抗凝治療要多久?拔管時血栓會脫落嗎?
    本文將結合臨床案例,查閱文獻,重點討論 PICC 並發導管相關性靜脈血栓處理中的幾個問題。 先來一起看個案例 PICC 並發靜脈血栓 1 例 基本資料:患者,女性,55 歲。
  • 髂、股靜脈血栓摘除術
    髂、股靜脈血栓摘除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適應證] 圖1 髂、股靜脈血栓形成   血栓摘除術適用於髂、股靜脈廣泛性的血栓形成[圖1],(臨床表現病肢嚴重腫脹、
  • 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對身體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聽說,某人得了腦血栓,某人得了靜脈血栓,「血栓」這個詞,通常被理解為血液中出現的一個不溶物,最終導致血管的堵塞,在醫學上,血栓是指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了解血栓如何生成?為什麼會形成血栓,對於維持心血管系統的健康非常重要。
  • 一文了解:女性卒中的特異性危險因素及其治療
    妊娠期和圍產期女性最為常見的缺血性卒中是大腦靜脈和靜脈竇血栓形成與產後血管病。妊娠高血壓症候群是妊娠期和產後女性卒中的首要原因。妊娠期血壓升高的女性先兆子癇發病率更高,產後卒中風險也更高。一些研究顯示,先兆子癇/子癇本身就是腦血管病和卒中的危險因素,妊娠糖尿病也是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妊娠後的蛛網膜下腔出血(SAH)主要發生於顱內動脈瘤和動靜脈畸形破裂的患者。
  • 45歲後,常吃這兩種食物,輕鬆化血栓,預防慢性病!
    心梗、腦梗等這些病我們現在越來越熟悉,這些都是和動脈血栓有關,相應地也有靜脈血栓(也叫深靜脈血栓),而且靜脈血栓比它更可怕。阮長耿介紹:除了遺傳因素外,手術患者、創傷病人、腫瘤患者、高齡人群、肥胖、吸菸、長期服用雌激素藥物人群、長時間住院患者等都是容易被它
  • 血栓究竟是怎麼來的?4個因素,儘早了解清楚
    很多人不知道血栓是什麼,其實,血栓的出現和血液太過粘稠有關,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會讓血液粘稠之後流動速度緩慢,逐漸在血管壁沉積脂類物質,慢慢發展成了血栓。這些血栓還會脫落導致血管堵塞、狹窄,沒有及時發現及時展開治療,某些部位因為長時間血液缺乏身體就會有不良症狀。
  • 眾生複方血栓通膠囊的價格表詳解,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咋樣?
    「有人知道眾生複方血栓通膠囊的價格表嗎,貴嗎?像我媽媽這個情況能用嗎?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咋樣?」。眾生複方血栓通膠囊的價格表詳解複方血栓通膠囊不僅是《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9年版)品種,還是國家醫保目錄甲類品種,有醫保卡的話,還能進一步降低治療費用。
  • 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怎麼做介入治療?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目前常見的一種周圍血管疾病,它常常會導致靜脈瓣膜的功能不全及並發肺栓塞,是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一個重大危險。那到底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應該怎麼做介入治療呢?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
  • 臨床上血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動脈血管血栓,另一種是靜脈血血栓
    通過數據調查了解世界各地腦梗死患者數量,可以發現中國腦梗死患者數量約佔40%。在腦梗死患者中,年輕人只有40多歲,是80後的「新興」。目前腦梗死是我國居民重要的死亡原因,已成為死亡率高於癌症的常見病。目前臨床上血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動脈血管血栓,另一種是靜脈血血栓。顧名思義,動脈血栓形成是出現在動脈腔內的疾病,如上文所述,它可誘發急性腦血栓形成、心肌梗死等疾病。靜脈血栓是靜脈腔內的血栓阻塞,尤其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 科技獎專題 | 靜脈血栓栓塞症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診治的系列研究與臨床應用
    據我國相關研究統計,中國VTE發生率為17.5例/十萬人,死亡率為2.1%。針對以上問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的張福先教授帶領團隊開展「靜脈血栓栓塞症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診治的系列研究與臨床應用」研究,歷時20年,對肢體靜脈血栓形成與肺動脈栓塞的發生關係、VTE與髂股靜脈壓迫症候群、VTE與腫瘤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取得的系列理論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認可,理論成果成功臨床轉化並獲國家專利五項。
  • 預防靜脈血栓的神器——空氣壓力治療儀
    這時你就要警惕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周圍血管疾病的常見病之一。       由於靜脈血液在下肢深靜脈腔內不正常的凝結,阻塞了靜脈管腔,導致靜脈血液回流障礙,造成患者靜脈血液淤滯,出現腫脹、麻木,甚至發生靜脈血栓後綜合症、下肢潰爛,嚴重時可以致殘;如果靜脈血栓脫落隨血液流動至肺動脈,則會形成肺動脈栓塞,嚴重威脅患者生命!
  • 好消息:國內專家研究納米機器人,能快速除血栓,帶來溶栓新思路
    不管是動脈還是靜脈,都可能長血栓,動脈血栓可能導致心梗、腦卒中等疾病;靜脈血栓可分為深靜脈血栓和淺靜脈血栓,前者容易誘發肺栓塞。治療血栓的醫學方法主要是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治療和抗凝治療,能阻止血栓的進展,預防新血栓的形成,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二、靜脈血栓治療 抗凝治療被稱為防治靜脈血栓等栓塞性疾病的基石,90%的病人都需要進行抗凝治療,來達到消除血栓形成因素的目的;約有10%的病人需要接受溶栓治療,預防血栓脫落而引發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