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愷被刺案,蔣介石有沒有可能參與呢?蔣介石身上的可疑之處

2021-01-10 小李凱談歷史

廖仲愷,1877年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屬於歸國華僑,後加入到孫中山的革命中。1923年,廖仲愷擔任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財政部長、廣東省省長,後參與領導國民黨改組。1924年,廖仲愷擔任海陸軍大元帥大本營秘書長、國民黨一大中央執行委員、常務委員、工人部部長,黃埔軍校成立後廖仲愷擔任黃埔軍校黨代表。1925年,廣東國民政府成立後,廖仲愷擔任財政部長、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政府財政廳長。

1925年8月20日上午,廖仲愷攜夫人何香凝乘車前往黨部開會,在戒備森嚴的國民黨中央黨部門前慘遭殺害。

廖仲愷

廖案發生後,國民政府迅即組成''廖案檢查委員會'',追查暗殺的幕後策劃者和兇手。經調查,暗殺是國民黨右派集團所為,主要成員便是鄒魯、胡毅生、林直勉、朱卓文、許崇智等人,出面收買兇手的便是胡漢民的堂弟胡毅生及其死黨朱卓文、梁鴻楷等人。案情查明後,國民政府派軍隊搜查了胡漢民兄弟的住宅,撤掉了梁鴻楷第一軍軍長的職務,胡漢民、許崇智也因涉嫌離開廣州。

廖案自此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但是本人有幾點懷疑,略述一二。

被刺殺後的廖仲愷

自古以來,政治案件背景極為複雜,很難查清,如汪精衛遭遇的幾次刺殺,宋教仁被刺殺案至今疑竇重重,但是廖仲愷被刺殺案卻很快結案,不得不令人懷疑。

同樣,政治案件因為背景複雜,恐怕不能以常理推斷,有人言政治事件,要從事件的受益者著手分析。從廖案發生後,最大受益者來看,蔣介石有一定嫌疑,同樣結合蔣介石的一些經歷,蔣介石身上至少有一些疑點。

胡漢民

蔣介石在廖仲愷被刺殺之前,有刺殺人的前科,執掌南京國民政府後,又有幾次刺殺人的行為。

1912年1月14日凌晨二時許,陳其美指使蔣介石、王竹卿在上海廣慈醫院暗殺陶成章,這位光復會領袖,浙江省光復的大功臣被蔣介石刺殺而死。

陶成章

陶成章被刺殺案件,屬於革命黨人內部的爭鬥,蔣介石親自刺殺了陶成章。這件案子發生在1912年,遠在廖仲愷被刺殺之前。蔣介石執掌南京國民政府後,又刺殺了張敬堯和孫傳芳,因此廖仲愷案件不得不令人懷疑。

蔣介石在在廖仲愷被刺殺之後,是最大的受益者,有刺殺的動機。

許崇智

蔣介石與廖仲愷是交情極好的朋友,單單從感情上講,蔣介石絕對不可能是刺殺的主使者,但是廖仲愷死後蔣介石的行動,不得不令人懷疑。

廖仲愷死後,成立了''廖案檢查委員會'',蔣介石、汪精衛、許崇智為領導人,經過調查,胡漢民、許崇智涉嫌參與刺廖,隨後被迫離職。

汪精衛

1925年廖案發生前,廣東國民政府四大巨頭是汪精衛、胡漢民、廖仲愷、許崇智。廖案發生後,廖仲愷死亡,胡漢民、許崇智離職,汪精衛、蔣介石成為廣東國民政府最高領導人。

同時,廖仲愷被刺殺後,蔣介石在黃埔軍校少了一個競爭對手,成了黃埔軍校最大的巨頭,為以後的地位奠定了根據。

由此可見,廖案是蔣介石政治生涯中極為關鍵的一個事件,若無廖案,蔣介石很難有以後的地位。

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與廖仲愷夫人

當然,廖案早有結論,蔣介石有一定嫌疑,但卻並不一定是背後主使者,很有可能是蔣介石藉助廖案利用高明的政治手段實現了自己地位的飛躍,本文僅僅探討下廖案中蔣介石身上的疑點,僅僅是一家之言,不到之處,還望海涵。

相關焦點

  • 陳曉平:廖仲愷被刺案嫌犯朱卓文
    廖案特別委員會汪精衛、蔣介石懷疑朱卓文是刺廖主謀,依據有幾點:兇手陳順當場被打傷腦袋,昏迷時,多次喊「巴閉佬」即朱卓文諢名(1925年8月31日廣州《國民新聞》);陳順在現場遺下的大號手槍,不少人認為跟朱卓文平時的佩槍很像;陳順是朱卓文老部下;從陳順身上搜出的手槍執照,是朱卓文死黨郭敏卿所發;朱卓文在槍聲響過不到一個小時即已逃遁,顯然是做賊心虛、有備而逃的表現,更加坐實了推斷
  • 神秘槍聲:國民黨元勳廖仲愷被刺案
    吾國如是之大,要改良政治,必先有嚴密組織之團體」。與此同時,廖仲愷和譚平山、胡漢民、楊庶堪、陳樹人、林森、鄧澤如、孫科、吳鐵城9人擔任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另有李大釗、許崇清、汪精衛、謝英伯和古應芬5人為候補委員,組成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全權負責籌備國民黨的改組工作。10月28日,廖仲愷主持召開了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宣布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正式成立。
  • 廖仲愷被刺身亡,案件至今也有疑點,但在當時改變了幾個人的命運
    在國民黨的歷史上大的刺殺案有宋教仁案和廖仲愷遇刺案,這兩件影響比較大,一方面是因為兩人在國民黨內的名聲和影響力巨大,另外一方面兩人的死帶來了十分嚴重的後果。比如宋教仁案直接引發了二次革命,而廖仲愷遇刺案引發國民黨內部權力發生了巨大變化,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廖仲愷刺殺案是怎麼一回事呢?
  • 民國黨時期,廖仲愷被暗殺後,受益者最大的是誰呢?
    廖仲愷刺殺案從預想上來說,汪精衛應該是最大受益者,實際上最不起眼的蔣介石卻成為一匹黑馬,扶搖直上。而且,廖仲愷是國民黨的左派,就是堅持聯蘇,聯俄,聯共政策的主要執行人,老蔣心心念念的黃埔軍校校長,廖仲愷想當的話,根本就沒有老蔣什麼事了,主要廖仲愷太忙,才讓給了老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國民黨內很多人都看不上廖仲愷,認為廖仲愷在走一個極端。
  • 1925年8月20日 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被刺
    1925年8月20日,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被刺身亡。廖仲愷是中國激進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家、國民黨左派的旗幟、孫中山的得力助手,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廖仲愷一生最光輝的光績是他積極協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確定和執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 孫中山並沒有指定蔣介石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是他打開潘多拉魔盒
    孫中山視為棟梁之才的根本沒有蔣介石,蔣介石是陳其美介紹給孫中山認識的。孫中山臨終時並沒有明確指定自己的接班人。「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孫中山初接觸蔣介石並沒拿他當回事,蔣介石可不甘寂寞,他主動向孫中山上書陳述歐戰情勢及反袁鬥爭方略。這才使孫中山對他有所注意,看他有一定軍事才能,便安排蔣介石到陳炯明部隊任作戰科主任。
  • 吳景平:蔣介石如何參與並推動1935年的法幣改革?
    上述草案受到了國民黨中央當局的極大關注,時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秘書長的楊永泰曾為蔣介石寫有如下批語:「顧君為國內研究經濟之有名學者,所擬貨幣金融政策確有商榷之價值,非普通條陳可比。請閱全文,如認為誠有可採之處,可抄交庸之總裁、子文部長,並另行指定數人切實討論,再行具籤呈核。」而蔣介石在閱讀之後,立即批示:「可抄交宋部長、孔總裁採閱。」。
  • 「克己」與「罵人」:蔣介石日記應該怎麼讀?
    蔣介石晚年得了手肌萎縮症,手發抖,在這個情況下他要寫上手抖不能記事。蔣介石這個人,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他有個優點我稱之堅毅。很多人都記日記,但是像蔣介石這樣連續寫日記,57年每天不斷。蔣介石為什麼記日記呢?一個是學習曾國藩,曾國藩每天記日記,所以蔣介石也每天記日記。為什麼記日記?一個是為了個人的道德修養,蔣介石給自己定下的目標,他要做中華民國的模範。
  • 轟動全國的廖仲愷刺殺案後,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廖仲愷很顯然,最大的受益人就是蔣介石。廖仲愷遇刺後,在國民黨中資歷極淺的蔣介石迅速上位,躋身權力中心。而蔣介石所倚仗的根本——黃埔軍校,也再沒有人在能與他抗衡,這位校長以黃埔軍校為根基,依仗他的學生,在軍中勢力迅速壯大。很顯然,廖仲愷被刺後,蔣介石是最大的受益者。
  • 蔣介石與宋美齡(上篇)
    有錢人家富養女,宋藹齡、宋慶齡、宋美齡都受過西方教育,和願意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閨閣小姐不同,她們眼界更為開闊,怎麼可能讓旁人左右自己的人生幸福,走的路勢必都是斟酌好了的。宋美齡愛書如命,能說一口流利純正的英語,生的俏麗,衣品也不俗。
  • 蔣介石心腹戴笠死亡之謎:究竟是飛機失事還是另有隱情?
    而這架飛機內乘坐的,正是國民政府軍統局副局長、號稱蔣介石左膀右臂的國民特務頭子戴笠!一、對於蔣介石而言,戴笠到底有多重要?戴笠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創立了軍統局,這個為蔣介石搜集情報、展開特務工作的特殊機構。作為蔣介石一手提拔上來的得力助手,戴笠對蔣介石可謂是忠心耿耿。
  • 蔣介石在外「私會」,宋美齡得知後說了一句話,蔣介石再也沒有找過...
    當年也就是1946年,在抗日戰爭取得完滿的勝利後,有一次,蔣介石和戴笠到陳立夫的家中閒坐,當時有一位身穿米色緊身旗袍、體態豐滿而嬌媚的少女為他們沏茶。蔣介石看到如此嬌美的少女後,不免心有所動,問此女是誰?陳立夫介紹說:「這是我的侄女,叫陳穎,剛從美國留學回來。」
  • 蔣經國奉蔣介石之命去「打虎」,卻莫名其妙打到繼母宋美齡頭上
    1948年夏秋之交,一個大難題擺在蔣介石面前,讓他寢食難安。戰場上與毛澤東的較量,已經讓蔣介石一籌莫展,但同樣使他大感憂慮和恐懼的是,軍事上失利已直接引發了統治區經濟、金融的混亂和國民政府信譽危機。此外,戶大地域的喪失、交通的斷阻,稅收的銳減、市場的蕭條,又極大地削弱著蔣介石的軍事實力,加速了軍事上的徹底失敗。
  • 蔣介石想在庫侖辦軍校,此國不準!還讓中國「秋海棠」變「雄雞」
    當時國民黨的目標就是要取北洋政府而代之,辦軍校的就是為了培養自己的軍隊,有了槍桿子才能掌握政權嘛。因此,也不難理解,蔣介石想找地方辦軍校,廣州為什麼不是第一選擇。因為從廣州起兵進攻北京,要跨過長江和黃河,穿越廣東、湖南、江西、湖北、河南、河北等六個省。打仗是兵貴神速的,徵途越漫長變數越大,在路途中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 中外名人的學歷造假:蔣介石非士官學校畢業(圖)
    學歷情結,古今中外皆有之,不過,古代的名人,有學歷情結不造假;現在的名人,卻直接進行學歷造假。  隋煬帝的「學歷」情結  中國人重文憑,重學歷,早已有之,隋唐時候就有例子。  唐高宗時期,有個叫薛元超的中書令,也就是宰相,他很有才華。
  • 胡適對蔣介石的承諾
    對此,胡適沒有理會,他乘坐蔣介石派來的飛機,和陳寅恪一起,離開了北平。胡適為何離開?對這一問題,學界的一個解釋是「胡適擔心大陸沒有學術自由與思想自由」。對這一解釋,我很贊同。不過,我以為胡適離開北平,似乎還與他對蔣介石的承諾有關。一胡適對蔣介石有什麼承諾呢?這還得從胡適給傅斯年的一封被刪節的信說起。1947年2月4日,傅斯年給胡適寫了一封信。
  • 毛澤東與蔣介石:相同和不同(圖)
    蔣介石受的教育顯然也是一種初高中水平  這兩人的教育狀況對他們後來的人生道路有很大影響,不過,他們之所以沒有再謀求深造,實際上也是他們兩人獨特的性格和氣質所決定的。我們知道,毛澤東當年曾經是有機會像周恩來、鄧小平、李富春他們那樣去國外勤工儉學的。但是,所有一切都辦得差不多了,毛澤東卻堅持留了下來。在這方面,蔣介石與毛澤東也有頗多相似之處。
  • 楊天石:蔣介石與釣魚島的主權爭議
    「亨特號」由臺灣基隆北駛,繞行琉球西側,發現接近臺灣東北公海底的大陸礁層(大陸架),有廣達數十萬平方公裡面積的沉積盆地,厚度約兩千公尺,認為可能有極大量油氣儲藏。其後,美國的亞美和、海灣、大洋、克林敦等4家石油公司蜂擁而至,和臺灣地區的中國石油公司磋商,計劃對釣魚島附近海域進行勘探。
  • 蔣介石仁學思想,「力行哲學」下的仁學觀念是怎樣的呢?
    導語:蔣介石仁學思想,「力行哲學」下的仁學觀念是怎樣的呢?蔣介石,名中正,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與反清革命活動。辛亥革命爆發後,投身民主革命,獲得孫中山的器重,曾任黃埔軍校校長兼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蔣介石是國民黨政權官方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某種程度上,繼承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但也存在大量的歪曲和篡改。如果說戴季陶的哲學叫民生哲學,我們可以說,蔣介石的哲學叫「力行哲學」,其主要淵源是孫中山的「知難行易」理論。那麼,蔣介石對仁學又有什麼樣闡釋與論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