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對蔣介石的承諾

2020-12-09 騰訊網

[摘要]傅斯年告訴胡適,蔣介石希望由他來說服胡適擔任國府委員兼考試院院長。胡適回信委婉拒絕蔣介石,為自己不做政府官員做解釋。

(胡適給傅斯年的信/圖)

1948年年底北平圍城時,毛澤東希望胡適留下來。他說只要胡適不走,就讓他做北京圖書館館長。對此,胡適沒有理會,他乘坐蔣介石派來的飛機,和陳寅恪一起,離開了北平。

胡適為何離開?對這一問題,學界的一個解釋是「胡適擔心大陸沒有學術自由與思想自由」。對這一解釋,我很贊同。不過,我以為胡適離開北平,似乎還與他對蔣介石的承諾有關。

胡適對蔣介石有什麼承諾呢?這還得從胡適給傅斯年的一封被刪節的信說起。

1947年2月4日,傅斯年給胡適寫了一封信。信中,傅斯年告訴胡適,前幾天蔣介石找到他,希望由他來說服胡適擔任國府委員兼考試院院長。收信之後,胡適於1947年2月6日寫了一封回信。在這封回信中,胡適寫道:「我因為很願意幫國家政府的忙,所以不願意加入政府。蔣先生的厚意,我十分感謝,故此信說的都是赤心的話。」

胡適說了哪些赤心的話呢?信中,他重點強調作為獨立知識分子對政府的幫助。他寫道:

若做了國府委員,或做一院院長,或做了一部部長,雖然在一個短時期內也許有做面子的作用,結果是毀了我三十年養成的獨立地位,而完全不能有所作為。結果是連我們說公平話的地位也取消了,——用一句同行的話,「成了政府的尾巴」!

總而言之,這封信的主要內容,就是委婉拒絕蔣介石,為自己不做政府官員做解釋。

這封信,收錄在《胡適來往書信選》下冊第173頁,收錄到《胡適全集》第25冊,第221頁。不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不論是《胡適來往書信選》還是《胡適全集》,收錄的都不是這封信的全貌,而是有刪節的。

刪節的部分並非無關緊要,涉及了胡適對毛澤東、郭沫若等人的看法。在「成了政府的尾巴」!這段話之後,還有下面這段話:

你說是不是?我說:「是國家的、政府的一個力量」,這是事實,因為我們做的是國家的事,是受政府的命令辦一件不大不小的「眾人之事」。如果毛澤東執政,或是郭沫若當國,我們當然都在被「取」的單子上。因為我們不願見毛澤東或小孩子沫若當國,所以我們願意受政府的命令辦我們認為應該辦的事。這個時代,我們做我們的事就是為國家、為政府樹立一點力量。

上面這一段刪節的內容,乃是王汎森先生根據臺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保存的傅斯年所藏來往書信披露出來的,曾經發表在《胡適研究叢刊》第三輯第347頁。不過,在整理這段文字時,整理者似乎犯了錯誤。近來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傅斯年遺札》中這段文字有一改動,最核心的改動是這一段話:

如果毛澤東執政,或是郭沫若當國,我們當然都在被「取銷」的單子上。(《傅斯年遺札》第三冊,第1308頁)

考察當時胡適的思想狀態,《傅斯年遺札》中的這段話應更符合實際。

有意思的是,胡適這封信,表面上是寫給傅斯年的,其實則是寫給蔣介石的。

胡適這封信寫於1947年2月6日,第二天他將此信快寄給了傅斯年。2月20日,胡適再次給傅斯年寫信說:

我得到你二月五日的信後,即於七日寄一長信,想已收到了。此信有何下場?是否已給蔣先生看了?(我想,也許你會給他看,故信中不提尊函所說各點。)便中請給我幾句。

由此可見,胡適2月6日回復傅斯年的信時,就已想到也許傅斯年會將此信給蔣介石看,因此,胡適寫信時是以蔣介石為潛在的閱讀者的。

胡、傅這對師徒,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收到胡適2月20日的信後,傅斯年在回信中即有「來信轉去,一字未改」的話。也就是說,傅斯年將胡適2月6日的信一字不改地轉給了蔣介石。

通觀胡適2月6日回復傅斯年信中涉及毛澤東、郭沫若的話,我們可以發現,胡適認為倘使毛澤東執政,他不會被毛澤東延攬。胡適給傅斯年信中的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季羨林回憶胡適的一個細節。在《為胡適說幾句話》中,季羨林曾回憶說:

大約在1948年的秋天,人民解放軍已經對北平形成了一個大包圍圈,蔣介石集團的末日快要來臨了。有一天我到校長辦公室去見胡適,商談什麼問題。忽然走進來一個人——我現在忘記是誰了,告訴胡適說,解放區的廣播電臺昨天夜裡有專門給胡適的一段廣播,勸他不要跟著蔣介石集團逃跑,將來讓他當北京大學校長兼北京圖書館館長。我們在座的人聽了這個消息,都非常感興趣,都想看一看胡適怎樣反應。只見他聽了以後,既不激動,也不愉快,而是異常地平靜,只微笑著說一句:「他們要我嗎?」短短的五個字道出了他的心聲。

季羨林的這一回憶,恰好印證了胡適給傅斯年這封信中的內容。也就是說,胡適認為毛澤東執政之後是不會用他的。因此,在給傅斯年的這封信中,胡適間接給蔣介石做了承諾。他向蔣介石承諾的是「我們願意受政府的命令辦我們認為應該辦的事」。這裡的「政府」,當然是當時的國民政府。

1948年,陶希聖奉蔣介石之命來北平,邀請胡適擔任行政院院長時,胡適也婉拒了蔣介石的要求。不過,陶希聖臨走時,胡適讓他給蔣介石捎上一句話:「在國家最危難的時候,我一定與總統蔣先生站在一起。」這句話,其實也是1947年2月6日這封信的進一步承諾而已。由此可見,胡適之所以離開大陸,除了擔心沒有自由之外,還跟他對蔣介石的承諾相關。(文/林建剛)

相關焦點

  • 無論邀請胡適留下還是回到大陸——胡適都拒絕了
    胡適的實用主義胡適先生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讀期間,師從實用主義大師約翰·杜威,所以胡適先生終生服膺實用主義。胡適先生的學術思想,富有實用主義的精神。胡適強調,做學問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實事求是。而實事求是,並不是避開事實問題而去空談理想主義,也不是拋棄現實問題而去重建社會。需要有一種實踐的精神在事實中發現問題,並改善現實。
  • 1948年 胡適為何拒絕毛澤東留京邀請
    核心內容:其實中共也未放棄對胡適的爭取,西山一帶的中共廣播放言,只要胡適不離開北平,不跟蔣介石走,中共保證北平解放後,仍讓胡適擔任北京大學校長和北京圖書館的館長。但胡適卻說,在蘇俄有麵包沒有自由,在美國又有麵包又有自由,他們來了,沒有麵包也沒有自由。
  • 胡適隨蔣介石赴臺為何會將兒子留在大陸
    蔣介石急派飛機空投手諭致平津守軍各軍長,以鼓舞士氣。手諭末尾以悲壯無奈的口氣道:「固守待援,不成功,便成仁。」13日,北平西效炮聲隆隆,解放軍發射的彈片從清華園上空「嗖嗖」掠過,校內師生及家屬大為驚恐,紛紛逃跑躲避,清華陷入混亂。鑑於此情,校方只好宣布停課,師生員工自尋出路。
  • 施蟄存寫給胡適的六首舊體詩
    作者:林建剛(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胡適迷,巴薩迷)2015年第2期的《隨筆》雜誌刊登了臺灣學者翟志成的《胡適的馮友蘭情結》一文。文中引用臺灣胡適紀念館的檔案,披露了一封唐錫如寫給胡適的信。饒有趣味的是,信函中有施蟄存寫給胡適的六首舊體詩。
  • 未見胡適已傾心,一見胡適誤終身,細數胡適的紅顏知己
    與民國文人們娶三妻四妾、隨便結婚離婚相比,胡適一輩子沒換過老婆,與他的原配妻子江冬秀相伴到老。1962年胡適逝世後,蔣介石寫了這樣的輓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代表。事實卻並非如此,胡適在婚姻家庭上其實算不上好男人。
  • 「打工皇帝」胡適,「一代文豪」魯迅,民國精英大腕為何愛租房?
    1917年,胡適從美國留學歸來,在北京大學任教,作為海歸派的代表,當時胡適的收入就很高。26歲的胡適一參加工作,就拿本科教授的二級工資260大洋,兩個月後就提到一級280大洋。此外,胡適還有不菲的稿費收入,但他也沒買房子,而是選擇租房住。一開始租住的就是普通的四合院,條件一般。後來租的是林徽因家的房子,各方麵條件都相當不錯。
  • 蔣介石:美國每向日本賣一滴石油,中國將士將流一加侖鮮血!
    並且還給蔣介石施加壓力,要求蔣承認偽滿洲國並且和南京的汪偽政權合併。說白了就是要犧牲中國的利益,以換取對日本的和平。蔣介石此時的苦惱是可以想像的……他不斷給美國發電報抗議,好說歹說,各種利弊分析的透徹,可是美國人就是不為所動,仍然以跟日本的和平為最高宗旨。
  • 大師難言之隱:胡適為何愛講怕老婆的笑話?(圖)
    該書作者「大膽假設」,認為與胡適豐富的感情世界有關。   收藏洋火盒終不勝其擾  1958年12月,胡適出席臺灣南港「中央研究院」同仁的慶祝宴會,受邀即席講話。胡適說:剛才董作賓先生將本人的生日和內人的生日做了一個考證,說我是肖兔的,內人肖虎,當然兔子見了老虎就要怕。他這個考證,使我想起一個笑話。
  • 胡適遺憾:因對子女教育失敗咽下苦果,臨死仍不肯相信兒子已自殺
    「晚,聞胡適心臟病暴卒。 這是1962年2月24日晚,蔣介石在得知胡適暴斃時的日記記錄。胡適因心臟病猝發而死亡的消息不僅震驚了蔣介石,也震驚了世人。 胡適離世後,按照他的遺囑,他的遺產被分割成了三份:妻子江冬秀一份、長子胡祖望和次子胡思杜各一份。
  • 【大家】胡適與兩個山西人
    那是1919年10月,五四學生運動剛剛結束,胡適陪同自己的老師杜威來山西演講。他此行的主要任務是給自己的老師做翻譯。但是,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胡適的到來引起了山西學生的高度關注,他也被邀請做了一次演講,這就是《娘子關外的新潮流》。
  • 胡適的英語不丟份
    原標題:胡適的英語不丟份 胡適的英語,似乎以前有人談過。如一切非母語者的讀音一樣,胡適英語中也帶有一些「不精純」的鄉音味道,一般學過他種語言者都能夠體會。
  • 蔣介石逆行激起兵諫 周恩來:西安事變是蔣自己逼成
    當時當日,抗戰是中華民族最大的大局 1936年12月,蔣介石違背全國人民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強烈願望,率多名軍政大員奔赴西安,逼迫張學良、楊虎城進攻紅軍。張楊多次勸蔣介石停止內戰,將軍事力量用於抗日,蔣卻頑固地說:「你們就是拿槍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變。」
  • 逼胡適、陳獨秀寫稿,給四大名著加標點,出版界傳奇終成「化石」
    今年9月,一批「亞東遺珍」現世,包括18冊50萬字的《胡適留學日記》手稿、陳獨秀《<科學與人生觀>序》手稿、胡適《跋<紅樓夢>考證(一)(二)》以及胡適與友人往來信札等8種,被喻為「新文化運動的歷史遺產」。
  • 蔣介石曾經想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總統說,你們還不配
    到時,蔣介石就可以趁機起兵,重新爭奪大陸!,想請蔣介石也出兵。 此舉正中蔣介石的下懷,立即選派最精銳的52軍做好出徵準備,麥克阿瑟也非常贊同蔣介石的決定,並許諾給予全套美國裝備。 但是,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卻反對蔣介石參戰,因為他從內心裡看不起在內戰中一敗塗地的蔣介石,覺得連臺島自身還需要美國來保護,哪裡有資格再向海外出兵?
  • 蔣介石與宋美齡(上篇)
    1922年春節,宋美齡到姐夫孫中山家拜年,恰好蔣介石在場,這是兩人的初相遇。蔣介石雖然是赳赳武夫,但不像其他人一樣不解風情。此次相見後,他展開了熱烈攻勢,以至於宋家電話一天到晚響個沒完。年輕時候的蔣介石是個帥哥,又會哄女孩子開心,縱然宋美齡有自己的驕傲,在這樣的浪漫與溫柔下,也掉進了愛河,無法自拔。但是,好戲還在後頭,宋家上下都不看好蔣介石。尤其是宋慶齡,在得知蔣介石是個花心大蘿蔔,廣州可能藏著幾個情婦時,說寧可讓妹妹去死,也不要讓宋美齡嫁給他。
  • 比林徽因優雅,和胡適傳緋聞,全世界欠她一個諾貝爾獎
    一般女生心儀的對象是隔壁班的男生,而吳健雄心裡的偶像,就是胡適。有一次,學校邀請了胡適來做演講。校長知道吳健雄很喜歡胡適,讓她來做演講記錄。吳健雄的少女心,一整晚都撲通撲通跳得厲害。在蘇州女子師範學院畢業以後,吳健雄被報送進了中央大學,但她有一年的自由時間。她決定去上海中國公學聽課。因為胡適在那裡當校長。
  • 胡適著作《中國哲學史大綱》將面世(圖)
    近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胡適著作《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卷中)即將面世。其中,首次公開出版的卷中是最大的亮點,這是胡適1919年在北大哲學系二、三年級講授中國哲學史中古部分時的講義。卷中雖然只有54000字左右,但是它反映了胡適當年與《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一脈相承的治學方法和治學理念。另外,卷中有大量顧頡剛的手批(還有20%的可能是胡適本人)。
  • 中國的居裡夫人,比林徽因美,崇拜胡適,"下嫁"給美籍科學家
    吳健雄在學習之餘,經常喜歡看一些雜誌,當時最著名的雜誌就是《新青年》,而上面胡適的文章在上面大放異彩。有遠大抱負的吳健雄自然不會把普通男子放在眼裡,但才華橫溢的胡適卻不一樣。《新青年》雜誌被吳健雄一期不落地買了回來,她不為別人只為一睹胡適的文章。幸運的是,一次機緣巧合,她見到了胡適本尊。
  • 蔣介石在外「私會」,宋美齡得知後說了一句話,蔣介石再也沒有找過...
    當年也就是1946年,在抗日戰爭取得完滿的勝利後,有一次,蔣介石和戴笠到陳立夫的家中閒坐,當時有一位身穿米色緊身旗袍、體態豐滿而嬌媚的少女為他們沏茶。蔣介石看到如此嬌美的少女後,不免心有所動,問此女是誰?陳立夫介紹說:「這是我的侄女,叫陳穎,剛從美國留學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