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隨蔣介石赴臺為何會將兒子留在大陸

2020-12-06 騰訊網

本文摘自《南渡北歸·離別》,嶽南著,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1948年11月29日,共產黨所屬東北野戰軍會同華北軍區主力共100萬人,在北平、天津、張家口地區聯合發起平津戰役,與國民黨軍傅作義部60萬人展開決戰。12月12日,北平城被解放軍包圍,南苑機場失守,國民黨軍氣脈已竭,力不能支,平津即將陷落。蔣介石急派飛機空投手諭致平津守軍各軍長,以鼓舞士氣。手諭末尾以悲壯無奈的口氣道:「固守待援,不成功,便成仁。」13日,北平西效炮聲隆隆,解放軍發射的彈片從清華園上空「嗖嗖」掠過,校內師生及家屬大為驚恐,紛紛逃跑躲避,清華陷入混亂。鑑於此情,校方只好宣布停課,師生員工自尋出路。

在國民政府風雨飄搖、大廈將傾的危急時刻,朱家驊、傅斯年、杭立武、蔣經國、陳雪屏等在蔣介石授意下,於南京緊急磋商謀劃「平津學術教育界知名人士搶救計劃」細節辦法,很快擬定了「搶救人員」名單。名單包括四類:

(一)各院校館所行政負責人;

(二)因政治關係必離者;

(三)中央研究院院士;

(四)在學術上有貢獻並自願南來者。

計劃既定,立即實施。南京方面急電北大秘書長鄭天挺,令其迅速組織胡適等重量級知識分子火速南下,共商圖存大計。密電到達,胡適卻以籌備北大50周年校慶為由不肯起身,而接到電文的清華校長梅貽琦也磨蹭觀望。當時北平出現了一股北大將要南遷的謠言,身為北大校長的胡適為穩住師生情緒,在積極籌備校慶活動的同時再三闢謠:「北京大學如果離開北平就不能稱為北京大學了,所以決無搬遷之理。」事實上,面對解放軍的咄咄進迫,胡氏曾有過把北平各大學遷往南方,再度成立像抗戰中長沙臨時大學或西南聯大的念頭,但僅僅是一個念頭而已,尚未來得及詳細籌劃,解放軍潮水一樣湧來,國民黨軍在排空連壁的疾風猛浪中翻了幾個跟頭便成了縮頭烏龜,躲在高大城牆包圍的城中不敢冒頭,只偶爾從箭垛的垛口,露出兩隻黑豆一樣的小眼珠,滴溜亂轉著尋找可以逃跑或投降的機會。面對這些烏龜王八蛋的軟骨症加飯桶做派,胡適深覺失望和學校南遷無望。既如此,號稱平津教育界「定海神針」的他,就面臨著一個必須抉擇的急迫問題——是留,還是走?

而此時,鑑於胡適在中國政學兩界不可忽視的巨大存在,共產黨方面也加緊了對其拉攏、爭奪行動。根據中共高層指令,幾個地下黨、原胡適的弟子紛紛潛入北平,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做胡的政治思想工作。早些時候已棄教職走出清華園,秘密潛入解放區等待出任中共高官的吳晗,曾專門指派嫡系找到胡適密談,讓胡留在北大,不要無事找事地跟著國民黨亂跑找死。

當然,這次交談,吳晗的指令不再代表過去自己向國共兩黨宣稱的「我們人民」,而是代表「我們中國共產黨」。但是,胡適沒有聽從這位前愛徒,現以高官大員自命者的指令,乃冷冷地回了一句:「不要相信共產黨的那一套!」意思是我不相信,你吳弟子也不要懸在「兩渚岸之間,不辨牛馬」的陰陽界中做著美夢,還是早一點鞋底抹油——開溜的好。最後,胡適旗幟鮮明另加斬釘截鐵地讓來使告訴吳晗三句話:「在蘇俄,有麵包沒有自由;在美國,又有麵包又有自由;他們來了,沒有麵包也沒有自由。」

吳氏知胡老師心意已決,遂放棄了努力,但共產黨高層仍不死心,便以其他的方法進行心理攻勢。據時任北大教授兼東方文學系主任的季羨林回憶,當解放軍包圍北平郊區時:「我到校長辦公室去見胡適,商談什麼問題。忽然闖進來一個人——我現在忘記是誰了,告訴胡適說解放區的廣播電臺昨天夜裡有專門給胡適的一段廣播,勸他不要跟著蔣介石集團逃跑,將來讓他當北京大學校長兼北京圖書館館長。我們在座的人聽了這個消息,都非常感興趣,都想看一看胡適怎樣反應。只見他聽了以後,既不激動,也不愉快,而是異常平靜,只微笑著說了一句:『他們要我嗎?』短短的五個字道出了他的心聲。看樣子他已經胸有成竹,要跟國民黨逃跑。但又不能說他對共產黨有刻骨的仇恨。不然,他決不會如此鎮定自若,他一定會暴跳如雷,大罵一通,來表示自己對國民黨和蔣介石的忠誠。我這種推理是不是實事求是呢?我認為是的。」老季又說:「因此,說他是美帝國主義的走狗,說他『一生追隨國民黨和蔣介石』,都是不符合實際情況。」

直到1948年12月12日,胡適接到南京教育部長朱家驊親自拍發的密電:「明天派專機到平接你與陳寅恪一家來京」,胡適才有離平的打算。當國民黨派出的飛機飛抵北平上空時,南苑機場已被解放軍控制,飛機無法降落,只能空返。14日,蔣介石兩次親自打電報摧促胡適飛南京,並派專機迎接。胡得此消息,決定乘機南飛,臨行前,他派人勸輔仁大學校長兼好友、與陳寅恪齊名的史學大師陳垣共同乘機赴京,陳垣不從。令胡適想不到的是,不但老友陳垣不從,即使他的小兒子胡思杜也表示暫留在親戚家,不隨父母南行。這一拒絕令胡適夫婦大為吃驚,心中惱怒又不知如何是好。

1941年,胡思杜投奔在美當大使的胡適進入美國學校讀書,1948年夏回到國內,8月30日到北平圖書館報到,成為北圖的一名職員。據胡適辦公室不掛名的秘書鄧廣銘回憶說:「當時胡思杜不願意隨胡適南飛,他剛從美國回北平不久,對國內這幾年的情況不熟悉。他說:我又沒有做什麼有害共產黨的事,他們不會把我怎麼樣。結果胡適夫婦就把他留下來了。」因事涉緊急,胡適無法也無力在短時間內做通這個腦後長有反骨的兒子的政治思想工作,眼見胡思杜周身充溢著一股年輕氣盛,不知天高地厚的牛烘烘的叛逆氣味,胡適夫婦頗感無奈,只好強壓怒火,按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或者兒要守家的古訓——隨其便了。胡適對兒子說了幾句不要再像在美國讀書時那樣——整天出去吃喝嫖賭,正事不幹,除了工作,要好好蹲在家中照看家產與書籍之類的話,便告辭而去。未久,胡適驅車來到鄧廣銘家中,急切地詢問能否找到陳寅恪,並謂昨日南京政府來電,說今日派專機抵達南苑機場,「搶救」胡與陳寅恪等著名教授離平。胡打電話至清華問詢陳氏的情況,告之已回城內,但不知具體落腳何處,因而要鄧廣銘想辦法尋找。

1943年年底,陳寅恪辭別傅斯年邀請,自重慶攜家繞過南溪李莊,徑直赴成都燕京大學任教。到校後,與早些時候由史語所轉赴燕大任教的李方桂一家同住學校租賃的民房,生活艱難。時陳寅恪身體極度虛弱,右眼失明,上課之後回到家中,仍在昏暗的燈光下用唯一的左眼緊張地備課和研究學術。1944年春,陳寅恪上課地點改在華西大學文學院,一家隨之遷入華西壩廣益宿舍,居住條件稍有改善。因物價仍在飛漲,陳家柴米不濟,夫人唐篔時常犯心臟病,可謂飢病交迫,令人心焦。在此種情形中,陳氏每個星期都要身穿長衫,夾著包袱到教室上課。因生活困苦,營養不濟,陳寅恪左眼視網膜剝離加重,終致失明。這年11月23日,陳寅恪給傅斯年與李濟的信中寫道:「弟前十日目忽甚昏花,深恐神經網膜脫離,則成瞽廢,後經檢驗,乃是目珠水內有沉澱質,非手術及藥力所能奏效,其原因是滋養缺少,血輸不足(或其他原因不能明了),衰老特先,終日苦昏眩,而服藥亦難見效,若忽然全瞽,豈不大苦,則生不如死矣!」

關於陳寅恪失明的經過,陳寅恪女兒流求回憶說:「一個早上,父親突然發現兩眼一片漆黑,失明了。先叫我通知他當天不能上課,隨後往進存仁醫院。」又小彭筆記:「父親在存仁醫院由眼科醫生開刀。聽父親說,在成都開刀時手術不怎麼理想,視網膜皺在一起,以後雖到英國醫治,已無法再弄平。」1945年2月,陳寅恪作《目疾久不愈書恨》表達自己憤懣哀婉之情。詩曰:

天其廢我是耶非,嘆息萇弘強欲違。

著述自慚甘毀棄,妻兒何託任寒飢。

西浮瀛海言空許,北望幽燕骨待歸。

先君柩暫厝北平,待歸葬西湖。

彈指八年多少恨,蔡威唯有血沾衣。

詩中的「西浮瀛海言空許」句,指幾次欲赴英講學而未成行,這個心願直到抗戰勝利之後方才得以實現。

1945年秋,英國皇家學會與牛津大學為實現以前的承諾,再次邀請雙目失明的陳寅恪赴倫敦,由英國醫生療治目疾,希望治好後留牛津講學。陳氏接受邀請,由成都起程經昆明,轉印度,乘水上飛機赴英,進入對方安排的醫院接受治療,但手術最終失敗。陳夫人唐篔於1946年2月19日在成都致信傅斯年求援,並談及史語所事,信中說道:「寅恪本有意隨郭子傑兄結伴赴美國,看更有無其他方法補助左眼之模糊,又恐所帶之款不夠,此事正在躊躇中,請先生與騮先先生、立武先生一談如何?」又說:「元白詩箋證稿篔已請人著手抄寫,俟寅恪歸來,再刪改後即可付印。此項抄寫費是否可出自史語所?大約三萬左右(並未詳細計算)。史語所何日出川?有何計劃否?燕大成都方面整個的關門結束,教授之去留以北平、燕大之聘書而定,受聘者始能談到回平的話。北平方面已屢來信拉寅恪(哈佛研究院只是研究工作),而寅恪尚無答覆。先生之意如何?望有信直接寄英,以助其考慮。」

相關焦點

  • 大陸將全面停止3月赴臺旅遊團籤?
    據臺灣媒體報導,大陸各省市上周傳已與大陸組團社開會布達,要求過年後送出的3月赴臺陸客旅遊團籤全面停止,主要是花蓮地震因素,考量餘震要求陸客取消到花蓮或赴臺,日前已經有911團陸客取消花蓮住宿。另外,傳出4月到9月配額再砍半,該6個月內,僅能有31萬1千個團客名額。因應臺灣年底選舉,今年10月到12月也將停止團籤赴臺旅遊,但自由行個籤不受限制。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人數將歸零 臺灣每月或損失45億新臺幣
    【綜合/觀察者網 童黎】隨著大陸核發的個人遊籤注本月底都到期,2月起,大陸赴臺自由行旅客就將開始「歸零」。臺媒形容,島內每月都要蒸發45億(新臺幣,下同)「觀光財」。 而蔡英文的連任,直接導致臺灣觀光股多檔跌停板。
  • 蔣介石從大陸運百萬兩黃金成建設臺灣資本
    這批搶運自大陸的巨額黃金,成為蔣介石建設臺灣的資本  7月,為了落實「兩會」復談達成的協議,臺灣正式開放新臺幣與人民幣的兌換。古人把梅、蘭、竹、菊隱喻為四君子,而梅花又是臺當局明定的「國花」,蝴蝶蘭則是早年臺灣農業專家熱衷培育的植物。臺灣銀行將這兩種植物放在1元硬幣正背面,其象徵意義不言而喻。  上世紀80年代,臺灣工薪階層一個月的薪水大約為1萬到1.5萬元新臺幣。
  • 蔣介石唯一回大陸掃墓的孫子,跪拜時道出心酸5字,字字戳心
    他對後世造成的影響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消散,但中國不會因為兩岸關係冷淡而分割,也不可能因為任何國家的幹預,而捨棄掉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區。蔣介石帶領著一眾的追隨者,定居臺灣後,就沒有再回過大陸了。連帶著臺灣的一眾大陸士兵都無法再返回到大陸,他們中很多人臨終都沒有見到自己的親人。對於蔣介石,這些人懷著又愛又恨的心理。
  • 蔣介石夢碎西南曾想自殺 為何最終選擇去臺灣?
    1949年,蔣介石決定將國民黨及政府機構遷移臺灣,自此,臺灣歷史開啟了一個新的階段。蔣介石作出這一決定,有一個逐漸醞釀並成熟的過程。【蔣介石與臺灣的因緣】1894年,清政府在與日本的戰爭中失敗。次年訂立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當年,蔣介石9歲。
  • 蔣介石孫子回大陸掃墓,見到祖宅後含淚說了5個字,字字扎心!
    蔣介石孫子回大陸掃墓,見到祖宅後含淚說了5個字,字字扎心!後來蔣介石到了臺灣之後,一直到他去世之後都沒有再回到自己的家鄉,這應該也算是他的一個遺憾吧,當時蔣介石去世之後,他的兒子蔣經國便接替了他的位置,在蔣介石執政的時候,他是不允許臺灣的人民和大陸是有所接觸的,也不允許和他一起來到臺灣的士兵們和大陸有聯繫,更不允許他們回到自己的家鄉,等到他的兒子接替他位置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想再次回到自己的家鄉,想要與自己的親人團聚,
  • 5月赴臺大陸遊客團劇減 臺旅遊業預估6月「更嚴重」
    5月赴臺大陸遊客團劇減 臺旅遊業預估6月「更嚴重」 2016-05-27 10:29:11(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5月27日訊 據臺灣《旺報》報導,5月大陸遊客團赴臺人數大幅下降,臺灣野柳風景區5月陸客團入園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48萬人,平均一天少1000人,創今年最大跌幅;阿里山入園人數更較去年同期減少3.1萬人。島內旅遊業預估6月上述情況將「更加嚴重」。
  • 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今起暫停 已獲G籤市民要儘快出行
    已獲G籤市民要儘快出行7月31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發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關於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稱,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 臺灣內政部門:赴臺旅客 大陸最多(圖)
    資料圖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內政部門28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1至11月,入境旅客以及臺灣人出境首站抵達地都以大陸地區  今年1至11月入境臺灣的旅客896萬人次,居住地以來自大陸地區(含港澳)佔54.5%最多,日本佔16.6%次之,美國佔5.7%居第3。  入境者赴臺目的,以觀光最多,佔72.2%;業務佔8%,探親佔3.9%。  臺灣內政部門統計,今年1至11月臺灣人出境1094萬人次,首站抵達地以大陸地區(含港澳)佔48.7%最多,日本佔25.2%次之。
  • 8月1日起 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民航資源網2019年7月31日消息:7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關於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公告》,稱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 大陸研究生赴臺遊遺失錢包 尋回後贊:一次就體會到臺灣人情最美
    大陸一名男研究生赴臺旅遊遺失包包,被通知到派出所領回。(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5月13日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大陸餘姓研究生赴臺旅遊不慎遺失皮包,被民眾檢到拿到臺中的派出所招領,餘男被通知到派出所領回時說,他在大陸常聽說臺灣的風景美,人情味更美,首次赴臺就讓他體會到,他回大陸一定要多宣傳,自己再找時間赴臺旅遊。
  • "大躍進"饑荒三年, 蔣介石用氫氣球向大陸空投糧
    小編會持續更新大家喜歡的內容,希望大家支持小編哦!韓戰爆發後見解放軍揮師北上,退居臺灣的蔣介石便想接機反攻,但是跟美國人提出這個想法後,卻被美國無情的拒絕了。因為當時美軍在朝鮮戰場已被志願軍打的焦頭爛額,根本沒有精力在再南邊幫蔣介石開闢一個戰場,於是無奈的蔣介石只好作罷。
  •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當地小販一整鍋茶葉蛋一天都賣不動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當地小販一整鍋茶葉蛋一天都賣不動 微信公眾號「直通臺灣」 2016-03-23 21:07 來源:澎湃新聞
  • 蔣介石至死不明的真相:紅軍長徵為何不中埋伏?從未破譯紅軍密碼
    原標題:蔣介石至死不明的真相:紅軍長徵為何不中埋伏?從未破譯紅軍密碼   原標題:紅軍長徵為何不中埋伏?蔣介石至死不明真相   國民黨軍從未破譯紅軍密碼   在長徵中進行無線電偵破的無名英雄,除了軍委二局局長曾希聖,還有紅一方面軍的電臺臺長王錚,紅四方面軍的宋侃夫、王子綱等人。紅四方面軍密碼破譯專家蔡威在長徵中帶病工作,被擔架抬出草地時病逝。總司令部的領導人非常傷感地說:「我們失去了一雙寶貴的眼睛。」
  • 臺灣寺廟中供奉的蔣介石「神像」:你還能認出這是「委員長」嗎?
    在中國臺灣,蔣介石就是這麼一個例子,在他去世以後,一些人為他豎了像,也把他變成了「神」。要說把蔣介石神化得最厲害的,要數新竹縣寶山鄉新城村的「廬山九龍宮」,主要供奉玉皇大帝。不過在這裡,蔣介石化身「中天玉聖大帝」,也成為主要供養的「神」。圖為新竹縣寶山鄉新城村的「廬山九龍宮」蔣介石塑像。
  • 兩個留蘇同學,一個成共和國大將,一個叛變投敵被蔣介石下令處決
    而顧順章的所作所為也引起了周恩來的警覺,但是顧順章掌握了太多的機密,於是決定將他邊緣化,首先考慮將顧順章調離特科,讓知識分子出身的康生取代他,這事被顧順章知道後,極為不滿,他本身認為自己被大材小用了,他經常將自己和青幫老大黃金榮他們比,認為自己花的錢並不多,所以他頓生叛變之心。
  • 胡適對蔣介石的承諾
    對此,胡適沒有理會,他乘坐蔣介石派來的飛機,和陳寅恪一起,離開了北平。胡適為何離開?對這一問題,學界的一個解釋是「胡適擔心大陸沒有學術自由與思想自由」。對這一解釋,我很贊同。不過,我以為胡適離開北平,似乎還與他對蔣介石的承諾有關。一胡適對蔣介石有什麼承諾呢?這還得從胡適給傅斯年的一封被刪節的信說起。1947年2月4日,傅斯年給胡適寫了一封信。
  • 1948年 胡適為何拒絕毛澤東留京邀請
    核心內容:其實中共也未放棄對胡適的爭取,西山一帶的中共廣播放言,只要胡適不離開北平,不跟蔣介石走,中共保證北平解放後,仍讓胡適擔任北京大學校長和北京圖書館的館長。但胡適卻說,在蘇俄有麵包沒有自由,在美國又有麵包又有自由,他們來了,沒有麵包也沒有自由。
  • 蔣介石在大陸掌權期間,國民政府出了多少位行政院長?他們是誰?
    眾所周知,蔣介石從1928年掌權後,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國民政府首腦,那麼在大陸的這段時期國民政府出了多少位行政院長呢?這個職務類似總理一職,在國軍中地位不凡,那麼,從蔣介石真正掌權開始,到底什麼人擔任過這個職務?
  • 北京28日開啟赴臺自由行 業內人士詳解遊玩攻略
    本報今晨消息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第三屆海峽論壇上,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宣布,6月28日正式啟動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第一批試點城市為北京市、上海市及福建省廈門市;兩岸雙方已同意開放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澎湖地區個人遊,將儘快協商具體實施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