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大陸掌權期間,國民政府出了多少位行政院長?他們是誰?

2020-11-24 騰訊網

眾所周知,蔣介石從1928年掌權後,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國民政府首腦,那麼在大陸的這段時期國民政府出了多少位行政院長呢?這個職務類似總理一職,在國軍中地位不凡,那麼,從蔣介石真正掌權開始,到底什麼人擔任過這個職務?

1927年,廣東國民政府遷到了武漢,汪精衛出任了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當時是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主席,他帶著一部分人又在南京成立了中央政府,後來又經歷了寧漢合流,蔣介石、汪精衛雙雙下野,1928年,蔣介石又出來了,重新擔任了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並且在隨後的大會上被選為國民黨中常委主席和軍委主席。

中原大戰後,他又出任了國民政府主席兼海陸空三軍總司令。當時還沒有總統這個職位,蔣介石也相當於總統了。這樣一直到了1931年,因為918事變的爆發,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的汪精衛和蔣介石議和,汪精衛開始在南京國民政府任職,從這一年開始,國民政府主席開始由林森擔任,蔣介石擔任國防委員會主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等職務,但仍然掌握著實際的權力。

1943年,蔣介石再次出任國民政府主席。1948年5月,國民政府開始實行立憲制,蔣介石成為國民政府總統,到1949年底,蔣介石離開了大陸,從此再也沒能回來。從1928年蔣介石掌權後到他離開大陸這段時間算起,這段時間出了多少位行政院長,分別是誰?

國民政府行政院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掌管著包括內政、外交、財政、軍政等多項國家事務,因此行政院長這個職位不但顯赫,也非常的重要,有些人不理解,其實這個行政院長相當於總理,從1928年也就是民國十七年開始,到實行立憲前。

擔任過行政院院長的有譚延闓、蔣介石、孫科、汪精衛、孔祥熙、宋子文、張群,蔣介石當總統後到敗退到臺灣前,擔任行政院長的有翁文灝、孫科、何應欽、閻錫山。而蔣介石自己曾經四次擔任行政院院長,時間長達九年。

譚延闓

1928年2月,蔣介石開始重掌大權,為了避免閒話,他找了一個資格老人緣又好的人來當政府主席,這個人就是譚延闓。譚延闓倒是不在意這個空頭主席。後來全國統一了,譚延闓就把主席之位讓了出來,開始擔任行政院院長。

1930年,譚延闓腦溢血去世,蔣介石兼任了行政院院長,由於各勢力都反對蔣介石獨裁,所以不得不重新選舉,後林森當了主席,孫科當了行政院院長。蔣介石雖然主動下野,卻仍然掌握著實權。

林森

林森和孫科擺不平內憂外患,只好把蔣介石又請了回來,這次蔣介石成了蔣委員長,汪精衛成了行政院長。可是汪精衛很快發現他不但管不了軍事,也掌握不到財權,後來還替蔣介石挨了一槍,所以就遞了辭呈。蔣介石很快順水推舟接了汪精衛的辭呈,1935年底,他又兼任了行政院長。

抗戰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也改組了,蔣介石當了總裁,把行政院長交給了自己的連襟孔祥熙,孔祥熙的主要任務是籌錢打仗。1939年,蔣介石又兼任了行政院長,這次當了六年。而林森,因為是空頭主席,所以當的時間更長,當了11年,後因為出車禍去世,蔣介石再次當了國民政府主席。

張群

因為蔣介石兼任的職務太多,到了1945年,蔣介石把行政院長讓給了自己的小舅子宋子文,後由於上海金融的混亂局面,宋子文被彈劾,辭去了職務。張群開始擔任行政院長,一直到蔣介石成為總統。

相關焦點

  • 此人是第一任臺灣行政長官,被蔣介石下令槍決,死後墓地遭人噴字
    蔣介石親自下令槍決的國軍將領很多,有臨陣脫逃的、有怕死投向日本人的。但要數下蔣介石處決的國軍上將,大家恐怕沒知道幾個,有大家熟知的山東省主席韓復渠,牆頭草的漢奸石友三等。但其中還一個名氣更大的人物,估計很多人沒怎麼聽過,他就是國民黨元老人物、國軍陸軍二級上將、第一任臺灣行政長官陳儀。
  • 胡適對蔣介石的承諾
    [摘要]傅斯年告訴胡適,蔣介石希望由他來說服胡適擔任國府委員兼考試院院長。胡適回信委婉拒絕蔣介石,為自己不做政府官員做解釋。對此,胡適沒有理會,他乘坐蔣介石派來的飛機,和陳寅恪一起,離開了北平。胡適為何離開?對這一問題,學界的一個解釋是「胡適擔心大陸沒有學術自由與思想自由」。對這一解釋,我很贊同。不過,我以為胡適離開北平,似乎還與他對蔣介石的承諾有關。一胡適對蔣介石有什麼承諾呢?這還得從胡適給傅斯年的一封被刪節的信說起。1947年2月4日,傅斯年給胡適寫了一封信。
  • 老照片裡的故事:從青年到暮年,從大陸到臺灣,蔣介石的這一生(多圖不易)
    1926年北伐期間1927年4月18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1937年11月,蔣中正率國民政府遷都重慶1956年5月5日,蔣中正於臺北親賀于右任院長78歲壽誕點擊以下連結看《鐵軍文化(公眾號)》以往文章:軍史鉤沉:1938年中日武漢會戰期間,毛澤東寫給蔣介石的信
  • 國民黨大陸時期的「原子彈」計劃
    李宗仁成為原子彈推手 10天後,一封有關德國人研究原子彈的報告再次擺上了蔣介石的案頭,但這些並沒有讓蔣介石下定決心。真正讓他把原子彈和國民黨聯繫起來的,是李宗仁。 事情起源於1946年1月李宗仁無意中獲得的一份情報。情報稱,侵華戰爭期間,日本陸軍省曾秘密派遣了一支技術隊伍到河北張家口採掘原子放射性原料。
  • 吳景平:蔣介石如何參與並推動1935年的法幣改革?
    起初蔣介石身兼國民政府主席和陸海軍總司令,還一度兼任行政院長;1931年底蔣介石下野,旋於1932年初復出,先是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身份與出任行政院長的汪精衛合作;待到1935年10月底汪精衛遇刺離開行政職位之後,蔣介石重新兼管行政院,成為國民黨內外重大政策的主導者。蔣介石對於該時期貨幣領域問題所持態度和對幣制改革所起的作用,需要進行具體的研究。
  • 1942年河南曾發生大饑荒 蔣介石怒斥報災者造謠
    讓我們回歸到歷史場景,看看他們都在做些什麼吧。   1942年的蔣介石:斥報災者「胡造謠言」  在大面積受災和餓死人的情況下,政府向這個地區所徵的實物稅和軍糧任務不變。陳布雷說:委員長根本不相信河南有災,說是省政府虛報災情。
  • 假若臺灣守不住,蔣介石將會流亡到哪裡,答案讓人出乎意料
    次日,毛主席、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4月23日佔領南京國民政府。 解放軍如此迅速擊潰長江防線,這讓蔣介石大吃一驚。雖然此後蔣介石多次企圖挽救頹勢,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1949年12月9日,蔣介石從四川鳳凰山機場逃離了大陸。
  • 他在蔣介石「八大金剛」中排名最後,卻是聲望較高的一位
    蔣介石受孫中山賞識而崛起於民國政壇,在孫中山先生逝世後長期領導中國國民黨達半世紀,縱觀整個國民政府時代,他一直居於軍政核心,蔣介石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個關鍵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對中國近現代史的進程產生過極為重要的影響。
  • 國民政府和民國政府有什麼不同。區別在哪裡
    都是繼承辛亥革命,以孫中山為國家法統國家體系,但區別在於民國政府是指以袁世凱為一脈的北洋政府,而國國民政府是以孫中山與蔣介石一系國法統,兩個政府都是合法的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都是中華民國政府。為國際社會所承認。民國政府也就是北洋政府,首都是北京。偉大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結束了腐朽的滿清統治。
  • "大躍進"饑荒三年, 蔣介石用氫氣球向大陸空投糧
    雖然仗打不起來,但別的行動卻還是可以做比如宣傳戰,當時蔣介石命令國軍在金門開始向大陸方向空投大批傳單,以及投放很多的宣稱氣球。撤臺初期,臺灣當局財力有限,空飄的氣球較小。由於靠順風作動力,空飄的距離也不遠。隨著經濟的恢復,臺當局空飄的氣球越來越大。
  • 蔣介石曾揚言:只要他不死,我黨就不會敗退!這個「他」是誰?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他曾揚言:他要不死,我黨就不會是如今這個樣子!這個「他」是誰?居然能讓蔣介石發出如此感嘆!「他」稱得上國民黨最神秘的人物,「他」通常被稱為「將軍」,但是據說他並沒有正式的軍銜。有消息靈通人士說,在中國,除總司令(蔣介石)以外,他比任何人都要有權力!
  • 蔣介石唯一回大陸掃墓的孫子,跪拜時道出心酸5字,字字戳心
    蔣介石帶領著一眾的追隨者,定居臺灣後,就沒有再回過大陸了。連帶著臺灣的一眾大陸士兵都無法再返回到大陸,他們中很多人臨終都沒有見到自己的親人。對於蔣介石,這些人懷著又愛又恨的心理。身為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自然知道父親在那一戰中受到的恥辱有多麼的大,他不願意再踏入大陸,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但臺灣畢竟不是他們真正的家。
  • 胡適隨蔣介石赴臺為何會將兒子留在大陸
    在國民政府風雨飄搖、大廈將傾的危急時刻,朱家驊、傅斯年、杭立武、蔣經國、陳雪屏等在蔣介石授意下,於南京緊急磋商謀劃「平津學術教育界知名人士搶救計劃」細節辦法,很快擬定了「搶救人員」名單。名單包括四類:(一)各院校館所行政負責人;(二)因政治關係必離者;(三)中央研究院院士;(四)在學術上有貢獻並自願南來者。
  • 蔣介石晚年在日記中寫到:「此人不死,大陸不丟」,誰竟如此重要?
    並且當時的中國不僅需要和侵略者對抗,國家當中同樣有兩股勢力在產生著小摩擦,在抗戰終於取得勝利後,國共兩黨再次爆發的內戰,最後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黨軍隊被我軍打得潰不成軍,被迫敗退臺灣。之後再未返回大陸,而蔣介石晚年的時候,曾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句話:「此人不死,大陸不丟」,這個人是誰呢?會如此重要?
  • 民國時期的行政機關及人員編制
    根據1912 日通過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中央行政各部及其權限》的規定,南京臨時政府設立陸軍部、海軍部、外交部、司法部、財政部、內政部、教育部、實業部、交通部。(二)北洋政府時期中央行政機關北洋政府時期政權組織更迭頻繁,從1916年至1928年13年期間先後出現15任總統、38屆內閣。
  • 廖仲愷被刺案,蔣介石有沒有可能參與呢?蔣介石身上的可疑之處
    1925年,廣東國民政府成立後,廖仲愷擔任財政部長、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政府財政廳長。1925年8月20日上午,廖仲愷攜夫人何香凝乘車前往黨部開會,在戒備森嚴的國民黨中央黨部門前慘遭殺害。案情查明後,國民政府派軍隊搜查了胡漢民兄弟的住宅,撤掉了梁鴻楷第一軍軍長的職務,胡漢民、許崇智也因涉嫌離開廣州。廖案自此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但是本人有幾點懷疑,略述一二。
  • 1934年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為何雙雙神秘入住北京協和醫院
    女的挽著男的,他們徑直住進了醫院五樓的高級病房。時任國民黨最高統帥的蔣介石,以及他的夫人宋美齡。這次來醫院,蔣介石和宋美齡是突然來的。他們來到底是蔣介石來看病體檢,還是宋美齡呢?醫院應該都有病人的檔案,蔣氏夫婦這次到協醫院,整個過程之所以成為秘密。那天,蔣氏夫婦住進醫院僅僅半個小時,醫院門口就匆匆來了一個人。
  • 孫中山並沒有指定蔣介石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是他打開潘多拉魔盒
    這段文字明明白白記載:孫中山臨終前喃喃呼喚了宋慶齡,也呼喚了汪精衛,根本沒有蔣介石什麼事。蔣介石說總理臨終呼喚他,就是掩耳盜鈴,彌天大謊。孫中山視為股肱的軍事人才有七位,最先是黃興與陳其美。黃、陳之後是朱執信、鄧鏗、居正、許崇智、陳炯明。陳其美不幸殉難後,孫中山傷心欲絕說道,「失我長城」。朱執信病逝,孫中山悲慟說,「使我失去左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