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林徽因優雅,和胡適傳緋聞,全世界欠她一個諾貝爾獎

2020-09-21 饒勇

(本文來自網絡)

惹不起的女人,才是好女人。

01

女人到底有多難?

2018年,諾貝爾獎頒出了歷史記錄:

物理獎和化學獎中同時頒給了女性科學家。女性獲諾貝爾科學獎的難度,其實非常大。

2015年,中國的屠呦呦才拿到了諾貝爾生理學獎。然而在中國,不要說女性,就是男性要獲諾貝爾獎也很艱難。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在六十年前,一位中國女性差點就拿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她的名字叫:吳健雄

02

六十年前的女人到底有多難?

1957年,這一年全中國都沸騰了:

楊振寧、李政道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兩位還沒加入美國籍,還是正兒八經的中國公民。

這一年中國人雖然大出風頭,但本來還可以更出風頭的。

楊李兩位的工作,主要是理論。理論工作要想拿獎,必須要得到實驗的檢驗。

做這個實驗的是誰呢?就是吳健雄。

哪怕在今天,女性要想在所從事的領域出人頭地,都十分艱難,更何況是在男性統治的物理學領域。

吳健雄在待遇方面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今天的女性差不多。

但她達到的事業成就,卻遠遠比現在光打嘴炮、怨天尤人的女人高得多。

03

生當作人傑

「吳健雄」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霸氣。

吳健雄出生的時候,家裡按照「英雄豪傑」的排名,給她取名為「健雄」。

吳家一家都充滿了豪俠氣概,尤其是吳健雄的父親吳仲裔。

他做了兩件事情,對吳健雄的一生影響至深:

第一件事,是剿匪。

1912年,吳健雄出生在江蘇太倉。太倉是個民風彪悍的地方,吳健雄的童年時代,土匪作亂,民不聊生。

父親吳仲裔曾經參加過上海商團,學過軍事理論,練過武功,還參加過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上過沙場,歷過生死。

回到家鄉以後,他看不慣土匪的囂張跋扈,自己組織了一支武裝力量,上山直搗土匪巢穴,親自槍殺了土匪首領。

江蘇太倉的土匪禍患,被他一舉剷平了。

吳仲裔經常在吳健雄面前,朗誦李清照的詩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他自己就是一個人人仰慕的英雄豪傑。

吳健雄的一生,沒有一般女生的扭捏作態,而是開朗活潑、氣魄特大,父親對她品格的培養影響最大。

第二件事,是創建女子學校。

女子讀書,在當時是荒天下之大謬。

吳仲裔接受過西方思想的薰陶,堅持認為不讀書的人是沒出路的,於是他拆了廟裡的神像,把破廟改造成了女子學校。

但由於村民的思想封建閉塞,學校開學以後完全沒人來。

吳仲裔帶著吳健雄和母親、嬸嬸,全家女眷出動勸服村人送女孩兒來讀書

慢慢,學校裡的讀書聲鼎沸起來,那是民國黑夜中微弱而持久的聲音。

吳健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中,也愛上了讀書學習。

一個女人,只要愛讀書愛學習,並且學會了不糾結於兒女私情,她的人生,幾乎就是前途無量的了。

04

死亦愛胡適

吳健雄說,對她影響最大的人,除了父親吳仲裔以外,還有另一個男人,就是胡適。

中學時代,吳健雄考上了蘇州第二女子師範學院。在上萬個報考學生裡面,她考了第九名。

吳健雄雖然名字很霸氣,但其實長得非常有氣質。有人曾說,民國最美的女性,不是林徽因,而是吳健雄。

但是吳健雄並沒有「恃靚行兇」(粵語,就是利用美貌犯罪),她沒有心思談戀愛,也毫不關心一般女生關心的東西,比如化妝打扮、勾搭男孩。

她只想讀書。課餘時間,吳健雄最喜歡讀的雜誌是《新青年》。而《新青年》上最漂亮的文章,都是胡適寫的。

一般女生心儀的對象是隔壁班的男生,而吳健雄心裡的偶像,就是胡適。

有一次,學校邀請了胡適來做演講。校長知道吳健雄很喜歡胡適,讓她來做演講記錄。

吳健雄的少女心,一整晚都撲通撲通跳得厲害。

在蘇州女子師範學院畢業以後,吳健雄被報送進了中央大學,但她有一年的自由時間。

她決定去上海中國公學聽課。因為胡適在那裡當校長。

胡適原本不認識這個小姑娘。有一次考試,他發現這個小姑娘坐在前排,原本三個小時考試的內容,她兩個小時就做完交卷了。

胡適看了她的考卷,欣喜若狂:他從來沒見過一個學生對清朝三百年的思想史如此熟悉的,馬上給了一百分。

後來胡適發現,吳健雄經常在別的課上也考一百分,不僅學習刻苦,而且文理兼通,文史哲數理化全部都很出色。

胡適感嘆:「怪不得她能報送中大。」

胡適從此對吳健雄另眼相看,格外照顧。

吳健雄進了中大數學系讀書,胡適經常來看她。其實胡適來看的,是他當時情投意合的女人——曹誠英。

胡適和曹誠英相愛,但家裡有「母老虎」江東秀,約會不敢明目張胆。

曹誠英和吳健雄很熟,胡適也知道吳健雄,所以,胡適每次和曹誠英約會,都找吳健雄出來做「電燈泡」。

久而久之,胡適也開始和吳健雄通信,關係越來越好。

吳健雄在上海工作以後,胡適曾經去探望她,支開了身邊所有的人,單獨和她聊了很久。吳健雄去了美國,胡適出訪的時候也專門探望過她。

胡適外出旅遊,看到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的書信集,知道吳健雄肯定喜歡,專門買來寄到美國給她。

對自己的學生這麼好,坊間難免傳出緋聞。吳健雄怕胡適不高興,專門寫信給胡適解釋:

「為什麼又有許多人最愛飛短流長?念到您現在所肩負的責任的重大,我便連孺慕之思都不敢道及,希望您能原諒我,只要您知道我是真心敬慕您,我便夠快活的了。」

她特意解釋:她對他的感情,是敬重、是仰慕,而不是愛慕,她是真的怕失去這位謙謙君子似的師長。

其實她太小看胡適了。以胡適的人品,君子坦蕩蕩,根本不會介意這些說法。

胡適曾經給她寫信說:「我一生到處撒花種子,絕大多數都撒在石頭上了,其中有一粒撒在膏腴的土地裡,長出了一個吳健雄,我也可以萬分欣慰了。」

60年代,吳健雄和胡適在臺灣參加酒會,當天晚上胡適摔倒在地猝死,吳健雄「悲痛萬分,泣不成聲」。

在追悼會上,吳健雄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講述胡適的功績,而是直言胡適的個人生活是不幸的:他的婚姻不自由,他的感情未得到應有的尊重,他始終受到儒家倫理道德的束縛,不敢追求自己的內心。

吳健雄對胡適的感情,頭腦清醒而深入骨髓,她知道胡適的偉大,也知道胡適的孤獨。

知他罪他,都是因為太愛他。

05

穿著旗袍做實驗

深受胡適啟發的吳健雄,知道要勇敢追求自己的事業,必須去美國。

1936年,24歲的吳健雄來到美國,進了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讀博士,導師是核物理學家塞格雷。

很多人從貧困落後的中國來到先進自由的美國,都會很快擁抱新事物,變成美國的「假洋鬼子」。

但吳健雄有兩件事一直堅持:吃飯,她只吃中國餐;穿衣服,她只穿旗袍。

首先說吃飯。吳健雄來美國的第一天,就發現美國的食物根本不是她能吃的。於是她跑出校園,到處找中餐廳。

千辛萬苦找到一家中餐廳,她軟磨硬泡,硬是說服了老闆以正常一半的價格準許她天天在這吃飯。

再說旗袍。無論在家還是出外,吳健雄的著裝永遠只有一種,那就是旗袍。

在伯克萊的草地上,你天天可以看到這樣一個景象:吳健雄穿著開邊叉、高齡素色旗袍,緩緩走過,走進實驗大樓和教學樓。

做實驗,她也穿旗袍;上課,她還是穿著旗袍。

想像一下一個穿著旗袍的中國美人,用一口流利的英語講述最艱深的物理知識,一定傾倒美國的大學生們。

二戰時期,宋美齡也穿著一身旗袍,徵服了美國政界;現在,吳健雄依然是一身旗袍,徵服了美國科學界。

而且她的影響,註定會比宋美齡更深更遠。

吳健雄唯一一次不穿旗袍,是結婚的時候。她穿著一襲白紗,嫁給了生命中的真命天子。

06

愛,是兩個人共有一個夢想

吳健雄愛過胡適嗎?也許有。但兩個人從來沒有走出過實質性的一步。

和吳健雄走出實質性一步的,是袁世凱的孫子、當時也在美國留學的物理學家——袁家騮

當年吳健雄的父親還參加過反對袁世凱的戰爭,現在吳健雄就嫁給了袁世凱的孫子,也許這就是天意。

袁家騮雖然出身世家,但他後來家道中落,到美國留學的時候身上甚至只剩下了40美元。因此,袁家騮並沒有一般公子哥兒的壞習性,反倒勤勞樸實,腳踏實地。

夫妻兩人都是物理學家,最高夢想肯定都是科學。

但客觀地講,論天賦和實力,吳健雄比袁家騮要高出許多,難得的是袁家騮一點都不覺得難受。

和吳健雄成婚以後,袁家騮主動擔當下了洗衣服做飯打掃房間、帶孩子的職責,而且堅決不讓妻子做家務,只是為了讓吳健雄更多地享受科學的快樂。

袁家騮曾說:「夫妻如同一個機關,需要合作,婚前要有承諾,婚後要有責任。」

什麼叫愛?大概就是我的夢想是你的夢想,你的實力足夠實現你的夢想,順帶把我的夢想也實現了。

而我的責任,就是確保你能實現你的夢想。

這才能做到吳健雄所說的「狂熱的相愛」。

07

地表威力最強的女人

有了袁家騮的付出,吳健雄才可以在自己的事業中縱橫馳騁。

吳健雄最厲害的業績有兩項,每一項都足夠改變歷史。

第一項,就是製造原子彈。

1944年,哥倫比亞大學參與了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他們把吳健雄召了過去,要她參加負責伽馬射線探測器。

「曼哈頓計劃」是美國主導的計劃,所有關鍵人物中只有一位非美國人,那就是吳健雄。

吳健雄對自己的實驗要求非常高,經常通宵達旦工作,她的實驗,從來沒有出過錯誤,被「曼哈頓計劃」的大boss奧本海默盛讚。

原子彈的反應堆建好以後,出現了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原子爐裡的連鎖反應開始幾小時以後停止了。

這就意味著:原子彈啞火了。

許多天才的腦袋都想不明白這一點,最後他們只好去找吳健雄,要拿她的博士論文來參考。

因為吳健雄的博士論文,研究的就是鈾原子核分裂時產生的稀有氣體。

把她的博士論文拿來和實驗一對比,物理學家馬上發現:原子爐連鎖反應的中止,就是吳健雄發現的稀有氣體在搞鬼。

原因找到了,問題馬上被解決,原子爐又開工了,人類第一顆原子彈順利炸響。

如果沒有吳健雄,原子彈可能要推遲十年才能發明。因此,完全可以這樣說:原子彈的威力,就是從吳健雄的手上釋放出來的。

因此,她也被稱為「原子彈之母」。

08

推翻宇宙定律的女人

吳健雄的第二項劃時代貢獻,是推翻了一項宇宙定律,也就是楊振寧和李政道提出來的弱相互作用的宇稱不守恆。

楊振寧和李政道做出了理論分析,認為這條被普遍認可的定律不可靠,於是到處找人做實驗,但沒有任何重要物理學家應和。

大家都認為,宇稱守恆,明明是宇宙的鐵律,誰那麼無聊去推翻它?

偏偏吳健雄就不信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是胡適先生早就教給她的。

當她接到李政道的請求時,出於物理學家的直覺,她覺得這個實驗會很重要。

那天她明明就要和丈夫坐輪船出遊歐洲了,她硬是退掉了船票,調轉車頭奔向了實驗室。

實驗從1956年夏天開始做,到1957年1月份完全結束,做了大半年,完全驗證了楊振寧和李政道是對的。

1957年,楊李兩位先生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從他們理論的提出到獲獎,間隔兩年都不到,諾貝爾獎的速度前所未見,可見這項成就有多重要。

但是,很多人都在質疑:為什麼吳健雄先生沒得獎?沒有吳健雄的實驗,宇稱守恆定律肯定還要把持物理學界很久。

這是完全不公平的。

吳健雄卻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我愛的是我的事業,而不是諾獎。再說,諾貝爾先生又不是我老公,我愛他做什麼?我的老公叫袁家騮。」

很多人說吳健雄拿不到諾貝爾獎,是因為她的實驗沒有獨創性、效率不高等等,但我覺得,實際上原因只有一個:因為她是個女人。

09

是女人又怎樣?

事實上,除了諾貝爾獎,女性身份帶給吳健雄還有更多的阻礙。

比如說,雖然吳健雄剛博士畢業的時候,全美國最頂尖的20所高校沒有一個給她提供職位,原因只有一個:她是女人。

好不容易普林斯頓給她一個講師的身份,薪水又特別低。

參加完「曼哈頓計劃」,她的才華實在沒法讓人忽視,哥倫比亞大學才給她提供一個實驗員的身份,連教師都不是,給她的實驗室還安排在底層,環境很惡劣。

吳健雄都忍了,這麼多年的不公平待遇,她只說一句話就過去了:「我要實驗,我要研究。」

畢竟名和利,都沒有實驗中的高能粒子那麼有趣。

當你不追逐名利的時候,名利反而來追逐你了。

在哥倫比亞大學,和吳健雄同事的李政道先生看不過眼,在教授會議上主張要把吳健雄升成正教授,結果所有人都反對。

李政道說:「好,你們反對的,一個一個說出理由來,說不出來的不準離開!」

結果會議從兩點鐘開到五點鐘,李政道舌戰群愚,終於促成了吳健雄的升職,成為哥倫比亞大學建校兩百年來第一位女教授。

同一年,普林斯頓大學授予吳健雄榮譽博士,也是普林斯頓兩百年歷史上第一個女性榮譽博士;

七年以後,在美國物理學家年會上,吳健雄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長,領導著這個世界上第二大物理學家群體,前無古人。

除了諾貝爾獎,吳健雄幾乎拿遍了一個物理學家可以拿到的所有榮譽。

大家應該還記得,錢學森先生有一個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相反,隔壁日本在21世紀初就提出了「50年拿25個諾獎」的計劃,現在18年過去了,已經拿到了18個諾獎,基本上每一年拿一個。

是錢、實驗條件不夠嗎?不是。就拿2017年來說,中國的科研投入,達到1.76萬億,僅次於美國,投入強度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就科研儀器的水平來說,中國也絕對在世界前列。

我們差在哪?也許從吳健雄先生的事例中可以看出些端倪。

吳先生以女流之輩,在美國這種男權社會中,開展事業的難度,比今天中國的學者要大得多。

但吳先生依然做出了世界一流的歷史性貢獻。關鍵在於她對科研的熱愛,以及忍受孤獨的能力。

一百年前,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曾有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所謂大師,就是能夠在自己所熱愛的領域裡忍受孤獨,開疆拓土。

1990年,國際小行星中心批准一顆編號為2752的小行星命名為「吳健雄星」。

什麼是星星?你得先忍受住宇宙中高冷的苦寒,才能練成持續發光發熱、自轉不息的永恆星體。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居裡夫人,比林徽因美,崇拜胡適,"下嫁"給美籍科學家
    有人說楊、李二人當時並沒有加入美國籍,所以他們可以說是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人們往往看到二人光輝的一面,卻對另一位女科學家鮮有耳聞。這位女科學家雖沒有摘得諾貝爾獎桂冠,但是她無限接近諾貝爾獎。並且楊、李二人都是在她的幫助之下,才能夠摘得諾貝爾獎的。那麼楊、李二人背後的這位高人又是誰呢?
  • 吳健雄:這個穿旗袍造原子彈的女人,世界欠她個諾貝爾獎
    在上萬個報考學生裡面,她考了第九名。吳健雄雖然名字很霸氣,但其實長得非常有氣質。有人曾說,民國最美的女性,不是林徽因,而是吳健雄。曹誠英和吳健雄很熟,胡適也知道吳健雄,所以,胡適每次和曹誠英約會,都找吳健雄出來做「電燈泡」。久而久之,胡適也開始和吳健雄通信,關係越來越好。吳健雄在上海工作以後,胡適曾經去探望她,支開了身邊所有的人,單獨和她聊了很久。吳健雄去了美國,胡適出訪的時候也專門探望過她。
  • 她穿旗袍造原子彈,只為證明自己是中國人,諾貝爾欠她一個和平獎
    諾貝爾獎象徵著很多學術界的最高榮譽,然而,在得諾貝爾獎的那個大家庭裡面,中國人卻沒有幾個。我們無法來分別提出理念和做實驗,誰的功勞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吳健雄的實驗論證,他們兩個是斷斷不可能拿獎的,就好比霍金曾經預言黑洞,可是又有誰真正找到過呢?他們兩個從提出這個理念到拿獎不到兩年時間,而吳健雄的實驗就足足做了大半年。也就是說,這個理論從她做實驗證明出來以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獲得了認可。這在以前是絕無僅有的。
  • 兩個才女不相容:冰心和林徽因為何「互撕」
    林徽因和冰心,在民國時期都是著名才女、作家,但二人之間卻發生過不愉快,有過一次著名的「互撕」事件。其實說起來,林徽因和冰心之間淵源頗深,兩人不僅同籍,還曾經是校友,兩人的丈夫梁思成和吳文藻更是清華大學的同事。但兩人的性情頗不相同。
  • 林徽因女兒懟高曉松:不許拍我媽和徐志摩在一起,否則我必起訴你
    離開徐志摩,她是明智的林徽因和徐志摩是在歐洲認識 ,當時林長民攜愛女林徽因赴英,16歲的女兒常常感到苦悶、無聊,哪個少女不懷春?林徽因幻想著,有一天終會有一個蓋世英雄為她而來。時至今日,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也表示:「即使全世界都誤會她,她依然是我最愛的媽媽林徽因。」為了紀念林徽因,高曉松更是想拍一部《林徽因傳》,但得到的卻是梁再冰的怒懟:「不許拍我媽和徐志摩在一起,否則我必起訴你。」
  • 楊振寧、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的幕後英雄——愛穿旗袍的吳健雄
    可因為是女性,是中國人,同時被「曼哈頓計劃」和「諾貝爾獎」選擇性遺忘,她的名字,叫吳健雄。1957 年,全中國沸騰了:地地道道的中國公民楊振寧、李政道獲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雖然他們後來入了美國籍。一是在童年時期為她啟蒙的父親,一位是少女時期為她打開新世界大門的胡適先生。吳健雄,雖然名字霸氣威武,其實本人是一位頗具民國範兒的優雅女子。甚至有人說,民國最美的女性,不是林徽因,而是吳健雄。吳健雄一直酷愛讀書,她最喜歡讀的雜誌是《新青年》。最喜歡的文章是《新青年》上胡適寫的漂亮文章。胡適是她心中的偶像。
  • 林徽因罕見手稿曝光,果真是佳人,字跡很是漂亮!
    林徽因罕見手稿曝光,果真是佳人,字跡很是漂亮!林徽因,民國年間一位流芳百世的傳奇女子。林徽因一生遇到了三個男人,一個是徐志摩,一個是梁思成,一個是金嶽霖。因此說起林徽因大家都會想起她的那三段曠世之戀。林徽因是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梁思成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說起林徽因的才華不得不提的就是她的書法了。才女林徽因,善詩文,會畫畫,寫的字自然也不會差。
  • 未見胡適已傾心,一見胡適誤終身,細數胡適的紅顏知己
    在民國史上,胡適是極為罕見的一個好人:性格善良,脾氣溫和,學貫古今中西,身跨政學兩界。胡適才子風流,一生也是沾花惹草無數,但始終沒能徹底離開江冬秀。胡適與表妹曹誠英發生婚外情並導致她懷孕後,向江冬秀提出要離婚,江冬秀立刻操起菜刀,指著兩個孩子說:離婚可以,我先砍了這兩個孩子,再死在你面前!從此胡適不再提離婚二字。
  • 世界欠霍金一個諾貝爾獎
    但是既然還沒有被觀測到,那就只能還是理論模型,未經實驗或者觀測驗證的理論模型就仍然有可能不正確,不管多麼合理和漂亮。而諾貝爾獎,是非常現實主義的,不會給一個只存在於紙面上的理論頒獎,諾貝爾物理獎的授予對象必須經過實驗或實踐的證明,於是直到去世,霍金也沒有得獎。
  • 劉喪和朱一龍傳緋聞?什麼鬼!黑瞎子的眼睛還有救嗎?
    《盜墓筆記重啟》開播,其中又加入了一個新的角色劉喪。劉喪是小哥的粉絲,但是卻不喜歡吳邪。很多網友戲稱劉喪為毒唯,不過比較搞笑的是居然有狗仔隊瞎傳劉喪為神秘馬尾辮女子和朱一龍傳緋聞,毒唯和對家正主偶像夫人傳緋聞了,這是個什麼操作。
  • 林徽因的孫女與曾孫女,一個清秀,一個柔媚,誰與她更像?
    麼麼噠~一代才女林徽因,不僅有美貌,還集才華於一身。縱逝世多年,世人對她的懷念與敬仰絲毫未減,且關於她的話題,層出不窮。其中關於她後人的話題更甚。很多人都知道林徽因有一兒一女,女兒名叫梁再冰,兒子名為梁從誡。女兒有一子二女,兒子有一兒一女,作為林徽因的子孫,他們也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其中孫女梁帆與曾孫女梁周洋,與林徽因一樣,不僅樣貌出眾,就連才華也是集於一身。
  • 林徽因被魯迅、冰心等人痛罵,為何不見她還過嘴?真相是階層不同
    說到民國時期,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年代,當時正是一個新文化正在傳播,而舊文化沒有完全被擯棄的年代,很多的先進思想不斷的衝擊著那些年輕人,而要說最有爭議的女子,應該就是林徽因了吧。眾所周知,林徽因是民國時期的才女,而且和梁思成,徐志摩以及金嶽霖三人發生的故事更是在民間廣為流傳,但是當時的文人對於林徽因的這種做法卻是褒貶不一。
  • 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物理學家趙忠堯
    說到諾貝爾獎大家都知道這個獎項不是一般人能拿到的,在諾貝爾獎項中我們中國人屈指可數,而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講一個故事就是關於我們中國的一名科學家的是故事,當時都說這個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可見他是多麼厲害啊!
  • 林徽因有多美?16歲照片「撞臉」某女星,難怪徐志摩對她念念不忘
    ,倫敦的女房東是一位建築師,在她的影響下林徽因愛上了建築學。再此期間,她結識了詩人徐志摩。那時的徐志摩是24歲結婚生子的男人,而林徽因是一個16歲情竇初開的少女。徐志摩給林徽因寫了情書表白,這個舉動嚇壞了林徽因,自己不敢回信便讓父親代勞,林長民給徐志摩回信道:「閣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惑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誤解了」。
  • 看到AI修復的林徽因十六歲照片,我忍不住寫下這五個闢謠
    看了看底下的內容,大多也是不認同,不認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張照片和我們想像中的林徽因並不相符,儘管近年來林徽因被當成文藝女青年和綠茶的兩個極端,捧之者認為她是女性中的傑出代表,知性、優雅、明媚。貶之者認為她是多情、寡義、心機。一時間又是千層浪,成年舊事裡的謠言又被提起。這篇文章裡,豬先生重點寫下五個關於林徽因的謠言,進行闢謠。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 諾貝爾獎獲得者曾暗戀了徐志摩兩年 但得知一件事情後立馬放棄
    他拋妻棄子去追求恩師的兒媳林徽因,又不顧世人反對愛上了好友的妻子陸小曼,但是就是這麼劣跡斑斑的男人卻俘獲了很多女人的芳心。在英國留學期間,徐志摩認識了16歲的林徽因,並深深地愛上了她。為此他跟髮妻張幼儀提出離婚,而此時的張幼儀不僅有一個兩歲的兒子,而且還懷有身孕,但是徐志摩硬是狠了心要離婚。
  • 林徽因之後,人間再無四月天
    胡適說:「林徽因就是中國一代才女。」李健吾說林徽因是「耐得住學術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艱辛和貧困」的女人。這些大家對林徽因的評價,足以看出林徽因是個立足於半開放時代中的獨立女性。上海女作家中,我認識了張愛玲,從張愛玲的文字我深深地被她給迷住,從《紅玫瑰與白玫瑰》到《傾城之戀》,從《半生緣》到《紅玫瑰與白玫瑰》。
  • 林徽因很美的一句名言,將蓮花境界寫到了極致,令人驚嘆不已!
    民國時期四大美女之一的林徽因,也寫了關於蓮花的,個人感覺也是將蓮花的境界寫到了極致,令人驚嘆不已,她的生花妙筆寫出了蓮花的另一種無私奉獻的美,文字如下: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正中擎出一枝點亮的蠟,熒熒雖則單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
  • 胡適的英語不丟份
    原標題:胡適的英語不丟份 胡適的英語,似乎以前有人談過。如一切非母語者的讀音一樣,胡適英語中也帶有一些「不精純」的鄉音味道,一般學過他種語言者都能夠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