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有多美?16歲照片「撞臉」某女星,難怪徐志摩對她念念不忘

2020-12-09 翔評史籍

眾所周知,古代的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她們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那民國四大美女你知道是誰嗎?她們分別是「校園皇后」陸小曼,林徽因,有「金嗓子」之稱的周璇和「默片影星」阮玲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其中陸小曼和林徽因都和大詩人徐志摩有著感情上的糾葛,徐志摩雖然和陸小曼結婚了,卻對林徽因念念不忘,而他也是為了去看望林徽因而墜機死亡。林徽因究竟有多美?能讓徐志摩如此深情?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在杭州出生了,5歲之前一直跟隨祖父母生活,8歲時才移居上海就讀。因為其父林長民在北洋政府任職,舉家遷往北京,林徽因就讀於英國教會所辦的女子學校。父親林長民被政府派往歐洲進行一年半的考察,林徽因在眾多子女中被選中,1920年4月跟隨父親前往歐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林徽因和父親遊歷了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比利時,最後決定在倫敦暫時安定下來,倫敦的女房東是一位建築師,在她的影響下林徽因愛上了建築學。再此期間,她結識了詩人徐志摩。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1920年的秋天,徐志摩和張奚若一起來拜訪林長民,林徽因獨特的氣質、美好的性格、豐富的學識對徐志摩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兩人開始頻繁的書信往來,徐志摩慢慢地對林輝產生了一種情愫,有時他去林長民家拜訪並不是為了去找林長民,更多的是希望能見到林徽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此時的徐志摩剛把結婚六年的妻子張幼儀好兒子接到英國,雖然兩人的關係不好卻也沒到離婚的地步,在徐志摩和林徽因交往的過程中慢慢地愛上了她。那時的徐志摩是24歲結婚生子的男人,而林徽因是一個16歲情竇初開的少女。

徐志摩給林徽因寫了情書表白,這個舉動嚇壞了林徽因,自己不敢回信便讓父親代勞,林長民給徐志摩回信道:「閣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惑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誤解了」。雖被拒絕,徐志摩卻不顧家人反對,堅持要和懷孕兩個月的張幼儀離婚,張幼儀見徐志摩痴情於林徽因,在生下次子後便和徐志摩籤字離婚。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林徽因和父親回國後,在半相親半自由戀愛的情況下,和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訂婚了,並準備一起前往美國留學,而這時她和徐志摩仍有聯繫。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同時赴美留學攻讀建築學,1928年兩人畢業後結婚回國,而此時的徐志摩已經和有婦之夫陸小曼結婚。

結婚之後的徐志摩雖然對陸小曼關愛有加,卻還是和林徽因有聯繫,時不時會想林徽因吐露生活中的不如意。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準備參加林徽因的演講會卻遭遇了空難逝世。梁思成擔心林徽因受打擊,自己和朋友去參加追悼會,讓林徽因在北平等他,他帶回了一片失事飛機的殘骸,林徽因把這片殘骸用白綾包起來保存,後來一直跟隨著她直到去世。

林徽因究竟何等魅力,能讓徐志摩如此?有人修復了林徽因16歲時的老照片,面龐清秀、優雅中帶著甜品,獨特的氣質十分吸引人,和當紅女星李沁十分相似,擁有如此美貌難怪徐志摩對她念念不忘。

其實徐志摩和林徽因都沒有錯,感情本身沒有對錯之分,徐志摩曾寫給林徽因一句話「時光如水,總是無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讓人感動。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跟大家分享到這,如果遇到什麼問題,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評論,大家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67歲的張幼儀重回康橋,被問愛不愛徐志摩,她的答案彰顯格局
    張幼儀還未畢業就被徐志摩娶回家做了少奶奶,可徐志摩在婚後絲毫不掩飾對她的嫌棄,儘管張幼儀生下了長子徐積鍇,但徐志摩不久後便留洋去了,留洋期間認識了林徽因。
  • 徐志摩詩人的浪漫愛情史,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你知道多少?
    沈鈞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瓊瑤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1915年,由政界風雲人物張君勱為自己的妹妹張幼儀提親,徐志摩把從未謀面的新娘娶進了門。 從婚前到婚後,徐志摩是一直是鄙棄張幼儀的。第一次見到張的照片時,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棄的口吻說:「鄉下土包子!」 婚後從沒有正看張幼儀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之外,對其不理不睬。
  • 看到AI修復的林徽因十六歲照片,我忍不住寫下這五個闢謠
    開始今天的文章前,先看照片:AI修復的林徽因十六歲時的照片看了看底下的內容,大多也是不認同,不認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張照片和我們想像中的林徽因並不相符,儘管近年來林徽因被當成文藝女青年和綠茶的兩個極端,捧之者認為她是女性中的傑出代表,知性、優雅、明媚。貶之者認為她是多情、寡義、心機。一時間又是千層浪,成年舊事裡的謠言又被提起。這篇文章裡,豬先生重點寫下五個關於林徽因的謠言,進行闢謠。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 徐志摩寫過三月情,林徽因寫過四月天,網友:詩意的接龍
    所以,有人一直認為這首詩誕生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送給剛出生的兒子的,另一個寫給她的好友徐志摩的。這裡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一下 看看些給誰的可能性最大?如果林徽因是寫給兒子的,在字裡行間我們應該能夠感覺到一種母愛的氣息撲面而來,但是我們卻無法看到字裡行間感覺有孩子的影子。如果硬是要往上靠,也只能說是林徽因有了兒子以後,做為初為人母的林徽因對四月天的美好景象的一種抒發。
  • 林徽因女兒懟高曉松:不許拍我媽和徐志摩在一起,否則我必起訴你
    看過了《人間四月天》,知道了徐志摩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張幼儀、陸小曼、林徽因,憑直覺,我始終相信,林徽因跟徐志摩是深愛過的,這種愛,超脫出一般俗世男女的情愛。但安穩比愛情更重要,或許林徽因缺少的是一個在雨中為她撐傘、在流淚時會為她遞手帕、在她需要時陪在身邊的男人,但徐志摩卻不是。
  • 林徽因之後,人間再無四月天
    幼年時的林徽因(1904~1955)有這麼一張照片:一個小小的兩三歲光景的女孩,長著鼓鼓的腦門,眼窩深陷,那眼神清澈明亮,斜靠著一張藤椅,站在老宅的庭院裡,小手藏到身後,目視前方。但林徽因卻得到了父親的重視。1920年,林長民赴歐考察,攜帶16歲的林徽因隨行,期待她「觀覽諸國事物增長知識」、「近我身邊能領悟我的胸次懷抱」、「離去家庭煩惱生活擴大眼光養成將來改良社會的見解與能力」。在那時,出國已成為一種流行,而林徽因這一次與父親同行,開闊了視野,也奠定了林徽因後面的文學路。在此途中,林徽因也遇上了愛情的轉交點——徐志摩。
  • 徐志摩死後幾個月,林徽因寫下一首很有深意的詩,感動無數人
    她寫下了很多非常精美的詩篇,尤其是那首《你是人間四月天》,更是成為經典中的經典。這樣一個女子自然是極受歡迎,那些才子對她的愛慕也是在情理之中。她嫁給梁思成之後,徐志摩就成為了她的藍顏知己,在她生病期間,徐志摩給她帶去了各種各樣的詩集,而她則把寫好的詩給他拿去發表,兩個人的友情一直維持到徐志摩生命的終結。徐志摩的離開是文壇的痛,也是她的痛。
  • 元稹和徐志摩都寄情於詩、放縱與情,至情至性,究竟是誰更勝一籌
    也許是良心的譴責,也許是對崔鶯鶯的念念不忘,多年之後,元稹寫下了《鶯鶯傳》也就是後來的《西廂記》來紀念這段愛情。在這裡他化名張生和崔鶯鶯相愛,張生與鶯鶯私會西廂,鶯鶯"朝隱而出,暮隱而人",日日私會。還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2.徐志摩為林徽因和原配張幼儀離婚徐志摩和張幼儀的婚姻是傳統的婚姻。
  • 林徽因,一個兼具建築的線條美、詩的靈動與哲學的淳樸的奇女子!
    林徽因出生書香門第,家族興旺。其祖父是林孝恂,進士出身;其父親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擅長詩文、書法,出任過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其叔叔林覺民,革命黨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徽因在這樣的家庭出身,接受了優良的教育,16歲隨同父親遊歷歐洲,因受房東女建築師的影響,立志攻讀建築學。同時,林徽因又受到父親和叔父的影響,熱愛詩詞散文,性格堅毅。
  • 林徽因被魯迅、冰心等人痛罵,為何不見她還過嘴?真相是階層不同
    說到民國時期,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年代,當時正是一個新文化正在傳播,而舊文化沒有完全被擯棄的年代,很多的先進思想不斷的衝擊著那些年輕人,而要說最有爭議的女子,應該就是林徽因了吧。眾所周知,林徽因是民國時期的才女,而且和梁思成,徐志摩以及金嶽霖三人發生的故事更是在民間廣為流傳,但是當時的文人對於林徽因的這種做法卻是褒貶不一。
  • 林徽因:魯迅罵她虛偽,錢鍾書冰心寫文諷刺,她是如何回應的?
    說起民國時期的才女,林徽因一定是不能被忽略的,因為這個大才女不僅長得漂亮,還有著極高的文學天賦。她20歲就登臺表演泰戈爾的詩劇《齊德拉》,不僅扮演的是其中的女主角齊德拉公主,全程還是用得非常流利的英文,後來更是有機會陪同泰戈爾遊玩,還擔任其翻譯。
  • 徐志摩去世現場:頭上一個洞,半邊身體被折斷,冰心悼詞似有暗示
    徐志摩參與了新月派的整個活動,其創作又有鮮明特徵,他與新月派無法分離。而從新詩的角度來看,徐志摩產生過影響是一定的,也曾為新詩的發展做過試驗和探索。 無疑他是有才的,卻又應了那句話才子多情,一生與三個女人糾纏。對於張幼儀,是徐志摩對不起她,娶了她,跟她生了孩子。卻又因著所謂的愛情拋棄她,倘若真一心要愛情,或許他就不應該娶張幼儀。
  • 諾貝爾獎獲得者曾暗戀了徐志摩兩年 但得知一件事情後立馬放棄
    說起民國的風流才子,那必定要說起徐志摩。他拋妻棄子去追求恩師的兒媳林徽因,又不顧世人反對愛上了好友的妻子陸小曼,但是就是這麼劣跡斑斑的男人卻俘獲了很多女人的芳心。在英國留學期間,徐志摩認識了16歲的林徽因,並深深地愛上了她。
  • 徐志摩遇害現場:頭上一個洞,左邊身軀全折斷,冰心悼詞暗有所指
    徐志摩性格浪蕩不羈,在有妻子的條件下還是追求女神,但每一段感情都留下詬病,被人一直批評至今,儘管徐志摩不被所有人喜歡,但一提到他35歲墜機英年早逝,還是讓人忍不住說一聲可惜。徐志摩這個人,家世背景顯赫,人生經歷曲折波瀾,連離開的方式都那麼不同,再好的編劇也寫不出他那麼精彩的人設。
  • 林徽因:你會嫁給什麼樣的男人,其實,早已命中注定
    但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她的情感故事。 徐志摩因為她,拋棄髮妻張幼儀,她卻轉身嫁給了梁家大公子梁思成。 張幼儀說自己不記恨陸小曼,卻記恨林徽因,因為她明明答應了徐志摩,卻又拋棄了他。
  • 民國風月:負妻負友負情人,一代文豪徐志摩的渣男人生!
    #徐志摩張幼儀#1915年,18歲的徐志摩娶了15歲的張幼儀,開啟了他的婚姻生活。因為他(徐志摩)是那堆接船的當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表情的。」 張幼儀預感的沒錯,她是不被歡迎的,因為她的到來影響了徐志摩與其他女人的地下戀情。林徽因是當時中國北洋政府司法總長林長民的愛女,1920年林長民攜愛女林徽因赴英國倫敦考察,在一場演講會上,林長民與徐志摩結識成為摯友,並進一步邀請徐志摩到家作客。
  • 最美人間四月天:才子徐志摩短暫的生命裡有四位愛人,有點擠
    ———晚年的林徽因對兒女說。那時她才十六歲,隨父獨在異國,應該很孤獨吧,很想有人愛她,幻想有一段浪漫的邂逅。恰巧徐出現了,又符合少女的一切幻想。只是她終究是一個傳統,理智的女人,在欣喜有人愛她……徘徊他己有妻子之後,最終拒了他,選擇了門當戶對的梁思成。徐志摩在二十四歲以前,與詩「完全沒有相干」,是與林徽因的相遇,激發了他的新詩創作。
  • 徐志摩死狀:頭上一個洞,左臂、左腿全部折碎!冰心悼詞意味深長!
    那一年徐志摩才35歲,正是一個詩人最好的創作時期,可是他卻轟轟烈烈地隕落了。次日徐志摩的死訊刊登在報紙頭版頭條,他的好友梁啓超沈從文等人立馬趕赴濟南處理他的後事。 冰心悼詞別有深意 "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徐志摩悄悄地走了,可是卻把無盡的悲傷留給了親朋好友,徐志摩的死對於整個文學界來說都是損失,社會各界人士紛紛獻上輓聯悼詞。 前妻張幼儀雖慘遭無情拋棄,但內心對徐志摩還是有愛的,她的輓聯別具一格充滿悲痛,對於妻子陸小曼來說則是無盡的悔恨和傷心。
  • 林徽因:建築女神被黑得最慘的一次,來自梁思成續弦林洙的手筆
    在清華大學100周年之際,高曉松在梁思成續弦林洙的指導下,完成了一部劇本《林徽因傳》,想要拍成電影向清華大學獻禮。他興致勃勃將這部劇本拿給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看,梁再冰認為這部劇本涉及了金嶽霖和徐志摩,抹黑了母親,嚴詞拒絕了高曉松。梁再冰說:「想拍可以,不可以出現徐志摩和金嶽霖。」
  • 徐志摩:我是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波心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這首詩的作者是徐志摩,1897年出生於浙江,原名章垿,後來留學他國當特別生的時候才改名叫徐志摩。其實為人稱道的,除了徐志摩過人的才華和成就,還有他與一代才女林徽因之間動人的愛情故事。徐與林相識於異國他鄉,當時徐志摩是在留學期間,而林是在進行自己的歐洲遊玩,倆人認識之後,林一下子就被徐的淵博才識所吸引打動,熱烈的愛上了這個英俊瀟灑、談吐優雅、學識淵博的男人。雖然當時徐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但是徐志摩仍舊對林展開了多次的猛烈追求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