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午,包麗媽媽接到院方通知:包麗出現室顫,後經搶救無效去世。
包麗媽媽稱,包麗救治期間,她一直租住在北京。在醫生宣布包麗「腦死亡」後,後面通過中醫治療,有些微起色,「包麗腿部有出現一些反應,但仍沒有恢復自主呼吸。」
面對包麗突然過世,包麗媽媽表示十分難過,腦子一片混亂,「我孩子就是被逼死的,和牟林翰脫不了干係。」
而直到包麗過世,牟林翰也沒有聯繫過包麗媽媽,更沒有道歉。包麗媽媽表示之後會繼續追究牟林翰的責任,目前還在等警方的調查結果。
整個事件的始末還是要從去年說起:
2019年10月9日,北京大學法學院大三女生包麗在北京市某賓館服藥自殺,送醫救治期間被宣布「腦死亡」。
包麗媽媽口中的牟林翰,是高包麗一級的學長,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2015級學生。包麗和牟林翰從相識到相愛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就是因為包麗不是處女,倆人的關係開始發生了轉變:
1.牟林翰稱呼包麗為媽媽,包麗稱牟林翰為主人,並且認為自己是主人養的狗。牟林翰要求包麗在身上紋身「牟林翰的狗」。
2.牟林翰不止一次的威脅包麗,如果分手,就自殺。
3.牟林翰前後多次向包麗借錢,而包麗給他說是為了減輕負罪感。
4.牟林翰要求包麗拍裸照發給自己,包麗在取得牟林翰之後會娶自己的承諾之後,包麗竟然真的拍了。
5.包麗想要分手,牟林翰就要求包麗為自己懷孕再打胎,要求包麗做絕育手術,然而第二天,牟林翰就反悔了,他又一次以死相逼。反覆的精神折磨之後,包麗決定離開,她發了一條僅自己可見的微博「我命由天不由我」。
這個事件,去年曝出來的時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如今包麗離開了,人們對於這個女孩的態度依舊是可憐可惜又可悲可恨。
從網絡流傳的兩人之間的微信消息中,很多人都看到了牟林翰的「精神扭曲」,卻也發現了包麗的無盡卑微。從事發到死亡,包麗難道真的沒有機會選擇命運麼?命運真的只由天麼?
能夠考上北大的女孩,該有屬於自己的驕傲
包麗是北京大學2015級的學生。
2015年,全國參加高考有942萬人,北京大學本科招生計劃3665人,能夠考上北大的概率不到萬分之四。一萬個人裡面,還不到四個人,而包麗是其中之一。
在校期間,包麗還進入了學校的文藝部,成為文藝部部長。
不論包麗的家庭出身如何,北大文藝部部長,這個身份已經足以說明她的多才多藝,足以說明她今後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這樣的女孩,本該驕傲的活著。
可為什麼會卑微?僅僅因為一個叫做「處女情結」的虛無縹緲的東西?
從各種報導和二人的對話中不難發現,牟林翰與包麗之間的感情變化,發生在牟林翰知道包麗不是處女的那一刻。在牟林翰心中,有一個難以解開的「處女情結」,這並不是一個罕見的現象。在2015年的一個網絡調查裡,有85.8%的受調查男性承認自己有「處女情結」。這也並不是一個什麼值得批判的現象,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喜好和選擇。
看過《歡樂頌2》的人,大概都對安迪給應勤寫的那封記憶猶新:
1.有一種人,他們注重貞操,但他們只苛求別人,自己卻無所不為。古往今來這種心口不一的偽君子不少,必須鄙視。 2.另有一種人,他們注重貞操,他們嚴於律己,也以此條件尋找配偶,他們知行合一。我認為這可以看作是一種信仰。對於信仰,我無意臧否,尊重選擇。 3.我原以為你是1,今早的現象表明你可能是2,如果我猜測得不錯,說明我原先對待你的態度有錯,我向你道歉。你可以索要合理賠償。 4.我的錯誤在於想當然,因為在當今世上,遇見1的概率極大,而遇見2的概率接近於零。當然,我這麼說並非為自己找理由。提出4,並非否定3。 5.因為4,可以推測你在接觸小邱之時也犯了想當然的錯誤,你憑地域接近憑相處態度斷定小邱是嚴格的2,因此未於接觸之初聲明你的信仰。導致小邱付出感情,感情受傷嚴重。既然是你的錯誤導致小邱感情受傷,你得向小邱道歉。 6.因為遇見2的概率接近於零,因此小邱與你接觸之初,不必聲明她的所有背景。你必須認識到,生活中的口頭契約不等同於法律文書,無法細究到接近於零的概率。在你未聲明你是2之前,小邱只可能以普遍態度對待你。相信你也在這一段感情交往中受傷,但小邱不必為她不是2而向你道歉。你指責小邱不是2,甚至隱瞞不是2的事實,此行為有邏輯錯誤。你得繼續向小邱道歉。 7.如果你是嚴格的2,你對人對己應有相同的處世態度。請參考3,嚴肅思考5、6。如果你否定5、6,便等於否定你是2,你屬於1。那麼以上3、4、5、6作廢。 8.歡迎你來電聲張3。我不監督與要求你就5、6對我表態。 9.歡迎辯駁與補充
同樣的內容適用於牟林翰。牟林翰可以選擇注重貞操,但他卻沒有任何理由以此要求包麗,甚至以此要挾包麗。
可惜的是,包麗並沒有看透這一點,她就像當初小邱那樣沉溺於「愛情」無法自拔,甚至因為牟林翰的否認,而將自己全部的人生也否認了。雖然外貌、文憑、才藝,這些都算不上一個人真正的資本,但對於剛剛上大三的包麗來說,這絕對是一種值得驕傲的資本。
驕傲,原本並不是什麼褒義的詞,但在女性身上卻是必須擁有的品質。不論是在戀愛、工作還是生活中,女人必須要有自己的驕傲,要用盡力氣在繁華中變成最好的自己,要用盡力氣為自己而活。女人的驕傲只屬於自己,與他人無關,也只有時刻保持著這種驕傲,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但包麗卻選擇了卑微,最後卑微的失去了生命,而牟林翰僅僅是失去了一個保研的資格、
已經「扭曲」的關係,就該早早放手
從牟林翰和包麗相互的稱呼中,我們可以感受得到,他們的關係早已經失去了平等。
主人和狗,如果是戀愛中的二人打趣的話語還可以理解,但牟林翰和包麗之間,絕對是一種失衡的「精神壓迫」。
這樣「扭曲」的關係,包麗早就應該選擇放手。那些「如果分手就自殺」的話,早就應該告訴家長或是警方,畢竟,人命,不是你一個女孩子可以解決的。
有人說,牟林翰對於包麗的精神壓迫,在包麗心裡埋下了陰暗的種子,讓包麗在不知不覺間,認為自己也是個罪人。可是,這樣潛移默化地影響並不是一時一刻就能完成的,而包麗在發現感情中出現問題的時候完全可以選擇徹底放手。
而包麗沒有放手,一次又一次地掉進了牟林翰畫出來的地獄中,是因為她依舊相信「童話」,她依舊想繼續原本童話般的戀情。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愛情沒有準則,但愛情裡有著許多「前人們」走過來的路。可以放手的時候,猶豫不決,最後的結果往往都是悲哀的。
遇到事情,最可靠的終究是家人
整個事件的發生,相信包麗媽媽從頭到尾都不知情,因為她開始埋怨牟林翰,是從她發現包麗的微信記錄開始的。
不知道是年代變了,還是思想變了,很多人談戀愛不願意告訴家長,且不說家長的反應如何,在孩子們的心裡已經早早地就認定了:「爸爸媽媽一定會反對」「跟他們說不清楚」。
可憐天下父母心,就算是對孩子們再多挑剔的父母,在孩子真心求助的時候也一定會是孩子最好的後援。父母可能不了解孩子們的想法,但只要溝通總會有說明白的時候。
包麗如果願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事情,如果在發生一件件「精神壓迫」之後選擇向父母訴說,相信最後的結局又會不一樣。
「我命由天不由我」包麗的無盡悲哀值得很多人同情,但包麗的無盡悲哀卻並不是完全向她所說的那樣無奈和無可選擇。明明有機會讓自己的人生重新來過,包麗卻把一切責任丟給了上天。我同情包麗,但真心替她感到不值。
自殺,是最愚蠢的逃避方式,沒有人會為你的行為買單,除了給父母親人留下無盡的傷痛之外,再沒有了其他。
至今,我們只看到包麗媽媽的傷心和痛苦,沒有牟林翰的道歉、更沒有悔過。若干年後,我們再不記得包麗是誰,而牟林翰也許已經娶妻生子,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