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張文兵入職西電集團,身為一名西電集團子弟,他的父母也都是研發工程師,踏著父輩的足跡,懷著初心與夢想的他,也成為了一名研發工程師。
入職研發部門後,張文兵深知科研之路必定是充滿艱辛和曲折的,但他卻下定決心要在這條路上闖出自己的天地,為了繼承父輩的事業,更為了把自己寒窗苦讀學來的知識科技報國。
熟悉張文兵的人,都被他的工作熱情、踏實作風所折服。只要科研項目需要,總能在試製單位和試驗現場看到他的身影;無論在哪裡,他對科研工作的熱愛都有增無減。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對科研工作是從喜歡到熱愛,現在是以此為樂,創造設計更好的產品,就是最大的樂趣。」
「九五」國家城網關鍵技術和成套設備研製項目「LW36-126自能式SF6斷路器研製」任務是張文兵負責的一項重點工程項目。當時自能滅弧技術尚處於國內空白,在國際上也屬於新技術,可借鑑的經驗非常少。
張文兵憑藉著自己對輸變電研發的一腔熱忱,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能滅弧技術的研究中,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經過反覆試驗,多次改進,終於取得成功。
在部級鑑定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產品主要技術參數達到國內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開創了國內高壓開關領域自能滅弧技術新局面。項目先後榮獲國家經貿委頒發的國家級新產品獎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陝西省科技成果獎二等獎。也為企業後續研發的多種斷路器和產品奠定了技術基礎。
張文兵常說,中國輸變電事業現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這背後,是無數電力科研人員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無數次坎坷失敗,終於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題、完成一項項研發任務中取得的,站在世界特高壓技術最頂峰,就不能有一點懈怠,我們還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奮鬥,再創佳績。」
在攻克國家核心技術難題的「大容量發電機斷路器成套裝置研製」中,張文兵為重大裝備的國產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大容量發電機斷路器成套裝置研製」項目是被列為國家能源局重大裝備的項目之一,由於該產品在國際上只有極少數大型跨國企業才能夠生產,形成了技術壁壘,所以產品研發難度非常大。在技術儲備少、成熟經驗少、任務時間緊的條件下,張文兵勇挑重擔,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帶領課題組成員全面開展科研工作。經過五年的艱苦努力,最終完成了160kA產品的研發工作,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產品技術水平國際領先,帶動了全行業在大電流領域綜合技術的提升,使我國成為國際少數該類高端設備生產國家之一。
目前,該產品及系列產品已成功應用於向家壩、溪洛渡、烏東德、白鶴灘等金沙江流域四個特大型水電站工程中。
「看著我們研發的產品在烏東德水電站這樣舉世矚目的大工程中投入使用,我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這是我們研發工作者至高無上的榮譽。」張文兵讚嘆道。
為了能夠更好的在電力技術上實現新的突破張文兵還熱衷於不斷和科研院所進行交流合作。特別是和西安理工大學聯合研製的「立式燒結溶滲技術及製備自力型CuW/CrCu整體電觸頭的研究與應用」,使高壓開關設備的觸頭材料性能大幅提高,並得到了廣泛應用。該項目於2005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全國勞模高喜喜說,張文兵是企業所有幹部職工學習的榜樣,在技術研發工作中,他是研發部門的佼佼者,他還將自己的技術毫無保留的傳給公司的青年技術人員,帶領大家一起為電力技術的進步默默的貢獻力量。這麼多年來,
張文兵帶領他的團隊,取得多項科技研發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科學技術獎7項,其中一等獎2項,多項成果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壟斷。
今年,張文兵被評為全國勞模,聽完習總書記在勞模表彰大會上的講話後深受鼓舞。
張文兵說,中國作為一個製造大國,現在所處的就是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的階段,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至關重要的。創新、擔當和鑽研是科技人員必須要有的品質。身為一名科技人員,必須要支持國家電力建設,製造出設計出更好的產品,打破國外技術壁壘,解決技術短板,有力的支撐國家建設。這是科研人員的職責,也是擔當,更是實現科技報國理想的手段……
來源:陝工網(殷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