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

2021-01-08 上海熱線

  新華網烏鎮12月16日電以「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16日在浙江烏鎮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開幕式並發表講話。習近平說,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

  習近平指出,縱觀世界文明發展史,人類先後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產業技術革命,都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現在,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水平,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相隔萬裡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可以說,世界因網際網路而更多彩,生活因網際網路而更豐富。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網際網路真正讓世界變成地球村
    這是迄今中國舉辦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網際網路盛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致網際網路大會賀詞指出的,網際網路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毫無疑問,這次全球網絡盛會是一個新起點,著眼的是長遠路徑:如何讓地球村真正「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怎樣使20世紀最重大的科技發明惠及更多的人群?
  • 習近平: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雞犬相聞"的地球村
    去年,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這裡舉辦,推動了網絡創客、網上醫院、智慧旅遊這些新的業態快速發展,讓這個粉牆黛瓦的千年古鎮煥發出新的魅力。烏鎮的網絡化、智慧化,是傳統和現代、人文和科技融合發展的生動寫照,是中國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也生動體現了全球網際網路共享發展的理念。  縱觀世界文明發展史,人類先後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
  • 習近平縱論網際網路
    12月16日,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大會的主題是「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與第一屆相比不同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將親自出席,並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 臨近年末,在事務繁多的日程安排中,習近平親自出席網際網路大會,足以表明他對網際網路的重視。
  • 習近平總書記14次闡釋網際網路建設 發展成果要惠及13億人
    網際網路推動人類進步   2012年12月7日,習近平參觀考察騰訊公司時指出,現在人類已經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這樣一個歷史階段,這是一個世界潮流,而且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對人類的生活、生產、生產力的發展都具有很大的進步推動作用。
  • 如何理解「地球村」的世界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
    來源:解放軍報問:習主席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講話中強調,「地球村」的世界決定了各國日益利益交融、命運與共,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對此應如何理解?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南京校區學員景源浩、王文博答:在「地球村」時代,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環境、安全等領域的聯繫日益緊密,國際社會正在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離不開的命運共同體。各國只有在開放中合作、以合作求共贏,才能給世界帶來光明、穩定、美好的前景。世界日益成為「地球村」是大勢所趨,各國利益日益交融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
  • 從四個關鍵詞看習近平的網絡觀
    關鍵詞二:安全  在習近平的網絡觀中,「安全」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安全是發展的前提」。  習近平深刻指出,從老百姓衣食住行到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安全,網際網路無處不在。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對一國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越來越具有重大意義。
  • 全球第二個聯合國地球村海南選址,與瓊山區政府達成合作共識
    2018年8月15日,受海南省地方政府邀請,聯合國世界地球村總裁魯金平率團隊到海南實地考察「全球第二個聯合國地球村」項目選址工作。聯合國世界地球村總裁魯金平,聯合國地球村(香港總部)辦公室與上海辦公室負責人及團隊成員出席了本次會議。會上,馮柳副區長代表區政府對魯金平總裁及團隊來到海南表示熱烈歡迎。
  • 聯合國世界地球村有限公司正式運營
    低碳、環保、綠色行動一直是全世界各國政府及世界各族人民倡導的地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準則。   經過數年的前期籌備,及各國際組織和機構的支持,經聯合國授權,於2011年11月,聯合國世界地球村項目籌建團隊在中國香港正式註冊成立了「聯合國世界地球村有限公司」。
  • 嗨翻了,世界地球村
    你想環遊世界嗎?來地球村吧!看,這裡的二中娃娃今天在世界地球村嗨翻了!「坐地日行八萬裡」這可不是吹牛逼吹出來的!半天時間,大家從本土中國出發,要遊遍東亞的蒙古、韓國,東南亞的印尼、南亞的巴基斯坦,東南歐的摩爾多瓦,東歐俄羅斯,中歐的捷克,還得遠遊北美洲的加拿大,最後回訪交流回到中國!
  • 什麼是地球村?由Marshall McLuhan創造嗎
    通信技術使我們能夠立即與世界各地的其他人聯繫。距離和隔離的減少在理論上給了我們組建一個社區的能力。加拿大媒體研究學者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稱這種效應為「 地球村」。「似乎麥克盧漢描述了網際網路。事實上,網際網路在1980年去世後一直在增長。全球村的名詞實際上是六十年代的一個孩子。在此期間,阿波羅11號的大登月和越南戰爭的悲劇可以在普通人的家中看到。看到全球和外星事件,廣泛的電話訪問和企業越來越多地使用數據處理計算機正在改變社會,麥克盧漢指出。這些變化將圖書文化推向電子媒體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合人性。
  • 何平:「地球村」幻覺和世界行走者
    原創 何平 花城 收錄於話題#花城5#何平1#花城關注1#評論1經歷了「全球化」的浪潮,「地球村」似乎從一種設想變成了現實。但是,2020年世界範圍的疫情,卻打破了人們對某些事物的想像,也展示了「地球村」理想的脆弱之處。
  • 地球村危機-從趨同進化到塔斯馬尼亞效應
    地球村雖然總體存在反覆, 現代文明越來越趨向地球村, 尤其是網際網路讓不同的價值觀互相碰撞,一個統一的全新的地球文明正在孕育. 地球村/網際網路最危險的不是所謂的腐蝕青少年的靈魂,而是將文明的多樣性抹殺. 現在看上去是最好的時代,但或許正孕育著最壞的結果. "同一個地球,同一個信仰" 或許意味著整個種群沒有摩擦,沒有競爭,失去活力. 是的. 文明應該保留多樣性.
  • 學校是一個「地球村」,在這個「地球村」裡,學生與自我對話、與...
    為了打造「地球村」,學校開設了一系列相關課程,讓學生在課程中獲得能力、體驗生活、提升素養,並將校本課程、班本課程、自主管理等融入「地球村」中,形成學校的課程文化體系。  「地球村」中有什麼  在「地球村」初建之時,並沒有這麼豐富的課程,只有一門名叫「阿福童銀行」的理財課程。
  • 人民日報署名文章:邁出建設網絡強國的堅實步伐——習近平總書記...
    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即將開幕,水鄉烏鎮又將站在世界的聚光燈下。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國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核心技術「彎道超車」、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網絡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網信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世界網際網路發展作出了中國貢獻、創造了中國經驗。
  • 世界地球村 /沉浸式體驗跨國文化&夏令營
    Global Village 幫你實現有這樣一群人不同膚色 不同語言 不同信仰將在這個夏天漂洋過海到達中國期待著在南京和你的相遇Global Village 全外教·地球村等你來~Global village/地球村
  • 謝新洲:網際網路發展的歷史將由世界各國共同書寫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網際網路發展、實體經濟產業、生態文明建設、上合組織、農民工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謝新洲:網際網路發展的歷史將由世界各國共同書寫】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表示,網際網路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同時也給世界各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帶來許多新的挑戰。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逆歷史潮流而動,單純從自身的利益和喜好出發塑造全球網絡空間治理結構。
  • 聯合國世界地球村總裁魯金平2021新年賀詞
    這一年,來自大自然界的新冠病毒COVID-19施虐全球,人類遭遇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威脅,世界大多數國家生產生活秩序和經濟發展一度停滯,全世界面臨前所未有的來自自然界的反擊報復和生命安全威脅,有逾150萬人的鮮活生命被無情奪走。在全球範圍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至今還沒有被遏制,而在個別國家,病毒株已經出現變異,且對人類的生命安全威脅更加兇殘,世界正面臨巨大挑戰。
  •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各國利益休戚與共、命運緊密相連...
    文 / 冷靜2020-11-10 18:18:25來源:FX168 【習近平:睦鄰友好必將超越以鄰為壑,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多邊主義必將戰勝單邊主義】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晚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聯合國世界地球村魯金平總裁2020年新春賀詞
    2020輝煌之年已經到來,我真誠的邀請全世界各國家、不論各種族膚色的人民,皆有志向的精英和精工巨將,在這美好的春天相約共同加入聯合國地球村團隊,我們將無私的奉獻人類的智慧,團結一心,勇往直前!春風得意調雨順,天賜之福降眾生。神洲英雄數風流,萬水千山綠滿洲。生靈和歡人仙境,普光輝煌在今朝。
  •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於網絡強國戰略的精彩論述摘編
    ——2014年11月19日,習近平向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致賀詞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