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電信這些年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屢獲殊榮。對於這樣一個處於內陸的省份,如何通過信息化手段幫助企業逐漸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呢?記者最近採訪了安徽電信企業信息化部副主任虞國忠。
1,信息化支撐能力提高的手段
2,部門以及合作夥伴之間的溝通
3,對合作夥伴能力的要求
4,採購中,優先考慮高性能伺服器
5,安徽電信現在關注的技術
6,OCS解決方案選擇HP的理由以及IT人才的能力
信息化能力
現在安徽電信的上上下下都認同信息化是企業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安徽電信從企業戰略的制定開始的。虞國忠表示企業信息化屬於企業戰略層面,企業應該從戰略制定開始,信息化工作就開始介入。企業戰略就需要指導企業的IT戰略。對企業戰略了解越透徹,對信息化工作就越有幫助,而且在IT戰略也會圍繞企業戰略來制訂。
由於安徽電信將信息化看成是能力建設,幾年來堅持做IT戰略規劃和滾動規劃,並且通過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和滾動規劃的制定和落實,通過怎樣的技術發展路徑去實現這些目標,來逐步培養自身的信息化能力。而不是原來技術考慮到哪裡,就做到哪裡的被動支撐狀態。在虞國忠看來,正是由於看的遠了,做的也就遠了,整個工作的推進也明確了。在整個規劃落地的過程中,虞國忠給出了自己的經驗就是需要將長遠工作和當前工作適度結合,首先是規劃,然後是企業當前的需求,兩者需要綜合考慮來制訂方案。因為把信息化看成企業的能力建設,虞國忠一直提醒自己和同事,能力建設不是技術,一天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付出努力。正是因為把企業信息化看成能力建設,也減少了大家的急噪情緒,可以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也做到了有效的風險防範。尤其在一些大系統的建設中,企業上下都能意識到這個建設是一個過程,這樣也對系統的建設成功帶來了幫助。
其實企業上下對信息化是一種企業能力的認同,是需要充分的溝通的。很多信息化主管因為自身的技術背景,如何很好地溝通成為他們的困擾。虞國忠的法寶是不斷利用各種機會去溝通。「主管層面,操作層面,各個層面都要不斷的去說。而且有事溝通和沒事也溝通的效果不一樣。在業務部門還沒有需求的時候,就能主動和對方溝通業務架構,把想到和沒想到,現在和未來的需求,都和他進行探討,雙方之間就可以不斷形成共識。而且告訴他們哪種架構實現很快,也能得到他們的理解。」 為了保證溝通是適時的,虞國忠利用了每周的例會,同時也不斷擴大溝通的範圍,從內部,一直到合作夥伴。畢竟合作夥伴在承建安徽電信的各個應用系統,如何讓他們也很好地理解安徽電信的企業戰略和IT戰略,也可以使他們來提出更加符合安徽電信發展的技術和解決方案。
虞國忠認為把握住企業信息化是能力建設以後,可以信息化適度超前建設。為此,虞國忠舉了安徽電信的OCS項目建設的例子。安徽電信OCS項目是在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第一個成功上線的單位。「在集團沒有統一要求要建設之前,我們就已經招標了,就是把OCS看成一個能力建設。我們當時就認為到這一年,應該把這個能力要提高了,因為我們認為單一的計費帳系統現在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現在多業務,多經營的支撐狀況,這個能力要加強。怎麼加強,要把原來的計費系統改造成準適時計費、時時計費,統一充值、信用控制主要四部分組成的計費帳務體系,這種體系是一種能力的很大提高。」當虞國忠看到安徽電信未來業務發展可能要遇到的問題,而原來系統的計費能力有缺陷,容易造成大量的欠費和預付費上的漏洞。OCS的成功就有效地彌補了這個缺陷,而且項目成為全國首個,也同時得到了安徽電信市場部門的認可表揚。
合作夥伴選擇
由於安徽電信的應用系統都是由合作夥伴來建設的,那麼對於合作夥伴的選擇,就顯得尤為慎重。虞國忠認為安徽電信在合作夥伴選擇上可以用幾個詞來概括,就是長期、支撐和融合。「由於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供應商,和一般商品買賣的供應商是有本質區別的。企業信息化的供應商,我們把他看成合作夥伴雙方都有利。」對於支撐,虞國忠的解釋是,「這些項目不是買一個東西就行了,而是長期的支撐,或者是本地化的支撐。合作夥伴要願意做本地化的支撐,而且支撐的事情還很多,一定要做好,還不能暴利。」關於融合,虞國忠認為是雙方,一方面是安徽電信要介入到合作夥伴的IT實施中,另一方面是合作夥伴要更了解電信的業務。安徽電信在BSS、OSS、MSS領域中,都有一個原則,就是最終在每個領域選擇1-2家合作夥伴。即使有些領域目前合作夥伴超過2家,但趨勢也將朝著2家發展,不會再增加。有了這樣的原則和規劃,合作夥伴有安全感,而且也減少了部門之間對合作夥伴選擇上的意見分歧。 由於是選擇合作夥伴,安徽電信開始就會和合作夥伴的高層做直接的溝通,表明自己的觀點,坦誠相對。由於安徽處於中部地區,經濟發展不能與沿海省份相比。虞國忠也深諳企業是追逐利潤的,安徽電信在選擇合作夥伴上,也秉承了「門當戶對」的理念,找到雙方利益的趨同點。
在安徽電信OCS項目的選擇合作夥伴的過程中,也完全延續了安徽電信對合作夥伴的選擇原則。首先是集團OCS入圍的5家供應商裡進行選擇,之所以選擇HP,虞國忠表示之前與HP在硬體領域有很多很好的合作,而HP的OCS解決方案和天源迪科公司又有很好的捆綁和支撐。同時,天源迪科又是安徽電信BSS領域唯一的合作夥伴。按照安徽電信選擇合作夥伴的一貫原則,安徽電信OCS這個全國矚目的項目就被HP和天源迪科來承建了,而最後項目的成功上線,也驗證了安徽電信選擇合作夥伴的原則是值得借鑑的。
新技術的選擇
對於目前讓人眼花繚亂的IT新技術,如虛擬化、SOA,還有45納米、存儲等方面,作為一個企業信息化部門的主管是如何考慮和選擇的呢?虞國忠表示了自己的態度,「第一個層面我們考慮的是戰略層面和規劃層面;第二是實施層面。實施層面從技術上考慮時,我們希望多採取一些新技術,或者綠色領域的,但是對於新技術而言,我們首先考慮是要相對成熟的。如果新技術不是很成熟,勢必會帶來一些技術風險。如果在生產系統上做試點的話,我們就不大放心。」相信這個觀點是所有企業的信息主管的心聲。畢竟目前企業的很多關鍵業務都是依靠信息系統來完成,一旦出現問題,其損失是無法估量的。「新IT技術我們都很願意採用。另外,就是我們對新技術的掌握問題,我們平時很希望IT廠商來溝通和介紹,到真正使用的時候,就會來考慮。」
在眾多的新技術上,安徽電信更加關注一些改善系統方面的新技術,比如說平臺硬體的。虞國忠表示如果採取這個新技術,對整個安徽電信系統性能有明顯提升,他們一定會採用。「因為信息化系統主要的指標無非就是性能,他是很主要的工作指標。如果新技術是成熟的,對我們整個系統有很大的提升,使系統的性能提升了,功能提升了,就是對我的能力的支撐。我們會不惜任何代價,這個是值得的。」 虞國忠舉了OCS的例子,因為按安徽電信原來的規劃,OCS會更早啟動,但是因為OCS是新技術,沒有成功的先例,而且標準不完善,沒有經過嚴格的測試,所以安徽電信又等到有了標準以後,並通過安徽電信的測試,安徽電信將其實現商務化。
對於新技術現在所出的狀態,虞國忠表示無論是外面的評價、公司的評價、第三方的評價,安徽電信自己會有一個綜合評估。而這種評估是基於安徽電信現在想要的,以及新技術能解決我們什麼問題上。這需要雙方的溝通,由於認識上的差異,需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一般是安徽電信專門從事技術的人來進行。對於IT硬體設備,安徽電信就用指標來把握。業務技術部門只需要提具體的指標需求,然後由商務部門進行採購。產品的採購,安徽電信的採購流程都相對規範,首先是要符合平臺指標要求,然後是維護角度和其他角度的技術排名等,一般是以技術指標為先。
未來發展
在安徽電信未來的發展中,IT人才是比較緊缺的。安徽電信會根據需要從社會上進行引進。在引進高質量人才的同時,培訓也被重點強化。「在企業信息化工作的每一個員工,除了基本的你的工作技能以外,我們有硬性要求,就是要達到與你工作相關的社會認可的考試資格。」 虞國忠給出了對自己部門人才的要求,並承諾凡是培訓拿到認證的,培訓費用可以給予公司報銷。此外,就是對員工進行交叉分配,儘量多地擴大員工的知識面,為其未來的發展創造機會。
今年,虞國忠根據安徽企業信息化建設情況,定義為應用年、效率年。目前安徽電信的應用多數是基於功能型的應用,而事實上,現在安徽電信所有系統具有的功能,如果全部用出來,是能夠給企業帶來能力提升。如何使企業不斷使用這些功能,並通過使用來不斷完善系統,是虞國忠關心的。此外,數據應用也是今年安徽電信強調的重點。安徽電信今年有八項重點工作,其中有一項就是企業數據應用,而考核指標就是數據中心的點擊率。虞國忠認為從自身而言,提高點擊率的方法就是將系統做的簡化。同時,也在安徽省內出臺一些應用評比和典型案例評比,並進行點擊率的通報,和企業效益掛鈎。「今年能夠達到應用,希望走兩年、三年,能夠有所顯著的提高,帶來一些效益。」 虞國忠對未來很有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