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拉克:數位化能力將成「新舊」企業分水嶺

2020-11-23 騰訊網

視頻製作: 河北日報記者米彥澤

大咖論「數」

數位化能力將成「新舊」企業分水嶺

□狄拉克

數字經濟正加速滲透至各行各業,並持續改變國民的生活。對於企業而言,數位化能力將成為決定「新舊」企業的分水嶺。

數位化是一種綜合能力,包含了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以及區塊鏈等系列技術的應用。數位化時代,它們將作為基本要素,構成產業以及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依託領先的移動網際網路,中國在數位化經濟的上半場——消費網際網路領域建立了一定的優勢。通過場景的創新和數據的靈活應用,滿足了用戶生活、娛樂、消費的多樣性需求。而下半場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將對各項技術的突破與融合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同於消費網際網路集中在需求側的創新,產業網際網路有著更長的技術鏈和價值鏈,需要綜合運用大數據、AI等各項技術手段,深入從研發、生產到最終服務用戶的各個環節。如果說消費網際網路是一根手指,那麼產業網際網路則像一個握緊的拳頭。

產業網際網路的迭代將對企業、產業的現有模式和組織產生巨大衝擊,並重塑從生產要素配置到價值鏈條分配的全過程。這個過程以降本增效為核心目標,最終展現在消費者面前的,將是定製化、差異化的服務,個性化、平價化的商品,以及更高品質的生活。

雖然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但就目前的發展來看,包括農業、製造業等多個領域在內,產業網際網路所催生的增量價值已經愈發明顯。尤其是自疫情發生以來,在需求側,國民的生活習慣加速向線上遷移;在供給側,國際疫情形勢的變化給外向型企業帶來了很大挑戰。特殊時期的供給變化中,掌握、運用數位化能力,成了企業渡過難關、轉危為機的關鍵。

作為一家誕生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年輕平臺,拼多多是消費網際網路時代的受益者,同時也致力於成為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推動者。依託分布式AI和平臺大數據的迭代升級,拼多多持續提升農產區和產業帶的效率,為平臺6.28億用戶創造了海量平價高質的商品。

農業端,我們通過「拼」模式聚集海量需求,並通過「天網」(農貨智能處理系統)等技術應用,將數千萬農戶的供給和數億用戶的需求進行精準匹配,從而突破中國農業分散化的制約,讓農產品供給在「雲端」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在此基礎上,我們正深入推進農業生產環節的智能化、數位化轉型,使得農產區的水果產量更高、品質更好。

製造業端,我們通過需求端的大數據指導生產,幫助製造企業實現「按需定研,以需定產」,從而大幅降低企業研發生產的不確定性,幫助他們通過優質商品擴大市場佔有率,並藉此建立品牌認知。

今年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拼多多的數位化能力在農業、製造業領域發揮了特殊作用。農業方面,平臺緊急架構的「抗疫助農」線上通道,幫助超過15億斤待銷農產品出村進城,保障了超過50萬農戶的收入;製造業方面,平臺先後與寧波、青島、佛山、泉州、東莞等十多個城市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為相關地區外貿產業帶的轉型升級提供定製化的體系與方案,幫助外貿企業穩訂單、促增長。

不論是農業還是製造業,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未來,在雲計算和算法的支撐下,數據將變成原材料,賦予行業更大的增長空間:製造企業將生產數據導入分布式AI系統,便可以模擬並預知市場銷售情況;每一株農作物從育苗到食用,每一款產品從原材料到消費,所有數據都將盡在掌握。

這個貫穿全鏈條和全場景的數位化生態,將大幅解放社會生產力,讓更多人能夠從事具有創造性的事情,享受更美好的生活。(作者為拼多多副總裁)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大咖啡上的「數字」|狄拉克:數字能力將成為「新老」企業的分水嶺
    對於企業來說,數字能力將成為決定「新舊」企業的分水嶺。 數位化是一項綜合能力,包括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的應用。在數字時代,它們將成為產業和區域發展的基本要素和核心競爭力。 依靠領先的移動網際網路,中國在數字經濟的前半段已經在——消費網際網路領域建立了一定的優勢。通過場景的創新和數據的靈活應用,滿足了用戶生活、娛樂和消費的多樣化需求。
  •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農業數位化新基建大有可為
    11月26日,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在《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經前沿科技與創新發展論壇」發言時表示。據介紹,在今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拼多多平臺的日均在途包裹數約為5000萬個,自3月15日起,拼多多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數已穩定在5000萬個以上,同比去年增幅超過60%。到5月份該數據增長到6500萬個,三季度日均在途包裹數達到7000萬個。
  • 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濟南先行區種好轉型「試驗田」
    京東(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已經落地註冊企業220餘家,其中電商總部型企業131家;科創類企業89家,其中人工智慧、物聯網領域的企業19家。◎本報記者 王延斌當顧客進入商超,AI技術將迅速分析、判斷其年齡、性別等,通過後臺的複雜計算,採用新穎的科技方式吸引顧客;同時,這些數據還會輸送到專業部門,在這裡通過深度分析為商超下一步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 ...總裁陳強兵:數位化轉型是企業的核心戰略,沒有意識的企業將被淘汰
    現代企業的商業創新離不開數位技術,離不開數位化,離不開智能化。以下為發言實錄:陳強兵: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企業家,各位專家,大家上午好!很高興也很榮幸來到浙江代表用友公司向各位報告一下用友公司在工業網際網路、在企業數位化轉型領域裡的一些實踐和探索。
  • 數據中臺,將決定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深度與廣度
    企業的前端需要根據用戶的反饋、市場的需求快速迭代,而後端出於業務和管理的需要,系統較為穩定。在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此二者的靈活與穩重如若無法協調,將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道路上無法跨越的砍。因此,為了彌合前端與後端系統的速度差,中臺的概念出現了。
  • 客戶全生命周期運營管理 快商通人工智慧能力助力企業數位化重塑
    原標題:客戶全生命周期運營管理,快商通人工智慧能力助力企業數位化重塑   日前,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IDC FutureScape: 全球人工智慧(AI
  • 新舊基建大發展,看這些頭部防水企業如何抓住機遇
    據慧聰防水網不完全統計,國家將投入超過50萬億進行這一輪新舊基建,從而驅動經濟復甦和帶動就業。在剛剛過去的2020中國防水展中,慧聰防水網記者深入各展會了解,並對企業負責人進行了專訪,據悉,疫情之下各大防水企業並未受太大的影響,反而抓住新舊基建這個機遇順勢發展。
  • 彭劍鋒:數位化、智能化帶來的企業認知革命
    但首先要認識到,數位化轉型絕不僅僅是對數字的工具化運用,它是一種技術革命,更是一場認知革命,是一場思維方式與經營模式的革命。工業文明的認知與思維是一種連續的、結構化的線性思維,而數位化智能時代的思維是非線性、非結構性的多要素交互融合的生態型思維。未來企業的競爭能力在於數位化的競爭能力和數位化的生存能力。
  • 研究表明:63%的中國企業疫情後加速數位化,製造業轉型兩大因素成...
    對於企業來說,數位化轉型的道理將面臨哪些困境?而決定企業轉型成功的關鍵因素又有哪些?,而前端是否能夠有力地引領和指導企業,讓企業可以正確認知並主動擁抱數位化,是成功推進位造業數位化轉型的前提。而基於數字孿生、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應用,公司將建設一個從整體設計、啟動、運行到維護都擁有「人」的能力的智能化工廠。
  •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主要有哪些內容?
    6、 再造數位化業務流程 全面梳理企業業務流程,推動業務流程的數位化變革,強化數位技術對各個業務環節、業務模式、業務流程的變革和再造能力,形成更加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業務運行體系,系統化的再造企業的業務流程。
  • 製藥企業數位化轉型成焦點 HLTPharma將助力
    製藥企業數位化轉型成焦點 HLTPharma將助力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10-15 16:28:00 製藥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是行業近期關注的焦點,新技術正重塑製藥行業的面貌: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藥物發現
  • 《解碼未來企業——論道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創新與發展之路》報告...
    最後企業還需要像科技企業那樣,將科技能力作為第一驅動力,將自身定位從技術使用者轉變為創新應用者與賦能者。在我們的調研過程中,「消費者互動」和「敏捷供應鏈與運營」被受訪企業列為當前數位化轉型的最重要業務場景,同時也是未來(3年內)企業將重點投入的業務場景。
  • 「以科技之名,致敬攀登者」 戴爾科技集團實力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
    科技至 · 簡:企業逐漸從「製造」走向「智造」數位化轉型將加速企業發展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轉型過程中的「陣痛」也時刻伴隨。戴爾科技集團通過為行業轉型輸出智能化創新應用,幫助企業「化繁為簡」甚至「化簡為智」,讓數位化轉型不再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而是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提升質量增加效能。
  • 新舊動能轉換迎來「加速度」 全國百家企業產業對接泰安
    智慧時代的來臨,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模式的融合,將激活傳統產業的新活力,老樹發新芽。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升產業層次、優化產業結構,泰安在產業轉型升級上不斷創新實踐。  8月8日-10日,2019黑馬產業加速服務大會•泰安站,在泰安創新谷舉行。來自全國各地113家企業進行了泰安產業對接活動。
  • 比瑞吉劉一:數位化是企業整個價值鏈的新生
    來源:經濟觀察報比瑞吉劉一:數位化是企業整個價值鏈的新生葉心冉/文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劉一喜歡自駕旅行,很少參團,而且他喜歡自己去發掘非常小眾的旅行地,自駕的過程中會非常隨性,可能路過跨海大橋,看見絕美的夕陽,目的地都變得不重要了,劉一會直接停下車來慢慢地欣賞。劉一說他不喜歡條條框框的東西。
  •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消費轉型必須實現「貨找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消費轉型必須實現「貨找人」圖說: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9月27日,在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2020中國智造業年會上,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表示,疫情催化了電商新機遇,將自身平臺、數據、流量等多方面優勢結合指導產業帶,真正改造市場供需關係,加快外貿企業轉內銷步伐。
  • 聚焦數位化願景 共創企業新未來 「慧聚共贏」數位化營銷創新論壇...
    憑藉自身28年行業深耕數據,聯合各平臺流量優勢,結合數位化營銷能力並釋放,讓買賣雙方真正體驗到降本增效的數位化生意場景,並有效推動和賦能了全國千萬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 慧聰網在近兩年時間裡,同樣在摸索與實踐中前行,正如很多產業學者分析:「意識不到世界變化的傳統企業很難存活12年」,所以在自身能力強化的同時,慧聰網一直沒有停歇,並主動擁抱產業朝陽,強化自身服務能力,引入更多新數位化運營方法,還體系建立了龐大流量生態網。正如孫毅先生所說:「合作的本質是共贏,慧聰網和諸多合作夥伴身上,都有不同的長處,共享之後就能為企業共創更多的價值。」
  • 企業數位化,來到「多向度」的2021
    而作為企業數位化第三階段的產物,釘釘通過雲釘一體實現了協同辦公服務的整合和企業數據的互聯互通,從而提升了辦公效率,降低了企業的運維成本,而且在此基礎上,釘釘將企業數位化從「工具本位」推進到了「企業本位」。傳統的SaaS軟體,多半解決的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某個特定問題,而釘釘可以根據企業自身和所在行業的特點,從企業需求出發,深度定製系統化的解決方案,真正做到以企業為本。
  • 數位化人力資源系統轉型,企業必備工具
    現在很多企業也把它交給HR解決方案中心,最新的BAT把它叫成HR的產品經理,由他們制定出卓越的解決方案,並且在系統化落地再推給HR的共享中心進行日常的運作,這是我們經典的人力資源的三支柱模型。在數位化時代,到底這個模型還有沒有用,那答案是有用的。在數字時代,三支柱升級的核心就是怎樣用數字來度量人。這是谷歌等一些一線的網際網路公司的核心理念。
  • 孫雁飛:數位化生存與管理重構是企業轉型大勢所趨
    今年以來,我走訪了包括雲南白藥、烽火通訊、江蘇泰豪等二十多家企業和上市公司。所到之處,大家交流最多的就是關於大數據、雲計算以及智能製造、數位化企業等等。我想這些企業當中很多已經在上述領域進行相關探索和實踐了,那麼,到底什麼是數位化轉型呢?我們發現企業在數位化轉型的認知和行動上存在誤區,這一誤區就是將簡單的數位化轉型等同於數位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