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瑞吉劉一:數位化是企業整個價值鏈的新生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觀察報

比瑞吉劉一:數位化是企業整個價值鏈的新生

葉心冉/文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劉一喜歡自駕旅行,很少參團,而且他喜歡自己去發掘非常小眾的旅行地,自駕的過程中會非常隨性,可能路過跨海大橋,看見絕美的夕陽,目的地都變得不重要了,劉一會直接停下車來慢慢地欣賞。

劉一說他不喜歡條條框框的東西。

劉一,比瑞吉CEO,2019年10月正式加入比瑞吉,此前曾任職於樂高(中國)、瑪氏食品、阿里巴巴集團等公司,擁有超過15年的工作經驗。

比瑞吉則是已經擁有18年經驗的國產寵物食品品牌,從事全系列貓狗糧研發、生產、銷售,目前擁有比瑞吉、開飯樂、諾瑞三大主品牌,並代理德國品牌靈萃。

今年雙十一,比瑞吉全品牌自營渠道整體業務同比增長46%。其中,比瑞吉品牌天貓旗艦店整體業務增長120%;主食溼糧品牌開飯樂肉小方單品天貓平臺增長達204%;靈萃品牌線上渠道銷量增長達144%。

疫情期間,線下停擺,一場數位化躍遷浩浩蕩蕩地開始,在這其中,有人手忙腳亂,有人抓住機會,而觀察比瑞吉,這一老牌國產寵物食品品牌緣何在電商領域獲得這番高額增長?疫情有沒有改變企業的運行軌跡?企業數位化升級中的關鍵點是什麼?針對這一系列問題,經濟觀察報與比瑞吉CEO劉一展開了對話。

數位化是企業整體的新生

加入比瑞吉,不僅包含劉一對個人職業規劃的思考還有對於企業整體數位化升級的思考。劉一說,一個企業如果想真正實現數位化,它的一號位是至關重要的。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來源於劉一長久的行業觀察。在劉一看來,傳統的消費品企業在數位化面前有兩種選擇:一是僅僅將電商視為渠道,二是藉助電商實現企業的整體變化。

比瑞吉想做的是後者,由此找到了劉一。當時,劉一在天貓國際擔任直營行業運營負責人/進口寵物行業負責人,接觸到比瑞吉以後,決定職業變動,劉一思考了兩點,一是個人,二是行業。「從我個人角度,我也不想一直在傳統電商領域裡待著,也需要一個從生產到前端的一整套價值鏈管理的經驗,等於是比瑞吉需要一個懂數位化的人,我需要一個相對廣域的管理經驗,所以走到了一起。」

再論行業以及比瑞吉本身,劉一表示,寵物行業是目前國內比較少見的增長快且潛力比較大的賽道,屬於較為新興的領域。另一方面,比瑞吉本身有足夠強大的研發和生產的沉澱。

來到比瑞吉以後,劉一主導了兩件事,一是定戰略,二是搭班子。在這其中,後者耗費精力的程度遠遠大於前者。劉一指出,最核心的策略定了以後沒有人執行,策略就是虛的。

搭班子耗費了劉一近乎一年的時間,雖然並沒有一定要求擁有網際網路背景,但有意思的是,最後留下的確實都是網際網路這幫人。

同樣,劉一以自身思考的點來吸引這幫網際網路人,新興寵物行業網際網路人才匱乏、亟待數位化賦能,他認為大家湊在一起是有機會玩出降維和碾壓的打法的。

數位化改革由此展開,於比瑞吉而言的數位化轉型實際上是:B端思維轉向C端思維。劉一直白地談到,原來比瑞吉幾乎不看消費者,但現在一切要以消費者的日活、月活作為標準,這就是整個公司理念上的變化。

毫無疑問的是,改革必然伴隨著陣痛,「痛」來自於新舊文化的衝突,劉一表示,新老團隊之間,內部和外部市場之間,都面臨著文化和理念的衝突,當員工不理解改革的時候必然會從行為和言語上傳遞出負面信號。怎麼辦?劉一給出的方法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你越快地把這個業態走到正確的循環路徑和發展方向上,其實是越容易成事的。」

針對「快」這件事,劉一展開講述,在認定的目標面前,他會先與相應的人員溝通,「一次不行,兩次不行,那我先做了。因為我知道我要做的這個事是對的,只是與你的溝通暫時出現了問題。」

在採訪中,劉一總結自身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他說,你千萬不要相信昨天的自己,昨天的經驗放在今天可能就失靈了,所以你要永遠保持懷疑和學習態度的去升級。

堅定的C端思維

前兩天在參加長沙舉辦的「中國寵業年度大會」的時候,劉一有一些很明顯的感受。在現場,他能很輕鬆地分辨出從事寵物行業的兩撥人,一波是看著氣質沉穩的初代從業者,一波是潮男潮女形象的創業者。

從整體而言,無論是初代還是二代從業者都在思考寵物行業的數位化轉型,而這其中,思考的點仍有不同。劉一指出,實際上,傳統的寵物行業從業者思考的仍然是渠道這件事,雖然大家都喜歡把C端思維掛在嘴邊,但是往深處裡,可能有些人的思維就回去了,仍是在講渠道、通路等等。

劉一表示,真正的C端思維是消費者需要什麼我生產什麼,劉一尤其強調,「千萬不要想著去教育市場、教育消費者」。

再者,B端思維和C端思維主導的商業模式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又帶給了劉一更多縱深的思考。

疫情嚴重期間,即使線下門店停滯,但其實劉一併不擔心。疫情爆發之前,比瑞吉的電商自營團隊已經搭建完成。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寵物門店的店主通過微信朋友圈這一私域流量運作生意讓劉一意識到行業接下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已經開始顯露。

劉一本身家裡有兩隻貓,貓吃飯、洗澡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在微信朋友圈他發現大量的店主開始通過自己門店的私域流量拉客、促銷,「當時就意識到這肯定是行業的一個發展方向,而跨界的純網際網路思維的人必須抓住這波機會。」劉一這樣說到。

劉一表示,傳統電商和傳統分銷渠道在資本的加持下已經有些過熱了,對於品牌而言,過於依賴某一渠道不是長久、健康的發展道路,那麼越早地利用數位化工具去實現到C端的轉變,越早解開渠道的桎梏則越對。

因此疫情嚴重期間,劉一下決心要運作這件事,在疫情稍微緩和一些的時候,迅速地把團隊組建起來,專攻門店的數位化。劉一解釋稱,以雙十一促銷為例,電商、社交平臺、線下門店都要參與其中,它們之間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但消費者是一個人,如何使得幾大渠道協同發展,實現各自的價值最大化,便需要中臺系統的配合。

當前,比瑞吉打造的數位化平臺正在實現微信等私域流量與線下門店的試點打通,後期,比瑞吉將在更多領域以及場景之間實現覆蓋和聯通。

精細化運營

比瑞吉針對C端的運營體現在精細的方方面面。

在門店和私域的打通方面,劉一介紹主要分為兩步,第一步是O2O,也即私域裡產生的消費訂單就近分配到門店去交付;第二步是著手門店的非實物服務項目。

但在這其中,劉一其實旗幟鮮明地反對O2O。劉一指出,線上產生訂單到線下拿貨是個偽命題,因為消費者不希望被牽著跑,生硬地將消費者從線上搬到線下的動作是違背消費者意願的。因此,比瑞吉所做的O2O更為確切地講是消費信息的下沉,線上產生的訂單由門店履約上門送貨,不讓消費者產生不必要的動作。

通過這些方法打通私域流量和門店以後,劉一將把主要氣力放置在門店的非實物服務項目上。劉一告訴記者,實際上門店的剛需在於驅蟲、洗澡等的服務,因此接下來比瑞吉將重點把消費者需求和服務銷售聯動起來,幫助門店成為品牌的一個網點,實現資源的最大化盤活。

但其實,門店的改革也會有疼痛產生。劉一指出,於品牌方而言,傳統的分銷方依賴信息不對稱來賺錢,而門店的數位化升級則意味著信息的打通,兩種方式天然對立。

在這方面,劉一的策略是:體外循環。在傳統的分銷渠道覆蓋不到的地方,開展新業態的運轉,等於新老業態相互競爭,劉一表示,如果新業態的勢能不斷擴大,說明新業態的路徑是對的,如果未能淘汰老業態,說明新業態還需要再想一想。

除了喜歡自駕旅行,劉一還有一個喜好:二次元,劉一自稱是B站的忠實用戶,不僅年輕過,而且一直年輕著。

喜歡動漫的劉一發表了這樣一種觀點,「當下很多人認為年輕消費者一定喜歡二次元、喜歡動漫,這個其實是油膩叔叔們的一廂情願。」劉一笑言。

劉一總結,年輕的心態在於他擁有獨立的價值體系和價值觀。劉一舉例闡述稱,當下的品牌擁抱年輕化的方式喜歡在產品上加上二次元動漫的形象,「但有可能年輕人會說,你在這麼解讀我,你當我是小孩嗎?」一旦如此,品牌的年輕化方式將有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對於消費者的理解。劉一說,沒有一個人是固定的,他在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消費領域下展示出的東西不一樣,原來那些傳統的畫像方式,像女性、白領這類的已經失效了。

比瑞吉則是不停地在更新消費者的標籤,不停地精細化。精細的程度最為直觀的體現便是,通過消費者的搜索習慣、購買的產品組合,比瑞吉可以大致測算寵物的年齡,並且隨著寵物的年齡增長,比瑞吉打出的標籤會動態變化,相應推出的服務也會隨之變化。

劉一指出,未來,精細化程度會越來越深,「可能消費者購買了貓狗治療腸胃的藥物,我便可以推送寵物醫院的信息給他。」這一構想還正在實現的過程中,不過伴隨細化程度越來越深,比瑞吉的消費者數據資產運營將會有越來越廣闊的想像空間。

(葉心冉/文)

相關焦點

  • 積極應對全球價值鏈數位化轉型的挑戰
    一是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優勢在價值鏈數位化轉型中被進一步強化,發展中國家實現技術追趕的難度加大。  與上一輪科技革命相比,以信息網絡為主導的新一代技術本質上屬於分層技術。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等應用技術都是基於底層技術來實現的,這就為擁有底層技術的策源國創造了更大的壟斷性的技術空間。
  • 終結網際網路平臺的「物格價值鏈」物聯網平臺解析
    這些被約談的巨頭,都存在通過補貼佔領渠道,形成壟斷優勢後,對上遊供應商強制實施「二選一」、延長帳期、增加扣點、增加隱性成本、流量費用越來越貴;對中遊員工:層層算計的人工智慧,越來越高的KPI,將騎手、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困在系統裡;對下遊用戶:大數據殺熟,各種套路,各種霸王條款層不出窮。使得整個產業鏈和商業體系慘遭摧殘。
  • 數位化推動製造價值鏈向高端攀升
    1月15日,由南方日報社主辦的「2021南方智享會主題沙龍——數字賦能新智造」上,行業內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索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賦能新智造產業路徑,為廣東製造共謀良策。當天,南方產業智庫正式發布《數字新動能——廣東產業轉型數字力量》一書。
  •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主要有哪些內容?
    2、 制定數位化轉型戰略 由企業領導層親自負責,制定企業級的數位化轉型戰略,做好數位化轉型的頂層設計,對企業數位化轉型,進行全面、系統、整體的規劃布局,明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戰略定位、戰略目標,確定數位化戰略的具體內容,指明數位化轉型戰略的實施步驟和實施路徑。
  • 孫雁飛:數位化生存與管理重構是企業轉型大勢所趨
    10月15日,2017年度(第七屆)中國管理·全球論壇暨金蝶用戶大會在上海隆重舉行,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孫雁飛先生發表演講,解讀了金蝶企業轉型中的超越與擔當、探討了數位化轉型的趨勢、提出企業轉型是新經濟時代的大勢所趨。以下為孫雁飛精彩演講實錄:「金蝶雲是一款承載金蝶歷史使命的產品。
  • 數位化如何幫助企業度過危機?
    資本以跨國公司的形式在全球進行套利,全球80%的貿易和跨國公司有關,中國出口的二分之一是外資企業完成的。有生產能力和動員能力的低收入國家進入國際市場,將大量優質廉價勞動力推入全球勞動力市場參與競爭。2、目前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貨幣金融政策?
  • 狄拉克:數位化能力將成「新舊」企業分水嶺
    對於企業而言,數位化能力將成為決定「新舊」企業的分水嶺。 數位化是一種綜合能力,包含了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以及區塊鏈等系列技術的應用。數位化時代,它們將作為基本要素,構成產業以及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依託領先的移動網際網路,中國在數位化經濟的上半場——消費網際網路領域建立了一定的優勢。
  • 《解碼未來企業——論道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創新與發展之路》報告...
    對於多數零售企業來說,大家進一步認可了數位化轉型的價值和必要性,但也糾結於短期甚至中期由於受疫情影響營收不振、削減開支的情況下,如何選擇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數位化舉措進行部署。數位化轉型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程。數位化轉型的成功需要企業自上而下動員一切力量推動和參與。
  • 彭劍鋒:數位化、智能化帶來的企業認知革命
    這三個角色圍繞著連接、生態、技術創新的綜合應用,來推動整個經濟發展的數位化、生態化。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對企業來講,如何進行數位化的轉型,是中國企業未來戰略成長的一個必然選擇。二、從線性管理思維到生態管理思維,企業數位化生存六要素麵對未來的數位化社會,對中國企業而言,我們不僅僅要實現信息的數位化,更重要的是要實現業務活動數位化,實現整個企業從戰略到運營的價值鏈的數位化轉型。
  • 家居龍頭企業歐派集團,如何藉助藍凌OA完成企業數位化改革?
    集團以公司以全球視野,引領未來應用趨勢為導向,確保產品的每一環節都做到最好,保證高質量產品。歐派是全球第二大整體櫥櫃製造商,同時也成功入選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的500強排行榜。作為整體家居行業的標杆企業,歐派家居近今年來不斷擴展,業績持續上升,這其中少不了依靠數位化建設升級的作用。那麼如何賦能家居業產業價值的提升?數位化辦公又給歐派集團的業務發展帶來了哪些價值?
  • 業內獨家丨觀麥雲客CRM助力食配企業價值鏈全面數位化
    產業網際網路大潮下,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不斷深化,於實踐中不斷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新模式、新「武器」,是企業為實現未來全方位持續增長必然要思考的話題。近年由於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經濟發展步伐放緩,這對食配企業無疑是個極大的考驗,公司在這種大背景下更需要加倍努力地展開銷售工作。
  • 劉亭應邀參加中國產業服務生態峰會並為大會致辭
    導語:產業服務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智慧力量,是推動以企業為核心動能的區域經濟邁向高水平發展軌道的重要引擎之一,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有力支撐
  • 漢莎航空如何利用初創企業生態系統推動數位化創新?
    全球範圍內超過2500家初創企業都在尋求旅遊數位化轉型。航司等傳統旅遊企業與這些初創企業之間的競爭正在不斷擴大。漢莎航空關注到了哪些旅遊創新趨勢?未來又將如何拓展數位化技術布局,並在早期階段參與到科技創新領域當中?8月29日,漢莎航空創新中心(LIH)總經理Gleb Tritus在「2019環球旅訊峰會&數字旅遊展」上,以「漢莎航空如何利用初創企業生態系統推動數位化創新?」
  • 蘭亞東:數位化探索需要依靠持續危機感和長期主義
    本報記者 宋文娟 北京報導2020年11月23日,由《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盛大開幕。作為財經界具有權威性和前瞻性的盛會,本屆年會周匯聚中國商界智庫及頂級企業家思想,探尋中國經濟與企業的共同發展之路,為政府、企業、中外知名學者搭建思想交鋒和智慧分享的平臺。
  • 德勤解讀中國汽車後市場趨勢:如何用數位化手段掘金萬億級市場?
    從業企業發展現狀如何?正在興起的數位化又將對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產生怎樣的影響?德勤《2020中國汽車後市場白皮書》作出了詳細解讀。這導致消費者往往不能獲得滿意的消費體驗,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整個市場的發展。 整體來看,中國汽車後市場雖普遍存在痛點,但挑戰與機遇並存,市場蘊藏的巨大潛力吸引著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積極變革,以便儘快建立優勢。
  • 從「可選項」到「必選項」 企業數位化進程按下「快進鍵」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各行各業都在解鎖「數位化」新模式。數位化從「可選項」變成了企業競爭和社會生活的「必選項」,中國企業的數位化進程正在按下「快進鍵」。「包括製造、能源、零售、地產、金融等不同行業賽道的頭部企業都在加速企業的數位化進程。」
  • 企業數位化,來到「多向度」的2021
    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認為,釘釘接下來的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好的企業協同辦公和應用開發平臺,這被認為是雲釘一體戰略之後,釘釘最重要的戰略升級。而這次升級,能給企業數位化帶來怎樣的新思路?一、「工具本位」時代的結束2020結束了,但是企業數位化的進程依然在繼續。本次釘釘發布會透露,截至2020年12月31日,釘釘用戶已經超過4億。
  • 小熊U租胡祚雄:企業如何數位化變革?從IT設備資產管理開始
    IT資產管理的數位化變革》主題演講。胡祚雄認為,在今天的網際網路時代,數位化變革對於企業已經不再是做不做的選擇題,而是一個怎樣做的必答題。怎麼用更少的人,駕馭更大的組織,管理海量的資源並能夠靈活配置,從而產生更大的價值?小熊U租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通過小熊U租的IT設備資產管理系統,將IT設備資產管理模式由傳統的購買模式變為租賃模式,幫助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
  • 領航數位化轉型,聯想集團榮獲英國《金融時報》「中國創新企業」獎
    2020年11月12日,北京——11月12日,在英國《金融時報》2020年度中國高峰論壇上,聯想集團榮獲「2020年度中國創新企業——數位化轉型領航企業」獎,這是論壇自2008年舉辦以來,首次設立「數位化轉型領航企業」獎項。
  • 動力電池企業持續創新加快發展 核心價值鏈重構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全球化競爭趨勢凸顯,動力電池產業鏈將重構,國內企業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向上突圍。核心價值鏈重構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從培育期進入發展期,成為引領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的重要力量。國內全產業鏈投資累計超過了2萬億元,日益成為發展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