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2015-120】CABG後持續使用β-阻滯劑可降低長期死亡危險

2021-02-12 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

(英文原文)Efficacy of Chronic β-Blocker Therapy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onLong-Term Outcome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

Background—Conflicting results from recent observational studies raised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benefit of β-blockers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Furthermore, the efficacy of chronic β-blockertherapy in CABG patients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is uncertain.

Methodsand Results—The study included 5926 consecutivepatients who underwent CABG and were discharged alive. The prevalence andconsistency of β-blocker use were determined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aprior histo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β-Blockers were always used in1280 patients (50.9%) with and 1642 (48.1%) without prior MI after CABG.Compared with always users (n=2922 [49.3%]), the risk of all-cause death wassi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inconsistent β-blocker users (HR, 1.96; 95% CI, 1.50to 2.57), and never using of β-blockers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both all-cause death (1.42; 1.01 to 2.00) and the composite of adversecardiovascular events (1.29; 1.10 to 1.50). In the cohort without MI, the HRfor all-cause death was 1.70 (95% CI, 1.17 to 2.48) in inconsistent users and1.23 (0.76 to 1.99) in never users. In the MI cohort, mortality was higher forinconsistent users (HR, 2.14; 95% CI, 1.43 to 3.20) and for never users (1.59;1.07 to 2.63). Consistent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equivalent sensitivityanalyses.

Conclusions—I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prior MI undergoing CABG, theconsistent use of β-blockers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long-termmortality and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Strategies should be developed tounderstand and improve discharge prescription of β-blockers and long-termpatient adherence.

來源:CardioSource Journal scans(April 30,2015)

CABG後持續使用β-阻滯劑可降低長期死亡危險(中文摘要)

近日《循環》雜誌發表一項中國研究顯示,在接受冠脈搭橋術(CABG)、既往有或無心梗(MI)的患者中,持續使用β-阻滯劑與長期死亡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險下降有關。因此應制定相關的用藥策略以了解並提高出院後的β-阻滯劑處方量和患者的長期依從性。

由於近期的觀察性研究結果相互矛盾,因此人們對β-阻滯劑有益於CABG患者的理論提出質疑,另外對出院後CABG患者接受長期β-阻滯劑治療的效果還不確定。為此本研究納入5926例接受CABG後出院的患者,並在此前有或無MI病史的患者中確認β-阻滯劑的使用率和堅持情況。

結果顯示,CABG後一直使用β-阻滯劑的有和無MI患者分別為1280例(50.9%)和1642例48.1%)。與一直使用者相比(2922例,49.3%),不堅持使用β-阻滯劑患者的全因死亡危險顯著較高(HR:1.96),從不使用β-阻滯劑與全因死亡危險(HR:1.42)以及複合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危險(HR:1.29)增加相關。在無MI患者隊列中,不堅持使用以及從不使用者的全因死亡HR分別為1.70和1.23。在有MI隊列中,不堅持使用(HR:2.14)和從不使用者(HR:1.59)的死亡率較高。在等效的敏感性分析中也獲得了一致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同為β受體阻滯劑,它們的用法到底有何區別?
    穩定性冠心病合併高血壓者推薦β受體阻滯劑如卡維地洛、阿羅洛爾、比索洛爾、美託洛爾,α1-β受體阻滯劑除有β受體阻滯劑優勢外,還有擴血管作用,可減少對冠狀動脈微循環的影響。 β受體阻滯劑可用於控制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HFpEF)和心房顫動者的心室率,奈必洛爾可降低老年者的死亡或心血管住院的聯合終點,並可改善運動能力及舒張功能。
  • 高血壓合併心衰,β受體阻滯劑該如何選擇
    另一方面,交感神經過度激活還會對心臟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並且還可加重加強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活化,共同導致水鈉瀦留、心肌重構和失代償性心衰。 而β受體阻滯劑能夠有效阻滯交感神經系統,從機制上阻斷高血壓-心衰進展,有助於血壓與心衰的雙重管理,而臨床研究也證實了心衰合併高血壓患者長期應用β受體阻滯劑能改善症狀和生活質量,降低死亡、住院、猝死風險。
  • 基因多態性或可影響臨床對β受體阻滯劑的選擇
    在本年度ACC大會中有研究顯示:CYP2D6基因多態性廣泛存在,或可影響心肌梗死後心力衰竭患者β受體阻滯劑臨床應用。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 CYP450)是由一群超基因家族編碼的酶蛋白所組成,是外源性物質在體內生物轉化第一時相最主要的代謝酶,也是藥物代謝關鍵酶。
  • 電風暴優選非選擇性β阻滯劑!加拿大聲明
    楊慶介紹,這份聲明結合最新研究,對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室速和室顫的管理作出了比較全面系統的最新推薦,不過對外科手術後的室速、原發性離子通道病相關室速等未囊括其中。評估和管理:強調使用磁共振和PET對於器質性心臟病合併持續性室速/室顫患者的評估和管理,聲明強調心臟釓增強磁共振成象及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的應用。
  • 沙丁胺醇等β2受體激動劑的聯合用藥及使用注意事項
    ⑵短效β2受體激動劑按需間歇使用,不宜長期、單藥、過量使用。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常與吸入型糖皮質激素(ICS)聯用,這兩類藥有協同抗炎和平喘作用,可獲得相當於(或優於)加倍劑量吸入糖皮質激素時的療效,並可減少較大劑量吸入糖皮質激素時引起的不良反應,尤適於中至重度持續哮喘者的長期治療。目前已有複方製劑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倍氯米松/福莫特羅、氟替卡松/沙美特羅等。
  • 安斯泰來推出全球首個β1受體阻滯劑透皮貼片Bisono Tape
    受體阻滯劑透皮貼片,用於輕度至中度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治療。Bisono Tape由Toa Eiyo和日東電工(Nitto Denko)聯合開發,是一種透皮吸收型高血壓治療藥物,含4mg或8mgβ1選擇性阻斷劑比索洛兒(bisoprolol),該藥是全球首個β1受體阻滯劑透皮貼片,同時也是日本首個高血壓透皮治療藥物。
  • 【學術2015-116】地高辛可增加AF/CHF患者的死亡危險
    來源:ACC CV News Digest(May 5,2015) 地高辛可增加AF/CHF患者的死亡危險(中文摘要) 《歐洲心臟雜誌》5月4日在線發表研究顯示,地高辛可增加AF/CHF患者死亡危險,特別是房顫患者。
  • Procoralan(R)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力衰竭死亡和住院風險降低四...
    瑞典斯德哥爾摩2010年8月29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史上規模較大的關於慢性心力衰竭治療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研究表明,在常規治療中加入減慢心率的特效藥 Procoralan( R)(伊伐布雷定)能顯著降低心力衰竭死亡和住院的風險。
  • 【學術2015-179】FDA批准新藥Entresto用於治療心衰
    來源:ACC News Story(July 8,2015)【179】FDA批准新藥Entresto用於治療心衰(中文摘要)FDA 7月7日發布新聞稱,批准新藥Entresto(sacubitril/纈沙坦)片劑用於治療心衰。在美國心衰是一種常見病,大約有510萬人受累。
  • 詳解4類正性肌力藥物使用要點,值班必備!|臨床「藥」點
    、心律失常等,用藥期間應持續監測心電和血壓;④血壓正常、無器官和組織灌注不足的急性心衰患者不宜使用;⑤因低血容量或其他可糾正因素導致的低血壓患者, 需先去除這些因素再權衡使用。使用時應監測血壓,常見不良反應有心律失常、心動過速,偶爾可因加重心肌缺血而出現胸痛。對於重症心衰患者,連續靜脈應用會增加死亡風險。部分急性心衰為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償,患者往往已長期、大劑量使用β受體阻滯劑,此時心臟β受體已受到嚴重抑制。
  • 【學術2015-069】葉酸+依那普利可降低高血壓患者的初發卒中危險
    來源: ACC News Story(March 15,2015) 葉酸+依那普利可降低高血壓患者的初發卒中危險(中文摘要) 近日CSPPT研究顯示,在無卒中或心梗(MI)病史的中國成年高血壓患者中,相比單用依那普利,依那普利和葉酸的複合製劑可顯著降低初發卒中的危險。
  • 不同類型降壓藥物的使用要點和注意事項
    中國和世界指南均推薦使用前5種藥物;α受體阻滯劑僅在某些情況下使用。根據2019高血壓基層診療指南,選擇降壓藥物應遵循以下原則:五大類降壓藥物(ACEI、ARB、CCB、β受體阻滯劑和利尿劑)均可作為初始用藥,建議個體化治療。
  • 乾貨丨靜脈正性肌力藥物在心衰患者中的使用
    近年來,心力衰竭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是65歲以上老年人住院和死亡的主要病因。臨床常規採用聯合應用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等治療。正性肌力藥物也是臨床醫生治療心力衰竭的有力武器。就此,2020長城會心力衰竭論壇中,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白玲教授對靜脈正性肌力藥物的使用情況及新藥的進展等進行了介紹。